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无线网络安全习题

无线网络安全习题

发布时间:2022-06-22 21:31:44

Ⅰ 广工网络安全练习题答案!急求!

1.请简述消息认证的三种方法。
a.使用对称加密;b.使用非对称加密;c.不使用任何加密。

2.什么是重放攻击?请简述IPSec是如何采用窗口机制抵御重放攻击的。
1)重放replay是指 被动地捕获数据单元然后按照原来的顺序重新传送。
2)设定窗口大小W,若报文序号在N-W的左边,则丢弃;若序号在窗口内,则接收,并将相应的槽标记;若报文序号大于N+1,则接收,标记槽并将窗口右移。

3.请简述公钥证书的产生过程及验证方法。
1)产生过程:没有签名的证书,包括用户ID和用户公钥,复制两份,一份给CA签名,一份用来产生散列码,再用CA的私钥来加密散列码,构成签名。再把签名加在有CA签名的证书上。
2)验证:接收者利用CA的公钥进行签名解密,获得发送者的散列码。接收者再把得到的未经过签名的证书进行产生散列码 ,看得到的散列码与获得的散列码是否一样。P

4.请简述如何使用公钥加密来进行密钥分配?
1)使用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
2)使用公钥证书:当A想要与B通信的时候,A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1)准备消息
(2)使用一次性的会话密钥加密消息(常规加密)
(3)使用B的公钥加密会话密钥(公钥加密)
(4)将加密过的会话密钥添加到消息上,并且向B发送

5.请简述IPSec的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传输模式:AH和ESP只处理有效负载,并不修改原来的IP协议报头。
2)隧道模式:用于在Internet 中的路由,对整个IP分组进行保护,首先对IP分组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后的分组封装到另一个IP分组。

6.目前进行身份认证的主要方法有哪三类?分别举例说明。
1)用户知道什么:秘密,如口令
2)用户拥有什么:令牌,如ATM卡
3)用户是谁:特征,如指纹

7.请简述什么是置换算法和替代算法,并分别给出置换算法和替代算法的实例。
1)置换算法:明文和密文的字母保持相同,但是顺序打乱了。
2)替代算法:明文中的每一个符号被替换为密文中的另外一个字符。
如,vigenere

8.请画出Kerberos V4版本中,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端进行认证交换。可用文字描述和图形说明。P145

9.多重Kerberos中,请描述在域A的客户机C是如何请求另一个域中的服务的。
1)如果一个用户希望使用其他域中的服务器上的服务,那么该用户需要一张使用那台服务器的票据;
2)用户的客户端使用通常的流程来访问本地的TGS,然后请求访问远程TGS(在其他域中的TGS)的授权票据
3)接下来客户端就可以访问远程TGS,请求一张在此远程的TGS所在域中的、客户想要访问的服务器的服务授权票据。

10.请简述任意三种共享密钥K的分配方法。
1)利用人工信道实现
2)内网分配密钥方式
3)利用物理现象实现

11.常见的密码块操作模式有哪几种?请简要描述其操作方法。
1)电子密本模式:
Ci=DESk(Pi)
2).密码分组连接(CBC) 模式:
C1=DES(P1⊕IV) C2=DES(P2⊕C1) Ci=DES(Pi⊕Ci-1)
3)密文反馈(CFB)模式:
C1=P1⊕Leftn[DESk(IV)]
C2=P2⊕Leftn[DESk(C1)]
Ci=Pi⊕Leftn[DESk(Ci-1)]
4)三重DES
加密:C=Ek3(Dk2(Ek1(M)))
解密:M=Dk1(Ek2(Dk3(M)))

12.请简要说明如何通过RSA算法进行消息认证。(可同时画图说明)
1)将消息进行hash运算,得到hash值
2)用户A使用私钥加密hash值,然后进行数字签名,并发送给B
3)B使用A的公钥解密,得到hash值1
4)B对消息进行hash运算,得到hash值2
5)若hash值等于hash值2,则证明消息是A发送的

13.SSL协议栈包括哪几个协议?其分别的作用是什么?
1)握手协议:用于在实际传输开始前,通信双方进行身份验证、协商加密算法、交换加密密钥等
2)改变密码规范协议:用于从一种加密算法转变为另外一种加密算法
3)告警协议:用于消息的严重性以及告警消息的说明
4)记录协议: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输应用数据和SSL/TLS控制数据。

14.安全Hash函数的要求是什么?

