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网上冲浪
网上冲浪,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因"surfing"的意思是冲浪,即称为“网上冲浪”,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网上冲浪的主要工具是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可以移动鼠标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这就是所谓的网上冲浪。现在网上冲浪已经不局限于仅仅通过电脑端的浏览器来访问Internet, 还包括用手机,移动设备等访问移动互联网一系列上网行为。
如今,中老年人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上网看视频、玩游戏、聊微信……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便捷和乐趣。
报告显示,不少中老年人喜好网购、查信息、订票、地图导航、上网学习、阅读电子书、网上理财、网约车等等。其中,聊天(71.3%)、看新闻(68.2%)、听歌追剧(50.4%)是最主要的上网活动。而这些其实跟年轻人上网的爱好是基本一致的。
(1)当代网络冲浪现在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多年来,航空公司只把客机Wi-Fi上网当作另一种营收来源,但业者如今有意引进宽带卫星上网、和相关供货商的服务和应用功能,包括追踪旅客的喜好以提供个别影音服务,甚至能在空中实况转播体育比赛。
报道称,航空公司也能利用相同的卫星联机,把最新天气和安全信息传至驾驶舱,地勤人员也可掌握更多维修和发动机状况的信息。
旅客对“空中上网”始终兴趣缺缺,但参加巴黎国际航空展的业者兴致勃勃,想打造全面上网的远景。
松下航空电子公司副总裁布拉纳指出,客机网络化已倡议多年,最近才有广泛回响,“现在需要广泛而全面的服务,才能推动下去”。
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 (Rockwell Collins)商用系统负责人史代勒说,“空中上网”已经由可能进展到可行,最终结果是要让“旅客上网享受像在家里一样的体验”。
㈡ 什么是网上冲浪
人们在电视上见到过运动员在海上冲浪的镜头:滔天巨浪里,只见运动员们踩着冲浪滑板,对着迎头扑来的巨浪疾冲过去,一会儿冲上波峰,一会儿跌入浪谷……那种豪情勃发的情景,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啊?
当网络出现后,人们只需上网即可以坐在家中尽情地看新闻?娱乐?购物?发信?交友等等,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有人说上网就是爽,那感觉就像冲浪?于是"网上冲浪"就成了上网的代名词?
网上冲浪
㈢ 网上冲浪的好与坏
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 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1、 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 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 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 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5、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6、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7、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㈣ 网上冲浪是什么
人们在电视上见到过运动员在海上冲浪的镜头:滔天巨浪里,只见运动员们踩着冲浪滑板,对着迎头扑来的巨浪疾冲过去,一会儿冲上波峰,一会儿跌入浪谷……那种豪情勃发的情景,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啊!
当网络出现后,人们只需上网即可以坐在家中尽情地看新闻、娱乐、购物、发信、交友等等,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有人说上网就是爽,那感觉就像冲浪。于是“网上冲浪”就成了上网的代名词。
在因特网严重超载的情况下,尤其是国内,由于带宽不足,其冲浪速度常常比不过林间散步。这就会给亟待冲浪的“网民运动员”带来难以尽兴的感觉。
这里有一点小窍门,可以稍稍加快你的冲浪速度。
一是过一会儿再试。因特网服务器允许很多人在同一时刻访问同一页,但有时有些服务器可能来不及处理多人发来的浏览请求,这时候请耐心等待,最合适的方法是等一会儿再试,而抓紧时间浏览其他节点。因为浏览器是可以同时打开好几个窗口、同时浏览好几个地方的。
二是采用升级调制解调器,那样上网速度将大为改善,省下的电话费和网费不久就会抵消其升级的费用。
三是在一般情况下,把显示图片的功能关掉,这样可以省去许多下载图片的时间。
另外,下载软件时,最好用断点续传的下载软件,这样若你掉线之后再次上网,它可以接着上次下载的地方继续下载。
㈤ 网络冲浪是啥
网上冲浪是指在Internet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工作、娱乐,在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因"surfing"的意思是冲浪,故上网又被称为“网上冲浪”,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网上冲浪的主要工具是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可以移动鼠标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这就是所谓的网上冲浪。现在网上冲浪已经不局限于仅仅通过电脑端的浏览器来访问Internet, 还包括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一系列上网行为。
中文名
网上冲浪
外文名
surfing the internet
定义
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工作、娱乐
工具
浏览器,手机,电脑
快速
导航
对青少年的影响
实用技巧
1.简单
在Outlook Express中,建立一个新邮件并打开新邮件窗口,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窗口,单击要粘贴的文件,按住鼠标键不放,将文件拖到新邮件窗口再放开鼠标,这个文件就会粘贴在新邮件中。
2.以文本形式保存邮件
打开要保存的邮件;选择“文件/另存为”;选择保存名字,指定保存地址,文件类型选择为文本文件(?.txt);最后单击“保存”键。
3.快速刷新
在 IE5 中,要刷新某个页面时,只要按下 F5 键即可。
4.快速搜索已访问的地址
在 IE5 中,按“F4”可以迅速打开地址栏,并会显示以前键入的地址。
5.地址栏的快捷输入
