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对孩子从小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时代和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问题的提出
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 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 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正如***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2]”
二、网络条件下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若干方法
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者,应该说网络时代对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已迫在眉睫。如何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呢?
一、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
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小学生电脑课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不破坏网络秩序;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三、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我们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欢迎。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四、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上电脑课时,辅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网页,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学校经常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学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队会交流上网心得;通过小广播介绍小经验;举行“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利用网络资源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上的可能,也极大拓展了学生的情感空间和情感维度,同时促使了教师走出说教,实效性和创造性地来发挥、控制和实施体验德育、感悟德育的教学效用。由小家至大家再至国家,我们的“自主寻根”教学设计只是爱国教育的一个开端,一个成功的起步。
总之,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蔚蓝的、纯净的网络空间。
❷ 为什么要求全国青少年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网络对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诱惑太多,容易引导他们误入歧途,所以要遵守
❸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是什么
全国青年网络文明大会的内容如下:
要善于在线学习,不要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地沟通,不侮辱和欺骗他人。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保持健康,不要沉迷于虚拟的空间和时间。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工人委员会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共同举办一个在线发布会在人民大学,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社会。
上午10点钟,许嘉璐副委员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点击键盘和正式开放的主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国青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宣布官方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这说明我国青少年具有较为完整的网络行为伦理。这是中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对未来互联网的使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3)为什么要定制儿童网络道德公约扩展阅读:
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年网络协会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第三次报告》。
尽管卫生部此前拒绝了这一概念,但该协会的报告给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2400万,是销售网瘾的“网瘾”治疗集团所宣传的250万或400万的数倍。
这份报告及其2400万数据点引起了轰动,各大网站都在显着位置发布了这些数据。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就青年人的身心发展问题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学校团体发出呼吁。社会需要警示生命安全危机,无论受到什么严重危害,每个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权利。
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希望教育界能够高度重视生命的存在,生命危机的自救与拯救能够成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❹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遵守公约,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的倡议: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模范,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响应《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北大附小的少先队员武晨萧在发布大会上讲述了自己和一些同学因迷恋上网而影响学习的经历,表示一定要按照《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去做,自觉养成上网的良好行为习惯,争做网络文明的小小宣传员、示范员。
在11月22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网络教室里掌声阵阵,一片欢腾。对于全国亿万青少年来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悬挂在气球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五条巨大条幅在深秋的阳光中格外醒目。10点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郑重按动键盘,正式揭开了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页面,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只选了一小部分。其他的你看着办。
我是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交个朋友吧。
❺ 中国青少年网络安全公约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5)为什么要定制儿童网络道德公约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0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郑重按动键盘,正式揭开了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页面,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❻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0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郑重按动键盘,正式揭开了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页面,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6)为什么要定制儿童网络道德公约扩展阅读:
2010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
虽然此前卫生部已经否认了“网瘾”概念,该协会还是以“网瘾”来命名自己的调查报告,还给出了2400万这样惊心动魄的数字,甚至比专做网瘾生意的“网瘾”治疗机构一直宣传的250万或400万还要多出很多倍。
报告和它2400万的数据引起轰动,各大网站都在重要位置刊发。
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问题,有责任、也有义务向全社会各界,尤其向学校团体发出呼吁。社会需要警示安全人生危机,不管遭受任何重大的伤害,每个人都有好好生活下去的权利。
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生命存在、生命危机的自救、救助能够成为教育教学重要的研究课题。
❼ 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公约是什么
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课堂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步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们交往的渠道,网络已成为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民”。网络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不良资讯、长时间上网也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个别网站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刊载格调低下的图片、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甚至传播暴力文化及严重危害社会的内容,使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侵蚀,身心受到催残,行为失范。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为使网络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虚拟社区的和谐家园,广大青少年上网时应共同遵守如下条约。
端正思想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抵制腐朽思想的侵害,接受科学进步的思想。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传播弘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内容为荣,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营造文明
争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实践者,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要自觉远离网吧,不利用网络煽动闹事、拨弄是非、造谣生事;不在网络上冒名顶替、诬蔑欺骗;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流言。清扫“垃圾”
共同维护文明网络环境,共同清扫网络垃圾。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宣传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正义上进
文明上网,上文明网,上安全网,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网民。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便约见网友;牢记学生身份,只撷取有益的信息和资料,自觉遵守网络公德,争当新时代的好青年、好少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最具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青少年是网络活动中的主体,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自尊、自律、自强,上文明网,文明上网,让网络伴随我们健康成长。全国中小学生网络文明公约口诀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❽ 为什么学生上网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年轻一代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❾ 简答上网为什么一定要遵守文明公约,怎样做才是文明上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树立良好榜样,不违反行为准则。”而近期,“文明上网,不说脏话”文明公约再次引来广大网友的热评,既然大家都知道要文明上网,那为什么还有很多的网友不遵守呢?其实网络就是一种信息传输工具、一种学习工具、一种娱乐工具,它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作为这一工具的使用者,任何人都应该去遵守底线、遵守道德说脏话。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