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又到清明祭扫时,各地都出台了哪些要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本该是大家祭祖的时节,但是由于今年的清明节期间,许多地方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的危险,所以许多地方相继出台了清明节的许多新要求。
广东
广东为了减少人员聚集,提倡丧事简办,一些出现疫情的地区,例如深圳、中山等暂停现场祭扫活动,针对于一些没有出现疫情的地区,也提倡在家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如果要进行现场技术,要自觉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出示健康码。
Ⅱ 上海墓园有网络祭扫吗
我知道的就是清竹园有。因为像我们年轻人工作忙碌,出差成为家常便饭,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能闲下来,更别说有时间去扫墓了,而家里有时间的长辈们,却也因为身体原因不方便单独出门,但是各大节日扫墓不仅是缅怀先辈的方式,也是继承传统的精神文化。
有了网络祭扫这一种绿色的祭扫方式就方便了许多,在清竹园公众号主页,点击“网络祭扫”,就可以在网上建立纪念馆,上传逝者照片,添加生平简介、事迹、文集等,就可以供亲朋好友祭拜留言、献花写字、甚至是说话,随时都可以祭拜自己的亲人,非常方便!但是我个人觉得网络不能代表一切,有时间还是建议得线下去清竹园去祭扫哦~网络了解这家,就可以了。
Ⅲ 祭奠的网上祭奠
·传承文明:传统的祭奠方式虽然体现的是比较隆重的,但习俗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关键的是我们的本质是不变的。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的也需与时俱进。网络祭奠将是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的现代的、科学的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诚心祭奠,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促进和谐: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激励后代: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便捷性:现代人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加上生活节奏繁忙,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等祭祖日子亲临现场祭扫。可以让用户可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用户可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此外,用户还可在已故亲人的生日、忌日等重要日子上网追思。
·永久性:尽管许多家庭都有家谱,但是人们只能从家谱中获得简单的信息。可以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随时随地可让先人的音容笑貌重现眼前,让子孙万代了解祖辈的光荣与梦想。
·环保、安全、节约:据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每年清明节祭祖费都超过千万元,燃烧纸品引发的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网络祭扫这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拜祭方式,既满足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需要,又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网上祭奠: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 方式并不重要】
新华网深圳4月4日专电(记者王传真)韩凯坐在电脑前,用鼠标“点燃”火柴,然后“拖”出三根香点着,插进香炉。“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近几天,已有近万名深圳市民光顾我们的纪念网祭奠亲人。”韩凯自豪地说。
韩凯是深圳“无尽的爱纪念网”的营运总监。在他们的网站上,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用鼠标拖拉鲜花、火柴、香、茶杯、酒杯等来模拟完成献花、点烛、烧香、敬茶、敬酒等祭奠活动,还可以按照个人需要来选择墓园的背景和墓碑等,他们开始计划帮助用户把已故亲友的家居环境、有纪念意义的“老地方”或真实的墓地,制作成三维动画并复制到网上。
“无尽的爱纪念网”创办人之一陈蕗介绍,网络祭奠的好处是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祭扫,随时随地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还可以用网络把先人的文字资料及图像和声像资料永久保存下来。此外,网络祭扫还是一种环保、安全、节约的祭奠方式,可以避免铺张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网络能像真实祭奠一样表达人们对先人的哀思。有网友认为,网络拜祭形式不够严肃,扫墓的意义在于亲眼看看亲人安息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宁愿在心里默默怀念。
一些网友则认为,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祭奠将是寄托哀思、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保存、拯救祭奠文化的科学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转变、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网上这种全新的祭奠形式逐渐被接受认可,以网上献花、留言、点歌等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无疑是一种更方便环保的祭奠形式。全国知名网上祭奠网站同怀网无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家,相信有好的服务平台再加上人们思想的逐渐转变,网上祭奠将会成为一种全新流行的祭奠新形式
Ⅳ 扫墓的网络扫墓