网址大多是“www.xxxx.com”形式,输入域名时,如www.xxx.只输入“xxx”,然后按“Ctrl-Enter”即可。
6.快速移至地址栏
在IE中按“Alt+D”可将鼠标快速移至地址栏。
7.查找历史记录
用IE网上冲浪时,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但忘了添加进收藏夹,只要没有删除历史记录就能找到它。按“历史”键,历史记录窗口就会出现在浏览器的左边,单击“搜索”键,输入页面的标题或关键字,单击“立即搜索”即可查到该网站。
8.收藏夹的小窍门
在 IE5 中要将一个站点放入收藏夹中,可选地址栏中 IE 图标,将图标拖到工具栏中的“收藏”图标上,站点就加入到收藏夹中了。点击“收藏”菜单中“整理收藏夹”命令,然后进行相应操作。
9.多窗口浏览
浏览 Web,在新窗口打开链接时,一般是在超链接处击右键,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在 IE5 中只要在点击链接的同时按住 Shift 键即可。
10.快速返回本地硬盘
IE 连接在 Internet ,要快速查看本地硬盘根目录,可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反斜杠“\”,然后按下回车就行了。单击 IE 中的“后退”按钮,又可以回到刚才浏览的 Web 页。
11.除去“保存密码”提示
使用 IE5,在收取邮件或填完表单后,系统会提示是否保存用户名和密码,每次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实在麻烦又多余。除去反斜杠“\”提示: 启动 IE5,依次打开“工具”、“Internet 选项”、“内容”、“自动完成”,取消选定“表单”、“表单的用户名和密码”二项选项,然后单击“确定”即可。
12.简繁转换
IE5 自带了 BIG5 转换插件,但有时在浏览 BIG5 的网页时仍出现乱码, IE5 不能正确识别。打开“查看“、“编码”,在“编码”中选择“繁体中文(BIG5)”然后按F5刷新页面即可。
13.完整保存Web 页面
使用IE5,对网页进行“另存为”时,只能保存HTML文本,一些图片和其他格式的相关文件有可能无法保存。保存完整的Web页面:选择“文件/另存为”,在“保存类型”选项中选择“Web页面”即可。
对青少年的影响
“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这是浙江近日对该省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的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
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和37.7%的青年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和70%的青年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
调查发现,有60.7%的青年和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
调查还发现,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站点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具有极大的意义,特别是心理网站所提供的心理知识模块、心理测量模块、心理治疗模块、咨询———专家问答互动模块、求医问药模块等结构性内容,对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医院和心理医生的介绍以及求医预约和了解心理健康研究动态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青少年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
同时,调查也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
首先是网络犯罪的低龄化。调查者从本次调查及相关资料获悉,在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犯罪年龄在18 40岁之间青年占到80%左右,平均年龄为23岁。
而一项对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2.5%的小学生崇拜黑客,还有32.5%的小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
与此同时,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调查的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中小学生和16.6%的青年每天上网,并对上网着迷;有3.4%的中小学生和4.9%的青年“每次上网的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有32.7%的青年网民觉得“几天不上网就很想去”;而16.8%的青年网民觉得“两天不上网心里就不舒服”。调查者认为,依赖心理造成的“网络成瘾症”,正成为部分青少年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
另外,网络的过度使用也使一些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产生恐惧心理和网络孤独症。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网络在为“性格内向”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此外,网络还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网络病毒等都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使其感到无所适从。调查显示,48.5%的中小学生网民、55.1%的青年网民、26.1%的教师和64.3%的家长认为“网络的主要消极影响来自网络诈骗。”
据悉,这一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浙江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络的现状,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舆情分析,同时构建起青少年网络运用的预警体系。
㈥ 网络冲浪达人李荣浩卑微评论笑翻众人,到底什么情况
在5月10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被前男友祸害的听到李荣浩就想吐”的言论,而李荣浩在下面回答“别这样,不关我的事啊”,也是让网友都感觉到李荣浩这位明星是十分亲民可爱的。也让许多网友都笑到,李荣浩这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小编是十分喜欢李荣浩的,李荣浩的李白那一首歌让小编记忆犹新“喝了几大碗米酒只为了模仿..............”小编还是能唱出来的,还有李荣浩的《麻雀》,这一首歌也教会了他的听众们要不惧风浪,像麻雀一样勇于飞向天空,这样一个具有实力亲民还有趣的李荣浩,有谁不会喜欢的?
