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性能有哪些测量方法
网络性能主要有主动测试,被动式测试以及主动被动相结合测试三种方法
1.主动测量是在选定的测量点上利用测量工具有目的地主动产生测量流量注入网络,并根据测量数据流的传送情况来分析网络的性能。
主动测量在性能参数的测量中应用十分广泛,因为它可以以任何希望的数据类型在所选定的网络端点间进行端到端性能参数的测量。最为常见的主动测量工具就是“Ping”,它可以测量双向时延,IP 包丢失率以及提供其它一些信息,如主机的可达性等。主动测量可以测量端到端的IP 网络可用性、延迟和吞吐量等。因为一次主动测量只是查验了瞬时的网络质量,因此有必要重复多次,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要对一个网络进行主动测量,则需要一个面向网络的测量系统,这种主动测量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测量节点:它们分布在网络的不同端点上,进行测量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若要进行单向性能的测量,则它们之间应进行严格的时钟同步;
- 中心服务器:它与各个测量节点通信,进行整个测量的控制以及测量节点的配置工作;
- 中心数据库:存储各个节点所收集的测量数据;
- 分析服务器:对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网络整体的或具体节点间的性能状况
在实际中,中心服务器,中心数据库和分析服务器可能位于同一台主机中。
主动测量法依赖于向网络注入测量包,利用这些包测量网络的性能,因此这种方法肯定会产生额外的流量。另一方面,测量中所使用的流量大小以及其他参数都是可调的。主动测量法能够明确地控制测量中所产生的流量的特征,如流量的大小、抽样方法、发包频率、测量包大小和类型(以仿真各种应用)等,并且实际上利用很小的流量就可以获得很有意义的测量结果。主动测量意味着测量可以按测量者的意图进行,容易进行场景的仿真,检验网络是否满足QoS 或SLA 非常简单明了。
总之,主动测量的优点在于可以主动发送测量数据,对测量过程的可控制性比较高,比较灵活机动,并易于对端到端的性能进行直观的统计;其缺点是注入测量流量本身就改变了网络的运行情况,即改变了被测对象本身,使得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注入网络的测量流量还可能会增加网络的负担。
2.被动测量是指在链路或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上对网络进行监测,而不需要产生流量的测量方法。
被动测量利用测量设备监视经过它的流量。这些设备可以是专用的,如Sniffer,也可以是嵌入在其它设备(如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和主机)之中的,如RMON, SNMP 和netflow 使能设备等。控制者周期性地轮询被动监测设备并采集信息(在SNMP 方式时,从MIB 中采集),以判断网络性能和状态。被动测量主要有三种方式:
- 通过SNMP 协议采集网络上的数据信息,并提交至服务器进行处理。
- 在一条指定的链路上进行数据监测,此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两个独立的处理过程。这种方法的问题是OC48(2.5Gbit/s)以上的链路速度超过了 PCI 总线(64bit,33MHz)的能力,因此对这些高速链路的数据采集只能采用数据压缩,聚合等方式,这样会损失一定的准确性。
- 在一台主机上有选择性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这种工具只是用来采集分析网络上数据包的内容特性,并不能进行性能参数的测量,如Ethereal 等工具。
被动测量非常适合用来测量和统计链路或设备上的流量,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 QoS 参数,因为流量只是当前网络(设备)上负载情况的一个反映,通过它并不能得到网络实际的性能情况,如果要通过被动测量的方法得到终端用户所关心的时延,丢包,时延抖动等性能参数,只能采用在被测路径的两个端点上同时进行被动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但这种分析将是十分复杂的,并且由于网络上数据流量特征的不确定性,这种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够准确的。只有链路带宽这个流量参数可以通过被动测量估算出来。