15.SSL记录协议有哪几个操作步骤?请分别简述。
1)分段,把每个上层协议分割为不大于2^14字节的块;
2)压缩,必须是无损压缩,对内容长度不能产生多于1024字节的增量(可选不压缩);
3)添加MAC,在压缩数据的基础上计算消息认证码;
4)加密,对压缩后的消息连同MAC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
5)添加SSL记录头,由内容类型(8 bits)、主版本(8 bits)、副版本(8 bits)、压缩后的长度(8 bits)组成
图7.3

16.请分别说明AH协议和ESP协议是什么协议?有何区别?
AH没有ESP的加密特性

17.请说明如何对Diffie-Hellman进行第三方攻击,并举例子说明。P72

18.请简述什么是防火墙?按采用的技术来划分,防火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1)防火墙是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实施安全防范的系统.
2)按技术分类:(1)异常检测(2)误用检测 (3)采用两种技术混合的入侵检测

19.请简述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按所采用的技术来分类,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复习题

《网络安全管理及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贾铁军主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双色印刷,很受欢迎已经重新印刷。

Ⅲ 关于<局域网管理与维护>的几个未解试题!内行的朋友进!

这么多的问题。不过大部分总是我还是知道的。只有尽力而为喽。该怎么做,你自己惦量着办吧。
1、所谓网络上的标识,就是自己计算机的名称。也就是FQDN,即完整的计算机名称。此名称即可以是DNS名称,也可以为WINS名。两者最大的区别是DNS名称是域结构的网络所采用的,例如server.abc.com

2、可以分为成员服务器、独立服务器、域控制器

3、没看明白,实在抱歉。这题实在不会。

4、dcpromo

5、TCP/IP

6、不知是不是又向的可信任关系,如果是D答案肯定是对的。但如果是单向的,那就选B。建议选D

7、这是测试本地环回线路的,其实就是测试你的TCP/IP协议是否可用。

8、DHCP,、即动态地址分配协议,实现的功能是他可以自动分配IP地址,网关,DNS,及掩码。这是很简单的,只要把DHCP服务器架设好,客户端只需在网络配置中设置自动获取IP地址及DNS地址即可。

9、如果没猜错话,是停止DHCP服务

10、不懂。应该是B类IP地址。默认掩码应为255。255。0。0

11、microsoft.com表示域控制器设置的后缀名。

12、选C

13、这个不好说,A应该是对的吧。个人意见

至于下面的名词解释。自己去查查资料吧。我也推荐你几本书好好看看。我已经通过了CEAC网络工程师的认证,我全是自学的。就是因为有了戴有炜的三本书。去当当网看看吧。

判断题

21、错
22、对
23、不对。最终用户的权限是由NTFS权限和共享权限来决定的,两者取其最严格的权限。
24、对
25、错
26、对。
27、对
28、错
29、错。应该是DNS吧,不是DHS。
30、对。必须让别人知道你的域控制器安装在哪一台计算机上,所以就要安装DNS服务喽。

这真的是考试试卷呀,有许多师我都觉得好熟悉呀。不好意思,由于时间关系,有些题不想答。建议自已去买我推荐的三本书,实在是太棒了。吐血推荐呀。

Ⅳ 求网络信息安全习题的答案(题目如下)

3d 4a 6b 7b 8 b 9 c 10b 11 d
和一楼的有2点不同,分别是9题和11题,我分析一下:第9题,楼上的选D,肯定没有用过outlook,OUtlook发送和接受 打开附件是要手动去点击的。你如果试着用一下就知道了。
第11题,楼上选C,也就是说 234都是对的,而1不对么? 双绞线是可以传送模拟信号,也可以传送数字信号的。楼主如果不相信,可以自己网络一下。

Ⅳ 网络安全习题答案

1:BD 2:AB 3:ABD 4:ABC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
10:AB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C 15:AB 16:ABCD 17:ABCD
18:ABC 做的不太好!

