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身份

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身份

发布时间:2022-06-16 18:49:27

Ⅰ 试述社交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应该说社交网络对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交网络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社交网络,开阔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层面。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接触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区域的人,会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不同的收获。同时,也可以将在生活中有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倾诉,使人的情感得到宣泄,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难度。互联网大大降低了身份认同的难度,因为它拓宽了身份认同的群体,同学、校友、网友、公会的朋友、朋友圈友。我们的圈子在不断地被扩大,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身份认同也更加的简单。
但同时另一方面。过度的沉溺于社交网络。会妨碍与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不爱与生活中的人交流。也是它的不利之处。

Ⅱ 社交网络如何影响真实的人际关系

社交网络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对它的关注来源于社交网络对我们生活的改造,这是每一个人都难以抗拒的,试想如果把你手机上的微信、微博、QQ等软件卸载掉,你能坚持多久不把它们装回来?

但是,即便如此,把"社交网络"和"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对立起来,也是不恰当的。须知,社交网络的本质,就是真实的人际关系。

一、一切从一封信开始

谈起社交网络,绕不开的一个人物是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他以善于进行精巧的实验设计来直接展示人性而闻名。

1967年的一天,一位女士正在波士顿市大学城的街道上漫步,碰见一位她认识的神学院教师,她正准备打招呼。只见这个人兴冲冲地跑过来,把手里攥着的一个棕色的信封塞到她手里,"这是交给你的,Alice"。Alice起初有些疑惑,但当她看到这封信的寄信人的时候,她顿时明白了什么。这封信是从堪萨斯州的一个靠种植小麦为生的农民手里寄出,他首先将信件交给了当地的一位牧师,这位牧师又将信寄到了他在波士顿市的同行——这位神学教师手中,而这位教师碰巧认识这名叫Alice的女士。Alice的丈夫在大学城里的哈佛大学读书,而他此时正在参与米尔格拉姆的神秘项目。Alice是这个项目的其中一位志愿者,另一位志愿者是波士顿市的一名股票经纪人,Jeffrey Travers。米尔格拉姆将信件交给在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些志愿者,要求他们通过认识的人把信件寄到波士顿的两个志愿者手中。当Alice收到信件时,这个实验刚开始第四天。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发现,在1960年代的美国,平均通过5-6个人,就可以把信件在任意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之间传递。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作"六度分隔理论"或者"小世界理论"。

2004年,还是在波士顿的大学城,走出了一家举世瞩目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

二、社交网络,你还Hold不住?

其实,不管是通过熟人转寄一封信,还是在Facebook上分享一个视频,这种交流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信息的流通,并且不断的拓宽关系网络。而寄信和互联网的唯一差别就是,效率。如果那时有微信的话,可能不需要4天,4个小时之后,Alice就会收到这位来自中部的淳朴农民的问候。

这种便捷性极大的降低了沟通的成本,它所带来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打开你的手机,你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通讯录里的任何人,甚至和陌生人社交。但是这种便捷性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极大的认知负荷。

一个人在认知资源上终究是有局限性的,当你的手机同时弹出了三个十万火急的消息,你老板的,你老婆的,和你妈发来的,你先回哪一个?人们在交流中都期待尽快的获得响应,却忽视了人的局限性,所以可以理直气壮的发问:"你的手机就带在身边,为什么不回复我?"而社交网络的发展,正在逐渐的超出人类的认知极限。当你一个下午没有打开手机,发现一个群里有上万条未读消息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轻点屏蔽,然后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除了信息,人们对于朋友的数量也是有认知极限的。人类学家邓巴指出,人类能够维持的稳定社交联系平均在150个上下。相信在交友极其便利的条件下,这个数字显得实在是太小。这就像是一只掰玉米的老猴子,手上能拿到的只有那么多,掰掉一个新的,就要扔掉一个原来在手里的。唯一不同的是,猴子的玉米扔到地上就不管了,我们把人扔到通讯录里,还期待着以后有机会再联系。

当认知资源有限时,我们会有选择的分配我们的注意力,这也使得我们很容易忽视那些即使我们不看消息不回复也不用担心失去的关系,没错,这里面有你最亲的人。

三、距离产生什么?

