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什么是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

什么是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

发布时间:2022-06-03 00:36:46

什么是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来源于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具有实现免疫功能的运动机制,与人体其它功能系统(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生命运动中的生理平衡。 免疫系统是由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组织等免疫器官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所组成的功能网络系统。 健全的免疫功能,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识别自身、排斥异己”的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这种功能的调节作用就叫做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不平衡时就是免疫功能失调时,那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易患多种疾病:如感冒、肺炎、胃肠炎、肝病、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免疫功能失调与自由基损害有关。体内过剩的自由基,作用于细胞膜和细胞器,引起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抗体产量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而免疫功能失调与营养因素有关。如果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结构变化,特定营养素缺乏或摄取过量,就是营养不良,影响机体氧化代谢过程和免疫细胞活性,虽然细胞数量暂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细胞结构变化,易导致衰老残损。营养不良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不同。营养不良的人,在给予均衡营养,补充了特定营养素之后,体液免疫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是细胞免疫功能很不容易恢复。 一般由于挑食、偏食或其它原因,造成新鲜蔬菜水果食用数量不足,尤其是现代都市人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含有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是免疫系统的特定营养素,是机体物质交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素。

Ⅱ 高中生物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区别。

自身免疫病是敌我不分,把自己的组织结构当成抗原攻击。属于免疫过强。
免疫缺陷是免疫系统或免疫细胞缺失或不起作用,属于免疫过弱。

Ⅲ 什么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Ⅳ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传统免疫学时期、近代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
疫学时期。这里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事件做一简介。
一、经验免疫学时期(16~17世纪)
经典代表是中国医生用接种“人痘苗”的方法预防天花取得成功,并传入邻国。
二、传统免疫学时期(18~20世纪初)
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的建立
(1)1798年,英国乡村医生Jenner发表了接种牛痘苗成功预防天花的研究报告。
(2)1880年,法同科学家Pasteur。制备炭疽、狂犬病等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炭疽、狂犬病等传染病。
(3)1890年,德国医生Behring和Kitasato用减毒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即白喉抗毒素),用以治疗白喉取得成功。Behring于1901年成为第一届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得主,他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
2.原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说的提出及两者的统一
(1)1883年,俄国学者Mechnikov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Meclnikov首先提出细胞免疫学说,而荣获190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2)1890年,德国学者Ehrlich提出原始的体液免疫学说,认为血清中存在的抗菌物质在抗感染免疫中起决定作用。Ehrlich首先提出体液免疫学说以及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而荣获1908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3)1894年,Pkffer等发现溶菌素(抗体),同年比利时学者Bordet发现补体及其与抗体协作产生的溶菌作用,这些发现支持了体液免疫学说。Bordet因发现补体,荣获191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4)1903年,Wright和Douglas发现动物免疫血清能加速吞噬细胞对相应细菌的吞噬,提出免疫血清(含抗体和补体)具有调理吞噬的作用,从而将体液和细胞免疫学说统一起来。
3.免疫病理概念的建立 1902年,法国学者Richet和Porliter发现,接受海葵提取液注射后幸免于难的狗,数周后再次接受极小量海葵提取液可立即死亡,据此提出过敏反应即免疫病理的概念。过敏反应的发现开创了免疫病理学研究,Richet荣获191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4.血清学技术的建立
(1)1896,Durham等发现特异性凝集反应,同年Widal建立了诊断伤寒的肥达试验。
(2)1898年,Kraus建立了沉淀试验。
(3)1900年,Bordet和Gengou建立了补体结合试验,
(4)1901年,奥地利学者Landsteiner发现了ABO血型抗原,建立了检测血型的玻片凝集试验(Landsteiner证实了红细胞ABO m型抗原,荣获1930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
(1)1939年,Tiselius和Kabat血清蛋白电泳技术,证明抗体是Y球蛋白。
(2)1942年,Chase和Landsteiner发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可以通过致敏淋巴细胞而不是抗体转移给正常个体。
(3)天然免疫耐受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1945年Owen发现在胎盘血管融合的异卵双生小牛体内,各自含有两种不同血型抗原的红细胞,成年后小牛可接受对方移植的皮肤而不排斥的现象,由此,1949年澳大利亚学者Burnet提出免疫耐受的概念。1953年,英国学者Medawar等给胎鼠注入同种异型脾细胞,成功地诱导出获得性移植耐受,证实了胚胎期免疫耐受的理论。
(4)克隆选择学说的建立 1957年,Burnet提出了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这一学说作为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理论基础,对抗原的识别、免疫记忆、免疫耐受、自身免疫及移植排斥等都做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开启了现代免疫!学的新阶段,Burnet和Medawar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60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5)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的阐明 1959年,Porter和Edelman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获得均质性免疫球蛋白,用酶切和多种化学还原法阐明了抗体的基本结构及各功能区,Porter和Edelman的研究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Ⅳ 生物,在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分泌特异性抗体,从遗传角度讲,抗体的产生源于基因,但抗体是后

