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方税务局网络安全
你有相关的人脉没 没的话就不要想了
据我所知 现在地税的网络开发 安全 服务等供应商都是走政府采购 及时没有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都是找相应的人脉客户来做
别的地方不知道 陕西地税设备都是政府采购的 比如电脑、不间断电源、交换机等
征管系统用的是秦税二期 涵盖了征管系统、申报系统、发票系统、评估系统、稽查系统
从税软公司又有电子查账 电子地图预警等系统
而且花钱上 实行不买对的 只买贵的
㈡ 县区级税务 是否需要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吗
一、总则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
2、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加强安全监管
4、责任到人、制度保障
二、应急响应流程
(一)事件分析
(二)事件处理
事件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是否存在针对该事件的特定系统预案,如果存在则启动特定系统应急预案,如果涉及多个特定系统预案,应同时启动所有涉及的特定系统预案。
2、分析是否存在针对该事件的专题预案,如果存在则启动专题预案,如果事件涉及多个专题预案,应同时启动所有涉及的专题预案。
3、如果没有针对该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根据事件具体情况,采取抑制措施,抑制事件进一步扩散,并根除事件影响,恢复系统运行;
(三)结束响应
系统恢复运行后,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撰写事件处理报告。并根据《税务系统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要求,确定是否需要上报该事件及其处理过程,需要上报的应及时准备相关材料,上报上级机关。
三、安全事件应急处置
(一)蠕虫病毒感染
(二)黑客攻击
(三)网络通信中断
(四)电力中断
(五)机房漏水
(六)系统故障
(七)主机故障
四、演练及维护
为保证应急行动的能力,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行动演练,以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检验物资器材的完好情况。
应急响应演练按如下步骤进行:
1)确定应急响应演练的目标和应急响应演练的范围;
2)制定应急响应演练的方案;
3)调配应急响应演练所需的各项资源,并协调应急响应演练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和单位;
4)组织并监督应急响应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5)总结经验,根据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更新,并对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进行整改。
在应急响应演练结束之后,应针对应急响应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应急响应预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预案中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组织人员对修改意见进行评估,修改后的预案应经评估通过后,经批准后发布实施。
在上级机关预案或相关的法律标准修改后,本预案应进行调整与其保持一致。
五、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二)设备保障
(三)技术资料保障
(四)后勤保障
㈢ 如何才能保障税务系统信息网络安全
对于税务系统来说,属于政府部门,并且由于涵括巨大的数据信息,因此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对于这方面的安全防护来讲最好是建立自己的私有云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真正的安全,防止信息的泄露、黑客的入侵、备份的安全等等。
如果需要建立私有云这块,可以随时给我留言咨询我,我对这块比较有研究。
㈣ 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哪些
企业常见的涉税风险有:
1、公司出资购买房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
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
4、外资企业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应付福利费,且年末帐面保留余额;
5、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单据。
(4)税务网络安全风险大全扩展阅读:
涉税风险原因分析:
1、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税收政策多变性导致的风险 由于中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多元,主要包括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常常重叠。
2、另外,法律、法规、规章中赋予行政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人即使具有较为充分的理由,税务机关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轻易加以否定,从而使纳税人的税务风险大大增加。
3、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变革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务法规变化过快,朝令夕改,税收政策的变化比较频繁、不够稳定,加之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难以让纳税人及时准确掌握。如果企业不及时跟进调整自己的涉税业务,就会使自己的纳税行为由合法转变为不合法,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㈤ 税务部门使用的网络一般分为税务专网和互联网正确使用的方法是什么
税务部门使用的网络一般分为税务专网和互联网,作为税务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税务专网和互联网要隔离使用。不安全的网络接入、访问和违规外联等会将互联网的病毒、木马等安全威胁引入税务专网,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㈥ 如何防范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为避免税务风险,企业财务工作者须把握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尽量做到正确纳税,这一客观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即企业应致力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增强,在严格把握传统财务内控手段的前提下,对现代化知识技术充分利用,建立一套操作性强、便于控制的内部财务报告组织信息系统。
2、加强信息管理建设。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建立内、外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企业内、外部信息通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3、优化外部环境。
一是强化纳税服务,营造和谐征纳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意识,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 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二是认真开展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税收宣传的目的是让人们知法、懂法、守法,而只有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才能谈到守法。三是做好行政协调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
4、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国家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我国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政策、而且由于全国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加强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从而避免税务风险。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5、管理人员应提高税务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6、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我国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审时度势,正确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纳税成本。
