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抹香鲸和虎鲸
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由于性情十分凶猛,因此又有恶鲸、杀鲸、兇手鲸、逆戟鲸等称谓。它的身体强壮而有力,体形很大,呈纺锤形,表面光滑,皮肤下面有一层很厚的脂肪用来保存身体的热量。体长约为600-1000厘米,体重5000-8000千克。身体上的颜色黑白分明,背部为漆黑色,只是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腹面大部分为雪白的颜色。头部较圆,没有突出的吻部,鼻孔在头顶的右侧,有开关自如的活瓣,当浮到水面上时,就打开活瓣呼吸,喷出一片泡沫状的气雾,遇到海面上的冷空气就变成了一根水柱。前肢变为一对鳍,很发达,后肢退化消失。高耸于背部中央的强大的三角形背鳍,十分显眼,雄兽的可达1.5米高,既是进攻的武器,又可以起到舵的作用。嘴很大,上下颌上共有40一50枚圆锥形的大牙齿,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虎鲸分布在世界各大海洋中,以南北两极附近水域最多,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虎鲸喜欢栖息在从0℃到12-13℃的较冷水域,温暖的海洋中数量较少,既使有也常常潜到水温较低的深水地带。它行动的流动性很大,一天就能游出100多公里,但较常出现在离海岸30公里以内的水域中。游泳前进的速度也很快,时速可达54公里。潜水的时间也很长,最多能达到30分钟以上。
虎鲸猎食的对象主要是各种海洋兽类,如海豚、海狮、海象等,有时也捕食乌贼和鳕鱼、鲆鱼、鲭鱼、沙丁鱼等各种海洋鱼类。虎鲸是凶猛的,海洋中的露脊鲸、长须鲸、座头鲸、灰鲸、蓝鲸等大型鲸类也都畏之如虎,就慌忙避开。虎鲸在捕食的时候还会使用诡计,先将腹部朝上,一动不动地漂浮在海面上,很像一具死尸,而当乌贼、海鸟、海兽等接近它的时候,就突然翻过身来,张开大嘴把它们吃掉。
虎鲸喜欢营群居的生活,有2-3只的小群,也有40-50只的大群,每天总有2-3个小时静静地呆在水的表层,因为肺部充满了足够的空气,所以能够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鳍。群体成员间的胸鳍经常保持接触,显得亲热和团结。如果群体中有成员受伤,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知觉,其它成员就会前来帮助,用身体或头部连顶带托,使其能够继续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一堆,这是为了互相照应,并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中的“歌唱家”,那么虎鲸就是鲸类中的“语言大师”了,它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捕食鱼类时,会发出断断续续的“咋嚏”声,如同用力拉扯生锈铁门窗铰链发出的声音一样,鱼类在受到这种声音的恐吓后,行动就变得失常了。虎鲸不仅能够发射超声波,通过回声去寻找鱼群,而且还能够判断鱼群的大小和游泳的方向。这种能力,对生活在海洋里的食肉动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海水下面十分黑暗,很难在这种环境里看清远处的捕食目标。
