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各章题1

网络安全各章题1

发布时间:2025-09-20 13:51:23

网络安全试题

1. 什么计算机网络?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1)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网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使用户节省投资,也便于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担负荷。 (2)软件资源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贮,也便于集中管理。 (3)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和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2.简述TCP/IP协议各层的功能。
TCP/IP协议族包含了很多功能各异的子协议。为此我们也利用上文所述的分层的方式来剖析它的结构。TCP/IP层次模型共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TCP/IP网络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间网协议)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它的流行与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TCP/IP最初是为互联网的原型ARPANET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方便实用、能应用于多种网络上的协议,事实证明TCP/IP做到了这一点,它使网络互联变得容易起来,并且使越来越多的网络加入其中,成为Internet的事实标准。

* 应用层—应用层是所有用户所面向的应用程序的统称。I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面有着很多协议来支持不同的应用,许多大家所熟悉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的实现就离不开这些协议。如我们进行万维网(WWW)访问用到了HTTP协议、文件传输用FTP协议、电子邮件发送用SMTP、域名的解析用DNS协议、远程登录用Telnet协议等等,都是属于TCP/IP应用层的;就用户而言,看到的是由一个个软件所构筑的大多为图形化的操作界面,而实际后台运行的便是上述协议。

* 传输层—这一层的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TCP/IP协议族在这一层的协议有TCP和UDP。

*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族中非常关键的一层,主要定义了IP地址格式,从而能够使得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在Internet上通畅地传输,IP协议就是一个网络层协议。

*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软件的最低层,负责接收IP数据包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Ⅱ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
1.1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1.1.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1.2 网络安全的特征
1.1.3 网络安全的目标
1.1.4 网络安全需求与安全机制
1.2 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1.2.1 网络的安全威胁
1.2.2 网络安全的问题及原因
1.3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1.3.1 网络安全策略
1.3.2 网络安全体系
1.4 网络安全的评估标准
1.4.1 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估准则简介
1.4.2 国际安全标准简介
1.4.3 我国安全标准简介
习题
第2章 密码技术基础
2.1 密码技术的基本概念
2.2 古典加密技术
2.2.1 置换密码
2.2.2 代换密码
2.3 现代加密技术
习题
第3章 密钥管理技术
3.1 密钥的管理内容
3.2 密钥的分配技术
3.2.1 密钥分配实现的基本方法
3.2.2 密钥分配实现的基本工具
3.2.3 密钥分配系统实现的基本模式
3.2.4 密钥的验证
3.3 公钥密码
3.3.1 公钥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
3.3.2 公钥密码体制的原理
3.4 RSA算法
3.4.1 RSA算法描述
3.4.2 RSA算法中的计算问题
3.4.3 RSA算法的安全性
3.4.4 RSA的实用性及数字签名
3.4.5 RSA算法和DES算法
3.5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3.5.1 椭圆曲线
3.5.2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3.5.3 椭圆曲线上的密码
习题
第4章 数字签名和认证技术
4.1 数字签名的基本概念
4.1.1 数字签名概念
4.1.2 数字签名技术应满足的要求
4.1.3 直接方式的数字签名技术
4.1.4 具有仲裁方式的数字签名技术
4.1.5 利用公钥实现数字签名技术原理
4.1.6 其它数字签名技术
4.2 认证及身份验证技术
4.2.1 相互认证技术
4.2.2 单向认证技术
4.2.3 身份验证技术
4.2.4 身份认证系统实例——Kerberos系统
4.3 数字签名标准及数字签名算法
4.3.1 数字签名算法DSS
4.3.2 数字签名算法DSA
4.3.3 数字签名算法HASH
4.3.4 数字签名算法RSA
4.4 其它数字签名体制
4.4.1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数字签名体制
4.4.2 基于大数分解问题的签名体制
4.5 数字证明技术
习题
第5章 网络入侵检测原理与技术
5.1 黑客攻击与防范技术
5.1.1 网络入侵及其原因
5.1.2 黑客攻击策略
5.1.3 网络入侵的防范技术
5.2 入侵检测原理
5.2.1 入侵检测概念
5.2.2 入侵检测模型
5.2.3 IDS在网络中的位置
5.3 入侵检测方法
5.3.1 基于概率统计的检测
5.3.2 基于神经网络的检测
5.3.3 基于专家系统
5.3.4 基于模型推理的攻击检测技术
5.3.5 基于免疫的检测
5.3.6 入侵检测的新技术
5.3.7 其它相关问题
5.4 入侵检测系统
5.4.1 入侵检测系统的构成
5.4.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5.4.3 入侵检测系统的介绍
5.5 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评估
5.5.1 测试评估概述
5.5.2 测试评估的内容
5.5.3 测试评估标准
5.5.4 IDS测试评估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5.6 几种常见的IDS系统
5.7 入侵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习题
第6章 Internet的基础设施安全
6.1 Internet安全概述
6.2 DNS的安全性
6.2.1 目前DNS存在的安全威胁
6.2.2 Windows下DNS欺骗
6.2.3 拒绝服务攻击
6.3 安全协议IPSec
6.3.1 IP协议简介
6.3.2 下一代IP-IPv6
6.3.3 IP安全协议IPSec的用途
6.3.4 IPSec的结构
6.4 电子邮件的安全性
6.4.1 PGP
6.4.2 S/MIME
6.5 Web的安全性
……
第7章 防火墙技术
第8章 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及应用
第9章 包过滤技术原理及应用
第10章 代理服务技术原理及应用
第11章 信息隐藏技术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 251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253
附录C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Ⅲ 网络安全知识答题及答案