㈦ 网上冲浪是什么梗
网上冲浪是指在Internet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工作、娱乐,在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因"surfing"的意思是冲浪,故上网又被称为“网上冲浪”,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
网上冲浪的主要工具是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可以移动鼠标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这就是所谓的网上冲浪。
现在网上冲浪已经不局限于仅仅通过电脑端的浏览器来访问Internet, 还包括用手机,移动设备等访问移动互联网一系列上网行为。
(7)当代网络冲浪现在怎么样了扩展阅读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一些经常上网的青少年产生恐惧心理和网络孤独症。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网络在为“性格内向”青少年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网络还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网络病毒等都给一些青少年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使其感到无所适从。调查显示,48.5%的中小学生网民、55.1%的青年网民、26.1%的教师和64.3%的家长认为“网络的主要消极影响来自网络诈骗。
㈧ 黄子韬公司回应存款被冻结,网络冲浪往往会存在怎样的风险
北京时间2021年的5月11日,有相关网友在微博上面爆料,称黄子韬所控股的公司存在资产冻结问题。而网友们一向是吃瓜不嫌事大,对明星的财务状况又非常好奇,非常富有想象力,在刚开始听到一点风声的时候,很多网友们就开始猜测。对此,黄子韬本人已经黄子韬工作室也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回应,称只是正常的经营。网友们也是有一点小题大做了,那网上冲浪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不要被带节奏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会在生活中被我们很多人用到。而有一些人就会利用现代这种趋势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引导舆论的趋势,很多网友可能在还并没有知道完全事情的真相时候就被带了节奏。
现在有很多营销号通过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关注度,引起更多的热议,他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时候这些营销号就会想方设法去引导舆论的趋势,去给网友们带节奏。所以很多网友在吃瓜的时候必须要谨慎吃瓜,保持自己独立判断。
㈨ 网上冲浪是什么意思,好玩吗
网上冲浪是指在Internet互联网上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工作、娱乐,在英文中上网是" surfing the internet",因"surfing"的意思是冲浪,故上网又被称为“网上冲浪”。
网上冲浪的主要工具是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输入URL地址,在web页面上可以移动鼠标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浏览,这就是所谓的网上冲浪。现在网上冲浪已经不局限于仅仅通过电脑端的浏览器来访问Internet, 还包括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一系列上网行为。
网上冲浪对青少年的影响
“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这是浙江近日对该省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的调查所得到的结果。
调查显示,网络在青少年知识获取、学习教育、社会参与、人际交往、娱乐、职业选择、生活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支持性效应。
如在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和37.7%的青年上网是“为了获取学习知识”;45.5%的中小学生和70%的青年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还有30.9%的青少年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儿”;28.5%的青少年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
㈩ 长期的高强度网络冲浪真的会令人丧失灵气,你认为线下交流有多重要
对于长期的高强度网络冲浪真的会令人丧失灵气,你认为线下交流有多重要呢?
所以说线下交流还是很重要的,人人都选择网络,只会让这个社会变得很沉默,没有朝气,并且拉远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希望大家放下手中的手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不要被网络给影响了,被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