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不同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将某个时期冠之以“XX时代”,用来强调某些事物或某些
人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其他电信设备为用户终端,以现代
综合电信网为传输链路,以交换设备和处理设备为结点,以多种多样的信息为载荷的集合
。这种网络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可从以下数据和事例中看出网络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全球的Internet用户已达5亿多户,中国则达4500多万户,而在Internet网之外还有相
当数量的专用网用户。
全球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超过4.5万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6万亿美元。
中国青年报2002年9月2日有两篇关于网络的报道。一篇是说张小姐8月24日在云南丽江
乘坐的旅游车翻入山谷,张小姐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如不及时救治可能终身残疾,其远
在深圳的朋友上网求援,获得民航的包机专运,使病人26日就转至广州中山附二医院,27
日及时进行了手术,网络使她赢得了抢救的时间;另一篇是说7月23日11:15至12:30首都
国际机场因为网络故障而“瘫痪”使60个航班和6000多名旅客的飞行被延误,还提到7月5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因为网络故障而关停数小时的严重事故。
在网络时代,网络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正常运行为社会带来
了巨大的进步和财富,而网络的不安全性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和损失。网络正在加速
扩大覆盖范围、加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加速改变传统规则,我们只有努力提高网络的安全
性,趋利避害,才能与网络时代同步前进。
关于网络安全的主要观点
网络安全的目标
保障网络的物理安全,对网络施以物理保护,防止遭到破坏。
保障网络的逻辑安全,即使用逻辑隔离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
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真实性(authent
icity)和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机密性保证信息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所解读;完
整性保证信息不会被增、删、篡改和破坏;可用性保证信息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正常运行;
可控性保证对网络和信息可实施安全监控;真实性保证接收到的信息确实是发信方发的而
不是假冒的;不可抵赖性保证发信方无法否认他发给收信方的信息,并可通过数字取证、
证据保全,使公证方和仲裁方方便介入,用法律管理网络。
保障网络的管理安全,首先是要选用可信任的人,其次是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有足
够的安全常识,制订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行政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不是绝对的
安全是一个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概念,只有在一定风险程度范围内的安全,而没有绝对
的安全。
网络共享和网络威胁是一对公生体,网络开放、共享的程度越高,网络面临的威胁就
越高。或者说,网络的可用性越高,网络的安全性就越低。网络存在安全漏洞是难免的,
网络的被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要把被攻破的几率尽可能降低而已。
网络信息战已现端倪
网络信息战是指在网络里为争夺制信息权而进行的军事争斗,目的是瘫痪敌方的指挥
自动化系统。
网络信息战的作战形式包括指挥控制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黑客战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并获得了胜利,网络信息战开
始应用于战争;此后,在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俄罗斯的车臣战争,2001年以中美战机
相撞事件为导火索出现的中美黑客大战,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中,都有
网络信息战的影子。