被动测量法在测量时并不增加网络上的流量,测量的是网络上的实际业务流量,理论上说不会增加网络的负担。但是被动测量设备需要用轮询的方法采集数据、陷阱(trap)和告警(利用SNMP 时),所有这些都会产生网络流量,因此实际测量中产生的流量开销可能并不小。
另外,在做流分析或试图对所有包捕捉信息时,所采集的数据可能会非常大。被动测量的方法在网络排错时特别有价值,但在仿真网络故障或隔离确切的故障位置时其作用会受到限制。
总之,被动测量的优点在于理论上它不产生流量,不会增加网络的负担;其缺点在于被动测量基本上是基于对单个设备的监测,很难对网络端到端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且可能实时采集的数据量过大,且存在用户数据泄漏等安全性问题。
3.主动、被动相结合测试
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各有其有缺点,而且对于不同的参数来说,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也都有其各自的用途。对端到端的时延,丢包,时延变化等参数比较适于进行主动测量;而对于路径吞吐量等流量参数来说,被动测量则更适用。因此,对网络性能进行全面的测量需要主动测量与被动测量相结合,并对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获得更为全面科学的结论。
2. 怎样测试网络延迟
1、首先要将电脑开机,我们按下电脑的【win+R】键调出运行搜索。
3. 怎么测试网络稳定性
可以用ping命令,开始-运行-CMD-输入ping 网址,-t 看看有没有丢包问题,可以持续时间长点,如果没有丢包或很少,说明网络还是稳定的
对网络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测试几个指标:
1、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测试方法:以该系统最大带宽的50%~80%的速率传输数据,连续不间断工作,记录系统出故障时间。
2、带宽:稳定的数据传输率。测试方法:同上,逐渐加大数据传输率,测试出最大的稳定带宽。
3、最大并发流数目:TCP或者其他协议的最大支持数,测试方法:采用多客户机多线程方法建立多条链路,记录系统最大在多少个连接的情况下网络传输率下降不明显。
测试说明:由于是一个较长过程的整体表现,因此,多测试几遍,去掉最高与最低的结果,其余结果取平均值。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网络系统能够提高长期、可靠、满足指标带宽的性能。
长期:网络系统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正常工作,不能发生宕机、重启等故障。
可靠:在满负载的情况下工作正常,不能崩溃或者效率下降很多。
带宽:能够稳定提供不少于某个指标的数据传输率
4. 如何测试网络是否有问题
第 1 步:检验电缆
首先,检查计算机与网络插口之间的电缆。对于 10/100 网络环境,只需一种能检查开路、短路和布线的工具即可工作。而对于千兆以太网,则还需检查电缆中是否存在串扰和阻抗故障。我们推荐使用电缆鉴定测试器,它可在实时网络中测试串路和阻抗故障。
第 2 步:确认连接到交换机
将便携式网络工具(而不是问题计算机)连接到办公室线路,检查是否可以建立链路。如果端口被管理员关闭,则工具将无法连接。接着,检查端口配置以确保端口可用且已按正确的 VLAN 进行配置。为获得最佳结果,应使用可支持 10/100/Gig 连接的工具。不过,通常 10/100 连接的工具即可工作。
第 3 步:申请 DHCP 地址
一旦建立链路之后,即可使用工具从服务器申请 DHCP 地址。应确保分配的地址与相应的子网相符;检验子网掩码;确认默认网关和 DNS 服务器地址。如果工具未能从服务器获得响应,它应该可以通过分析广播流量检测出相应的子网。通过从交换机获得的 Cisco 发现协议 (CDP) 报告,检查工具所连接的交换机端口,并确认子网配置。
第 4 步:Ping 网络上的设备
一旦获取 DHCP 地址之后,即可使用工具 ping 一台局域网外的设备。这可确认 DHCP 服务器的指定配置是否正确以及网络流量是否被正确地路由发送。这时,网络连接已经过测试,因此计算机可重新连接到网络。对于持续性网络连接问题,最好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在线连接工具以进行附加的诊断。
第 5 步:检验速度/双工模式设置
某些链路性能故障如双工模式不匹配、速度不匹配以及静态配置 IP 地址等都只能进行在线检测。因此,我们强烈推荐使用具有在线检测功能的工具。在计算机和网络之间以在线方式连接工具。确认所连接交换机端口的速度设置和双工模式设置与相应计算机的设置相符。如果检测到双工模式不匹配,则确认计算机和交换机端口是否均已被设成自动协议。
