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宝轮中学是怎样的
宝轮中学是非常好的一所学校,在广元城区几乎是最好的学校。宝轮中学目前是省级重点中学。宝轮中学是出了名的校风纯正,学风严谨。这个学校老师很负责,学生很努力,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宝轮中学教学质量非常好,高考成绩基本都是低进高出,宝轮中学可以让初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幅提高成绩。这几年宝轮中学的高考成绩基本每年翻一番,重本基本每年翻两番,他的英才班和五优班非常厉害,考进英才班高考成绩基本上就可以上重本,考进五优班高考成绩基本上都在二本线以上70-80分,比较努力的话也是重本成绩。
宝轮中学源自三国重镇昭化县创建于清朝干隆三年的龙门书院,书院内现有一中厅,俗称“名伦堂”,是将当时昭化境内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记载于横梁之上,以表彰其功绩,简称为“名堂”,这就是四川方言“名堂”一词的由来。后于民国时期创建昭化国立中学,先后数易其名,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悠久历史。
宝轮中学与澳门濠江中学、澳门劳工子弟校是姊妹学校,几所学校交流很频繁,并且长期都在互换学生和老师。宝轮中学目前是省级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质量非常好,高考成绩基本都是低进高出。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国家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中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等荣誉和称号。
宝轮中学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系广元市利州区唯一一所高级完全中学。现为“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四川省重点高中”、“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国家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中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中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占地面积102亩;现有92个教学班,5000余名在校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编在岗教师职工300余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00余人。
办学规模:占地面积102亩;现有92个教学班,5000余名在校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编在岗教师职工300余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00余人。合并后占地面积100余亩。
校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址三国重镇昭化镇,原名昭化县国立初级中学。1953年随昭化县迁址到宝轮现址,先后几易其名。1985年广元建市后更名为“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2005年5月10日又与原广元市宝轮初级中学(始建于1928年)合并为新的“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基础设施 学校主体部分(高中校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拥有多功能的教学综合大楼、实验大楼、艺术楼、多媒体电教室,有符合国家一类高完中标准的功能齐备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电子备课室、有完备的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微机网络;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主席台及附属设施的标准运动场;有两幢广元地区一流标准的学生公寓、职工住宅楼4幢及师生食堂和浴室。初中校区教学、生活、运动基础设施完备、布局紧凑。
宝轮中学五优班特色:
1、优厚的学习条件。高一至高三免收全部学费,并设立专项奖学金,配备多功能教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教育方式,全方位开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
2、优秀的教师团队。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组成优秀的教师团队。
3、优质的教育服务。实施小班额、个性化教学,一本教材,多种进度,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发展每一个人的优势智能,提升每一个人的弱势智能,让每一个学生更聪明。
4、优良的班级管理。班主任视学生为亲子,视教育为事业。以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周恩来精神激励学生,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形成“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良好班风。
5、优异的教学质量。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重本上线率达30%以上。
“得名师启迪,享一世恩典。” 五优班精神 责任 荣誉 国家
责任:学习的动力源于我们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强大责任感。
荣誉:以忠、智、勤、和、诚、信、义、礼为荣耀。
国家:胸怀天下,服务国家。
宝轮中学五优班班训:
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
宝轮中学五优班班规:
1、无条件执行班规;
2、信奉“班级精神”至上;
3、坚守细节决定成败;
4、以品学兼优者为榜样;
5、热情正直、受人欢迎;
6、善于合作;
7、注重团队精神;
8、不断提升自己;
9、求真求知、全力以赴;
10、坚信没有不可能;
11、永不放弃;
12、勤奋为魂;
13、为自己奋斗;
14、积极主动;
15、立即行动。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中学教育集团组建成立于2012年9月,隶属于利州区教育局。教育集团下辖广元市宝轮中学、利州区三堆中学、利州区赤化中学三所公立全日制中学,均地处乡镇,生源主要来自辖区农村和城镇。宝轮中学教育集团总占地面积近220亩。现有教学班122个,在校学生近6500人,涵盖了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在编教职工421人,拥有市级骨干教师34名,省级以上骨干教师5名,高级职称教师50余名。
总校:宝轮中学。广元市宝轮中学是利州区唯一一所高完中,1941年创建于三国重镇昭化镇,1953年随昭化县迁址到宝轮现址,先后数易其名,迄今已有71年的悠久历史。学校现呈一校两点布局,占地面积102亩,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20名,教职工近300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名,市级骨干教师25名,高级职称教师46名。校园规划科学大气,绿草苗圃合理布局,功能用房配置齐备,教学设施换代升级,环境幽雅,文化、绿化、美化特色鲜明,是理想的求学圣地。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和校园重建契机推动了学校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教学成绩跨越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四川省卫生单位、四川省省级示范食堂、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中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国家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实验学校、中国心理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等各类市级以上荣誉53项。