㈦ 企业怎样进行税务风险防控
我们发现,在众多服务的企业中,尽管纳税人所在的行业不同,同时也由于管理要求不同、财务核算关注点不同,面临的税务风险点大都不同,但究其根本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税务风险管控能力薄弱,税务风控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能力,没有形成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1.现象:财务会计权责不清
从我们的服务经验来看,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各自生产经营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过程中,对管理要求和财务核算的关注点也不同,因此,各行业所呈现出来的税务风险点都不同。就比如金属结构制造业的企业,税务内控机制缺失、财务核算部门总是“单打独斗”就是这类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痛点。
在我们服务企业中,有一家金属结构制造企业的企业是有限股份公司,也是一家家族企业,部门的主管、财务出纳都是“自己人”,负责了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工作,而决策经营、重大事项都由牵头人说了算,聘请的财务人员只是辅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而像这一类家族企业,“自己人”常因不懂财务核算,没有建立对应的材料出入库保管账簿、产品出入库保管账簿等,而且又完全依赖于以会计账簿核算存货购销存的方式来做账,这样是很难保证账实相符的。
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货物及产品进行流程监控,却独自包揽了全程经营核算业务,完全凭票入账,等到税务稽查时,面对税务机关的询问,又常常不能自圆其说,而这样的情况要规避税务风险是有一定难度的。
2.现象分析:企业内控环节薄弱
在最近对一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的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家的产品销售毛利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产品销售毛利率。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上升,产品销售价格又没有对应上涨,这才导致了产品销售毛利率大幅降低。
但经过实地察看,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该企业用简单化的成本结转方式,处理账目时简单地将一次投料对应一次产出和一次销售来做账,忽视了分批分次投料,产品产出时间各不相同的因素,更没有考虑到当月无论何时投入原料,均不可能当月完全产出产成品这一方面。这也让企业操作错误,同一批次未完工产品或非同一批次未完工产品,都简单地一并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样就虚增了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导致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极其不匹配。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岗位的缺失,生产管理与财务核算脱节,而财务核算的监控作用又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被迫简单化处理。我们认为,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仍未将税务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仍流于表面。
因此自会计小编建议:重视起来,真正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税务风险防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基础之上。
从我们服务经验来看,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核算关注重点不同。对订单式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建立《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备查簿》,详细记录好合同的标的、金额、完工日期、发货日期、承运方式、运费金额、运费发票、付款方式、销售发票开出日期及金额、货款到账日期及金额等项目,实现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有效监控,以便管理人员清楚整个环节流程,也便于发现问题。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重视并建立起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即从企业组织机构、制度、环节衔接等各个方面关注税务风险防控。企业的法人、材料管理人、生产负责人、产品销售人、财务核算人都应该要重视税务风险,建立起健全且具体的税务风险流程控制制度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中来,并且强化财务核算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改变财务核算部门“单打独斗”、独自应对税务风险的情况,将税务风险管控防线扩展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效税务风险防控链条,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目的。
㈧ 在税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隐蔽的防线有哪些
国家税务局系统整体管理呈 的管理模式。 控开票系统、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增值税 四级分层结构.即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 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马上 区.计划单列市国税局:地市级国税局:区 “童税”信息安全 就能查出蛛丝马迹。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领 县级国税局。
总的看来国税系统具有机构 就如同一幢房子不能没有锁和肪盗门 导日前透露,金税工程二期已基本建成. 分布广,层次多的特点。 一样.税务信息化同样离不开安全系统的 运行良好。为我国税收增长做出重要贡 网络设计遵循层次化设计的总体原则, 守护。
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 献。 将整个金税网络进行垂直分层【按照管理模 是采购一些防病毒软件、安装一个防火墙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目前防伪税控开 式)和水平分割(按照地域J,从而将大型网 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 票系统已推行约60多万户,占全国增值税 络面临的复杂问题分解到多个层次相对简 解决方案。
”必须为税务信息系统量身订 一般纳税人的50%,占总发票量80%的专 单的网络中去解决。这样既有利于简化网 做完整的安全系统工程。 用发票已纳入金税工程管理。随着防伪税 络的管理.其结构又符合整体业务流程。
当前“税务信息大集中”的工作重点是 控认证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利用假慕、大 金税网络在垂直方向按照功能划分成 建设省级税务信息系统。省级税务局网络 头小尾票骗抵税教的违法犯罪活动基本得 骨干层、分布层、接入层三个层次,在水 系统是一个覆盖全省的大型广域网络,它 捌遏制。
平方向上按照地域划分成各个省、自治 包含省中心内部局域网,全省内部广域网, 根据金税工程运行成功的实践.国家 区,计划单列市内部的网络(简称省内网 对外连接边界系统以及税务内联网完全物 税务总局决定2003年对增值税纳税人实现 络),各个省内网络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理隔离的公共网络四个部分。
以信息安全保 “全面覆盖“.即在目前只覆盖到所有省, 它们向上连接国家税务总局,内部包括省 障技术为基础,提出了“纵深防御”的安全 市、县的基础上,全面覆盖到所有增值税 级国税局、地市级国税局.区县级国税局 策略:分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外联监控三 纳税人和增值税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