‘壹’ 一名中国福建男子从老挝偷渡缅甸,在掸邦大其力市被抓
这名男子已经被抓住了,他是从中国偷渡到老挝去的,应该是一个福建人。按照新闻上来说,这个人好像是在老挝一家网络赌博公司,在离职之后乘着偷渡船,来偷渡到缅甸的大其利市,因为这个人并没有持他的有效证件和护照,所以是属于使用非法手段进入缅甸的,所以经发现大其力警察局就开始派遣很多警力去追捕他,缅甸的警察局办事还是很有效率,没用多长时间就将他击捕归案。
其实在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中国人,因为偷渡到缅甸而被抓捕。在之前就有4个人,因为在老挝临近缅甸水域的湄公河,搭一些偷渡船想要进入缅甸大其力被抓,这些人都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殊不知他们已经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他们将会被警察局以违反移民法相关条款进行拘捕,而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刑事惩罚。
‘贰’ 中国缅甸大大其力使馆在哪里
中国驻缅甸的使领馆只有2个,一个是在仰光的中国大使馆,一个是在曼德勒的中国总领事馆。大其力市没有中国的使领馆。
‘叁’ 大其力到小勐拉有多少公里
摘要 缅甸回国的最新政策如下
‘肆’ 如何通过正规渠道去缅甸佤邦投资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佤邦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佤族。
一 地理位置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是缅甸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面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约在北纬22º—23º,东经98º—100º间,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盟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接壤。北面与缅甸第一特区(果敢)相连。南面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相邻。西面至缅甸第二条大江—萨尔温江(怒江),与滚弄、当阳等城镇隔江相望。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南面地区与泰国接壤,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佤邦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佤族。
二 历史
缅甸第二特区(佤邦)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67年以前的几千年。
是佤邦漫长的历史阶段。这段历史是原始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的变革阶段。鬼神支配着人们的思想,世袭的山官、头人统治整个社会,其表现形式是部落制度。整个佤邦分为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佤语叫“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外来武装势力的干预,佤邦境内出现了布来吴、岩帅、永和、岩小石、扎跌等部落武装组织(称自卫队)。这些武装组织和部落之间互相残杀械斗,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佤邦在历史上曾为中国土司管辖的领土,但多数时期为分散在各地的众多头人部落,未有统一的政权出现。明代分属孟定府、孟琏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区脱离原土司控制,成为瓯脱地,较知名者有葫芦、莽冷。
从地理上讲,佤邦远离缅甸联邦政府,使政府对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权失控。从1948年开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国民党领导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后出现了四家游击队后开始削弱了国民党的势力。1969年缅共利用佤邦地区是联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区,又控制了佤邦20年。佤邦在1989年脱离了缅甸共产党的错误领导,在当年的5月份就与缅甸联邦政府达成停火协议,从此走向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在英国统治缅甸时期,佤邦曾和英属缅甸分开,有过佤邦(WaState)这一名称。
第二阶段(1967—1989年):
在部落混战、各族群众处于暗无天日的危难时刻,佤邦许多有识志士勇敢地站出出来。他们认识到,要拯救处于水火之中的人民,必须推翻反动的部落制度。必须组织革命的武装力量,以实现佤邦的统一和和解。
1966年6月,以鲍有祥、鲍三板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昆马游击队。
1967年5月,岩肯、岩克龙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岩城游击队。
