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防护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防护个人信息

发布时间:2025-07-04 17:06:17

哪些属于网络安全法中明确的个人信息

一、哪些属于网络安全法中明确的个人信息
1、网络安全法中的个人信息包括六种信息
(1)基本信息;
(2)设备信息;
(3)账户信息;
(4)隐私信息;
(5)社会关系信息;
(6)网络行为信息。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二)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三)网络运营者,是指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
(四)网络数据,是指通过网络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产生的各种电子数据。
(五)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二、网络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一般来说,网络安全体系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整体性。网络安全体系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实现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依赖、相互约束、相互作用而形成人机物一体化的网络安全保护方式;
2、协同性。网络安全体系依赖于多种安全机制,通过各种安全机制的相互协作,构建系统性的网络安全保护方案;
3、 过程性。针对保护对象,网络安全体系提供一种过程式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覆盖保护对象的全生命周期;
4、全面性。网络安全体系基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安全威胁进行管控,构建防护、检测、响应、恢复等网络安全功能;
5、适应性。网络安全体系具有动态演变机制,能够适应网络安全威胁的变化和需求。

⑵ 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什么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这是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

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滑羡缓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的做法:

网络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每位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于建设和实现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维护网络安全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每位公民应严格自律并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做到依法上网、文信模明上网、安全上网、自律上网、诚派隐信上网、理性上网。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防护个人信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绍兴网络安全 浏览:851
网络营销事件案例分析 浏览:526
南通智能化网络营销销售 浏览:164
如何创造数据网络 浏览:595
网络推广哪里最划算 浏览:580
吉林网络大学如何报名 浏览:174
如何使用网络广播系统 浏览:529
网络交换机需要设置吗 浏览:396
威锋一发消息就网络异常 浏览:614
苹果怎样不用密码加入无线网络 浏览:734
分倍网络营销平台 浏览:965
wifi只有在我手机上网络差 浏览:243
手机早上起来网络不可用 浏览:980
网络购物常见的安全风险有哪些 浏览:607
租房网络费一般多少钱够用 浏览:887
苹果5有没有4g网络 浏览:210
网络中的d是什么 浏览:922
苹果网络加强软件 浏览:385
如何看待塞班在网络爆火 浏览:122
查电话号码打过去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