Ⅵ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的目录

第1章概述
知识要点
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因特网的组成
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2章物理层
知识要点
2.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3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2.4信道复用技术
2.5数字传输系统
2.6宽带接入技术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3章数据链路层
知识要点
3.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2点对点协议PPP
3.3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3.5扩展的以太网
3.6高速以太网
3.7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或接口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4章网络层
知识要点
4.1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4.2网际协议IP
4.3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4.4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6IP多播
4.7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5章运输层
知识要点
5.1运输层协议概述
5.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5.3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5.4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5.5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6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5.7TCP的流量控制
5.8TCP的拥塞控制
5.9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6章应用层
知识要点
6.1域名系统DNS
6.2文件传送协议
6.3远程终端协议TE1NET
6.4万维网WWW
6.5电子邮件
6.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6.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6.8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答案
第7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知识要点
7.1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7.2两类密码体制
7.3数字签名
7.4鉴别
7.5密钥分配
7.6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
7.7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7.8防火墙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答案
第8章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知识要点
8.1概述
8.2流式存储音频/视频
8.3交互式音频/视频
8.4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9章无线网络
知识要点
9.1无线局域网W1AN
9.2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9.3无线城域网WMAN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
知识要点
10.1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
10.2多协议标记交换MP1S
10.3P2P文件共享
书后习题解析
同步训练题
同步训练题答案

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CH1 答案 一.填空题 1.通信 2.实现资源共享 3.局域网 广域网 4.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 二.选择题 DDBBCCA 三.简答题 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初步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此时的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形成了初级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从而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阶段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互联网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等网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 3.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结构、网状型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服务方便;缺点:电缆需量大和安装工作量大;中心结点的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瓶颈;各结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树型拓扑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结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结点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络都不能正常工作。 (3)总线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总线型拓扑的缺点如下: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总线这一条传输信道,因此存在信道争用问题, (4)环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电缆长度短。环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总线型拓扑网络相似,比星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短。可使用光纤。光纤的传输速率很高,十分适合于环型拓扑的单方向传输。环型拓扑的缺点如下:结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的故障;故障检测困难;信道利用率低。 (5)网状型拓扑优点是:可靠性好,结点的独立处理能力强,信息传输容量大。 缺点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投资费用高。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实时控制、均衡负载和分布式处理、其他综合服务。举例说明(略)。 CH2 答案 一.填空题 1.信号