1968年,以鲁兴国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户双游击队。
1969年2月以赵尼来为首的领导人组织了绍帕游击队。
这些游击队的出现,鼓舞了人民求解放的愿望,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传递情报,队伍发展迅速。但这些游击队组织都是自发的、分散的。对统一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游击队领导人不谋而合地意识到:必须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赵尼来、鲍有祥、鲁兴国、岩肯等领导人加强了联络,经过很多曲折,找到了缅甸共产党。以诚恳的态度请缅甸共产党来领导游击队闹革命。
1969年三月,缅共代表来到绍帕、户双,7月到昆马、岩城。缅共代表与游击队领导经反复协商,密切合作,对各游击队进行了整编。以户双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4048营,以绍帕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4049营,以昆马游击队的基础,成立了502营,以岩诚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501营。
部队成立后,组成了江东指挥部。指挥部成员有:周昆系、郭志明、杨福康、鲁兴国、郭志、赵尼来、鲍有祥等人。指挥部成立后,70年4月30日解放了勐冒(新地方)、随后解放了营盘、邦腰、金厂等地。根据东北军区的命令,4048、4049部队到外区域作战,501、502部队留佤邦地区作战。
1971年11月,佤邦的部队和民兵群众参加了滚弄战役。
1972年3月,缅共东北军区总部迁到勐冒,进驻佤邦的部队有4045、4046、4047、3035、炮营等。本年底,佤邦境内大都获解放,北佤南佤实现了统一。1973年解放了勐波地区,孟延地区的大部分及勐宁等地区。1973年4月,东北军区总部迁到邦康,1978年7月中央总部也迁到邦桑,直到1989年4月16日。
缅甸共产党在佤邦地区20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农民为基础;以军事为中心;以农村包围城市、赢得战争、夺取政权为方针路线,解放了佤邦、统一了佤邦,使佤邦人民摆脱了部落统治的桎梏与枷锁,佤邦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20年来,缅共除以上部队编号外,还先后组建了2旅、5旅、8旅、683旅、685旅、768旅、859旅、12旅、6旅、7旅、48师、68师等部队编号。在地方,还广泛地成立了民兵,各县成立了县大队。武装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军、主力军三结合体制。
在地方政权方面,组建了北佤县、南佤县、景北县、邦伞特区。
缅共在佤邦20年,为佤邦办了20多所学校、5个医院,动员群众修了干季公路300公里,搞了部分开田挖沟等农田水利工作。
1985年9月9日,缅共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赵明同志,被选为中央委员。赵尼来、鲍有祥、李自如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缅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内部发生了许多问题:根据地越来越小,阶级斗争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领导年龄老化,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十分顽固。大民族主义、宗派主义日趋明显,干部中培置亲信,拉帮结伙。连年战争,群众生活逐年下降,部队供给短缺……对此形势,当时许多中下层干部提了许多改进意见,但缅共主要领导听不进,还加上“反党”帽子。在这种情况下,3月11日,原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彭家声在果敢宣布脱离缅共领导,成立了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
为了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佤邦政府决定在第三个五年计划(1999年—2003年)中把发展农业作为重点项目实施。为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于一九九八年二月组建了“农林水利部”。委任联合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赵文光同志任部长。并尽力争取国际禁毒组织、联邦政府的援助和配合,决定在勐戛、王冷、纳番三个地方开发粮食基地。现国际禁毒组织预算投入资金1500万美元,联邦政府投入缅币2600万文,佤邦政府已拨出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三个粮食基地的开发资金。力争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佤邦基本达到粮食自给。
(十一)交通建设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佤邦只有一条从户板到勐冒的临时公路,且长年失修。整个佤邦交通十分闭塞。运输靠人背、肩挑、马驮。缅共执政20年,忙于作战,只修了300公里的单车道毛路。和平建设十年来,交通建设被列为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项目,已修筑通车毛路3000公里,其中交通干线的730公里,已铺和正在铺设弹石路面,90%以上的区已修通公路。