在海上旅行的人常把虎鲸说成是变化无常的海妖,渔民们则称它为“海上霸王”,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作品中还将它描述为“复仇之神”,这些都在暗示虎鲸是一种吃人的动物。其实这完全是人们的想象,因为虎鲸虽然是凶猛而贪食的海中巨兽,但在历史上却从未有过有根据的吃人纪录,甚至连咬死人的情况也没有听说过。奇怪的是,它对人类不但无害,反而显示出和善可亲,在水族馆里可以饲养驯化,既聪明又听话,还能学会许多技艺,表演各种节目,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有“迎客”:随着铃声将巨大的头部露出水面,向观众徐徐游去,以示“欢迎”,或者任凭饲养员骑在背上到处跑,甚至还让饲养员把头伸人它的巨嘴里,一动也不动;“跃水吞鱼”:破水而出,张开大口,跃到5米多高处,吞下挂在那里的一条大鱼;“速游中纵跳”:先沿着池边快速游泳,破浪疾驶,时而跃出水面;“召之即来”:听到召唤信号,立即游过来;“猫捉老鼠”:虎鲸腹部朝上,两只胸鳍露出水面,驯养员坐在它的胸部,一只手握着它的牙齿,随虎鲸在水中兜上几圈之后,便跳进水中,这时,虎鲸从背后追上,再次把他驮在背上,并且多次重复着这个动作……。其实,虎鲸变得这样温顺是因为人们掌握了它的一个弱点:一旦离开了同类而单独生活时,胆量就变得很小了。当然,在精彩的表演之后,蛙鱼、金枪鱼等美味佳肴作为奖赏也是必不可少的。
补充一下
雄虎鲸体长10米左右,身高1.8米,重7-8吨。背鳍突出水面,像古代的兵器“戟”倒竖在水面,因而又叫它“逆戟鲸”。雌性的虎鲸略小一些,长8米左右,重5-6吨。虎鲸游速很快,每小时可游30海里。虎鲸是哺乳动物,需要用肺呼吸,它在浅水中潜入水中,每次约半分钟左右。如果4-5次浅水潜水后,即可深水潜泳1-4分钟,最长时可达15分钟,在水底游过几百米的距离。
抹香鲸
又叫真甲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最大者达60吨,是齿鲸类中个头最大的一种。它体色呈灰黄色,头部特别大,呈楔型,占体长的1/3,身作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抹香鲸喜爱群居。它们常常5到10头组成一小群。有时,两三百头抹香鲸组成一大群。鲸群一般是由一头雄鲸和多头雌鲸组成的。抹香鲸的鼻孔非常奇特。它的左鼻孔用来呼吸,右鼻孔却是阻塞的。所以,抹香鲸呼吸时雾柱总是向左前方以45度角射出。抹香鲸的牙齿也非同一般。在抹香鲸的下颌上长着几十颗20多厘米的大牙。而上颌却没有一颗牙齿,只有一个个对应下颌牙齿的洞。抹香鲸是出色的深潜能手。它的最大潜水深度达到2200米,而且能在水下足足呆上一个小时。它能在一分钟内下潜或上浮120米,却从来不会得潜水病。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抹香鲸有一套克服潜水病的生理机能。将来,人们在从事深海潜水事业时,也许会从抹香鲸的身上得到启发。抹香鲸异常凶猛,但是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当他被捕鲸炮击中做垂死挣扎时,才回向捕鲸船猛撞。令人惊奇的是,人们发现抹香鲸胃中的大王乌贼没有被牙齿咬过的痕迹。还有人曾经在抹香鲸腹中度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居然没有死亡。由此可见,抹香鲸虽然厉害,但它并不完全靠牙齿来咀嚼食物。
㈡ 抹香鲸是比虎鲸还要大,为什么偏偏喜欢对付大王乌贼
因为抹香鲸的食物之一就是乌贼,而大王乌贼并不是抹香鲸的对手,抹香鲸很容易就能捕获大王乌贼。抹香鲸大家应该很熟悉,它是海洋里的是体型最大的齿鲸,可以说是海里的巨型生物。而抹香鲸的大,体现在它的体长和体重上,它的体长可以达到18米,体重最多可以达到50吨。
人类与抹香鲸相比,只不过是小不点而已。然而人们都说,海洋中有一种巨型乌贼可以与抹香鲸对抗,它就是大王乌贼。大王乌贼真的能与抹香鲸对抗吗?而抹香鲸也是很喜欢猎食大王乌贼,为什么它就喜欢对付大王乌贼呢?