许多军事专家已在潜心研究网络信息战的方方面面,甚至将网络信息攻击看作是现代
战争的杀手锏。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军队编制中出现网络战分队甚至网军都是完全
可能的。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最核心最基本的技术
密码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息的密级属性改变成公开属性,使那些带密级的信息可以在公
共网络中存放、传输和交换。
密码技术可用于信息加密、信息认证、数字签名、授权控制、加密隧道和密钥管理等
方面,使截获信息的人无法凭借现阶段可获得的计算资源进行破译。
秘密全部寓于密钥之中,这是编密者的基本信条,截获者可以截取密文,但只要拿不
到密钥,就应无法破译。
编密有严格的程序和数学算法,而破译则要靠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联想和恰当的技巧
了。世界上没有不可破译的密码,而往往要受物力、财力、时间、条件的制约,“两军相
逢”只有智者胜了。
简单的加密只能麻痹自己,方便敌人,还不如不加密。
网络安全不能一劳永逸
网络安全和网络威胁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并在动态中发展,在斗争中前进。
网络安全措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网络安全措施是万万不能的。
网络安全的重点在于提高网络的顽存性,允许某些非法入侵,允许部分组件受损、允
许某些部件的不可靠,但网络仍能在结构上合理配置资源和资源重组,仍可完成主要任务
。
网络安全要在定期的测评中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不断改进,不能一劳永逸。
网络安全的投资
网络安全产业包括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两部分。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密
码机、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加密隧道的构筑等;安全服务包括安全咨询、安全风险评估
、项目实施、整体解决方案、安全培训、售后技术支援、产品更新换代等。
国际上网络安全产业的投资大约占网络产业的10%—15%,其中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的
投资比例接近于1:1,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服务的投资比例还会增大。专家们预计不
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网上110”、“网上警察”和“网上急救队”了。
做网络安全的理性用户
理性用户应该遵纪守法,贯彻执行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听取专家咨询建
议,制订与网络发展协调的安全方案;精挑细选,掌握产品的真实性能指标;关注最新技
术,动态调整安全方案,备好安全应急措施。
网络安全的基本对策
建立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理论基础,可以使网络安全建设纲举目张、有条不紊、全
面周到、相对完善。
国外的一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公司已经就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些模型,赵
战先生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型,即WPDRRC(预警、保护、检测、反应、恢复
和反击)。预警是指预测网络可能受到的攻击,评估面临的风险,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保
护是指依据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采用不同的保护等级;检测是指动态、实时地查明网络
所受到的威胁性质和程度;反应是指对于危及安全的事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把危害减
至最低限度;恢复是指采用容错、冗余、替换、修复和一致性保证等技术使网络迅速恢复
正常工作;反击是指具有犯罪取证能力和打击手段。
专网与互联网的隔离
2002年8月5日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发文要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外网构成
,两网之间有机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其他部门和单位也有与此类似
的要求。
物理隔离,就是两个网络之间不存在数据流,也不存在可以共享的存储和信道。物理
隔离的实施方案有:支持双主机、单终端的终端切换方案;双硬盘、双网卡的物理隔离方
案;具有双网隔离功能的隔离网卡方案;外部网使用单独硬盘,内部网使用服务器端统一
