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楼是指什么
1.北大红楼是北京城内一座具有极不平凡历史的建筑,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自83年前红楼落成伊始,她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
红楼,红色的起点。在经历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一大批仁人志士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红楼,革命的起点。共产党的先驱者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当年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北大红楼历史一页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同时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无数先烈用殷红的鲜血抛洒在古都的热土上,用铮铮忠骨为这座城市书写了骄傲。
83年前,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被称作沙滩的地方,矗立起了一座包括地上4层、地下1层的“工”字形长条建筑。它坐北向南,其西洋式的风格,在当时称得上北京城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但这座建筑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还在于它的色彩。红楼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整个建筑主体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所以从建成起至今一直被叫作红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幢楼熠熠生辉,充满活力与希望。
当初的建筑者肯定没有意识到,从这时起,红色就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调,一批批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投身于火红的革命征途。
岁月流逝,这座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红色建筑也饱经了沧桑。受风雨侵蚀,建筑的不少处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用青砖修葺过的痕迹,但她屹然挺立着,红色的主调没有改变,红楼的名称仍然被叫响着。
红楼现在的地址是北京五四大街29号,光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条有着许多光荣的大街,而用一个历史事件来命名一条街,这在北京众多的道路名称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在红楼大门右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写着由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学生会题署的说明:红楼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李大钊、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红楼后面是华北学联于1947年命名的“民主广场”。
作为旧址的一部分,说起红楼,自然需要简单回顾一下将近一个世纪前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现位于北京西北角的中关村地区,红楼在1918年建成。
如果仅仅是一座有年代的红砖建筑,北大红楼不大可能在1961年3月4日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份殊荣来源于北大红楼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她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光辉足迹红色起点
毛泽东曾经明确地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1915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新青年》)杂志,他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成为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在学术上兼容并包,就任后立即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年底,李大钊到北大任图书馆主任。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曾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建时14名成员之一的张申府回忆道:“1918年夏,沙滩的红楼建成,图书馆也搬了进去,占了红楼的第一层楼。李大钊的主任室就设在红楼东南角上的两间房子里。一时红楼成了新思想运动的中心,许多进步的教员、学生聚集在这里读书、座谈。”“李大钊到任后,对图书馆的业务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和改革,并开始注意收集有关马克思学说的书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着作。”
红楼一层东南角这间李大钊的办公室,房号是119。搬入红楼后不久,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次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亲自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是中国人着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
在红楼这间普通的办公室里,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还在这里召集过少年中国学会的会员开会,北大红楼成为北京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活动的重要场所。张申府回忆道:“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图书馆成了北大校内一个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许多激进的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和大钊讨论各种新的思潮,听他介绍新的思想。大家也常常在此聚会,探讨中国的出路,寻求救国拯民的方法。”
1918年8月,一位面容清秀的年轻人风尘仆仆来到北京,随后也走进了红楼,他就是来自湖南,日后改变中国命运,把革命引向胜利的伟人毛泽东。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北京,当时他和李维汉等24人是为了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而来北京的。事后,毛泽东留在了北京,经人介绍,他结识了李大钊,并在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毛泽东也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精辟地指出:“‘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今日此地更添风光
整整83年过去了,当记者迈步走入北大红楼,一种历史的凝重感油然而生。
红楼静谧地矗立着。在大楼四周的地上,“禁止吸烟”的警示牌到处可见。抬头望去,整幢楼的楼面外看不到一个空调。走入其中,能真切地体会到现在的使用者格外精心的呵护,一个个摆放整齐的灭火器很是显眼。由于大楼主要是木质结构,每天晚上6时大楼内要拉电闸,以保证绝对安全。
