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九条
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⑵ 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上网几乎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情,网络安全很重要,如何才能确保上网安全,与你分享几招。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1、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2、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3、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4、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九条 国家支持网络运营者之间在网络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通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有关行业组织建立健全本行业的网络安全保护规范和协作机制,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定期向会员进行风险警示,支持、协助会员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第二十七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的,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⑷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
应急预案是有,但是还没触发过,有没有效不能提前下定论。就像A股市场熔断机制一样,推出前都叫好,推出没几天就叫停了
⑸ 企业进行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有哪些要求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并规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对网站、网络进行日常检查、分析风险、排除隐患、做好网站数据备份,形成日常工作机制,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制定相关安全事件的预警方案和解决方案,掌握网络网站技术发展势,不断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及时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培训中,对于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必须予以重视。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作为网络安全事件尚未爆发时有力的防护手段,能够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同时增强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的准确度,作为与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配合作用的有效手段,必须广泛应用。
⑹ 《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哪些内容
11月2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已印发《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事件分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预防与应急准备、保障措施等内容。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与此同时,工信部建立公共互联网网络突发事件预警制度,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公共互联网网络突发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面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有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
⑺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事件发生后的什么因素,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并规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摘要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
⑻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按照事件发生后的哪些因素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
摘要 可以根据网络安全事件的:
⑼ 《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有哪些要求
《网络安全法》第25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 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络安全法》第53条规定:国家网信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负责关键基础信息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制定本行业、本领域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事件发生后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分级,并规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应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重要信息网络和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 在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计算机信息网 络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要对机房、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密切关注互联网信息动态,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 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⑽ 谈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与管理措施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当前,各个行业领域都积极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去促进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隐藏的安全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引起了很多的计算机用户的关注。所以,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去更好的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也就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也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管理措施;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也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及用户,都应该充分的重视计算机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降低用户的损失,创设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
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计算机一旦存在安全隐患,其基本的信息和文件都有可能会遭到破坏,造成资源的丢失,严重的话也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病毒,为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当前主要存在的隐患类型有:
(一)网络漏洞网络漏洞就会给网络黑客带来入侵的机会,这一问题和相关的网络技术人员还有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比较低就会造成的网络漏洞的出现,网络漏洞也会使得计算机安防保护系统的防护强度降低,黑客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入侵到有漏洞的电脑中,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出现[1]。
(二)黑客入侵大部分的黑客其计算机技术水平都比较的高,其通过一些非法的方式去入侵他人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计算机数据的窃取和修改,有可能会造成用户的信息泄露或是公司财务被窃等后果,同时也对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人们队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信任度下降,是一种比较普遍并且影响比较差的安全隐患类型。
(三)病毒入侵计算机若是不能及时的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护,就可能导致计算机中进入病毒,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电脑的安全系统,造成信息的卸扣,长此以往,还有可能造成电脑运行速度变慢,出现卡顿或是死机的情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在电脑中随意移动的程序,可能会经常存在于某个软件上,当使用该软件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2]。另外,病毒还可能会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自动下载一些用户不需要的文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四)网络诈骗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更多的人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互动交流,这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犯罪的契机。一些不法分子也要运用社交平台进行诈骗等行为,或是散布虚假信息,一些安全意识比较差的用户就容易上当受骗,信以为真,进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另外。当前还有一部分的用户安全意识比较差,在上网的过程中不采取保护措施,相关的安全软件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或是有些用户过于自信,认为自身能够非常好的应对黑客,自身所处的网络环境很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当前,由于管理者和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提高管理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对于计算机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推升,同时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从根本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用户要结合自身计算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对然杀毒软件并不能对所有的病毒起到抵制的作用,但是却能够对一般的病毒起到抵御的作用,防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所以,用户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安装一些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的进行病毒的查杀和清理。另外,计算机防火强的应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黑客入侵的时候,虽然可能不能抵御黑客的攻击,但是也会对一些重要的文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也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所以用户也应该重视防护墙的应用。相关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要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杀毒软件的研究和创新,更好的进行病毒的查杀。
(二)设置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比较低还体现在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的不界定,当前很多的用户其计算机都没有设置计算机网络访问权限,这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契机,使得入侵电脑的门槛变得更低。所以用户要进行网络访问权的设置,这一操作能够更好的保证用户能够更加简单有效的保障自身的电脑不受黑客的攻击[3]。另外,合理的网络权限设置,要以不妨碍用户网络流畅以及安全使用为前提,使得相关的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做好网络监控,更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三)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最后,要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由于网络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会迅速的传播,为了更好的降低损失,及时的控制安全事故,要做好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去控制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及时的挽回损失。应急预案的设置应该注重安全隐患发生的区域,同时及时的做好调整,以便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应急预案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存在的一些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对于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要明确当前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同时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采取的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得用户能够正常的使用计算机,对网络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促进计算机网络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