存储的隔离方案;后来又出现了双主板、单CPU、通过硬件体系结构实现隔离的方案。用户
可以灵活设计自己的物理隔离方案,但它仍然无法抵御来自内部的无意疏忽和有意攻击。
逻辑隔离,就是两个网络之间只允许合法的数据交流,而不允许非法的数据流进入专
网。逻辑隔离可使用防火墙、网闸等来实现,例如校园网与互联网通过防火墙来互联,防
火墙可将互联网上的色情、恐怖、邪教宣传等信息拒之于校园网之外。但是防火墙是防外
不防内的,防火墙的标签区分能力仍有大量的盲点,防火墙自身往往也存在漏洞使攻击者
有隙而入,防火墙的过滤规则如果定义不恰当也会有“漏网之鱼”,防火墙若不能适应新
的安全威胁即时升级和更新也将有名无实。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安全关闭网络是因噎废食;为了安全而与外部网物理隔绝,
会使内部网变成“信息孤岛”,大大降低使用效能;采用相对完善的安全方案,使内部网
与外部网(包括互联网)安全互联,使专网用户也能共享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这才是网络的
“大禹治水”之道,网络的发展是硬道理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按某种规则对专网和互联网,或对互联网的一部分和其余部分之间的信
息交换进行有条件的控制(包括隔离),从而阻断不希望发生的网络间通信的系统。
防火墙可以用硬件、也可以用软件、或用硬软件共同来实现。防火墙按应用场合可分
为企业防火墙和个人防火墙,按技术原理可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网关型,按工作模式可分
为网桥模式和路由模式。
防火墙可以为专网加强访问控制、提供信息过滤、应用层的专用代理、日志分析统计
报告、对用户进行“钥匙口令+防火墙一次性口令”的双因于认证等功能。
防火墙的介入不应过多影响网络的效能,正常工作时应能阻挡或捕捉到非法闯入者,
特别是一旦防火墙被攻破时应能重新启动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把对网络的破坏降至最
低限度。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一种确定进入网络的合法用户对哪些网络资源(如内存、I/0、CPU、数据
库等)享有何种授权并可进行何种访问(如读、写、运行等)的机制。
访问控制可分为身份访问控制、内容访问控制、规则访问控制、环境访问控制、数据
标签等类型。
访问控制的常用技术有通行字、权限标记、安全标记、访问控制表和矩阵、访问持续
时间限制等。
访问控制必须遵从最小特权原则,即用户在其合法的访问授权之外而无其他的访问特
权,以保证有效防止网络因超权限访问而造成的损失。
值得指出的是,访问控制的强度并不是很高的,也不会是绝对安全的,例如通行字一
般都很短且带有一些人所共知的特征,被猜中或攻破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攻击性程序,它可以修改其他程序或将自身的拷贝插入其他程序中
来感染计算机网络,病毒通常都具有破坏性作用,并通过网上信息交流而迅速传播,进一
步破坏网上信息的完善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具有非授权的可执行性、隐蔽性好、感染性强、潜伏得深、破坏
性广泛、有条件地触发而发作、新病毒层出不穷等。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多种多样。病毒程序会消耗资源使网络速度变慢;病毒会干扰、改
变用户终端的图像或声音,使用户无法正常工作:有些病毒还会破坏文件、存储器、软件
和硬件,使部分网络瘫痪;有些病毒会在硬盘上设置远程共享区,形成后门,为黑客大开
方便之门。
防病毒技术包括四个方面:病毒的检测(查毒),并可自动报警和拦截;病毒的清除(杀
毒),清除力求干净彻底、不伤害网络;网络的修复,依据相关线索抢救丢失的数据,使网
络恢复正常工作;病毒的预防(免疫),通常利用软件补丁不断弥补网络漏洞,以亡羊补牢
,同时要对杀毒软件及时升级换代,保持其足够的“杀伤力”。
网络病毒千奇百怪,分类方法繁多。按病毒的算法分类则有伴随性病毒(最早出现的一
种病毒),“蠕虫”型病毒(如1998年的莫里斯病毒)、寄生型病毒(新发现的病毒基本上都
是此类),如幽灵病毒、装甲病毒、行骗病毒、慢效病毒、轻微破坏病毒、噬菌体病毒、反
反病毒以及综合性病毒等;而广大网民容易理解的还是按应用场合分类为互联网病毒、电
子邮件病毒、宏病毒、Windows病毒、DOS病毒、黑客程序以及其它应用性病毒。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病毒功防战中只能是“勇敢+智慧+坚韧”的一方取胜了。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被认为是继防火墙、信息加密之后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是在指
定的网段上(例如在防火墙内)及早发现具有入侵特征的网络连接,并予以即时地报警、切
断连接或其它处置。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所监视的入侵特征不同。防火墙监视的是数据流的结构性特征,如
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等,这些特征一定会表示在数据流的特定位置上;而入侵检测