三堆中学:
三堆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区白龙湖畔,与青川县毗邻,距广元市中心40千米,是一所始建于1972年的单设初级中学。2008年地震后异地重建的新校区占地面积100余亩。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1000余名;在编教职工76人,高级职称教师2人,中级教师职称26人,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8人。图书阅览室、艺术(音乐、美术)教室、各种实验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用房按要求配置齐备;足球场、篮球场等学生活动场地完善。
近几年来,学校综合目标考核、教育质量考核和教育改革与创新、教研、安全等各项考核和评比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也先后获得广元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广元市精神文明单位、广元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达标学校、四川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重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赤化中学
赤化中学,是2006年3月经利州区教育局批准,由原赤化中学与原赤化小学合并组建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52年的赤化初中(前身为白田乡小学)迄今已走过了60年的办学历程,一直承担着全镇普及义务教育任务,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赤化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14.8亩,各类功能用房设施先进,配置一流,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锻炼需要。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00余人,在职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56人,中、高级职称教师20余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13人。学校先后多次荣获市、区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理念:融合多元文化,坚持特色办学,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办学品位!
目标:集结在宝轮中学教育集团科学和谐发展旗帜下,投身于利州区中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建设热潮中。
宝轮中学教育集团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加快我区教育强区工作步伐精神,适应新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让更多学生接受更好的优质教育,特成立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为规范集团各项活动和成员学校相关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成员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加速教育集团发展进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其它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集团名称: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
集团地址:广元市宝轮中学(宝轮镇东路354号),邮编为628003
第三条集团经利州区教育局批准于2012年7月成立,由利州区教育局直接领导。
第四条集团性质:公办全日制中小学教育,集团内各学校原行政隶属关系不变,不涉及单位法人资格。
第五条集团实行董事会负责制,董事会发挥决策、指挥的领导作用;董事会成立党小组(核心小组),对于董事会的依法施政起支持、保证和监督作用。
第六条本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集团的组织与行为、集团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件。
第二章办学宗旨和集团格局
第七条集团的办学理念:融合多元文化,坚持特色办学,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办学品位。
第八条集团的办学宗旨
1.发挥各成员校的办学优势,尊重差异,彰显特色,促进集团成员学校的共同发展。
2.推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互补、优化和合理利用,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3.依托集团,搭建桥梁,打造平台,着力于教学教研活动的互动交流,促进各成员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九条集团的办学目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优质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效益水平,促进师资整体提升。
第十条集团采用“松散型”模式,旨在实现集团成员校办学资源、要素的整合、联动、互补、共享,共同提高。
第十一条集团合作原则:
统一性原则:教育思想统一、教育理念统一、校园文化建设统一、核心要求统一。
差异性原则:尊重差异、研究差异、形成特色
自主性原则:针对实际,自主管理;依托集团,主动发展
联动性原则:教师联动、学生联动、学科联动、分层联动
第三章成员构成
第十二条集团的基本成员为广元市宝轮中学、利州区三堆中学、利州区赤化中学。三校皆为公办事业单位,教育集团成立后,三所学校可分别挂牌: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宝轮校区(总部),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三堆校区,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赤化校区。
第十三条集团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由总校宝轮中学校长谢红光担任;设副理事长两名,由集团成员校三堆中学校长王占生、赤化中学校长花泽聪担任;设理事成员若干名,由集团成员校校级干部担任。同时,拟设集团总部校办、秘书处及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理事会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具体落实。
第十四条集团在原学校党组织机构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成立集团党总支,总支书记由总校书记担任,负责主持集团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协调集团内学校党(总)支部工作,对集团各项工作起监督、保障作用。
第十五条理事会职责
1.确立集团利益发展方向、发展方针,发挥对集团发展的决策、统筹、指挥等作用。
2.对集团内各学校全年工作计划制定、重大活动安排及重要考核标准、奖惩机制出台等方面工作进行协商、讨论,最终形成决议,报区教育局批准。