单选题

1.使网络服务器中充斥着大量要求回复的信息,消耗带宽,导致网络或系统停止正常服务,这属于什么攻击类型? (A)

A、拒绝服务

B、文件共享

C、BIND漏洞

D、远程过程调用

2.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B、信息加密

C、无线网

D、使用专线传输

3.向有限的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是哪一种攻击手段?(A)

A、缓冲区溢出;

B、网络监听

C、拒绝服务

D、IP欺骗

4.主要用于加密机制的协议是(D)

A、HTTP

B、FTP

C、TELNET

D、SSL

5.用户收到了一封可疑的电子邮件,要求用户提供银行账户及密码,这是属于何种攻击手段? (B)

A、缓存溢出攻击;

B、钓鱼攻击

C、暗门攻击;

D、DDOS攻击

6.Windows NT 和Windows 2000系统能设置为在几次无效登录后锁定帐号,这可以防止(B)

A、木马;

B、暴力攻击;

C、IP欺骗;

D、缓存溢出攻击

7.在以下认证方式中,最常用的认证方式是:(A)

A基于账户名/口令认证

B基于摘要算法认证 ;

C基于PKI认证 ;

D基于数据库认证

8.以下哪项不属于防止口令猜测的措施? (B)

A、严格限定从一个给定的终端进行非法认证的次数;

B、确保口令不在终端上再现;

C、防止用户使用太短的口令;

D、使用机器产生的口令

9.下列不属于系统安全的技术是(B)

A、防火墙

B、加密狗

C、认证

D、防病毒

10.抵御电子邮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不用生日做密码

B、不要使用少于5位的密码

C、不要使用纯数字

D、自己做服务器

11.不属于常见的危险密码是( D )

A、跟用户名相同的密码

B、使用生日作为密码

C、只有4位数的密码

D、10位的综合型密码

12.不属于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策略的是( D )

A. 确认您手头常备一张真正“干净”的引导盘

B. 及时、可靠升级反病毒产品

C. 新购置的计算机软件也要进行病毒检测

D. 整理磁盘

13.针对数据包过滤和应用网关技术存在的缺点而引入的防火墙技术,这是( )防火墙的特点。(D)

A、包过滤型

B、应用级网关型

C、复合型防火墙

D、代理服务型

14.在每天下午5点使用计算机结束时断开终端的连接属于( A )

A、外部终端的物理安全

B、通信线的物理安全

C、听数据

D、网络地址欺骗

15.2003年上半年发生的较有影响的计算机及网络病毒是什么(B)

