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护苗行动文字内容是什么
护苗行动文字内容如下所示。
一、绿色阅读,健康成长。
教育和引导孩子不要在无证照的店铺或地摊上购买盗版出版物;远离含有宣扬邪教、暴力、迷信、淫秽色情、教唆犯罪及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内容的出版物。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保证孩子身心健康。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思想价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监护,提高孩子的自觉性。
二、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提高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让孩子做到不去网吧上网,不在网上浏览反动、暴力、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避免主动或被动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也要让孩子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养成文明用网、健康用网、科学用网,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文明上网、科学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良好习惯。
三、从我做起,积极举报。
增强识别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的能力,坚持购买,使用正版书刊、音像制品和电脑软件,劝告家人亲友和身边其他人不购买、不使用、不阅读、不传播盗版制品,积极举报制作贩卖盗版制品、有害出版物和发布网络有害信息的行为,争做扫黄打非的宣传员、监督员、示范员。
四、校园共育,合力护苗。
呼吁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关注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 “护苗”行动如何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青少年是最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的群体,为了给孩子们构建一片清朗健康的发展空间,2017年全国“扫黄打非”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护苗”行动,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抓整治打击,一方面抓宣传教育。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司长薛松岩说,2017年“扫黄打非”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来自扫黄打非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来自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来自群众的理解支持。此外,通过严格督查监管,实现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督查、全方位交叉互检。通过创新“扫黄打非”进基层举措,密织基层网络,确定全国首批示范点300个,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3. 护苗网络安全课家长观后感
今天我听了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讲了有关与网络安全的道德教育。从而教育我们懂得网络安全与道德。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我们应该防止反动迷信、谣秽、习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网络,是一个特殊的“望远镜”。现在,通过互联网,借助各种网站,惦记相关主页,就能看得很远很远。通过网络,可以与全世界人们友好地交流,网络,还是学习的好帮手。通过互连网,可以从网络学习许多知识,增大学习的范围,所以,网络是一所没围墙的学校。由此可见,网络是丰富多彩的,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欢乐。网络虽然丰富多彩,吸引人,但是也经常给青少年带来伤害。记的电视上曾经报道了个节目,一个15岁的少年整天弥恋在电脑游戏中,原本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自从爱上了电脑游戏后成绩一落千丈。再后来他每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缺课。有1次居然在网吧里连续打了10天没喝一口水,吃的是方便面,他简直是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后来他觉得无脸见老师同学,对不起他的爸爸妈妈就吃老鼠药自杀了。死前还写了一封信,名叫“天堂的来信”。1位15岁了少年就这样的去了,这篇报道告诉了我们小学生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不要每天沉浸在电脑当中,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4. 护苗行动内容有哪些
“护苗”行动的内容:聚焦育新人使命任务,具体如下:
(1)一方面,组织执法力量定期检查校园周边重点市场点位,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督促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推进重点互联网企业专设“护苗”工作站点。
(2)另一方面,打造“护苗”品牌,开展“护苗”系列正面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护苗”教育基地,推动学校、家庭严格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护苗”行动的发展情况:
2017年4月份开始,各地全面推动“绿书签2017”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护苗进校园”,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各地还大力创新活动载体、形式,积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020年4月20日起,为开展好“护苗2020”专项行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2020年“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行动,活动主题是“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活动期间,各地将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2021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作出安排部署,即日起至11月底开展“新风2021”集中行动,以“护苗2021”“净网2021”“秋风2021”专项行动为开展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查处打击,努力实现保护未成年人氛围更加浓厚、网络空间持续清朗、新闻出版传播秩序不断改善的工作目标,为庆祝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护苗行动
5. 护苗行动指的是
法律分析:“护苗2021” ,是中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开展的“新风2021”集中行动中,为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环境,防止损坏未成年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进入校园的“护苗2021” 专项行动。行动时间2021年3月起至11月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共同责任。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6. 护苗行动文字内容有哪些
护苗行动文字内容如下:
1、保护学校环境,共创学生圣地。
2、小草青青,花香飘飘;青草鲜花,应当爱惜。
3、绿色是我们的家园。
4、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5、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6、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让一让。
活动背景:
“护苗”行动聚焦育新人使命任务。一方面,组织执法力量定期检查校园周边重点市场点位,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
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督促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推进重点互联网企业专设“护苗”工作站点。
另一方面,打造“护苗”品牌,开展“护苗”系列正面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护苗”教育基地,推动学校、家庭严格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2021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作出安排部署,即日起至11月底开展“新风2021”集中行动,以“护苗2021”“净网2021”“秋风2021”专项行动为开展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查处打击。