3.促进集团内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研究理事会认为应该研究的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理事会原则上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由理事长召集。理事长认为有必要或半数及半数以上理事提议可以随时召开理事会。理事长不在,由理事长委托副理事长召集开会。
第三章集团管理运作模式
第十七条集团在管理上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针,确立“宏观调控”管理模式:资源统一调配、制度统一规范、教科研统一要求、教育教学质量(初中)统一评估,做到宏观调控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第十八条集团各校区的日常管理实行校区法人负责制,校区法人对经集团统一的思想、措施、制度、办法等在本校区的实施负责。组织参与各级行政部门组织的会议、活动、竞赛等各项事务。
第十九条集团对教职员工的奖金福利及年度考核、评优晋职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规章不作统一规定,由各校区本着“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并由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校区内公用经费开支(在额定的范围内)、安全责任等实行各校区法人负责制。
第二十一条创办集团刊物。
第四章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十二条集团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校历,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十三条集团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以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原则。依据集团发展需求,制定“教育教学管理”行动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落实常规管理,整合各校常规管理特点,形成集团“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建立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机制,探索新形势下的学校办学新模式;建设集团教学资源库,将集团的重要教学资源收集、整理、编辑,成为集团内可共享的资源。
第二十五条加强集团教师师德建设交流,提高教师管理水平,促进集团内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为加强队伍建设,自集团组建起,每年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年轻管理干部和青年教师的对口交流;争取政策支持,集团学校每年的新教师招聘集团要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并力争统一向外调入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成熟教师,以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优化师资水平。
第二十六条为实现师资的优势互补,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成员校之间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就课程改革、教学计划、课题研究、毕业班工作等有关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不定期组织成员校之间学科互动交流活动,为集团教师交流学习创造条件。聚焦课堂热点难点,形成集团“教研科研推进方案”。
第二十七条集团积极引导开展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活动,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及成功经验。集团需开设2个以上能体现集团办学特色、发展愿景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深化课题,努力推进成员校之间的教研常态化,并每学期召开至少一次联合教研活动。加强校本研修,开发校本课程,集团内编撰或选用1—2套能彰显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在集团内推广运用。
第二十八条集团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集团每学年召开一次“德育论坛”,让教育集团全体教师能够在交流和分享中获得共同提高。
第二十九条集团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三十条集团使用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审定的教材,杜绝乱订教辅资料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集团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建立德、智、体全面评估教育质量的科学标准。集团内每学期进行一次“统一命题、交叉监考、统一阅卷、统一评比”的教学质量检测。
第五章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权利
1.优先享用集团内各种教育资源和各类信息。
2.根据本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议案。
3.参与集团的各种活动,参与成员校之间的联动交流共建活动。
4.对集团的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第三十三条义务
1.遵守集团章程及成员单位间签订的各种协议,执行理事会决议。
2.参加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议及集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执行集团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决议,为集团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3.向集团通报工作,反映情况,提供有关信息资料,完成集团交办的工作任务。
4.树立集团良好形象,团结协作,保守集团秘密,自觉维护集团的信誉与合法权益。
5.各成员校分担集团活动开展的经费。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集团根据本章程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十五条本章程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的内容,概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
第三十六条本章程解释权属集团理事会。
第三十七条本章程其他未尽事宜由集团理事会决定。
第三十八条本章程自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之日起施行。
宝轮中学教育集团组织机构
理事会
一、利州区宝轮教育集团理事会
理事长: 谢红光宝轮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副理事长:王占生三堆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花泽聪赤化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成员: 何正远 宝轮中学副校长
廖毅 宝轮中学副校长
李必成 宝轮中学工会主席
黄勇 宝轮中学副校长
翟义生 宝轮中学副校长
毛建邦 宝轮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李育桂 宝轮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谢建邦 三堆中学副校长
