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如何遵守道德与法律
网络空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应自觉维护网络道德与法律。
1.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在网络交流与传播中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抵制网络不文明现象,积极传播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和行为。
2. 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先进网络文化的传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中坚持道德规范,成为网络道德的模范,推动形成“荣辱观、诚信、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3. 大学生应发挥自身在传播网络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倡导理性思考和文明创作,不发布有害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不传播不实信息,不盲目追随网络潮流。
4.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积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维护网络秩序,促进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5. 对于校园网络贷款等新兴事物,大学生应提高警惕,学习相关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6. 大学生应坚持“七条底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这“七条底线”包括: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共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
Ⅱ 如何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
1、在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资料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2、在外使用公共网络,下线要先清理痕迹,或者开启隐私模式;
3、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留下个人信息;
4、网上留电话号码,数字间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到;
5、一般情况下,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不要过于详细;
6、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2)守好网络安全底线我们应该怎么做扩展阅读:
网络时代信息恒流,网民要提高防范意识,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真假程度的能力,切勿轻易相信微信附近的人等网络好友。
如若在网络平台购买虚拟商品,应当在官方网站购买。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联系支付平台对转账金额予以冻结、同时保留相关记录、转账信息等证据,并报警处理。
遇到陌生人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借钱、引诱投资等,第一时间中断通话,避免上当受骗。如需网络转账,一定要事前电话核实转账消息无误后,再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