在交通建设中,还修造了造价50万元人民币以上贺岛、勐康、哈中、龙跨、南板等13座大桥,共修大小桥19座,其中联邦政府拨款修建的有7座。
十年的艰辛,十年的辉煌。现在佤邦境内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交通闭塞的状况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十二)能源建设
能源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解放生产力、发展工业、农业、加工业的重要基础。89年以前,佤邦只有一个70个千瓦的水力发电站。和平建设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佤邦政府为解决经济发展中急需的动力问题,决定从1996年起,在佤邦建造四个水力发电站。这些电站是:
(1)松普电站:装机容量7500千瓦,位于邦康市以西29公里的南板河;
(2)荣斋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位于勐冒(新地方)以东29公里的荣斋河;
(3)康达电站:装机容量1200千瓦,位于南登以南5公里的南达河;
(4)昆马电站:装机容量800千瓦,位于昆马以西3公里的南玛河。
四座电站均于一九九九年四月以前通电启用。四座电站的建成,为佤邦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动力基础。
(十三)财政·商贸·矿业
脱离缅共时,缅共留下的有大米9万斤,老盾700个,港币4万元,人民币3600元,美金50元,缅币30万文,还留下了债务,那时真是一穷二白。九O年以前,财政靠集资,向群众借贷、募捐等方式来维持。1990年度财政收入1000万元,支出900多万元,略有盈余。九一年以后,收入逐年增加,收支平衡,并有一定积累。一九九八年同一九九O年相比,财政收支增加了近八倍,财政收入来源是:
1、 联邦政府拨款占20%
2、 民间捐款占12%
3、 商贸收入占18%
4、 税收占20%
5、 入股红利占19%
6、 矿产占10%
7、 旅游业占1%
商贸方面:为了解决建设资金,必须跳出佤邦寻找财源,经向联邦政府申报,同意佤邦在缅甸大中城市开展商贸活动。为便于领导和管理,于一九九O年12月在腊戍成立了“佤邦综合开发贸易总公司”。并先后在仰光、瓦城、栋枝、景栋、大其力、木姐等城镇组建了分公司,后来向联邦政府提出开采珠宝玉石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先后在孟休、帕干、抹谷等组织开采宝石、玉石。为广开渠道,多路经营,十年来先后组建了宏邦公司、一星公司、德康公司、康隆有限公司、康祥珠宝公司、999公司、飞亚公司、佤油麻公司、思茅金凤大酒店、邦康自来水公司、康乐有限公司、佤邦银行、恒源烟草工业制造公司、当阳红砖厂、木姐自来水公司等商贸金融单位。从事商贸的已有5000多名干部职工。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从不会经商到学会经商,从不会管理到学会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很大代价,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全面的商贸网络初步形成。这些商贸单位的组建,使佤邦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为佤邦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矿业:佤邦矿藏丰富,但尚未得到普查。十年来,对金厂的铅锌矿和龙潭的锡矿组织了开采,有了一些效益,掌握了部分资料,培养了一批矿务管理人员。为今后的矿业开发打下了基础。
在矿业方面,联邦政府给了优惠照顾,同意佤邦在勐休、莫谷开采宝石、同意在帕刚开采玉石,还欢迎佤邦去经营南马都的矿渣等等。勐休宝石场的开采,几经波折,目前发展良好,效益可观。龙潭锡矿,潜力大,品位高,质量好。现正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采,严禁破坏性,毁坏性的开采。佤邦政府计划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发展2—3个重点矿厂,作为佤邦矿业开发的龙头,使之成为佤邦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及全面禁种禁毒事业的坚实基础。
(十四)城镇建设
佤邦在缅共时期,只有邦康的缅共广播电台,东北军区总部有几间砖木结构的瓦房,建筑面积约2000㎡,全邦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和平建设十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迅速,邦康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城镇,为迎接十年大庆,98年对全镇重新进行规划,扩宽了街道,铺设了地下水沟,安装了自来水管,架设规范化的能源线路。还修建了运动场、大礼堂。南邓、勐冒、昆马、王冷、勐波、贺岛、勐片等地也建了不少楼房,全邦建筑面积约100万㎡,是89年的500倍,集贸市场、街道路面,逐年规范,市容正在改观。
(十五)毒品种植和禁毒方针