这是一个典型的应激性问题,从个体来说个体能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从细胞来说细胞能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虽然基因都是先天确定的,但是并不是每个基因都是有特定作用的。有的存在非编码区。外界的理化环境变化当然能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核作为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当然要有自主的应答信息。免疫细胞所以能产生后天特异性抗体,来维持免疫。这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Ⅵ 什么是免疫网络

Ⅶ 高中生物二次免疫的特点

二次免疫主要靠
首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二次免疫记忆细胞迅速分化产生大量抗体阻止病原体对细胞的吸附以及防止病原体扩散。
总结:二次免疫
免疫细胞分化快,产生抗体多,免疫作用更强。
简记:更快,更强

Ⅷ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什么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怎么防止免疫功能紊乱

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如炎症,感染,肿瘤,衰老,生殖等,人类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免疫功能,因此免疫学机理在临床绝大多数的疾病病理中得到充分的研究,基础与临床免疫学文献浩如烟海,已发现机体有数十种细胞和数百种分子参于免疫系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发展中,这种情况很易使涉及免疫功能的疾病研究陷入细微而忽略免疫系统的整体状况。例如在慢性肝病中,当行使细胞免疫功能的T细胞亚类比值有所改变,或介导免疫的细胞因子如IL-1、IL-2等数量变化,或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不在正常范围时,顺理就成为临床探讨慢性肝病免疫发病机理的原始资料,推测患者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进而成为行使免疫治疗的重要依据,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概念因此顺应而生。
免疫系统工程
免疫系统是生物进化史上最晚出现的一个生理系统,也是最神秘的功能性系统之一,物种发展到脊柱动物才逐渐演化出现独立完整的免疫系统,人类对免疫系统及与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与其它生理系统一样,虽然参与免疫系统与功能的细胞与分子众多,但综合功能是统一专职的,就是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这是免疫系统功能立论与立足的基础。当某种因素使免疫系统某一成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的强弱或效率,但免疫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必须得到维持,不然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与免疫功能相关的严重的生存问题(如艾滋病样的临床表现)。1974年,Jerne根据现代免疫学对抗体分子独特型的认识,在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免疫网络学说(immune network theory)。该学说认为,任何抗体分子或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上都存在着独特型,它们可被机体内另一些淋巴细胞识别而刺激诱发产生抗独特型。以这种独特型识别为基础在免疫系统内构成"网络"联系,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Jerne的网络学说强调了免疫系统是各个细胞克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构成的对立统一整体,由于Jerne对免疫学理论研究的贡献,他与另外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免疫网络学说实质上说明的是免疫系统内部的正负反馈调节系统,适度适时地控制免疫反应,其对外表现仍然是统一的整体,识别与排斥异己分子。如果这个调节系统紊乱,将表现为整个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出现一系列与免疫系统相关的临床表现或疾病。而不是仅在某一个疾病中孤立的表现异常。例如在临床资料中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某种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异常的文献众多,而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并不伴行其它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疾病,表明这些患者免疫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是正常的。就如一棵大树,我们可能发现树的某一部分或某片叶子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大树整体仍是枝繁叶茂生气昂然,因此慢性乙肝病患者某一免疫细胞或分子局部问题决不意味其免疫系统出现紊乱。
正常的免疫反应过程伴随靶细胞溶解或免疫复合物形成,这两者会导致组织的炎症性损害,也就是免疫病理现象;免疫病理的程度取决于机体与致病因子双方搏弈的结果,当免疫反应适时适度,在致病因素被控制的过程中,免疫病理不引起临床上的体征与症状;而当免疫病理过强、过弱或个体比较敏感时,可诱发临床上的病症,两者临床表象不同,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独特型免疫调节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访问网络的权限是哪个 浏览:750
安徽移动网络电视有哪些台 浏览:660
使命召唤手游网络错误怎么设置 浏览:338
网络wifi随身wifi手机 浏览:964
手机取消移动网络隐藏 浏览:214
itunes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942
酉阳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咨询公司 浏览:560
交换网络使用哪些交换技术 浏览:579
网线挨着会影响网络信号传输吗 浏览:886
苹果手怎么样看无线网络密码 浏览:897
关于网络的文章有哪些 浏览:937
wifi接收器插上后网络不行 浏览:817
无线路由器分网络专用吗 浏览:660
杭电网络安全学院老师 浏览:879
遂宁网络推广是做什么的 浏览:946
网络线哪个牌子的好 浏览:439
康佳电视开机就弹出网络设置 浏览:64
手机网络最好手机 浏览:120
宿舍一个路由器可以连几个网络 浏览:295
我国的通信主干线网络有哪些 浏览:6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