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网络环境
当下,随着网络普及力度和上网人群数量的“双提升”,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愈来愈大,主动或被动接收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做好网络文明建设,营造健康网络空间,迫在眉睫。那么,应该如何文明上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呢?
一是要拓源丰富网络优秀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网上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健康丰富。利用好新闻网站、商业平台等传播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广大网民中。深入开展网上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新时代新思想,传播我们党的光荣革命,弘扬党和人民在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旗帜鲜明地深入学习。保持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文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同时,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如精心做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的网上重大主题宣传。
二是着力加强全民道德建设。现在使用网络的人群与以往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年龄跨段长、地域范围广是现阶段使用网络人群的显着特征,幼小网民的正确价值观尚未牢固建立,年纪大的网民刚刚学会使用网络,如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必须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网络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榜样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有助于形成爱美崇德,向善向上的良好网络环境。
三是规范性强化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用网络文明准则来合理规范网上用语,把网络文明建设要求融入行业管理规范。特别是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方面,不仅要保护更要引导。进一步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提高青少年正确用网和安全防范意识能力,精心打造适合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网上行为,合理优化“饭圈”粉丝活跃产品的相关功能,推动“饭圈”文化实现良性发展,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这是一次有益实践和行动示范。
Ⅱ 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