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购物安全防范6大守则有哪些
“网络购物”因其快捷、时尚的特点,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人们只需移动鼠标、打个电话,就能轻轻松松得到自己心仪的产品。但青少年在网上购物应小心诈骗。
方便快捷背后陷阱重重
网络购物诈骗行骗人一般采取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方式行骗;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特性,行骗人一般选择异地行骗;网络诈骗分子往往在得手后毁掉网上证据,另辟一套网上虚拟身份和虚假信息“重操旧业”,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警方侦查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风险。
网络购物安全防范6大守则
网络购物风险重重,因此青少年在网上购物时一定要识别网络购物中的陷阱,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网络购物的安全防范6大守则是:要对所购买的物品有所了解,包括目前市场的价格;核实网络卖家留下的信息;尽量去大型、知名、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的物品,先货后款,收到货物后当面验货;谨慎对待卖方交付定金的要求;尽量不要使用公用的电脑进行购物、支付等操作,更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网络账号、信用卡账号和密码泄露给陌生人;发现有网站发布不良、违法信息及涉嫌诈骗的,或已经掉进网络诈骗陷阱的,应及时到公安机关举报或报案。
② 揭秘网购信息泄露全过程,如何避免网购信息不被泄露
网购信息会泄露,在网购的时候我们应该要保证网络安全的情况之下购买物质。
根据国家的统计发现,由于人们在网上购物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805亿元,这个数字是2018年的时候统计的,也就是说现在是2021年了,可能这个经济损失会更高。那为什么我们使用自己的手机在网上购买东西的时候,会造成信息的泄露呢?首先网络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中可能会有很多钓鱼的网站,如果点进去这些钓鱼的网站,那我们的个人信息绝对是会泄露的,这是其中一个泄露个人信息的原因。而第2个就是在不安全的网络情况之下,使用网购也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特别是在一些公共WiFi的情况之下,有一些WiFi是不正常的。还有就是会收到一些不明来电,这些来电可能会假装是你购买物品的商家跟你请求一些个人信息,这时候也不能那么简单的就发给别人。
三、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购物环境的安全。
首先就是去一些正规的平台里面购物,第二就是在使用自己的流量网络的情况之下去购物,做到这两点,基本上不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③ 网络安全防护小技巧有哪些
安全防护很多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信息泄漏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酒店、通信运营商、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从事诈骗。
典型代表:电信诈骗,非接触式犯罪,抢劫、敲诈勒索
防范措施:
1.在安全级别较高的物理或逻辑区域内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2.敏感个人信息需加密保存;
3.不使用U盘存储交互个人敏感信息;
4.尽量不要在可访问互联网的设备上保存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
5.电子邮件发送时要加密,并注意不要错发;
6.邮包寄送时选择可信赖的邮寄公司,并要求回执。
二、网络钓鱼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通过制作假冒网站,将地址发送到客户的电脑上、手机上或放在搜索网站上诱骗客户登录,以窃取客户信息进行欺诈。
典型代表:购物聊天暗送钓鱼网站,网络和短信、电话联合诈骗,盗 QQ 号诈骗好友,低价商品诱惑
防范措施:
1.通过查询网站备案信息等方式核实网站资质的真伪;
2.安装安全防护软件;
3.要警惕中奖、修改网银密码的通知邮件、短信,不要轻易点击未经核实的陌生链接;
4.不要在多人共用的电脑上进行金融业务,如在网吧等。
三、网购木马
欺诈手段:网购木马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欺诈木马,以交易劫持为主的网购木马,是“商家”与网购者进行沟通时,以各种名义给买家传输文件实现盗窃。
典型代表:盗号、交易劫持、“压缩包炸弹”
防范措施:
1.一定要为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及时更新木马库,更新系统补丁;
2.下载软件时尽量到软件相应的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
3.请勿随意打开不知名的网页链接;
4.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文件。
四、网络传销
欺诈收到:网络传销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网页进行宣传,鼓吹轻松赚大钱的思想;二是建立网上交易平台,靠发展会员聚敛财富,发展他人加入其中,形成上下线的传销层级关系。
典型代表:浏览网页时发现“轻点鼠标,您就是富翁”;“坐在家里,也能赚钱”等信息。
防范措施:
1.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如果其经营的项目并不创造任何财富,却许诺只要你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取“回报”,请提高警惕。
2.克服贪欲,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五、QQ、微信、微博、邮箱等诈骗
欺诈手段:不法分子一是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冒充QQ好友借钱;二是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微博用户、邮箱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进行中奖诈骗。
④ 在网络上购物,要怎么样预防个人信息泄漏
如今我们已经在信息时代的路上越走越远,社会的发展给了我们巨大的机遇,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窃取的机会,那么我们在购物中应该怎么样去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呢?