监视的是体现在数据内容中的攻击特征,如数据流中出现大量连续的Nop填充码,往往是利
用缓;中区溢出漏洞的攻击程序所制,它们使数据流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但是还有一些入
侵不会导致数据流出现攻击特征字符串,而是体现为一种异常的群体行为模式,必须靠分
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才能综合分析而发现。
入侵检测的难点在于:检测耗费时间加响应耗费时间之和必须小于攻击耗费时间,这
个时间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往往在μs级甚至于ns级;攻击特征成千上万,既有已知的还
有未知的,入侵检测的算法也要随之而改进:网络宽带越来越大,网上数据流量已是天量
海量,检测如此巨大的数据流真如“大海捞针”;入侵检测要对非法入侵发现得及时、抓
住特征、防止销毁证据并做出反击,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高科技战争。
虚拟安全专网(VPN)
VPN是指业务提供商利用公众网(如互联网)将多个用户子网连接成一个专用网,VPN是
一个逻辑网络而非物理网络,它既拥有公众网的丰富资源而又拥有专用网的安全性和灵活
性。
目前的公众网都是基于IP网间协议的,为了解决IP数据流的安全问题,IETF(因特网工
程工作组)制订了一个Ipsec(IP安全标准)。Ipsec采用两种安全机制:一个是AH(IP鉴别头
),它对IP数据进行强密码校验,进而提供数据完整性鉴别和源鉴别;另一个是ESP(IP数据
封装安全净荷),它通过加密IP数据来提供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ESP又分为隧道加密方式
(即对整个IP数据全加密)和IP数据净荷加密方式两类。
Ipsec是一种端到端的安全机制,Ipsec工作于互联网协议的第三层即网间协议层,因
此位于第四层的TCP协议(即传送控制协议)不用任何改变即可工作在Ipsec之上。
其它网络安全对策
除了上述几条外,网络安全方面还应采用以下一些对策:
适当强度的密码算法,密码始终是网络安全的基石,也是一切安全对策的核心;
采用安全性好的操作系统;
采用电磁防护措施,一方面要防止有用信息的电磁漏泻发射,另一方面要采用抗电磁
干扰传输方式;
采用防雷电的保护措施;
采用适当的物理防护措施;
加强行政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人员选任、法律介入网络等。
结束语
网络是我们驰骋的广阔天地,而网络出口和IP地址为我们划定了网络疆土。网络天地
里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用资源,也暗藏着许多“杀机”,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网络安全,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与网络的发展同步前进;听取和尊重专家的建议,慎重安全决策;综合运用多种安全对
策,确保适度的网络安全;动态改进安全对策;努力占据安全的制高点。
⑵ 手机WIFI信号接收强弱怎样测试
首先在手机浏览器中搜索wifi分析仪这个软件,下载安装。
安装完毕后打开这个软件,这时出现的页面就是仪表页面,可以看到当前连到的无线网实时的信号强度。
⑶ 网络强度较强好不好
1.
手机所处环境网络覆盖不好(如在高楼林立、山区、钢筋结构的室内、大型机器设备干扰、基站故障等);
2.
由于电话卡的的插卡方式或卡槽的松动而造成的;
3.
手机后台运行程序过多或手机内存里堆积的垃圾文件导致手机运行速度缓慢而造成的。根据以上的这几个原因,您可以一键清理后台程序,将电话卡重新拔插一下后,再换一个地方试试。如果还是不行,建议清除一下您手机的...
一、调整无线路由器的最佳摆放位置
如果房屋空间不够开阔,有隔断、墙壁等障碍物,会导致无线信号穿透时衰减太大,覆盖范围大大缩小。部分用户将路由器放在弱电箱、壁橱或嵌入墙体里,天线无法展开,四周面板也会屏蔽无线信号,导致信号质量较差。
建议选择一个最佳的摆放位置,可以参考以下要求:
1、尽量选择房屋结构的中央位置,使终端在各个位置接收信号时穿过最少的墙面。如下图:
五、更换高增益天线
如果无线路由器的天线是可拆卸的,可根据需要更换高增益的天线。
如果房屋面积过大或是复式结构,单台无线路由器不可避免的有覆盖盲点,可以使用无线扩展器,中继放大信号,或者AC+AP方式扩大无线覆盖范围。
⑸ 怎样增强网络信号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手机状态栏的信号格数时多时少时,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尝试解决:
1. 请避免使用磁吸/金属保护壳、磁吸支架或磁力吸盘
金属和磁性材质容易对信号造成干扰,导致手机信号变差。
2. 请更换其他手机卡尝试
建议您将其他手机卡安装到您的手机里查看,如果其他手机卡信号显示正常 ,可能是您的手机卡出现了问题,建议您前往运营商营业厅更换新的手机卡。
3. 请移动当前所处地点尝试
(1)一些较封闭的室内环境,例如楼栋间距密集的房屋内,手机信号可能会被遮挡,导致信号变差。您可以走出室外查看手机信号能否恢复正常。