(A)SARS

(B)SQL杀手蠕虫

(C)手机病毒

(D)小球病毒

16.SQL 杀手蠕虫病毒发作的特征是什么(A)

(A)大量消耗网络带宽

(B)攻击个人PC终端

(C)破坏PC游戏程序

(D)攻击手机网络

17.当今IT 的发展与安全投入,安全意识和安全手段之间形成(B)

(A)安全风险屏障

(B)安全风险缺口

(C)管理方式的变革

(D)管理方式的缺口

18.我国的计算机年犯罪率的增长是(C)

(A)10%

(B)160%

(C)60%

(D)300%

19.信息安全风险缺口是指(A)

(A)IT 的发展与安全投入,安全意识和安全手段的不平衡

(B)信息化中,信息不足产生的漏洞

(C)计算机网络运行,维护的漏洞

(D)计算中心的火灾隐患

20.信息网络安全的第一个时代(B)

(A)九十年代中叶

(B)九十年代中叶前

(C)世纪之交

(D)专网时代

21.信息网络安全的第三个时代(A)

(A)主机时代, 专网时代, 多网合一时代

(B)主机时代, PC机时代, 网络时代

(C)PC机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

(D)2001年,2002年,2003年

22.信息网络安全的第二个时代(A)

(A)专网时代

(B)九十年代中叶前

(C)世纪之交

23.网络安全在多网合一时代的脆弱性体现在(C)

(A)网络的脆弱性

(B)软件的脆弱性

(C)管理的脆弱性

(D)应用的脆弱性

24.人对网络的依赖性最高的时代(C)

(A)专网时代

(B)PC时代

(C)多网合一时代

(D)主机时代

25.网络攻击与防御处于不对称状态是因为(C)

(A)管理的脆弱性

(B)应用的脆弱性

(C)网络软,硬件的复杂性

(D)软件的脆弱性

26.网络攻击的种类(A)

(A)物理攻击,语法攻击,语义攻击

(B)黑客攻击,病毒攻击

(C)硬件攻击,软件攻击

(D)物理攻击,黑客攻击,病毒攻击

27.语义攻击利用的是(A)

(A)信息内容的含义

(B)病毒对软件攻击

(C)黑客对系统攻击

(D)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28.1995年之后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就是(A)

(A)风险管理

(B)访问控制

(C)消除风险

(D)回避风险

29.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D)

(A)政策,结构和技术

(B)组织,技术和信息

(C)硬件,软件和人

(D)资产,威胁和脆弱性

30.信息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A)

(A)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B)定性评估

(C)定量评估

(D)定点评估

31.PDR模型与访问控制的主要区别(A)

(A)PDR把安全对象看作一个整体

(B)PDR作为系统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C)PDR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D)PDR的关键因素是人

32.信息安全中PDR模型的关键因素是(A)

(A)人

(B)技术

(C)模型

(D)客体

33.计算机网络最早出现在哪个年代(B)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4.最早研究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什么?(C)

(A)直接的个人通信;

(B)共享硬盘空间、打印机等设备;

(C)共享计算资源;

D大量的数据交换。

35.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与传统的通信网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B)

(A)计算机网络带宽和速度大大提高。

(B)计算机网络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C)计算机网络采用了电路交换技术

(D)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6.关于80年代Mirros 蠕虫危害的描述,哪句话是错误的?(B)

(A)该蠕虫利用Unix系统上的漏洞传播

(B)窃取用户的机密信息,破坏计算机数据文件

(C)占用了大量的计算机处理器的时间,导致拒绝服务

(D)大量的流量堵塞了网络,导致网络瘫痪

37.以下关于DOS攻击的描述,哪句话是正确的?(C)

(A)不需要侵入受攻击的系统

(B)以窃取目标系统上的机密信息为目的

(C)导致目标系统无法处理正常用户的请求

(D)如果目标系统没有漏洞,远程攻击就不可能成功

38.许多黑客攻击都是利用软件实现中的缓冲区溢出的漏洞,对于这一威胁,最可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C)

(A)安装防火墙

(B)安装入侵检测系统

(C)给系统安装最新的补丁

(D)安装防病毒软件

39.下面哪个功能属于操作系统中的安全功能 (C)