社交网络只不过是建立和维持"真实人际关系"的途径之一,和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比,不同点就是中间多了一层互联网媒介。就像是在两个人中间拉上了一扇屏风,这层媒介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选择性表达自己。

这种不那么针锋相对的社交方式,一方面可以缓解紧张和尴尬,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不经意间流露的表情,都会直接的对对方产生影响,而在网络交往中,沟通之前,你可以做足准备,沟通之后,还有足够的余地回旋。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不怎么爱说话,到了网上,却变成了一个话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在相反的方向上,这种距离感也会让人们很难交心,毕竟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表象,永远无法知晓屏幕另一端的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有助于拓宽我们交际的广度,维持现有的关系,但是对于交际的深度的作用却很有限。毕竟时空上的接近也会促进心理上的亲近感。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当我们在时空上接近时,我们会更关注到具体的细节,而当时空上没有这种接近感时,我们会剥离的、抽象的去看待一件事物,要培养深厚的感情,更需在细微处下功夫。

(文:落雁戏飞鸿)

【有奖调研】如果网络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

Ⅲ 1社交网络应用程序如何影响人们的社会身份

可以提升也可以降低你的社会身份,关键看你自己传递出来什么
_嗣窃谏缃煌缈梢越峤桓嗟呐笥?,大家分享生活点滴,传递更多信息,不过,优秀的人不分在哪里,都会散发他的正能量

Ⅳ 社交网络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会有何影响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只能维持大约150段关系。我们会拥有5个核心人物组成的内部圈子,以及10到15个家人和朋友组成的亲密圈子。此外,还有35个联系相对密切的人。最后,剩下100多人,和我们维持着某些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工作、同学等等。其他都是泛泛之交。可你会说,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都不止150人呢。没错,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我们看似拥有着庞大的人际网,甚至有人将这些数据作为炫耀的工具。可实际上,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证明超过150人以上的关系,是没有质量的。我想你大概也屏蔽过很多所谓的“微信好友”,殊不知,你也正被某些人屏蔽。一味追求“虚假”的好友数量,只是为了补偿你在现实中某方面的自卑感。当你微信朋友里的好友数量越多,实际上只会减少你从中获得的回报。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沟通”的意义,更加健康的建立和维持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Ⅳ 互联网的产生对社交有哪些影响

最近,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在京发布《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该报告历时1年合作而成,剖析老中青三个代际人群在使用社交网络时的特点,以及社交网络对于他们的影响和变化。

线上调查分别针对 26 岁以下、26-35 岁、36-55 岁和55岁以上人群进行。26岁以下和 26-35 岁人群基本属于“90 后”和“80 后”代际,研究定义为青年;36-55 岁人群基本属于“70 后”和“60 后”,研究定义为中年;55 岁以上人群基本属于“50 后”,研究定义为老年。

年轻人身为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对其的影响的绝对的,可谓是“离开了网络不能活”,但是互联网对于中老年人的影响并没有达到如此程度。不过,随着社交软件的深入,中老年人的生活也逐渐被影响和变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Ⅵ 网络对人们交流的影响

社交网络交往对象特性: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不可捉摸。

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一般特点:神奇性与两面性。

神奇性: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两面性: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结交更多的朋友等。一方面网络诈骗案件等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我们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用好社交网络这把双刃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词:利、弊、微信、数据、保护

正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方面,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知识,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络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其中,不可忽视的是社交网络对个体人际交往的影响。而我认为社交网络是把双刃剑,关键是我们怎么去使用它。

利:(一)在网上交友倡导的“平等,自由“的精神使网民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地位,身份变得模糊起来;使网上交友前所未有的跳出了世俗的交友观的束缚。网络实实在在的开辟出了一个崭新的交际渠道;拓宽了我们的交际范围。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在网上交流、交友的自由化,使人们交往的领域空前地宽广,极大地开阔了们的视野,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Ⅶ 社交网络,朋友圈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吗

社交网络、朋友圈不是虚拟的,是现实人际关系的互联网化而已。随着社会的互联网化,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正在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推荐一本书:《社交的本质》,作者是兰迪·扎克伯格。Facebook老扎的sister,里面就朋友圈、社交网络的理解和认识相当有趣、有深度。比如:

1、 朋友圈可以成为共享和通信的强大工具,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2、 建立私密朋友圈和账号,在这里分享有关家人的重大和特别时刻。这些内容我们想保存并铭记,但我们也觉得没有必要跟所有朋友或整个网络一起分享。我们用“狭播”取代了“广播”。能够与人分享,却不必承担被观众环绕的压力,我们感到很开心。
3、 这种没有其他人掺和的亲密感情才最珍贵。在这个我们每时每刻都能连接到社会化媒体的时代,其他人听到、看到的已经太多了。
4、 在这个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分享的年代,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跟别人汇报所有的事也许是最难做的了。
5、 爱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分享照片
6、 如果你在好友方面也不诚实或不认真,加了一些你完全不认识的人或者泛泛之交,你真正的朋友在遇到这些人、在网上搜索他们的信息,发现你们是“好友”以后会被误导。
7、 你的网络身份是现实身份的表达和延续。
8、 分享行为无法代替亲密关系。
9、 亲密关系不是一张漂亮的照片,也不是一段精彩的感言,不应该为了获得点赞或回复而炫耀它。给别人演出一场好戏,并不代表我们实实在在地在为感情付出。
10、始终确保朋友的朋友不是泛泛之交。