(2)运营商网络覆盖程度根据地域不同有差异,城市区域基本满足覆盖,但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能覆盖能力不足,这样就会导致手机信号差。
您可以通过是否只在同一区域时手机信号差,或者通过是否周边使用相同运营商电话卡的手机也信号差,判断是否为当前区域网络覆盖差导致。
4. 检查APN设置是否正确
APN设置不正确会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
方法 1:
a.点击设置;
b.在顶部搜索栏内输入“APN”,点击接入点名称 (APN)进入移动数据页面;
c.点击接入点名称 (APN),进入APN页面;
d.打开右上角的三个点按钮;
e.点击重置为默认设置。
方法 2:
如果您的手机是EMUI 10.0及以上或Magic UI 3.0及以上的系统,或HarmonyOS 2.0及以上,您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点击设置;
b.点击移动网络,随后点击移动数据;
c.在移动数据页面中点击接入点名称 (APN),进入APN页面;
d.打开右上角的三个点按钮;
e.点击重置为默认设置。
温馨提醒:
如果您的手机是EMUI 8.X 、EMUI 9.X或Magic UI 2.X的系统,您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设置 > 无线和网络 > 移动网络 > 接入点名称(APN) > 打开右上角的三个点按钮 > 重置为默认设置。
5. 请还原网络设置尝试
您可以进入设置,搜索还原网络设置,点击 还原网络设置。
温馨提示:还原网络设置会删除WLAN和蓝牙连接记录,且需要输入锁屏密码验证。
如果以上排查无法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联系华为消费者服务热线(950800)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提前备份好数据(微信/QQ等应用需单独备份),并携带相关购机凭证,到附近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测。
⑹ 如何提高手机网络信号强度
增强手机的信号的方法:
1.联通3G手机可以更改网络频段为2G模式:设定-更多设置-移动网络-网络模式-仅GSM。
2.尽量选择空旷并且网络信号好的地方使用手机。
⑺ 无线网络信号强度在什么级别是正常的
无线信号强度:正常的范围是-90dBm~-60dBm。
中国移动的规范规定,手机接收电平>=(城市取-90dBm ;乡村取 -94dBm )时,则满足覆盖要求,也就是说此处无线信号强度满足覆盖要求。
dB是两个量之间的比值,表示两个量间的相对大小,而dBm则是表示功率绝对大小的值。在dB,dBm计算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用一个dBm减另外一个dBm时,得到的结果是dB,如:30dBm - 0dBm = 30dB。
手机上显示的数字的单位是dBm,这个值是负的,也就是说手机会显示比如-67(dBm),那就说明信号很强了。
-67dBm 要比-90dBm 信号要强20多个dB ,那么在打电话接通成功率和通话过程中的话音质量都会好的多(当然也包括EDGE/GPRS上网的速度那些 )。
尝试如下,那个值越大信号就越好,因为那是个负值;如果附近有无线基站的天线的话,尽量接近天线面板,那么值就越来越大,如果手机跟天线面板挨到一起,那么就可能十分接近于0了(0是达不到的,这里的0的意思也不是说手机没信号了。)
在信号强度计选择工程模式,显示了很多参数,只要看BCCHLev(控制信道电平值),它就是手机的信号强度值,单位dBm,你的手机信号可以正常接听的范围BCCHLev-C1,C1也有显示数值,如:BCCHLev(-63) ,C1(34),表示在信号大于-97dBm的状况下是不会掉话的。
再来看手机发射功率要多大才合适呢,按GSM协议规定,手机发射功率是可以被基站控制的。基站通过下行SACCH信道,发出命令控制手机的发射功率级别,每个功率级别差2dB,GSM900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5(2W=2000mw,33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9(3mw,5dBm),DCS1800手机最大发射功率级别是0(1W,30dBm),最小发射功率级别是15(1mW,0dBm)。当手机远离基站,或者处于无线阴影区时,基站可以命令手机发出较大功率,直至33dBm(GSM900),以克服远距离传输或建筑物遮挡所造成的信号损耗。
⑻ 如何测试wifi网络强度
打开浏览器,搜索“WirelessMon.exe”软件
2
在搜索结果中,选择一个 WirelessMon.exe 下载地址,开始下载 软件
3
或是进入网盘下载。
下载地址,请看注意事项中。
4
软件下载完成后,解压文件包。
此软件不用安装,可直接使用。
5
双击WirelessMon.exe”文件,启动软件
6
软件启动后,需等待软件加载网卡,并检测。
7
如等待一会,软件依然无法检查到wifi数据,可以单击“重新加载网卡”
如您的电脑无无线网卡,那将不能使用此软件。
8
现在我们查看周边wifi信号的强度
数字越小,wifi强度越强。
9
通过检测wifi信号的强度,我们可以移动路由器或是通过扩展,来增强wifi信号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