另外,虽然抹香鲸与大王乌贼是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但抹香鲸也是因为有了大王乌贼这样的食物来源,从而避免了灭绝的危险。在遥远的冰川期,很多动物因为温度骤降都灭绝了,海里的生物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抹香鲸的一些亲戚,比如尖喙鲸、梅鲸、长野鲸等,因为没有食物来源,最终只能活活饿死,物种灭绝。
而抹香鲸则是依靠着乌贼,度过了艰难的冰川期,存活到了现在。抹香鲸为什么就喜欢对付大王乌贼呢?一是因为大王乌贼是抹香鲸的主要食物之一,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抹香鲸选择了大王乌贼,所以它能存活到现代。
总的来说,大王乌贼并不是传言所说的超巨型生物,它是抹香鲸食物来源之一。而抹香鲸之所以这么喜欢对付大王乌贼,也只是因为它将大王乌贼当成了最重要的食物。
㈢ 抹香鲸比虎鲸还要大吗抹香鲸有没有天敌呢
说到抹香鲸,我们首先可以想到的是珍贵的中药“龙涎香”。“龙涎香”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腹痛等症状,因此人们肆意捕杀抹香鲸。我们日常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照片直观地感受到抹香鲸与虎鲸体型的区别,通过比较它们的体型,我们可以看出抹香鲸比虎鲸大得多。有人可能会怀疑它是否有和抹香鲸一样大的天敌。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项研究表明,当他们听到虎鲸的声音时,即使独自成年的成年雄性抹香鲸也会感到不安,甚至会促使它们结成同盟来抵御天敌。可以看出,即使是雄性抹香鲸也害怕虎鲸。
㈣ 微信里的鲸鱼喷水表情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表情在微信内与QQ的表情是一致的,在微信内点击该表情就可以看到其相应的中文意义。QQ和微信的表情符号在相应的应用内点击该表情都是可以直接显示出该表情所代表的中文意义。
有的时候仅仅看中文意义是不一定能代表在在使用时一定就是这个意义,有时候是需要结合语境来意译的。
㈤ 鲸的资料
鲸类的拉丁学名是由希腊语中的“海怪”一词衍生的,由此可见古人对这类栖息在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实,鲸类动物的体形差异很大,小型的体长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则可达30米以上。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仅有少数种类栖息在淡水环境中,体形同鱼类十分相似,体形均呈流线型,适于游泳,所以俗称为鲸鱼,但这种相似只不过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种趋同现象。因为鲸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温和用肺呼吸等特点,与鱼类完全不同,因此属于哺乳动物。鲸鱼一分钟的心跳只有10次。
回答者: 秘密天 - 试用期 二级 2009-9-24 20:56
别名: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体侧眼后达腹侧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从白色带,口角至鳍栉前基。并越过路肢后基全肛门间有一黑带。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体色变异较大。上下须每侧有齿23~36枚。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体长1.8米左右。
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大于6米。
而蓝鲸体长可达33米,体重190吨,相当于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它的力气也无比巨大,有1 250千瓦,能曳行588千瓦的机动船,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曾出现过的最大动物。这是海的恩惠,只有在海里才能长得这么大:一来是食物丰富,蓝鲸虽体躯巨大,却以小得和它无法相比的磷虾为食。这种虾数量多,容易捕,养得起这些大肚子汉。二来是水的浮力大,支撑着蓝鲸的巨大体躯。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体重5吨左右,若非洲象的体重再增加,它的四肢就支撑不住了,所以不能长得太大。但在海里却不然,动物基本上处于失重状态,再大也能浮得起来。但也不能无限增大,超过一定限度,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座头鲸捕食方法很巧妙,先在水下朝上发射一串串气泡,在水面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气泡就像气枪一样使磷虾受惊而向圆圈中心集中,座头鲸张着口从圈中心浮出吞而食之。由于座头鲸口大,取食的效率很高,每头露脊鲸每天要吃3~4吨磷虾。
鲸偏吃小虾的原因:其实偏爱吃小虾的是须鲸,因为它们没有牙齿,喉咙又小,所以不能咀嚼,只能靠吃小鱼、小虾过活。它们吃鱼、虾时只要把口一张,鱼虾随着海水一起进入口中,然后把嘴一闭,海水从须缝间流出口外,只剩下食物了。