2.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 并行通信 3.调制 解调 调制解调器 4.幅度调制(ASK) 频率调制(FSK) 相位调制(PSK) 5.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6.奇偶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 7.非屏蔽双绞线 屏蔽双绞线 二.选择题 BDAABDABCCB 三.简答题 1.答:信息是指有用的知识或消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是把事件的某些属性规范化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被识别,可以被描述。数据与信息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涉及的是事物的表示形式,信息涉及的是这些数据的内容和解释。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是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表示,而这些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数据要通过物理介质和器件进行传输时,还需要将其转变成物理信号。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表现形式,是表达信息的一种载体,如电信号、光信号等。在计算机中,信息是用数据表示的并转换成信号进行传送。 2.答:当发送端以某一速率在一定的起始时间内发送数据时,接收端也必须以同一速率在相同的起始时间内接收数据。否则,接收端与发送端就会产生微小误差,随着时间的增加,误差将逐渐积累,并造成收发的不同步,从而出现错误。为了避免接收端与发送端的不同步,接收端与发送端的动作必须采取严格的同步措施。 同步技术有两种类型: (1)位同步:只有保证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个比特都与发送端保持一致,接收方才能正确地接收数据。 (2)字符或帧数据的同步:通信双方在解决了比特位的同步问题之后,应当解决的是数据的同步问题。例如,字符数据或帧数据的同步。 3、4.略 5.传输出错,目的结点接收到的比特序列除以G(x)有余数。 CH3 答案 一.填空题 1.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2.物理 3.比特流 差错 4.比特 数据帧 数据包(分组) 报文 5.物理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二、选择题 DBACB BCABB CDACA 三、简答题 1.所谓网络体系结构就是为了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把网络结构划分为有明确功能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虚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和服务。因此,网络的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原则: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下层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可以了。
2)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独立分割。由于各层独立划分,因此,每层都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实现技术。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3.帧同步(定界)就是标识帧的开始与结束,即接收方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帧的开始于结束。常见有4中帧定界方法,即字符计数法、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和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4.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是MAC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网络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也称为逻辑地址;传输层使用的地址是IP地址+端口号。 5.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不相邻结点间数据包的透明传输,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送任务。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1)为传输层提供服务;2)组包与拆包;3)路由选择;4)流量控制。 6.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其主要功能是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而网络层只负责找到目的主机,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传输层是资源子网的最低层,所以说传输层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是承上启下的一层。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数据包到达指定的主机后,还必须将它交给这个主机的某个应用进程(端口号),这由传输层按端口号寻址加以实现。 7.流量控制就是使发送方所发出的数据流量速率不要超过接收方所能接收的数据流量速率。流量控制的关键是需要一种信息反馈机制,使发送方能了解接收方是否具备足够的接收及处理能力,使得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帧。 流量控制的作用就是控制“拥塞”或“拥挤”现象,避免死锁。 流量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指通信量或分组流。拥塞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若通信量再增大,就会使得某些结点因无缓冲区来接收新到的分组,使网络的性能明显变差,此时网络的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从网络输出的分组数目)将随着输入负载(单位时间内输入给网络的分组数目)的增加而下降,这种情况称为拥塞。在网络中,应尽量避免拥塞现象的发生,即要进行拥塞控制。 网络层和传输层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有关。 8.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有:1)分段与重组数据2)按端口号寻址3)连接管理4)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分段与重组数据的意思如下: 在发送方,传输层将会话层来的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单元,并在这些数据单元头部加上一些相关控制信息后形成报文,报文的头部包含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在接收方,数据经通信子网到达传输层后,要将各报文原来加上的报文头部控制信息去掉(拆包),然后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重组,还原为原来的数据,送给会话层。 9.TCP/IP参考模型先于OSI参考模型开发,所以并不符合OSI标准。TCP/IP参考模型划分为4个层次: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3)网际层(Internet Layer);4)网络接口层(Host-to-Network Layer)。 10.