袁植刚 三堆中学副校长
廖继光 三堆中学副校长
何为 赤化中学副校长
李向军 赤化中学副校长
秘书处
二、理事会下设秘书处,负责统筹协调理事会各项工作
秘书长: 余关奇宝轮中学教务处主任
成员: 谢永贤三堆中学教务处主任
李国强 赤化中学教务处主任
工作联动小组
三、秘书处下设四个工作联动小组,具体落实教育集团内各项工作
1.教务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余关奇宝轮中学教务处主任
成员: 谢永贤三堆中学教务处主任
李国强赤化中学教务处主任
2.政教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廖由国宝轮中学政教处主任
成员: 白德金三堆中学政教处主任
宋照建赤化中学政教处主任
3.教研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赵元文宝轮中学教科室主任
成员: 廖中华三堆中学教科室主任
谢文湘赤化中学教科室主任
4.总务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肖卫东宝轮中学总务处主任
成员: 王林中三堆中学总务处主任
徐永军赤化中学总务处主任
⑵ 昭化区的行政区划
1989年8月元坝区设立后,1993年4月,苍溪县小新乡划入元坝区,同时撤销磨滩乡(由原观音乡易名)和小新乡,建磨滩镇。历经1992年至1995年的乡镇撤并,还先后撤销王家乡、柏林沟乡、太公乡、红岩乡,建王家镇、柏林沟镇、太公镇、红岩镇。
2002年9月,境内原广旺矿务局拣银岩煤矿所属的640号矿井区、轻管所2个居委会移交元坝区管理,并划柳桥乡拣银岩村与其一起建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2日,设拣银岩街道办事处,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撤销。
2009年1月7日,利州区(原市中区)荣山镇权坝村7、8、9社划归元坝区元坝镇管辖。
2011年底,元坝区辖9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磨滩、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19乡(柳桥、紫云、梅树、晋贤、文村、石井铺、清水、张家、香溪、陈江、青牛、丁家、黄龙、白果、明觉、射箭、大朝、沙坝、朝阳)、1个街道办事处(拣银岩街道办事处),共212个村、19个居委会,1413个村民小组、47个居民小组。中共广元市元坝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元坝镇。
2015年9月14日,昭化区人民政府通知调整明觉乡、石井铺乡行政区划。 同年10月16日,石井铺乡、明觉乡正式撤乡建镇。 昭化区属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900米。地质构造体系属米仓山、龙门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汇地带,大部份地区位于米仓山走廊以南,为典型的侵蚀台阶状中低山形。地势北高南低,延缓下降,江河溪沟纵横,山体切割强烈,地表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有河流冲击平坝、丘陵、台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至1254米之间。境内大部分地区属白垩系地质层,由砾岩、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岩性变化较大;侏罗系、三迭系、第四系地质层也有分布。
山脉
昭化区境内山脉众多,均属剑门山脉分支,主要山峰有:云台山(又名人头山)主山,位于大朝乡境内,最高峰海拔1254米,是区境内最高峰;大南山主山,属大南山分支,长约60公里,以海拔1167米的梅岭关为中心分为3支,东支延至磨滩镇赖子坝,南支延至香溪乡黑猫梁,西支延至射箭乡蒲家山。 2011年末,昭化区总户数79665户,户籍总人口240403人,其中女性人口116813人,占总人口的48.59%;非农业人口23927人,占总人口的9.95%。年末常住人口为17.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43%。
2011年度(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为计生统计年度),昭化区出生人口共2110人,出生率8.67‰,死亡人口1635人,死亡率6.58‰,净增人口4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5‰。
2012年末,昭化区总户数80725,总人口242655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19074人,占总人口的49.1%;非农业人口23874人,占总人口的9.8%。出生人口2119人,出生率为8.81‰,死亡1527人,死亡率6.35‰,人口自然增长率2.46‰。计生率93.06%,出生性别比为107.8:100。 经济总量
经广元市统计局审定,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12万元,比2011年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4221万元,比2011年增长2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第三产业增加值84194万元,比2011年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8.9和2.6个百分点。
2012年,昭化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末的29.6%、45.0%、25.4%调整为2012年的27.9%、47.7%、24.4%,二产业比2011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一产业和三产业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1.7和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40%提高到42.3%,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昭化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6153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61万元,比2011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84万元,比2011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8608万元,比2011年增长13.1%。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较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
截至2012年,昭化区城镇化率28%,比2011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7亿元,比2011年增长27.9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项目16个,完成投资0.88亿元;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项目59个,完成投资8.26亿元;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项目23个,完成投资10.06亿元;亿元项目5个,完成投资3.49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18亿元,比2011年增长1147.2%;第二产业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6.95亿元,比2011年增长6.9%。从投资种类看:基本建设12.25亿元,比2011年增长8.73%;更新改造9.29亿元,比2011年增长52.04%;其他投资0.93亿元,比2011年增长429.26%。完成工业性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 2012年昭化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734公顷,同2011年比下降1.6%。