鲸的周身都是宝。皮可以制革,用鲸皮做的皮鞋、皮包、皮衣等质地柔软,花纹美观,不亚于牛皮。鲸的皮下脂肪层很厚,可达十几至几十厘米,可以炼油、食用或作其他化工原料。
一头蓝鲸可产油30多吨,相当于1 700头猪或8 000只羊的脂肪总量。鲸的骨器、内脏可作药用或制肥。一头巨鲸可称得上价值连城。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如日本、挪威等国竞相猎捕,使不少鲸濒于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不得不决定停止商业捕鲸。
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但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谜。
抹香鲸
抹香鲸非常注重团结,如果有一个伙伴遇难了,鲸群会不顾自生危险去救遇难的伙伴。即使救不了了,也会陪着遇难的伙伴死去。
[编辑本段]鲸的介绍
“鲸”这个汉字的造法明白地表示,古人认为鲸是一种大鱼,“鲸鱼”一词就更不用说了。我们不能责怪造字者缺乏生物学常识,因为包括鲸、海豚和鼠海豚(体型较小的海豚)在内的鲸类动物(cetaceans)实在是同鱼太像了:长长的身体呈流线型,尾巴的形状像叶片,后肢退化缩小到没有、只在身体内部还能寻到一点残迹,这些特征无一不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大约与恐龙差不多同时登上进化的舞台,在巨大爬行动物横行的年代里生活得不甚得意,直到一场大灭绝事件——通常认为是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毁灭了恐龙家族,才因祸得福地兴盛起来。 在5000至6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所有的哺乳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现代鲸类动物的祖先也不例外。由于某种原因,一些凭借四肢在大地上奔跑的动物,于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开始回归河流和海洋,在不足800万年的时间里,体型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些发现特别是巴基斯坦古鲸(Pakicetidae) 已经足够让科学家激动,因为它们是陆生哺乳动物与现代鲸类动物之间的过渡型,再次为进化论提供了优美的证据。不过,这些过渡型化石更加偏向于鲸那一边,要么能够水陆两栖,要么完全适应海洋生活。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未能解答:鲸类动物的陆地祖先——那些只会奔跑不会游泳的最原始的鲸类动物,是什么样子?世上现存的哺乳动物中,哪一种与鲸类的亲戚关系最近?
科学家致力于更详细地鲸类动物的进化历程,不同专业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根据化石的牙齿和耳朵特征,古生物学家倾向于认为,鲸与一种生活在第三纪、现已灭绝有有蹄动物mesonychians血缘最近。研究现存动物DNA特征的分子生物学家则比较偏爱河马,认为这种现代偶蹄动物才是鲸最近的亲戚。
今年 9 月20日,Thewissen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的小组新发现了两种巴基斯坦古鲸化石,它们完全是陆生的。就在第二天,Gingerich 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另两种也是在巴基斯坦挖出来的古鲸化石,长着发育良好的肢,可以水陆两栖。(看来每一领域的大腕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这两位大概有点竞争的意思,同时在两份地位对等的杂志上发表主题相同的报告,倒也颇为有趣。)两人的新发现都表明,牛、河马、猪、骆驼和长颈鹿等偶蹄动物与鲸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对Gingerich来说,提出这个观点也许稍微多费了一点功夫, 因为他原先主张mesonychians是鲸的近亲。
在希腊,“鲸”这个字代表海洋巨兽。我们把鲸类分为两群:
齿鲸类:有齿的海洋巨兽,如:抹香鲸、逆戟鲸、海豚、鼠海豚。
须鲸类:有胡须的鲸。事实上这些胡须是长在嘴内的折角形齿片,用于过滤水和捕捉鲸所食用的虾和其它小动物,这些齿片就代替了牙齿。
就整个海兽类而言,以鲸的种类为最多,数量也最可观。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口中没有牙齿,只有须的,叫作须鲸;另一类是口中无须而一直保留牙齿的,叫作齿鲸。须鲸的种类虽少,但它们身体巨大,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捕捉对象,其中有身体巨大、无与伦比的蓝鲸,有行动缓慢、头大体胖的露脊鲸,有喜游近岸、体短臂长、动作滑稽的座头鲸,还有体小吻尖的小须鲸,等等。齿鲸的种类较多,除抹香鲸外,其余身体一般都较小,如凶猛无比的虎鲸和海豚。尽管鲸的身体有长短粗细的差别,但一律呈流线型,样子都像鱼,所以人们多称它为鲸鱼。不过,鲸却是兽类。它也像人一样,不断地浮出水面呼吸空气。有时我们在海面上可以见到鲸呼气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色雾柱,有的高达十余米,状如喷泉,十分壮观。
