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网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一下都是借鉴,非原创。
1.......
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年轻一代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争做文明上网人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它刚刚兴起直到现在的风靡一时,年青的我们凭着对新鲜事物特有的接受能力,一直都是它忠实的应用者,无论是学习、休闲还是交流,网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利处的同时,由于我们辨别是非的经验不足,一些网络糟粕也随之侵袭着我们的心灵。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文明上网?反过来网络最大的文明又应该是什么?
其实,关于网络所出现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2004年11月,团中央等8个单位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倡"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只要我们正确健康地上网,网络就会成为我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现在,我们不仅学校有电脑,而且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那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该注意什么呢?
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现在人们对我们中学生上网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不是玩游戏就是聊天。其实,网上学习,天地宽广。在网上学习,可以查关于学习的资料,也可以在BBS上与同学交流学习的经验。这样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但凡是不良信息的网站,不应该浏览;不健康的聊天室,都应该马上离开;如果不小心点击出了不健康的页面,应该马上关闭。
网络语言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与成长期的我们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青少年永远是时尚和流行的载体与传播者,网络上的个性也在我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网络语言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了我们的个性和联想能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但是自从“第四媒体”互连网出现以后,任何一个连接到互连网的人都能够把自己的言论传播到网络上去。网络在带来发表言论,表达思想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了“滥言时代”。网络的虚拟性,使的埋藏在人们心底的许多东西都迸发了出来,特别是许多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反正都不认识现实的我,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许多人正是抱着这种想法,成为了不文明事物和行为的传播者,甚至是始作俑者。作为我们青少年应严格规范要求自己,坚决抵制上网使用不文明用语,在网络上不讲脏话不带粗口,做到时时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
3........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4......
随着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从事研究、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互联网得到迅速普及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这个时代也被誉为“网络时代”。但是我们也很不情愿的看到,互联网在加速信息交流、促进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尤甚。有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异度”空间,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寄生于网吧,甚至以身试法。为加强全校师生的网络道德,引导同学们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学校三年三班学生发出倡议书、学校领导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要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争做网络文明的小使者和网络文明安全的小卫士。把握好上网时间,培养身心健康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自己总结一下,筛选出有用的段落。
整理起来,应该够了。 - -。。。。。。
Ⅱ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十条内容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Ⅲ 小学生安全上网公约,不少于10条,不要文章的!
1、明确每次上网的目的,(如为了查找学习资料、发邮件、看新闻报道等)要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在节假日可集中使用。
2、只与网上有礼貌的人交流。在网络上交谈或写电子邮件的时候,请你保持礼貌与良好的态度。同时,如果在网上遇到不礼貌或者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人,或收到这样的邮件,请不要回答或反驳,请你立刻叫你的父母、老师或者你周围其他大人来帮助你。小学生不得玩网上ICQ和进入成人的聊天室。
3 、不告诉网上的人关于你自己和家里的事情。网上遇见的人都是陌生人。所以你千万不可以随便把家里的地址、电话、你的学校和班级、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信息告诉你在网上结识的人,除非经过爸妈的同意。如果你已经给出这些信息,请现在让你的父母知道一下。
4、不与在网上结识的人约见。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如果你认为非常有必要见面的话,一定要告诉家中的大人并得到他们的允许,见面的地点一定要在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5、不打开陌生的邮件。如果收到你并不认识的人发给你的电子邮件,或者让你感到奇怪、有不明附件的电子邮件,请不要打开,不要回信,也不要将附件打开储存下来。请你立即将它删除,因为它可能是计算机的病毒。
6、密码只属于你一个人。所以不要把自己在网络上使用的名称、密码(比如上网的密码和电子邮箱的密码)告诉网友。另外,请你知道,任何网站的网络管理员都不会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来询问你的密码。不论别人用什么方式来问你的密码,你都不要告诉他。
7、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的人讲的话。任何人在网上都可能告诉你一个假名字,或改变年龄、性别等。你在网上读到的信息有的可能不是真的。
8、要有公德心,在公共场所、学校或家庭上网,不要改变计算机的设置,未征得别人同意,不要删除别人的文件,以免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使用计算机。
9、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切不可沉迷上网(或玩电子游戏)把它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要经常与父母交流网上有趣的事情。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见所闻。如果父母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太懂,也要让自己的可靠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10、在学校、公共场所上网后要关闭浏览器。因为,有些你的个人信息会保留在计算机里,所以如果你在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上网后,请你一定要在离开时把浏览器关上。
Ⅳ 小学制定文明上网公约都有哪些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青少年上网守则
第一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或好朋友的意见,没有他们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让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条: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龄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第四条:未经过父母的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条:记住,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第六条: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
第八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第九条: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使用网络。最好平时用较少的时间进行网络通信等,在节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条:切不可将网络(或电子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Ⅳ 小学生安全公约10条
1、不到平塘、水库等地捉鱼摸虾。
2、不给陌生人开门。
3、独自出远门的时候要先告诉家长一声在出门。
4、不再马路上追赶、打闹。
5、不要用湿手去摸插座。
6、不吃三五的食品。
7、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8、不去营业性的舞厅、网吧等地。
9、下雨天不再高大建筑物下避雨。
10、不打架斗殴,不骂人。
Ⅵ 文明公约十条内容是什么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不得随意横穿。
2、小学生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得拥挤。
3、早读不迟到,不搞小动作,大声朗读,一切行动听指挥。
4、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前一天的作业,每天早读前交作业。
5、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6、认真做好两操,早操(体育课)集合要迅速,做操要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要及时就坐,不讲话、认真做。
7、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8、言谈举止要文明,不骂人、不打架、不给别人取绰号。不传播流言蜚语。
9、服装整洁,不穿拖鞋。不烫发、染发、不戴首饰。男同学不留长发。
10、轮到值日者提前十分钟到校,由卫生委员分派任务,组长负责,认真打扫卫生。放学后值日同学必须打扫完了经组长同意后离校。对一周值日做的不好的、扣分较多组由班委决定可责令其下星期重做。
Ⅶ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7)家庭网络安全公约10条扩展阅读:
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Ⅷ 中国青少年网络安全公约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8)家庭网络安全公约10条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0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郑重按动键盘,正式揭开了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页面,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Ⅸ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有哪几条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具体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精神,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
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9)家庭网络安全公约10条扩展阅读:
青少年既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和受益群体,又是推动网络发展的巨大力量。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靠网民自律。青少年作为网络主要使用群体,强化青少年上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一句话针对一个问题。公约内容明白晓畅,简洁凝练,非常适合青少年记忆。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倡导青少年知晓公约,信守公约,全社会也来用公约约束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