第 6 步:网络流量监控
通过在线工具检查计算机是否成功地向 DHCP 服务器申请并接收到地址。这种工具应能同网络建立独立的连接,然后再与计算机建立连接。接着,使用计算机连接到电子邮件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并通过工具监控网络流量。查找过多的广播、冲突或错误。一旦检验完所有这些参数之后,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链路即可取消。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则可能需要使用更加精密的网络诊断工具。
5. 如何检查电脑网络是否正常
1、第一步在我们的电脑按"win+R"键打开运行,输入cmd,点击确定。
6. 如何测试网络稳定性(即会不会掉线)
1、我们点击电脑windows键,打开命令提示符。
7. 如何检测电脑网络
1、我们点击电脑windows键,打开命令提示符。
2、打开命令处理程序,俗称cmd命令行,用ipconfig查询自己获取的ip地址,一般家庭网络或者单位网络都是nat后的,所以获取到的是192.168.1.1这种私网地址。
3、检查网络的稳定性,首先要检查内网的稳定性,比如先ping下网关,192.168.1.1,ping测如下,时延为1ms没有抖动丢包,说明内网没问题。
8. 如何监测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情况
想要知道网速的情况,可以使用腾讯电脑管家里的“网速测试”进行查看,建议多次测试后取平均值,也可分时段进行测试,如每日早晚进行测试取平均值,网速测试同时会受硬件和宽带的影响。
9. 网络连接不稳定是怎么检测
检测网络连接是否稳定是要根据多方面来定的:
所谓的稳定性是指网络系统能够提高长期、可靠、满足指标带宽的性能。
长期:网络系统必须在较长的时间内正常工作,不能发生宕机、重启等故障。
可靠:在满负载的情况下工作正常,不能崩溃或者效率下降很多。
带宽:能够稳定提供不少于某个指标的数据传输率。
对网络的稳定性我们可以测试几个指标:
1、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间隔,测试方法:以该系统最大带宽的50%~80%的速率传输数据,连续不间断工作,记录系统出故障时间。
2、带宽:稳定的数据传输率。测试方法:同上,逐渐加大数据传输率,测试出最大的稳定带宽。
3、最大并发流数目:TCP或者其他协议的最大支持数,测试方法:采用多客户机多线程方法建立多条链路,记录系统最大在多少个连接的情况下网络传输率下降不明显。
测试说明:由于是一个较长过程的整体表现,因此,多测试几遍,去掉最高与最低的结果,其余结果取平均值
检测方法:
1、先在dos窗口里输入:ipconfig,找到本机的IP地址;
2、再在dos窗口里输入:ping 本机IP地址 看到的数值越小越好
10. 如何用Ping指令测试网络延时
电脑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人们渐渐已经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在里面大家可以结交到不同地方的朋友,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觅到自己所喜欢的网络游戏。
除了日常生活之外,现时很多企业也离不开网络,比如说电子邮件的业务交往,网络电话VOIP和即时聊天软件的应用,VPN异地信息的交流等也为企业提高的工作效率及节省很大部分的费用。
因此,这种种的应用已经给人们一种依赖性。试问,如果当您的电脑不能上网,估计您连电脑都懒得开了。那么,当电脑不能上网时,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判断电脑问题出在哪里?又如何能快捷地解决这故障?希望下文的一些小技巧能帮到大家。
其实,电脑不能上网大致可分以下几个原因,系统的IP设置、网卡、MODEM和线路故障。排除硬件及线路的故障问题,我们可以利用Ping命令来快速检测网络状况。
首先,我们点击系统中开始里的运行(图一所示),在运行栏中输入cmd命令(图二所示),操作系统中的DOS窗口就会弹出(图三所示),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和方便地输入各种DOS命令。
全文:http://www.pkhack.com/article/Net/2007-04/200704198949.html
更多:http://www.pkhack.com/article/search.asp?act=topic&keyword=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