1、传承文明:流传几千年的祭奠习俗本来就是因时而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祭扫习俗也需与时俱进。网络祭奠将是传承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发扬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传统美德的现代的、科学的方式。只要祭扫的本义不变--诚心祭奠,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
2、促进和谐: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3、激励后代: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Ⅳ 上海清明扫墓有什么规定
上海清明扫墓目前还是倡导文明扫墓,不燃烧锡纸,环保、健康。
扫墓,即为“墓祭”,也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北方叫上坟,有的地方将扫墓称之为“扫山”或“拜山”等,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挂山”或“挂纸”。
拜的“山”分两种: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别样形式:
1、音乐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爱的歌曲,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之情。
2、鲜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爱的鲜花祭祀,或参加各公墓组织的“鲜花换烧纸”活动。
3、植树祭祀:通过植树祭奠故人。
4、洗墓祭祀:清洗墓碑表达思念。
5、家庭追思会:将逝者生前的照片、录像资料制作成光盘,组织家庭成员观看,进行往生回忆。
6、网上祭祀:通过互联网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Ⅵ 上海扫墓一个预约号带几个人
由本人或者亲属通过上海浦东新区天长公墓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祭扫预约每个号最多可携4名亲属(共计5人),落葬预约每个号最多可携9名亲属(共计10人)。
Ⅶ 如何看待近些年流行的“网上扫墓”的现象
现在,网上扫墓逐渐流行了起来,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看法。“祭奠亲人居然也请人代劳?”“代为扫墓可靠吗?”清明前后,一场涉及“网上扫墓”的话题惹起了业内外的争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网上扫墓的现象呢?
是通过在网上设立一个网上陵墓,然后在该网上陵墓进行上香献花等方式祭拜的扫墓形式。网上扫墓是民政部发文明确提倡的绿色扫墓方式。拥有品种丰富的祭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点歌、上香、点蜡、烧纸、上供、献花、祭酒和留言等祭祀服务,全球最大的网上扫墓是怀恩网,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现在,网上扫墓的确有很多人不得不需要,也是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要多理解,宽容那些实在没有办法回去的人。但是我们也应该反对把亲情商业化,使扫墓的意义大打折扣!
Ⅷ 上海长安墓园清明网上祭扫如何操作
点击进入墓园官网,找到墓穴,就可祭扫了
Ⅸ 一年之内可以二次去扫墓吗
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去扫墓,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时间。一般清明和农历七月中都可以扫墓。
什么是扫墓
扫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按照习俗,一般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家庭观念,尤其重视家族、祖先,对祖先的崇拜、返本归宗的意识特别浓厚,在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特殊缅怀方式。
网络扫墓的简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网络扫墓开始兴起,但较多用于较大型的纪念活动,如纪念烈士等等。
网友可在专门的网络纪念馆发表留言寄托哀思和祝福。一些华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时髦的"网上祭拜"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到先人墓前磕头。
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轻华人对清明节也不敢怠慢,因为崇祖、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华人传统。
二维码扫墓
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可以看到逝者照片或视频,了解他的生平事迹。逝者家人还可以对网页内容更新维护。
家属可为隐私设密码
二维码墓碑起源于英国,外地墓葬园在推广二维码时,还会在未售出的墓地上镶嵌二维码,内容包括墓碑的价格、方位、面积、绿化、设计理念等。
对于扫描之后能看到哪些内容,亲属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在祭祀主页设置相应的选项,即哪些信息是完全公开的,哪些部分是隐私要通过密码查看。保护逝者的个人隐私。
一般来说,普通吊唁者都可通过二维码访问逝者纪念馆,可献花、留言,与更多在纪念馆祭祀的亲朋互动,也可将网址分享给亲人、朋友用于祭祀和留言。
网络扫墓的意义
1、促进和谐
网络纪念馆是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祭奠和沟通平台。
用户不仅可以向先人表达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加强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了解、强化亲情、维护团结,增强凝聚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2、激励后代
在这个虚拟的纪念空间里永久记载着祖祖辈辈的光荣历史,让散居在全球的后人都可在这个平台上了解祖辈光辉业绩及其未竟之业,以此激励后代不断追求和努力奋进。
Ⅹ 上海民政局对今天清明扫墓有什么规定
上海市:倡导广大市民群众在今年清明期间(3月28日至4月12日),不要前往公墓、骨灰堂进行现场祭扫。全市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将推出集体祭扫、网络祭扫、代客祭扫三项便民服务措施。同时,对确有落葬或现场祭扫需求的市民,实行“预约落葬”和个别“预约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