(A)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和运行

(B)实现主机和外设的并行处理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C)保护系统程序和作业,禁止不合要求的对程序和数据的访问

(D)对计算机用户访问系统和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

40.下面哪个功能属于操作系统中的日志记录功能(D)

(A)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和运行

(B)以合理的方式处理错误事件,而不至于影响其他程序的正常运行

(C)保护系统程序和作业,禁止不合要求的对程序和数据的访问

(D)对计算机用户访问系统和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

42.Windows NT提供的分布式安全环境又被称为(A)

(A)域(Domain)

(B)工作组

(C)对等网

(D)安全网

;

Ⅳ 网络安全与管理的目录

第1章 网络安全概述
1.1 引言
1.1.1 从用户角度看网络安全领域
1.1.2 从技术角度看网络安全领域
1.1.3 从产业角度看网络安全领域
1.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1.2.1 物理安全威胁
1.2.2 操作系统的安全缺陷
1.2.3 网络协议的安全缺陷
1.2.4 应用软件的实现缺陷
1.2.5 用户使用的缺陷
1.2.6 恶意代码
1.3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1.3.1 网络安全总体框架
1.3.2 安全控制
1.3.3 安全服务
1.3.4 安全需求
1.4 网络安全模型
1.4.1 防护
1.4.2 检测
1.4.3 响应
1.4.4 恢复
1.5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及设计原则
习题1
第2章 密码学基础
2.1 密码学的发展历史
2.2 古老的密码技术
2.2.1 加密与破译
2.2.2 恺撒大帝的秘密——替代之恺撒码
2.3 对称密码算法
2.4 DES算法
2.4.1 DES的算法框架
2.4.2 DES的算法描述
2.4.3 DES算法的应用误区
2.5 非对称密码算法
2.6 RSA算法
2.7 Hash算法
实训1 数据加密算法的应用
习题2
第3章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
3.1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概述
3.1.1 Windows 2000的安全特性
3.1.2 Windows 2000的安全结构
3.1.3 Windows 2000的网络模式
3.1.4 Windows 2000安全管理工具
3.2 ACTIVE DIRECTORY的结构与功能
3.2.1 Active Directory的功能和特点
3.2.2 Active Directory组件
3.2.3 Active Directory的操作
3.3 ACTIVE DIRECTORY组策略
3.3.1 组策略简介
3.3.2 组策略的创建
3.3.3 管理组策略
3.3.4 应用组策略
3.4 用户和工作组的安全管理
3.4.1 Windows 2000的用户账户
3.4.2 用户账户安全设置
3.4.3 组管理
3.4.4 用户和组的验证、授权和审核
3.5 审核机制
3.5.1 Windows 2000审核概述
3.5.2 审核管理
3.5.3 使用审核的最佳操作
实训2 设计一个域和组织单元(OU)结构
习题3
第4章 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攻击与防护
4.1 WINDOWS网络漏洞分析
4.1.1 本地输入法漏洞
4.1.2 Telnet漏洞
4.1.3 NetBIOS的信息泄露
4.1.4 IIS服务漏洞
4.1.5 命名管道漏洞
4.1.6 ICMP漏洞
4.1.7 MIME邮件头漏洞
4.2 常见WINDOWS攻击手法及防范
4.2.1 口令攻击
4.2.2 特洛伊木马攻击
4.2.3 网络监听
4.2.4 拒绝服务攻击
4.2.5 电子邮件攻击
4.2.6 缓存区溢出攻击
4.3 WINDOWS 2000入侵检测技术
4.3.1 基于Web服务端口的入侵检测
4.3.2 基于安全日志的检测
4.3.3 文件访问日志与关键文件保护
4.3.4 进程监控
4.3.5 注册表校验
4.3.6 端口监控
4.3.7 终端服务的日志监控
4.3.8 陷阱技术
实训3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下的攻击防御实训
习题4
第5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
5.1 LINUX简介
5.2 LINUX安全问题概述
5.3 LINUX系统的安全机制
5.3.1 C1/C2安全级设计框架
5.3.2 用户账号与口令安全
5.3.3 文件系统与访问控制
5.3.4 Linux的安全审计
5.3.5 网络监听与入侵检测
5.4 LINUX系统安全防范
5.4.1 系统漏洞扫描
5.4.2 查找后门与系统恢复
5.4.3 系统安全加固
实训4 利用密码猜测程序检测系统中的薄弱密码
习题5
第6章 电子商务的安全
6.1 电子商务安全概论
6.1.1 电子商务安全服务