消费中个人信息被泄露?记住这些,为你的信息构筑防火墙
为了避免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这几条要牢记,如果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小心遭到了泄露就要及时的修改重要密码,这非常重要
⑤ 在网上购物时,要警惕哪些信息
第一、选择在正规网站进行购物。警惕诈骗的信息的前提就是要确保自己是在一个安全的购物网站上,有不少不法分子会仿照正规购物网站,制作了一个山寨购物网站,当你不够警惕的时候,误点进去后填写了个人信息和绑定银行卡以后,就能够骗取的钱财。因此,我们在网络购物时,一定要确保下载正规的购物app,同时在网页上看到购物网站的广告、链接等等都不要随意点进去,一旦点击了“钓鱼网站”发现了不对劲,要第一时间中止购物行为,然后报警。
第四、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在网络浏览过程中,或是购物过程中我们会收到一些商家发送的用户调查问卷或是商家调研问卷,以现金回报、小礼物、会员打折等作为小小的诱饵,让你填写涉及到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当你在这些问卷下填写个人真实信息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将个人的安全以蝇头小利出卖。不法分子极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对于进行后续的诈骗行为,而你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仅仅是因为网购过程中的一次小小的行为,就已经将自己的信息廉价出卖了。
⑥ 如何预防网络购物陷阱
预防网络陷阱的几种方法?
《经济日报》“星期话题”刊出《诚信也是人生重要一课》谈到,大学生归还助学贷款需要社会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来作为一种必要的保障条件。笔者由此想到,如今正在发展中的网络购物也同样需要这种诚信机制的保障。
自从网络购物在内地兴起以来,笔者就爱上了这种购物方式,先后在网上买过手机、掌上电脑、电脑外设等不少东西,像电话卡一类的消耗品更是只从网上购买。网络购物这样一种新型消费模式确实正在逐渐地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是因为网络购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性,对于购物者来说,24小时内每时每刻都获得咨询、购物、配送等服务。价格优惠也是引人之处。
突出的优势往往就是弱点的所在。网络购物的便捷掩盖不了它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网络购物非常发达的美国,许多用户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信用卡号被窃,帐户资金被盗走。
在我国,很多网上购物的顾客采用了汇款的方式,信用卡被盗的现象可能并不严重。相比之下,那种更原始的诈骗方式,即收了钱不发货,或者货不对版的现象更为突出。在一些大的网上商城购物基本不会遇到这种情况,它们都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问题一般出在一些个人之间的交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2C)上。
选择个人间的网上交易,主要的诱惑来自于价格,你可能用比普通商店里低许多的价格买到同样的商品。但在低价格的背后,存在很大的风险性。用户投诉一般都集中在汇款后未收到商品、无法查找“卖家”真实信息、收到商品与原有销售商品宣传不符等等,还有就是假冒伪劣商品。一些卖家用极低的价格出售世界顶级品牌服饰,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有买家付款拿到货后发现上当,已很难退货了。至于那些付了款却根本拿不到货的买家更是有苦难言,面对明目张胆的诈骗,要想越过虚拟的网络去弄清骗子的真实身份可比上当的过程要复杂多了。按照程序,受骗后你要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然后呈报分局计算机监督科,然后呈报市局的网络监察处,再上报省市区公安厅,通过省厅和这家网站所在的城市的公安局的网监处联系后,才可以得到那个骗子在网站上留下的的资料。一位被诈骗了7000元的买家通过这样的程序,经过两个月时间才得到骗子注册时提供的身份证号码和几个登录网站的IP地址。由于种种限制,所在地办案民警也很难对骗子进行跨省抓捕。这位受骗的买家自己采取了行动,虽然和这个诈骗团伙中的一个骗子见了面,却没有要回被骗的钱。
网上个人交易过程中出现诈骗行为也与网络的特性有关。网络是虚拟的,交易双方可以根本不见面而完全通过网络完成整个交易行为;很多用户的真实身份难以查明,信用制度在我国又有待完善,所以难免会滋生欺诈现象。而为这些交易行为提供平台的网站,在它的格式化合同中,对于买家受骗后的保护也很不够,卖家最多也不过就是被警告或冻结帐号。如何采取更多的确保诚信的措施,来尽可能地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不受侵害,是这些网站必须面对的现实。现在网站对买家的投诉经常采取回避态度,自身就给人一种缺乏诚信的的印象。已经实行的“实名制”是一种约束手段,但明显还不够。作为提供交易平台的网站,首先自己就要有一种维护诚信的态度,建立更完善的用户信用评估体系,更有效的风险规避办法。比如对卖家收取一定数额的风险保证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就收一点登录费就可以了。对有意炒作信用度的卖家更应该坚决剔除。社会上其他相关行业如果能够相应配合自然就更好了,比如物流配送这一块,目前我国的快递系统尚不能实现面对个人的货款代收业务,这个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对于网络购物的安全保障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针对我国网络购物陷阱的实际状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地遏制许多网迷掉入卖家的圈套里:
