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安机关如何大力整治电信诈骗
2018年8月4日报道,人民公安为人民。2015年以来,公安部牵头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3个成员单位,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显着成效。统计显示,2017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3.1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57.8%、53.09%;共立案59.6万起、同比下降5.2%,造成经济损失131.5亿元,同比下降33.5%。
联动“围剿”,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
“您好,这里是北京市公安局,您是不是接到了一个冒充公检法人员的诈骗电话?请不要汇款……”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每天都有四五百劝阻电话此起彼伏,尽可能为事主挽回损失。
这个反诈中心采取公安、通信运营商、银行一体化办公。接到报案后,民警立即将相关情况录入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并上传至中心,中心接警止付组进行审核后提交,对骗子账户进行紧急止付。“警企联动”的模式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发挥了巨大威力,2017年,该局为群众止损19.8亿元,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总量降至5年来最低。目前,全国建成32个省级、316个地市级反诈中心,全国一体化联动的反诈网络已初具规模。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国打击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跨部门合作的长效机制。
2017年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为公民信息安全增添一重要法律保障。同一年,工信部发布加强实名认证、加强钓鱼网站和恶意程序整治等9项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措施;最高法、最高检出台司法解释,明确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一个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完善。
Ⅱ 网红直播时饮酒过量去世,网络乱象越来越多应该如何整治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的普及,网红直播时发生饮酒过量导致去世等事件的确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乱象。整治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1. 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的运营和内容。加强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提高违法成本。
2. 加强平台责任:网络直播平台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直播内容进行有效监控和过滤。平台应该积极清理低俗、暴力、违法违规等有害信息,并对违规主播进行惩罚和下架。
3. 提高用户教育和意识:加强对用户的教育,提高其对网络乱象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倡导理性使用网络,培养正确的网络价值观,避免盲目模仿和追逐炒作。
4. 增加自律机制:行业内应建立自律机制,制定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约束直播主播的行为。同时,平台应加强自我监督,及时处置违规行为,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5. 加强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媒体和公众应该对网络乱象保持高度关注,并积极监督和曝光违规行为。舆论的力量可以推动平台和相关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整治问题。
整治网络乱象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平台、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多方合作,综合施策的格局,才能有效整治网络乱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