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中二者都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但是,它们在层次划分与使用的协议上有很大区别。 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缺乏市场与商业动力,结构复杂,实现周期长,运行效率低,这是它没有能够达到预想目标的重要原因。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TCP/IP参考模型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很清楚;2)TCP/IP参考模型的网 络接口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它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合理的,一个好的参考模型应该将它们区分开来,而TCP/IP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CH4 答案 一.填空题 1.光纤 2.IEEE802.4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逻辑链路子层(LLC) 4.CSMA/CD 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星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环型结构 6.MAC地址 48 厂商 该厂商网卡产品的序列号 二.选择题 ADCBCDAB 二.简答题 1.答:局域网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利用各种网络连接设备和通信线路将计算机互联在一起,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特点:地理范围有限;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保密性较好,且便于管理;网速较快;误码率低;局域网投资较少,组建方便,使用灵活等。 2.答:局域网有硬件和软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工作站系统、网卡驱动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诊断软件。局域网的硬件系统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和数据交换设备五部分组成。 3.答:目前,局域网常用的共享式访问控制方式有三种,分别用于不同的拓扑结构: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法(CSMA/CD),令牌环访问控制法(Token Ring),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法(token bus)。 CSMA/CD协议主要用于物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星型或树型的以太网中。CSMA/CD采用了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原理比较简单,技术上易实现,网络中各工作站处于平等地位,不需集中控制,不提供优先级控制。在低负荷时,响应较快,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高负荷(节点激增)时,随着冲突的急剧增加,传输延时剧增,导致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此外,有冲突型的网络,时间不确定,因此,不适合控制型网络。 令牌环(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多用于环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有序的竞争协议。令牌环网络的主要特点:无冲突;时间确定;适合光纤;控制性能好;在低负荷时,也要等待令牌的顺序传递,因此,低负荷时响应一般,在高负荷时,由于没有冲突,因此有较好的响应特性。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应用于物理结构是总线的而逻辑结构却是环型的网络。特点类似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答:CSMA/CD方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4句话: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 5.答:由于局域网不需要路由选择,因此它并不需要网络层,而只需要最低的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EEE802标准,又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和逻辑链路子层LLC。
CH5 答案 一.填空题 1.交换机 路由器 2.电路交换(拨号)服务 分组交换服务 租用线路或专业服务 3.计算机主机 局域网 4.640kbps-1Mbps 1.5Mbps-8Mbps 二.选择题 BCADAA 三.简答题 1.答:①拨号上Internet/Intranet/LAN; ②两个或多个LAN之间的网络互连; ③和其它广域网技术的互连。 2.答:(1)多种业务的兼容性 (2)数字传输: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3)标准化的接口: (4)使用方便 (5)终端移动性 (6)费用低廉 3.答:① 采用TDMA、CDMA数字蜂窝技术,频段为450/800/900MHz,主要技术又GSM、IS-54TDMA(DAMPS)等; ② 微蜂窝技术,频段为1.8/1.9GHz,主要技术基于GSM的GSC1800/1900,或IS-95的CDMA等; ③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r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可在GSM移动电话网上收、发话费增值业务,支持数据接入速率最高达171.2Kbps,可完全支持浏览Internet的 Web站点。 CH6答案 一.填空题 1.unix 、linux、Netware、Windows Server系列 2.打印服务 通信服务 网络管理 二.选择题 DBCAC 三.问答题 1.答:①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当今的网络操作系统可能不同于一般网络协议所需的完整的协议通信传输功能。 ②从操作系统的观点看,网络操作系统大多是围绕核心调度的多用户共享资源的操作系统。 ③从网络的观点看,可以将网络操作系统与标准的网络层次模型作以比较。 2.答: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应具有通常操作系统应具有的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外,还应具有以下两大功能: ①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 ②提供多种网络服务功能,如远程作业录入并进行处理的服务功能;文件传输服务功能;电子邮件服务功能;远程打印服务功能等。

阅读全文

与无线网络安全习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4g变3g网络 浏览:466
公安网络监管是什么部门 浏览:256
移动网络值为0怎么办 浏览:570
网络部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75
无线网络上网快 浏览:720
如何搭建社会网络 浏览:672
苹果12没网络没插卡会定位吗 浏览:509
凯里贵广网络电话多少 浏览:344
删完文件后网络不能用该怎么办 浏览:40
牵网线不要路由器能连接网络吗 浏览:682
晚上十二点以后网络信号不好 浏览:305
军队预防网络安全整治方案 浏览:45
网络攻防哪个学校研究生最好 浏览:59
网络机箱辐射多少米是安全距离 浏览:110
5g移动网络游戏 浏览:936
不布线的无线网络 浏览:313
2021年网络安全知识问答题库 浏览:185
智能路由器怎么连上网络 浏览:428
60g网络有多少kb 浏览:593
网络营销流程包括有哪些 浏览:1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