粮食总产量144082吨,比2011年增长1.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2252吨,比2011年增长3.8%;大春粮食产量101830吨,比2011年增长0.92%。 油料产量17681吨,比2011年增长0.8%。种植烤烟1.9万亩,产量首次突破5万担,达到2501吨,比2011年增长15.3%。中药材产量6196吨,比2011年增长0.8%。糖类产量150吨,比2011年下降26.5%。蔬菜产量260021吨,比2011年增长34.4%,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1.2万亩,成功进入全国蔬菜输出大县行列,“天下鲜”成为广元全市第一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012年累计出栏生猪60.85万头,比2011年增长12.7%,成功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行列。生猪存栏42.49万头,比2011年增长4.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19万头,比2011年增长2.2%。牛出栏10824头,比2011年增长10.4%。羊出栏2.5万只,比2011年增长6.9%。小家禽出栏162.15万只,比2011年增长7.5%。2012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3400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16%。
2012年昭化区新栽植优质核桃1.5万亩,补植6万亩,建成了千秋等多个千亩核桃示范基地。新建工业原料林4万亩,发展林下中药材5000亩,开展林下养殖2000亩,营造山桐子林2000亩,2012年内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129.80万元。2012年新增建成区各类绿地7715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82%。
2012年新建微水池400口,标改山坪塘230口,新建渠道31.5公里,配套改造渠道38.5公里,改造提灌站5座,水库维修养护15座,新增节水能力329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68万亩,新建加固堤防5.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补贴各类机械6778台套,2012年内转付中央补贴资金680万元,受益农户4643户。20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01万千瓦,同2011年比增长2.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发整理土地2万亩,新建成标准农田5000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323口,成功获得四川省沼气化县称号。完成亭子口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4587人、生产安置4163人,建成移民自建安置点16个。新建改造输变电站2座,完成5乡8村农网升级和户表改造工程。 工业
2012年,昭化区整合各类资金1.44亿元投入工业发展集中区,2012年内新入园项目12个,新增产值过亿企业5家,8家企业完成技改扩能,新培育规上企业5家,到2012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累计达到30家。2012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59亿元(含纳入昭化区核算范围的机制公司增加值,下同),比2011年增长22.0%。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比2011年增长38.7%,实现利税总额3.13亿元,比2011年增长49.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5%。
建筑业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3%。昭化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 贸易
2012年,开元星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及个体商户27家,建成秦巴山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4个,信息传输、现代物流、多家金融机构等各类新兴商贸业加快发展。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亿元,比2011年增长15.6%。分经营地,城镇市场零售额6.14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乡村市场零售额3.65亿元,比2011年增长15.1%;分行业,批发业2.60亿元,比2011年增长16.0%;零售业6.36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住宿业0.06亿元,比2011年增长68.0%;餐饮业0.77亿元,比2011年增长6.6%。
旅游业
2012年,推进昭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平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昭化古城景区风貌改造、天雄关步游道等项目建成,平乐景区改造提升和荷塘花海农业综合体等项目竣工,紫云湖、柏林湖等乡村旅游逐步兴起,举办昭化蜀道三国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旅游市场营销取得实效。昭化区2012年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9亿元。
邮电通讯
2012年昭化区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586万元,比2011年增长3.5%。昭化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5428门,比2011年下降1.9%;移动电话用户达130683户,比2011年增长5.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财政金融
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比2011年增长3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6亿元,比2011年增长10.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45亿元,比2011年增长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9亿元,比2011年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15.73亿元,比2011年增长11.7%。
保险
2012年,昭化区人寿险保费收入295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3%;财产险保费收入31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4%;征缴医疗保险费160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5647万元,机关养老保险费4180万元,失业保险费125万元,工伤保险费102万元,生育保险费7.3万元,昭化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97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1.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纯居民参保123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