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IP地址的构成是由网络号加主机号组成的。每个IP地址包括两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当分配给主机号的二进制位越多,则能标识的主机数就越多,相应地能标识的网络数就越少,反之同理。
给出一个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子网掩码确定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
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例如
有一个C类地址为: 192.9.200.13
其缺省的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则它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可按如下方法得到:
① IP地址 192.9.200.13
转换为二进制11000000 00001001 11001000 00001101
② 子网掩码255.255.255.0
转换为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像你所述的IP地址,是B类地址130.118.是你的网络号,最后两位位6.11是你的主机号。IPV4 共有 232个IP地址。
子网掩码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1)网络层如何区分不同主机扩展阅读
如今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 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是因特网协会的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分配的,下有负责北美地区的InterNIC、负责欧洲地区的RIPENIC和负责亚太地区的APNIC 目的是为了保证网络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机地址是由各个网络的系统管理员分配。因此,网络地址的唯一性与网络内主机地址的唯一性确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地址分配
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2. 怎么辨别攻击是网络层还是主机层
攻击网络层 会出现网络上不去 卡顿之类的情况
主机是1颜面瘫痪
3. 主机地址和网络地址怎么区分
网络地址是指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1”所对应的IP地址二进制值的部分。
主机地址是指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值“0”所对应的IP地址二进制值的部分。
4. 网络位和主机位怎么分的
通过子网掩码1对应IP地址的部分是网络位,子网掩码0对应IP地址的部分是主机位。
即IP=32bit=网络位+主机位=4*Byte
IP地址的构成是由网络号加主机号组成的。每个IP地址包括两部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当分配给主机号的二进制位越多,则能标识的主机数就越多,相应地能标识的网络数就越少,反之同理。
给出一个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子网掩码确定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1、子网划分定义:Internet组织机构定义了五种IP地址,有A、B、C三类地址。A类网络有126个,每个A类网络可能有16777214台主机,它们处于同一广播域。而在同一广播域中有这么多节点是不可能的,网络会因为广播通信而饱和,结果造成16777214个地址大部分没有分配出去。
2、可以把基于每类的IP网络进一步分成更小的网络,每个子网由路由器界定并分配一个新的子网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是借用基于每类的网络地址的主机部分创建的。划分子网后,通过使用掩码,把子网隐藏起来,使得从外部看网络没有变化,这就是子网掩码。
3、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4、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5、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6、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组播地址。在以太网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收到一个分组的站点。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0”,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网络-IP地址
5. 如何分别IP地址中的主机和网络标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电脑也一样。在本地,有主机名。在网络,有IP地址。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IP地址”:
“IP地址”是“TCP/IP”(Transmite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里其中的一种协议。
Internet之所以能将广阔范围内各种各样网络系统的计算机互联起来,主要是因为应用了“统一天下”的TCP/IP协议。在应用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中,为了唯一地确定一台主机的位置,必须为TCP/IP协议指定三个参数,即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
IP地址实际上是采用IP网间网层通过上层软件完成“统一”网络物理地址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统一的地址格式,在统一管理下分配给主机。Internet网上不同的主机有不同的IP地址,每个主机的IP地址都是由32比特,即4个字节组成的。为了便于用户阅读和理解,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方法”表示,每个字节为一部分,中间用点号分隔开来。如61.129.64.150就是黑客力量Web服务器的IP地址。每个IP地址又可分为两部分。网络号表示网络规模的大小,主机号表示网络中主机的地址编号。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三种主要的类型地址,D类专供多目传送用的多目地址,E类用于扩展备用地址。A、B、C三类IP地址有效范围如下表:
类别 网络号 主机号
A 1~126 0~255 0~255 1~254
B 128~191 0~255 0~255 1~254
C 192~223 0~255 0~255 1~254
在IP地址中,有几种特殊含义的地址:
广播地址:TCP/IP协议规定,主机号部分各位全为1的IP地址用于广播。所谓广播地址指同时向网上所有的主机发送报文,也就是说,不管物理网络特性如何,Internet网支持广播传输。如136.78.255.255就是B类地址中的一个广播地址,你将信息送到此地址,就是将信息送给网络号为136.78的所有主机。
有限广播地址:有时需要在本网内广播,但又不知道本网的网络号时,TCP/IP协议规定32比特全为1的IP地址用于本网广播,即255.255.255.255。
“0”地址: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若主机试图在本网内通信,但又不知道本网的网络号,那么,可以利用“0”地址。
回送地址 A类网络地址的第一段十进制数值为127是一个保留地址,如127.1.11.13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
为了快速确定IP地址的哪部分代表网络号,哪部分代表主机号,以及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网络,就产生了子网掩码的概念。子网掩码给出了整个IP地址的位模式,其中的1代表网络部分,0代表IP主机号部分,应用中也采用点式十进制表示。用它来帮助确定IP地址网络号在哪结束,主机号在哪开始。A、B、C三类网络的标准缺省掩码如下:
类别 子 网 掩 码 位 模 式 子网掩码