努力实现保护未成年人氛围更加浓厚、网络空间持续清朗、新闻出版传播秩序不断改善的工作目标,为庆祝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7. 115的护苗行动是什么持续到什么时候
此次“护苗2015·网上行动”将发动广大网民举报,开展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重点网站、重点应用和重点环节的集中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坚持实际工作和新闻宣传联动、举报工作和整治工作联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为“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良好网上氛围。
该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月20日至24日,主要内容是动员举报,舆论预热;第二阶段从5月25日至31日,主要内容是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集中治理工作;第三阶段从6月1日至7日,举办第二届网络安全周活动,以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护苗2015·网上行动”期间,将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梳理广大社会公众的提供的举报线索,并通过中国网信网和举报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布。
8. 护苗法律知识
《护苗·网络安全课》视频课件共5集,每集时长2至3分钟,采用生动有趣的实景动画形式,通俗易懂地讲述了“保护个人隐私”“远离不良信息”“防范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抵制盗版出版物”等内容。大家可通过观看学习,更好地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共同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知识点一
珍爱自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网络是分享收获、扩大社交圈的重要渠道。在信息庞大而变化迅速的网络世界中,存在不法人员利用人们无意透露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行为的情况,威胁到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在网络中遇到需要你提供个人信息的情况时,要提高警惕,可向家长寻求帮助,通过正确渠道慎重核实后,再做出决定。请记住:在网络中,保护并尊重个人信息,就是保护自身安全。
网络安全知识点二
远离不良信息,做合格数字公民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要分辨情况,区别对待。在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坚决说不,一念之差引发的危害将是∞与0的区别。存在无法解决或羞于表述的困惑时,可向家长寻求帮助,不要忘记,他们也曾和你一般年纪。远离不良信息,保护健康的精神世界;举报不良信息,争做合格数字公民。
网络安全知识点三
提高安全意识,网络诈骗不掉坑
网络世界纷杂冗乱,存在很多“诱惑陷阱”。在“诱惑”面前心动并不奇怪,但擦亮双眼是关键,不要被一时的兴奋冲昏头脑。诱惑越大的事,风险也越高。骗子的招数虽五花八门,但遇事时三思,谨记“防骗口诀”,让我们“见招拆招”:天下奇事常常有,免费午餐却少有;大奖突然从天降,防范之心更要高;绑卡交钱要慎重,谨防对方是假冒;代购操作要小心,重要信息保护好;发现被骗别沉默,报警应该要趁早。
网络安全知识点四
拒绝网络欺凌,不做网络键盘侠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拟身份的遮掩使人们在现实中被约束的行为界线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令无辜的人遭受到巨大的人身攻击和伤害。网络的裂变传播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任何人有意或无意间不恰当的语言或举动,都可能在网络中被跟风的键盘侠们复制、引用或“断章取义”,最终给他人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请记住:即使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我们也必须坚守道德底线,约束自己的行为。给予别人尊重,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网络安全知识点五
拒绝非法及盗版读物,清朗阅读环境
网络之外,书籍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可以传播知识、思想、文化,永不消逝。但现阶段,社会上不法分子大肆兜售含有色情、暴力以及低级趣味内容的非法读物,扭曲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盗版读物,使读者无法获得合理售后服务,使着 权益受到侵害,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购买健康合法的书籍,才能真正收获书本中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快乐。让我们共同努力,拒绝非法及盗版读物,营造一个清朗的阅读环境。
通过《护苗·网络安全课》的学习,有利于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教育,了解网络安全知识点,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帮助我们在网络中更加安全、快乐地探索。
9.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拥有了网络之后,青少年的视野更加开阔,他们所接触到的世界,已经不局限于自己年龄固有的范围。由此,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也因为网络的存在而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说,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虚拟世界,青少年涉足其间难免会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而那些诸如色情、暴力的不良信息往往能够使青少年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我国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或身心的伤害。由此看来,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可谓触目惊心。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已经不可能,重要的是如何净化网络空间,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国家网信办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的“护苗2015•网上行动”就是一项旨在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的重要活动。笔者相信,经过随着这场治理活动的展开,我们的网络一定能够得到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环境一定能得到有效改善。
净化网络需要全民动员。网络虽然是一个看不见的虚拟世界,但是这个虚拟世界的构成主体还是最广大的群众,如果我们能够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打造一支网络版的“朝阳群众”,那么这些侵害青少年的网站必然会无处藏身。在笔者生活的石家庄市就有一支由群众自发组织建立的反色情网站,这家网站成立几年来,已经举报了4000多家黄色网站,她们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赞扬。对于净化网络环境,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群众。
10. 简要说明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的必要性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于5月20日至6月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护苗2015·网上行动”将发动广大网民举报,开展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重点网站、重点应用和重点环节的集中治理,加强宣传教育,坚持实际工作和新闻宣传联动、举报工作和整治工作联动、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动,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为“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良好网上氛围。 该负责人表示,专项行动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5月20日至24日,主要内容是动员举报,舆论预热;第二阶段从5月25日至31日,主要内容是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集中治理工作;第三阶段从6月1日至7日,举办第二届网络安全周活动,以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