鲸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为适应水中生活,减少阻力,它们的后肢消失,前肢变成划水的浆板。身体成为流线型,酷似鱼。因而它们的潜水能力很强,海豚(小型齿鲸)可潜至100-300米的水深处,停留4-5分钟,长须鲸可在水下300-500米处呆上1小时,最大的齿鲸--抹香鲸能潜至千米以下,并在水中持续2小时之久。1955年发现在厄瓜多爾尔尔附近海中一头被海底电缆缠死的抹香鲸,其潜水深度达1133米。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附近海域的2200米水深处,发现被电缆缠绕而窒死的抹香鲸,这是迄今为止哺乳动物潜水最深的记录。
[编辑本段]鲸的祖先
21世纪初,科学家在巴基斯坦发现了两种生活在约5000万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两种动物看起来有点像狗,体型分别只有狼和狐狸那么大,但科学家认为它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动物——鲸的祖先。
在5000~6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早期,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因此,现代的鲸、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必然是由某些陆生哺乳动物进化来的。但是由于缺乏化石证据,究竟哪类哺乳动物是鲸的祖先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在巴基斯坦新发现的这两种化石的解剖形态表明,这两种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肉食的牙齿,长得有点像狗,但并不属于犬科动物。它们的尾巴比狗更长,嘴更凶猛,眼睛也比较小。它们的耳朵部位有几块奇特的骨头,其形状与鲸类动物相同部位独有的骨头非常相像。
㈥ deepblue 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蔚蓝 深蓝的意思啊
蓝色常被用做自由的象征,这可能是因为欲得到自由的人们向往宽广的青天,于是把天空的蓝色用来代表自由。此外,靠海的国家也常用蓝色来代表大海,尤其是大洋洲的国家,几乎都以蓝色做为国旗的主色。也有少数国家以蓝色代表河流或水资源,显示水对国民生活的重要性。
蓝色代表:
自由˙忧郁˙凉爽˙安静....
蓝色适用来增进欢笑和快乐的颜色,它是代表忠诚的颜色,它可以带来好运和智慧.
㈦ 听花开声音,看抹香鲸爱情的意思
1、我从求死到求生的心理变化2、语言描写写出了女孩的骄傲和自尊,写出了她虽身残却依旧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3、象征着生命力,象征着美好4、积极乐观,勇敢面对生活不幸,充满了生活热情和活力的人
㈧ 抹香鲸和虎鲸的区别
二者都属于齿鲸,但是抹香鲸是深海鲸类,屏气时间长达1.5小时,捕食深海乌贼(包括大王乌贼和巨枪乌贼,两者都是海底巨无霸,除鲸类外最大的猎食动物,重量在30吨以上)虎鲸屏气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在浅海捕食。抹香鲸下颌长而细与头部极不相称。虎鲸下颌宽大,牙齿靠内弯曲。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虎鲸 的声纳没抹香鲸发达,抹香鲸的声音能高达190分贝,能震晕或重伤虎鲸。但是虎鲸速度快,非常灵活。性情凶猛。
抹香鲸属于鲸目抹香鲸科,拉丁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英文名Sperm whale。
齿鲸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雄性体长18~23米,体重60~100吨。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几占体长1/4~1/3。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有20~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10厘米,长约20多厘米。喷水孔在头部前端左侧,只与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倾斜。无背鳍。鳍肢较短。尾鳍宽大,宽约360~450厘米。
常结成5~10只,多至200~300群体。游泳迅速,时速可达12海里。潜泳深度一般数百米,最深纪录2200米,时间达75分钟,为鲸类中的“潜水冠军”。性凶猛。主食大型乌贼、章鱼,也吃鱼类。繁殖期有激烈的争雌行为。妊娠期12~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5米,哺乳期1~2年,7~8岁时性成熟,最长寿命可达70年。