1、选择有实力、诚信、正式工商注册的公司网站,而不轻易在个人网站上购物;
2、尽量避免使用信用卡支付,宁愿选择原始的邮政汇款,而对方帐号最好是公司帐户而非个人;
3、使用支付宝、安付通等诚信汇款中介平台,获得安全保障;
4、选择在本地化网站购物,即使有问题也能即使地找到网站,不像外地网站千里迢迢,除了点小问题只能忍气吞声。
近期,舟山市定海唯新信息技术中心就上述几种解决方案推出了“东方天城购物网”www.0580buy.com
,该网站在主要针对舟山本地开展销售,对每个供货商实行严格的进入审核,与供货商签署质量保障协议,督促供货商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共同承担责任。网站支持网银在线、支付宝、邮局汇款、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实行严格的货物退换准则,最大程度地维护顾客的利益。笔者与东方天城购物网的创业者们接触几次后,被他们执卓地坚持低价格、高质量、本地化的决心所感动,多次在各个BBS上为他们免费宣传,并不是笔者受到了什么好处,只是认为,东方天城购物网在舟山地区的出现,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网络购物被欺骗的现象。我希望这样的本地化网站能多出现一些,产品能更丰富一些,这样我们就能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
他们的网址是:www.0580buy.com ,该网站最大特色是价格比淘宝还便宜的手机,而且全部是原装的,笔者自己买了1只V3,还帮朋友们也挑选购买了几只。至于化妆品,偶是男的,没兴趣关注呵
⑦ 网购有哪些坑需要避免
如何识别网购诈骗陷阱?
①退款索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任何网购退款均无需提供银行卡密码和CVN2。任何索要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是诈骗。
②不要轻信“低价”购物网站
在登录网址时,警惕所谓的“安全中心”、“认证中心”,不要轻信“低价”购物网站,并警惕通过邮件、短信、聊天工具发来的所谓“安全中心”、“认证中心”、“担保平台”等钓鱼网站链接。
网络购物如何安全用卡?
①在网络购物时应严格保密个人信息,注意识别钓鱼网站。
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交易短信验证码,以及信用卡有效期、校验码(CVN2,背面签名条上数字的后三位)等个人信息务必妥善保管。
③为保护终端设备安全,应及时下载并安装由银行或电商提供的用于保护客户端安全的控件,保护账户密码不被窃取。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范电脑中毒。
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如何补救?
①立即致电发卡银行或支付机构
发现被骗后,请拨打相关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反映情况,越早致电挽回损失的希望就越大。
②及时冻结或挂失卡片账户
因为银行卡账户信息已经被骗子获取,为避免损失再度发生,请持卡人记得通知银行或支付机构冻结或挂失卡片账户。
③拨打110并咨询如何取得报警证明
部分支付机构需持卡人提供报警回执作为否认交易的证明材料,由于公安机关对案件受理地有规定,建议持卡人在前往派出所报案前先拨打110咨询。
网购被坑了,找他们投诉!
①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异地投诉需加拨区号);
②在购买官方平台进行投诉:在购买平台进行投诉,无论你是在天猫、京东,还是在国美、苏宁上购买,只要你买的东西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上投诉专区按照分类进行投诉举证。
另外提醒,慎重保留消费凭据。消费者网购应注意留存好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资料,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用于维权。
如果你在网购时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拿起手机,不要犹豫!
⑧ 如何防止网购信息泄露
防止网购信息泄露的方法有: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单据;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方法一: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方法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单据。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方法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XX” 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方法四: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需要填写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身份证号。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方法五: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通过微博、 QQ 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方法六: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有些人在朋友圈晒出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此外,不连接陌生的免费WIFI,慎重填写网络调查问卷等都是保护个人信息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