6.1.2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6.2 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
6.2.1 PKI的核心服务
6.2.2 PKI实体的组成
6.2.3 PKI的应用
6.3 安全的电子支付
6.3.1 电子支付概述
6.3.2 基于信用卡的电子支付方案
6.3.3 基于支票的电子支付方案
6.3.4 基于现金的电子支付方案
6.3.5 电子支付与电子钱包
6.4 电子商务安全实施细节
6.4.1 客户端安全性
6.4.2 服务器端安全性
6.4.3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6.4.4 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性
6.4.5 电子商务站点实例
实训5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调研
习题6
第7章 网络攻击与防护
7.1 关于黑客
7.2 黑客(HACKER)文化
7.3 IP欺骗
7.3.1 IP欺骗原理
7.3.2 一个源程序
7.4 端口扫描
7.4.1 端口扫描简介
7.4.2 端口扫描的原理
7.4.3 端口扫描的工具
7.5 网络监听
7.5.1 网络监听的原理
7.5.2 网络监听的检测
7.6 拒绝服务攻击
7.6.1 概述
7.6.2 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
7.6.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及其防范
7.7 特洛伊木马
7.7.1 特洛伊木马程序的位置和危险级别
7.7.2 特洛伊木马的类型
7.7.3 特洛伊木马的检测
7.7.4 特洛伊木马的防范
实训6 攻击防御实训
习题7
第8章 防火墙技术
8.1 防火墙的基本知识
8.1.1 防火墙的概念及作用
8.1.2 防火墙的架构与工作方式
8.1.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8.1.4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8.1.5 防火墙的发展史
8.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
8.2.1 什么是防火墙
8.2.2 服务器TCP/UDP 端口过滤
8.2.3 TCP/UDP端口
8.2.4 双向过滤
8.2.5 检查ACK位
8.2.6 FTP带来的困难
8.2.7 UDP端口过滤
8.3 深入了解防火墙
8.4 一种典型防火墙产品
实训7 防火墙配置
习题8
第9章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9.1 政府机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9.1.1 前言
9.1.2 政府网络安全隐患
9.1.3 解决方案
9.2 金融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9.2.1 前言
9.2.2 网络系统分析
9.2.3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9.2.4 网络安全需求及安全目标
9.2.5 网络安全实现策略及产品选型原则
9.2.6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9.2.7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3 电子商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9.3.1 前言
9.3.2 网络系统分析
9.3.3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9.3.4 网络安全需求及安全目标
9.3.5 网络安全实现策略及产品选型原则
9.3.6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9.4 网络防病毒解决方案
实训8 网络安全方案
习题9
参考文献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各章题1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林三里镇中国移动网络电话 浏览:488
电视没有内置wifi怎么连接网络 浏览:310
电脑一会有网络就没网 浏览:369
安装软件网络异常请重试 浏览:199
广电网络路由器和光猫是一体的 浏览:487
南京江宁开发区网络安全 浏览:750
网络安全歌伴奏 浏览:385
无线网络摄像头移动 浏览:806
网络安全各章题1 浏览:494
网络路由器分线器多插孔 浏览:522
苹果爱奇艺显示无网络 浏览:546
网络打印机共享ping不通 浏览:697
百兆网络相当于多少m一秒 浏览:58
网络接入路由器原因 浏览:648
中国移动网络安全监控 浏览:651
英雄联盟显示网络不稳什么意思 浏览:958
大专当兵学网络能分到哪里 浏览:649
以前的网络歌曲哪里能听到 浏览:549
程序异常请连接网络 浏览:603
行业网络营销服务 浏览:5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