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棱镜门"事件对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有何启示
http://9512.net/read/1b25d8020268899b6ca00b6f.html
请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三号):
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共有七章七十九条,内容十分丰富,奠定了中国网络安全保护和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框架,是引导我国网信事业沿着健康安全轨道运行的指南针,具有里程碑意义。
《网络安全法》集中体现了网络空间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关心的问题,确定了网络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监管等多项法律规范和制度,这些规范和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闭环系统。
通过这些法律规范及制度,《网络安全法》确定了相关法定机构对网络安全的保护和监管职责,明确了网络运营者应履行的安全义务,平衡了涉及国家、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的网络权利与义务关系,清晰地协调了政府管制和社会共治网络治理的关系。
形成了以法律为根本治理基础的网络治理模式,结构合理严谨,规定衔接配套,语言清晰准确,并对网络安全涉及的主要词语进行了文意解释,为建立网络空间治理系列基础法律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发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
习主席提出的“全球互联网治理四项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国际法意义,首先,只有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得到相互尊重,维护网络空间和平才有可能实现;其次,只有网络空间实现了和平安全,方能促进各国网络空间的开放合作。
再次,各国网络空间开放合作的基础,必须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习主席提出的上述原则根植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但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安全与发展”为一体双翼的主潮流。
❸ 网络教育如何安全上网自主10分钟
不要太注重游戏 游戏只是娱乐的1部分,不良网站不进,把握时间观念!,玩游戏设防尘密!安装小宝设施,每次玩前在小宝设施中固定时间!就可以了。
❹ 自主可控是什么
“自主可控”是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能自主可控意味着信息安全容易治理、产品和服务一般不存在恶意后门并可以不断改进或修补漏洞。
反之,不能自主可控就意味着具“他控性”,就会受制于人,其后果是:信息安全难以治理、产品和服务一般存在恶意后门并难以不断改进或修补漏洞。
可控性是指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安全的五个安全目标之一。
而自主可控技术就是依靠自身研发设计,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程可控。
简单地说就是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各类软件全都国产化,自己开发、自己制造,不受制于人。
自主可控是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4)网络安全自主权扩展阅读
强调“自主可控”的原因
1、自主可控如果简单地分层:“自主”更多的是强调经济问题,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就必须采购别人的软件,可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还要时时受制于人。
而“可控”更多的是强调安全,强调对信息和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防止非法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尤其在特殊情况下,信息系统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对于我国,软件业的自主可控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势必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
2、虽然“自主”能够为实现“可控”打下良好基础,但“自主”并不是“可控”的充分必要条件。
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应用,“自主”与“可控”的权重并不相同,例如,对于轻办公应用,可能更应强调自主研发以创造商业价值。
对于银行证券应用,可能更多强调信息和系统安全及可用;而对于国防和军事应用,则应更强调系统的可控性,需要保证即使受到恶意攻击,系统仍然可用、安全、可靠。
❺ 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背后是国家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视,有哪些软件厂商是全面适配国产化的
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背后是国家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视,
这个角度,通过华为的高通芯片以及到5g市场的占有等,还有很多所谓谍战片中都有这类的产品的诉求的沟通,通过监听和窃听,或者拿到硬盘和主板等,导致数据泄密等,所以安全确实要有高度重视
有哪些软件厂商是全面适配国产化的?我知道有天翎、天纵、普元等,具体适配的哪些国产化的控件,下面展开讲解下:
存在即合理
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
用自主研发的安全产品
❼ 如何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
1、在处理快递单等含有个人信息资料的文件时,先抹掉个人信息再丢弃;
2、在外使用公共网络,下线要先清理痕迹,或者开启隐私模式;
3、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留下个人信息;
4、网上留电话号码,数字间用“-”隔开避免被搜索到;
5、一般情况下,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家庭信息,身份证号码等不要过于详细;
6、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在公共场所不要随便使用免费WiFi。
(7)网络安全自主权扩展阅读:
网络时代信息恒流,网民要提高防范意识,提高甄别网络信息真假程度的能力,切勿轻易相信微信附近的人等网络好友。
如若在网络平台购买虚拟商品,应当在官方网站购买。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联系支付平台对转账金额予以冻结、同时保留相关记录、转账信息等证据,并报警处理。
遇到陌生人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借钱、引诱投资等,第一时间中断通话,避免上当受骗。如需网络转账,一定要事前电话核实转账消息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❽ 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空间主权的内容包括
网络空间主权是一国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然延伸和表现。
《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覆盖国与国交往各个领域,其原则和精神也应该适用于网络空间。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
第2条明确规定《网络安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这是我国网络空间主权对内最高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网络安全法》将原来散见于各种法规、规章中的规定上升到人大法律层面,对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做了全面规定:
包括守法义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义务,诚实信用义务,网络安全保护义务,接受监督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等,并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章节中进一步明确、细化。
(8)网络安全自主权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将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明确国家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建立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工作机制,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这为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深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