缅甸自从1885年沦为英帝国的殖民地以后,鸦片(罂粟)就被传入缅甸。佤邦属掸邦高原,山多平坝少,地理、气候、土质适合于罂粟种植。一百多年来,人民群众以种植罂粟为主要经济来源。群众不了解其毒害性,只为了用鸦片换取粮食、衣物、盐巴等生活用品,维持最低的生活。加之过去佤邦处于原始部落社会,文化、科学、交通十分落后,鸦片成了群众包治百的药物,不少百姓因而染上吸鸦片的恶习,佤邦的毒品种植和吸毒、贩毒,有着深远的历史的社会的背景。
缅共执政时期,虽有禁毒的号召,但没有实际的措施和行动。禁毒并无实际效果。
禁毒工作
1989年,佤邦脱离缅共后,联合党中央就意识到毒品种植的危害性和禁毒工作的艰巨性。决心把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来完成。
一九九O年八月二十六日,佤邦发布了《佤邦对禁种根除大烟的策略与措施》文件;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一日,颁布了《禁毒通令》;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赵尼来总书记代表佤邦,主持了有国际禁毒组织和联邦政府参加的在云线斩除鸦片幼苗3000多亩的活动;同年六月二日,又在勐冒县纳威区烧毁了价值9000多万美元的毒品加工厂;一九九四年三月八日,景栋战略指挥官吴觉温带领中、日、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十一个国家的大使、武官到永定、贺岛参加烧毁了两个毒品加工厂;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作出了《关于加强佤邦地区毒品管理的若干决定》,组建了毒品管制委员会;1995年5月17日,佤邦政府作出了《关于在佤邦的部分地区实现三年无毒区的行动计划》;为进一步落实禁种禁毒计划,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成立了团级单位的稽查大队。县、特区成立了稽查中队、小队;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联合党中央向全党全军全民做出了《公元二00五年全佤邦实现无毒地区》的决定。
经过十年的努力,佤邦种植面积及毒品产量正在逐年减少:1990年种植面积约10000英亩,产量约60000公斤。
1994年种植面积约8000英亩,产量约48000公斤。
1997年种植面积约5000英亩,产量约30000公斤。
为了实现彻底禁毒的目标,十年来,特别是第二个五年计划(1994年)以来,鼓励和发动单位和个人试种经济作物,加大了替代作物的投资,取得较好的成绩。在邦康地区,炮团、独立团、418师、邦康特区、万蚌农场等单位和个人,已种植橡胶、咖啡、果树万余亩;南邓特区、勐冒县、龙潭特区、勐波县等单位,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种植橡胶、茶叶、荔枝、芒果、杉木等经济作物已达5万余亩,目前长势良好。南面地区,气候温热,土质肥沃,171军区已种植柚木80多万株。开发了两个龙眼基地,已种下龙眼树苗5000多亩。
佤邦的禁种禁毒工作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不容乐观。由于境内外少数谋取高额利润的制毒贩毒分子,变换各种手法,或明或暗地与佤邦禁毒方针相对抗,对这些抗拒势力打击不力,国际援助兑现迟缓,佤邦的禁毒阻力还很大。部分已禁种的地区出现反复,群众外流现象也随之突出,他们迁往外地继续种植毒品……但佤邦政府禁毒决心已定,只要全党全军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加上国际禁毒组织和联邦政府的援助配合,佤邦的禁毒大业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二OO五年全佤邦为无毒源地区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伍’ 缅甸大奇力有没有中国网络
摘要 缅甸大其力没有中国网络
‘陆’ 大其力的旅游攻略
到了金三角的中心城市大其力,游客往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对换泰铢。这里与泰国的美塞城隔河相望,有相同的习俗和语言,通用泰国的货币的通信网络。两座相邻的城市几乎融为一体,这片金三角地区最繁华的城镇,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一城两国。 大其力桥是连接两座城市的通道。不管是到了泰国的美塞还是缅甸的大其力,来金三角旅游的游客都要到这座桥上看一看。因为在毒品泛滥的年代,桥下的美塞河两岸曾是金三角的毒品交易中心。 每天通过大其力桥往返于缅泰之间的车特别多,缅甸的车辆靠右侧行驶,泰国的车辆是靠左侧行驶,在桥中间两边的车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场面。这是大其力桥上的一景。 因为是金三角的核心城市。一直以来,人们将大其力看做是金三角的晴雨表。金三角的变化,在这座城市随时都能得到体现。走在这里的街道上,一切都在向我们证明当年盛产毒品的金三角已经在渐渐变成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地,大其力能够吸引游人还在于这里多彩的民族风情等。金三角地区居住着90多种不同的民族。
让女人在脖子上戴铜项圈是缅甸克扬族的习俗。人们习惯将他们称作长颈族。这是一支生活在母系社会的山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缅甸和泰国的北部。 克扬族妇女一生都戴着这样的铜项圈,除了行动稍有不便,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克扬族认为,长颈是美貌的象征,而且越长越漂亮。用项圈来拉升脖子的长度,最终可以达到40公分,克扬族人最多可以戴27只这样的铜项圈,最重达到10公斤。