Ⅷ 社交网络的弊端

社交网络的弊端

1.弱化了我们自身的实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网络毕竟是虚拟平台,不是现实生活,不管你在社交软件上营造出何种形象,人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生活的。我们在通过社交软件与他人交流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沟通,打字就可以了。我们不知道对方的表情、环境,只是单纯的打字聊天,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随机应变,毕竟,在某些情况下,文字的强度是比不上语言的强度的!
此外,社交软件只是我们交友聊天的一个平台,我们的学习、工作等都在现实生活进行,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交集能力。

2.虚假诈骗信息众多切极易扩散。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各种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让你防不胜防。这其中,潜伏在各大社交软件里的诈骗手段也是各有千秋。像是在各种群里发布虚假广告、在各大直播平台直播虚假信息、在贴吧里打各种虚假“小广告”等等。那些人用各种手段混入各大群里,被踢出后,又换另一个群继续,真的是让人特别无语。


3.浪费时间。现在大多是年轻人在玩各种社交软件,一个个正值青春年华的人,没事儿就把手机等应用拿出来,“逛一逛”社交软件,一逛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逛一天都可以;虽然说,逛这些社交软件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但是,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就有点儿得不偿失了。况且,还不知道你究竟看的是什么东西呢?
年轻人嘛!没事儿就出去旅游旅游,乘着现在还有精力,还能动,就多看看这个世界,了解不同的风俗文化,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增长见识”。不要等到老了,人想动也动不了的时候,再说来看看这个你生活了一辈子的世界!

4.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当我们浏览各种社交软件的时候,难免一不小心就会很久,当你长时间的在手机或电脑面前,这对于我们的眼睛、大脑、脊椎等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在这些社交软件上,我们可能还会浏览到许多不健康的信息,这又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Ⅸ 社交网络对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应该说社交网络对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影响,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社交网络,开阔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层面。在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接触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区域的人,会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不同的收获。同时,也可以将在生活中有些不与人知的事情,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倾诉,使人情感得到宣泄。但同时另一方面。过度的沉溺于社交网络。会妨碍与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不爱与生活中的人交流。也是它的不利之处。

Ⅹ 社交网络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会造成什么影响

社交网络可以拉近现实生活中非熟人的关系。不只是拉近,也是让非熟人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了解自己,因为平时面对朋友,我们是可以展现自己很多方面的,但是对于非熟人来说,却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了解到平时看不到的面。同时增加一些互动。

就像我们常常发现自己的一些状态经常是没有那么紧密关系的人去回复。而我们身边关系亲密的人本来就能洞察我们的心情变化,可以直接电话或者当面交流。

大部分是泛泛之交,但可以扩大我们的交往面。今天我室友收到一条微信,是一个以前一起上托福班的妹纸,其实只说过几次话,后来也没有联系只是互相加了微信,然后我室友就被通知去参加婚礼了。突降的份子钱想想也是醉了啊。

好像有点跑题,就是吐个槽。接着说,我觉得社交网络可以很好地将和我们强链接和弱链接关系的人拉在一起呢,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弱链接优势,它说白了就是一些关系疏远的人,但是却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异质性的信息。

如果每天都只和自己亲密的几个人接触,那么信息差异性也不会很大,价值也就越低。我好想说的有点乱啊逻辑,其实我的意思就是,社交网络可以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保持联系,有的甚至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却真的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网络,有时候提供的帮助和知识是超出熟人圈子所能提供的的。

阅读全文

与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身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不好怎么办最好 浏览:280
农行缴费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736
地铁发票开票失败提示网络异常 浏览:435
网络通上不了网是路由器坏了吗 浏览:931
网络安全培训内容范文 浏览:80
电信连接网络设置 浏览:136
为什么网络无法连接到ie 浏览:504
当贝和创舟网络电视盒哪个好 浏览:50
wan链路上应用哪个网络 浏览:679
网络专线租赁属于哪个行业 浏览:988
网络安全检测方案 浏览:469
网络安全法讲座观后感 浏览:566
网络公链什么意思 浏览:39
移动网络晚上网络太差 浏览:952
一九年有哪些网络游戏 浏览:288
所有无线网络都是感叹号 浏览:223
e家宽网络续费后如何开通 浏览:542
网络营销方法和应用 浏览:695
电脑网络测试仪正负极 浏览:489
银行的网络功能有哪些 浏览:4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