这么多年来,红楼面临过不少危难。日军侵华期间,这里被日军宪兵队当了7年的队部,地下室曾被作为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1976年唐山大地震,红楼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挽救这座具有光荣历史的建筑,国务院专门为抢修工程立项并拨专款。工程持续了3年,耗资80万元。按照文物维修的原则,在保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工程设计组制定了一套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抗震加固方案:把钢结构卧入楼板层内的水平钢桁架,在内墙体两侧加钢筋网穿墙拉固,浇注豆石混凝土,墙体内外用型钢拉固,使这座早已超过使用年限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恢复了强健的“体魄”。在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工后的红楼室内外原状和整个色调没有任何改变。
1998年北京大学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不少老北大的教授来到红楼瞻仰,他们对红楼保护得如此完好非常满意。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存,北大红楼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1995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北京文物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其中要求当时红楼的使用部门逐步搬迁出来,市政部门将整治红楼周边环境。去年底,由首都规划委员会牵头,有关部门在红楼后面举行了环境整治现场会,明确规定限期拆除原民主广场周围的所有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
今年3月31日,国家文物局机关单位开始搬迁至位于北京东二环的文化部大楼内。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和“国家文物局红楼管理处”两块新牌子也赫然挂在了大门口。
把红楼建成纪念新文化运动和宣传“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国家文物局已筹划多年的方案。据了解,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设想十分宏大,筹备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恢复李大钊、毛泽东原来的办公地点等最初旧址,筹办专题陈列,尽快对外开放;第二步是复原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办公、讲课旧址,复原北大印刷厂旧址,在地下建设文物库房,并建立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心和资料中心;第三步将扩大展览规模,在红楼周边地带建设标志性雕塑群和展览配套设施,并拟恢复更多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旧址。
红楼内部的变化是静悄悄的,但现在红楼周边环境正在发生着大变化。位于红楼东面的道路正在紧张施工中,用不了多久,贯通南北、从长安街至平安大街长达3公里、被叫作皇城根花园的宽广道路即将完工。可以想见,在如茵绿树、似锦繁花的映衬下,红楼这幢有着光荣历史的建筑将更加鲜艳夺目。
2.厦门红楼 原远华“红楼”由厦门市政府出资购买,产权归属市政府,而后以“零租金”方式交由市总工会管理使用10年。
“红楼”包括4幢楼房,总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厦门市总工会计划首期投入800万元改造原厂房(面积近6000平方米),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文体活动和教育培训场所,设置综合娱乐厅、咖啡书吧、健身康乐房、多媒体教室等
Ⅱ 红楼梦中的红楼是什么意思
红楼是指古代王侯贵族们住宅的代称,“红楼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
(2)网络上红楼是什么扩展阅读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着,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
网络-红楼梦
Ⅲ 红楼梦中的红楼指的是什么那么青楼呢
“红楼”在古代泛指华美的楼房。清代剧作家洪升的《长生殿》里有一句:“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另外,“红楼”有时也特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所。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的《秦中吟》里写到:“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而《红楼梦》里的红楼,一般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第一种解释,因为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住所都极尽奢华;也有人认为是指贾宝玉在大观园中的住处“怡红院”。而“青楼”是古代风尘女子居住之地,又称“秦楼”,也有少数时候称“红楼”。清代文学家袁枚所着的《随园诗话》里提到:“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意思是:那时候,青楼中有一个精通文墨的女子,长得非常漂亮。
Ⅳ 如今写出一部红楼梦这样的名着,还能在网络上爆红吗
不能。
原因很简单——已经存在的《红楼梦》在现代都没有几个人看,得了诺贝尔的莫言的书也没有几个人看,你想要写出一本比肩《红楼梦》的书,其“爆红”的程度最多也就是《红楼梦》的那种程度了。
社会如此,时代如此。
我们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到现代网文一步步发展,你要说在宋词的时代,唐诗不火,那是不对的,但想要火爆起来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传统小说想要在现代这个社会火爆起来是有的,但火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而已。
社会是建立在大众基础之上的,但从来都不是大众撑起来的,撑起来的是那些少数的群体。想要火爆,你就得立于大众的基础,可是立于大众的基础上你就做不出一部《红楼梦》这样的名着了。
Ⅳ 重庆网红楼在推特爆火,它为何会走出国门引发国外友人关注
楼走出国门,在推特爆红,引发许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外国友人们惊艳于这座网红楼的美丽与独特,纷纷对此表示热爱与喜欢。
重庆一直一座充满魅力与希望的城市,尤其在这些年,重庆许多地方都受到世界关注。重庆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是名列前茅的,作为直辖市,她一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感染与惊艳着每一个人,让所有人为之倾倒。
重庆网红楼在推特爆红,并不是一件值得我们惊讶的事情,而是重庆多年来努力的必然结果。相信通过这个事情会在外国友人心中掀起一股重庆风,为重庆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Ⅵ 刷爆朋友圈的昆山网红楼“金字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
刷爆朋友圈的昆山网红楼“金字塔”最独特的地方就是视觉上的冲击,而且它还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游站未来城”。甚至会有很多小伙伴们产生了疑惑,对此建筑物非常好奇!