‘柒’ 妙瓦地和大其力有什么区别
没有多大的区别地区不同而已。
在2022年2月28日这天,外交部和中国驻缅甸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对“高薪招聘赴缅甸木姐、妙瓦底、大其力打工”等网络虚假招募信息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谨慎前往缅甸北部及妙瓦底、大其力地区。
可能许多人看到这则提醒消息会以为当地是有什么反对缅甸中央的武装控制,也可能会联想到木姐、妙瓦底和大其力似乎和近期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缅北“割腰子、挑脚筋”梗有关,这些地方敢于肆意妄为到近乎缅甸政府无法管控的程度。
‘捌’ 中国人在绚甸有人权吗
在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在不管是哪国都一样没有人权。根据全球恐怖主义指数(2022 Global Terrorism Index)日前发布的报告,在163个国家中,缅甸的恐怖主义指数排名第9位,是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缅甸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小国家,内部势力众多。“佤邦联合军、克钦军、果敢同盟军、北掸邦军、南掸邦军、掸邦东部同盟军、德昂武装、”等都是缅甸各地的武装力量,这些力量就连缅甸政府都没办法。一旦与国内失去联系,就很难营救。缅甸一直就是犯罪的聚集地,金三角是一个种植毒品的地方,这些毒品流向了全世界。毒品枪支泛滥。外交部也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缅甸。很多中国公民轻信“高薪招聘赴缅甸木姐、妙瓦底、大其力打工”等网络虚假招募信息,赴缅后被强迫从事网络诈骗、赌博等非法活动,甚至遭到殴打、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对于黑社会而言自古对人平等。绝不会因为你是哪国人就不伤害你。
‘玖’ "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的四角位于哪些国家该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在哪些重要的领域可以开展合作
“黄金四角”开发计划,是1993年泰国首先提出的一个倡议,即在泰国、老挝、缅甸、中国四国邻接地带的上湄公河流域,建立所谓的“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进行小范围的国际经济合作。这一倡议很快得到有关各方的响应。
“黄金四角”范围涵盖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及思茅、老挝的北方七省、缅甸的景栋及大其力地区、泰国的清迈及清莱两府。
该计划主要是利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劳力及土地优势,通过大举进行交通、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由中国西南通向中南半岛的陆上通道和经济走廊;
进而实现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联结,以及广泛开展经贸、旅游和技术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这一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在公路建设方面,有关各方一致同意优先建造东、西两线国际公路而把四国连接起来。
在航运开发方面,各方正式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商协定》,就航道改善工程达成共识,以打通连接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的内陆水上国际大通道。在航空运输方面,各方同意着力改善区域机场与航空服务,开通往返曼谷-清迈-昆明航线。
在铁路计划方面,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修筑从泰国清莱经缅甸景栋至云南境内的铁路;二是修筑从云南西双版纳连接老挝琅勃拉邦、万象,经第一座湄公河大桥,通往泰国廊开府的铁路。
(9)大其力网络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中缅泰老交界的“黄金四角”经济合作区,位于东南亚山地林区,澜沧江一湄公河中上游,地势北高南低,作为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已经成为唯一多国地缘经济区。
自1993年泰国政府正式提出“金四角计划”以来,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下,该区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
‘拾’ 中国离缅甸大其力最近的地方在哪里
中国最靠近缅甸大其力的地方是打洛。
打洛是西双版纳南部边陲勐海县的一个小镇,距离景洪市133公里,勐海县城70公里。打洛江是湄公河的一条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