A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5.0.0.0
B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255.255.0.0
C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255.255.255.0
如果在Internet网上进行通信的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为192.83.192.10和192.83.192.32,那么子网掩码255.255.255.0分别对两个IP地址进行与(and)运算后,得出网络号和主机号,并且结果一致,可以判断这两个IP地址属于同一个网络。
为了在网络分段情况下有效地利用IP地址,可以攫取主机号的高位部分作为子网号,从通常的八位界限中扩展子网掩码,用来创建某类地址的更多子网。但创建更多的子网时,在每个子网上的可用主机地址数目会减少。要确定更多子网的子网掩码,首先应确定传输IP信息流的网段的数目,然后再确定能够容纳网段数的最低子网掩码数目,记住不要使用包含全0或全1的网络地址。
若要使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异构网)连接在一起,一般使用网关,在Internet中两个网络也要通过一台称为网关的计算机实现互联。这台计算机能根据用户通信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决定是否将用户发出的信息送出本地网络,同时,它还将外界发送给属于本地网络计算机的信息接收过来,它是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相联的通道。为了使TCP/IP协议能够寻址,该通道被赋予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称为网关地址。
简单来说,“IP地址”就是每台主机的“身份证”! 这就是
126是类别 123是网络号 32是主机号
6. TCP/IP参考模型型中的主机 -网络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什么型
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TCP/IP参考模型只分为4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网络层。其中主机――网络层与OSI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相对应。在TCP/IP参考模型中,对OSI表示层、会话层没有对应的协议。
网络层与运输层的区别:在TCP/TP协议族中,网络层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它只是尽可能快地把分组从源节点送到目的节点,但不提供任何可靠性的保证。
Tcp在不可靠的ip层上,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运输层,为了提供这种可靠的服务,TCP采用了超时重传、发送和接受端到端的确认分组等机制。
(6)网络层如何区分不同主机扩展阅读
OSI 7层模型的小结:
由于OSI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网络系统只涉及其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能够具有所有的7层,并完全遵循它的规定。
在7层模型中,每一层都提供一个特殊的网络功能。从网络功能的角度观察:下面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第4层作为上下两部分的桥梁,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部分。
而上3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简言之,下4层主要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上3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
7. IP地址三种类型中网络号和主机号我分不清楚,请举例解释一下,并说一下三种的区别。如何区分三类
我们说过因特网是把全世界的无数个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网间网,每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标识的,据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在INTERNET上这个庞大的网间网中,每个网络也有自己的标识符。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码为0515163,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与上面的例子类似,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标识;另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主机标识,也就是说某个网络中的特定的计算机号码。例如,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 2
合起来写:210.73.140.2
由于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除了上面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1111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8. 1根据什么判读两台主机是否属于同一网络不同网络的计算机如何通信
看两台机子的ip是否在同一网段,用ip与子网掩码相与,不同网段通过网关进行通信
9. 不同主机数的网络如何划分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26,/26,/25,/24.
详解如下:
1.最大主机段为128,从这个开始划分,2^8-2=254>128,故子网掩码为/(32-8=24),即为255.255.255.0。
2.剩余最大主机网段64,同1,2^7-2=126>64,故子网掩码为/(32-7=25),即为255.255.255.128。
3.对于主机数32的网段,同1,2,2^6-2=62>32,故子网掩码为/(32-6=26),即为255.255.255.192。
供参考。
10. 计算机网络不同主机数的子网划分
C类的地址一共是254个地址,需要100个主机,就需要7位主机位。默认下C类地址是8位主机位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所以你给的地址就可以写成网段:192.168.1.0/24了,现在需要7位主机位,所以子网掩码要取/25。借用了一位来划分子网,划分了两个子网:子网如下:
子网一:192.168.1.0/25 有效地址范围:192.168.1.1-192.168.1.126
子网二:192.168.1.128/25 有效的地址范围:192.168.1.129-192.168.1.254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28。拿子网一分配给100台主机的。
接着看,需要38台主机的,就需要6位主机位,2的6次方-2>38,所以要6位。只能拿上面的子网二来划分子网,子网掩码要取26位是:255.255.255.192子网如下:
子网三:192.168.1.128/26 有效的地址范围:192.168.1.129-192.168.1.190
子网四:192.168.1.192/26 有效的地址范围:192.168.1.193-192.168.1.254
拿子网三分配给38台主机的。
接着,需要25台主机的,就需要5位主机号,2的5次方-2=30>25。只能拿上面的子网四来划分了。取5位主机位,子网掩码就是:255.255.255.224.划分的子网如下:
子网五:192.168.1.192/27 有效的地址范围:192.168.1.193-192.168.1.222
子网六:192.168.1.224/27 有效的地址范围:192.168.1.193-225.168.1.254
拿子网五分配给25台主机的。还有的子网六留给以后用。
这里的主机位取多少位,你要知道子网掩码就是代表你的IP地址中网络位是多少和主机位是多少的。就是地址后的/N,就是说明网络位是多少,比如/22就是说前22位是网络位,后10位(32-22)就是主机位。2的主机位次方-2就是能容纳多少个主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