不得不说这种非常具有创意,具有设计感的建筑物,是值得大家前往打卡的。这种时尚的网红楼,很容易满足人的好奇心,
Ⅶ 百度一下什么是红楼事件
1941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初一)凌晨,由于有人向日寇告密,驻扎在“红楼”的抗日合作军官兵突遭日军包围袭击。他们奋起还击,在突围中,营长朱金铭等81人壮烈牺牲。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震惊东江地区的“红楼事件”。
(7)网络上红楼是什么扩展阅读:
红楼事件战役过程:
朱营长率本部194人,9月19日傍晚,趁着夜幕,穿越河溪山岭强行军,于翌日拂晓抵达了田墘圩郊,未及用早饭便以“灭此朝食”的英雄气概,急行军奔赴遮浪匪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拔掉了敌前沿阵地墩头仔,直捣匪大本营炮台山。
色厉内茬的海匪,不敌正义之师,鼠窜南澳,妄图借岩岛天险作垂死挣扎。合作军乘胜追击,从大王公埔披靡滚进,击毙了匪首陈铁及匪众多人。残匪见大势已去,仓惶抢夺了附近一艘渔船逃靠日舰。
此时,打了胜战的合作军怕扰乱百姓,便在田墘郊外后策埔的几棵大槐树下就地休息,已十分困顿劳累的将士们倒头便睡。突然间下起了大雨,将士们只好分别进住墟内的红楼、旧商会和盐务所。
日军设于汕尾的总部根据日舰的电传情报,立即组织了驻汕军队的独立步兵66大队,于当晚奔袭田墘圩的合作军。在残匪的领引下,敌军的主力“第一中队”直插合作军红楼营部。顿时把入住红楼营部团团围住。
突然间,枪声叠响,战马嘶叫,处于极度疲惫的合作军猝然应战,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敌军是有备而来,敌众我寡,终因寡不敌众,驻营的八十一位官兵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红楼。
Ⅷ 为什么网络上这几天特别关注红楼梦
因为最近拍了新版的红楼梦,大家在和老的对比,普遍认为不如旧版,个人也这么认为,新版的从拍摄之初的选秀到之后众主创上快乐大本营我认为有炒作之嫌
Ⅸ “红楼”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还有《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但都没有《红楼梦》更符合原书旨意。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不言而喻,“红楼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
清代作家曹雪芹通过对宝黛爱情的悲剧以及贾、史、王、薛四大贵族家庭从兴盛到衰败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传统封建意识对人性的禁锢以及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宛若就是一出“红楼梦”。
Ⅹ 红楼是什么意思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
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
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艳。”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误落风尘,翠馆红楼,终非结局,竹篱茅舍,及早抽身。”
4.四大名着《红楼梦》的简称及俗称,如红楼女子、红楼十二钗、红楼菜、红楼别样红等,再如红楼、三国、水浒、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