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极少数到达北极圈内。在中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其肠道内分泌物是极名贵的香料“龙涎香”,因此常遭捕杀,现数量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虎鲸也属于齿鲸类。它体长近10米,重7吨~8吨,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虎鲸胆大而狡猾,且残暴贪食,是辽阔海洋里“横行不法的暴徒”。虎鲸的英文名称有杀鲸兇手之意。不少人在海上屡屡目睹虎鲸袭击海豚、海狮以及大型鲸类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厘米~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更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牙齿朝内后方弯曲,上下颌齿互相交错搭配,与人的两手手指交叉搭在一起的形式相似。这不仅使被擒之物难逃虎口,而且还会撕裂、切割猎物。虎鲸很好辨认。在它的眼后方有两个卵形的大白斑,远远看去,宛如两只大眼睛;其体侧还有一块向背后方向突出的白色区域,使它独具一格。
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游泳迅速,每小时可达30海里。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 颇与一种古代武器--“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相似, 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的别名。
虎鲸是名符其实的海中猛虎,它的荷兰、英文名称,都是“杀鲸兇手”之意,可见它的凶残和威猛。虎鲸又叫“逆戟鲸”,这是因为雄虎鲸高大背鳍突出水面时,很像古代的武器——戟倒竖于海面的形状。
有人在一头虎鲸的胃里发现十几头海豚和同样数量的海豹,足以证明虎鲸的凶猛、残忍和贪食。其实即便是动物之王的蓝鲸若遇到一群虎鲸围猎,它也难逃被猎杀的厄运。围攻蓝鲸时,虎鲸组织分工十分精密:一些虎鲸在它的两侧,两头虎鲸在它的前面,另外两头在它的后面,阻挡蓝鲸逃跑;另一些虎鲸则迫使蓝鲸沉在水下,不让它突出水面呼吸;还有一些虎鲸在它的腹部底下监视,防止它潜水溜掉。蓝鲸先被咬去背鳍,尾叶又被撕碎,使它无法游动,这时虎鲸们一哄而上,大块大块地撕咬蓝鲸的肉,共享美餐。
虎鲸之所以成为海中霸王,是由于它具有相应的条件:一是长有锐利的牙齿,而且牙齿朝内后方向弯曲,上下颌牙齿互相交错搭配,不仅使猎物难以逃脱,而且还能撕裂、切割猎物;二是具有快速、准确地追捕猎物的本领。虎鲸的高大背鳍,能起“舵”的作用,保证追捕时的身体平衡;三是它贪食无厌,专营掠夺性肉食生活,海洋中的其它动物几乎都可成为它的食物,而且非常狡猾,有时装死去诱捕猎物;四是虎鲸是群栖动物,常以3-4头小群活动,多时则达到30-40头,集体围猎当然威力大增。
此外虎鲸还有一种奇特的嗜好,即最喜欢吃鲸的唇和舌。有人曾对捕到的35头灰鲸作过观察,发现其中有7头鲸的舌头,部分或全部被虎鲸吃掉了,显然这些灰鲸曾遭到虎鲸的袭击。有时候,一头巨鲸被捕鲸炮击毙,在海面漂浮或被船拖行时,虎鲸会趁火打劫,钻到死鲸口中,将巨鲸的唇、舌掠食一空,甚至用炮打也赶不走,真叫人苦笑不得。
奇妙的是如此凶残的虎鲸竟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程度不同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觅食。但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值得一提的是虎鲸虽然凶残异常,但从未目击或听到虎鲸伤害人类的事例,而且经过驯养的虎鲸,性情温顺,甚至会表演许多精彩节目。
㈨ 抹香鲸是属于齿鲸还是属于须鲸
抹香鲸
分类:鲸目
齿鲸亚目
抹香鲸科
拉丁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
英文名:Sperm whale
西班牙名:cachalote。
抹香鲸是齿鲸中最大的一种,头极大,前端钝,所以又称为巨头鲸,也名真甲鲸,它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
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它体色呈灰黄色,头部特别大,呈楔型,占体长的1/3,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
它是齿鲸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雄性体长18~23米,体重60~100吨。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头部特别大,几占体长1/4~1/3。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极不相称。有20~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10厘米,长约20多厘米。喷水孔在头部前端左侧,只与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以45度角向左前方倾斜。无背鳍。鳍肢较短。尾鳍宽大,宽约360~450厘米。
常结成5~10只,多至200~300群体。性凶猛。主食大型乌贼、章鱼,也吃鱼类。繁殖期有激烈的争雌行为。妊娠期12~16个月。每胎仅产1仔,偶见2仔,幼仔体长4~5米,哺乳期1~2年,7~8岁时性成熟,最长寿命可达70年。
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极少数到达北极圈内。在中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其肠道内分泌物是极名贵的香料“龙涎香”,因此常遭捕杀,现数量稀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