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组态,plc自动识别em231
从左边起,第一块em231
的第一个通道地址是aiw0
第二个通道是aiw2
,第三个通道是aiw4以此类推。
㈡ [求助]php环境配置问题
一、下载地址:
Apache2.0.50 :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
PHP5.0.2 :http://cn2.php.net/get/php-5.0.2-Win32.zip/from/a/mirror
MYSQL5.0.2:http://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5.0.html
Zend2.5.2 :http://www.zend.com/store/free_download.php?pid=13]
软件的安装偶就不说了,其中只有PHP下的是zip包,直接解压就可以了。
安装顺序就是上面列出来的顺序,Zend我是最后等所有的运行都没问题后才装的。
二、简单安装过程:
(一)Apache:
Apache2.0.50的安装很简单,我就直接把他装到了E盘根目录下(我C盘是系统盘,D盘是temp盘,偶发现在windows下单独拿个分区来做临时文件的存放地对系统的速度影响不小,这样做能提升系统运行的速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安装完后我的apache目录就是E:\apache2
(二)PHP:
我是直接解压缩放到E盘php目录下了,这样查找文件会方便许多。
(三)Mysql:
直接装到E:\mysql下,它的默认目录太长,是在C盘下的,偶的C盘是除windows的文件外别的一概不放的。
(四)Zend:
所有的调试都正常后我把Zend装到了E:\program files\zend下
三、配置过程:
(一)http.conf
这个文件我改了几个地方:
把PHP直接作为apache的一个模块运行,我在里面加了两句:
CODE: [Copy to clipboard]
LoadMole php5_mole "E:/php/php5apache2.dll"
AddType application/x-httpd-php .php
我在E:\apache2目录下建立了一个www的目录用于存放我的站点文件,在http.conf里改了这样一句话:
把DocumentRoot "E:/Apache2/htdocs"改成了DocumentRoot "E:/Apache2/www"
Apache2.0.x于1.3.x相比2.0.x默认不能直接列目录,偶感觉不爽,就改了:
把DocumentRoot "E:/Apache2/www"这句下的如下语句
CODE: [Copy to clipboard]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改为:
CODE: [Copy to clipboard]
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把apache的默认字符设置为中文简体:
AddDefaultCharset GB2312
修改目录的默认首页:
DirectoryIndex 后面写上你想设置为首页的文件名,如:index.html index.php等
别的就没再动什么地方
注意一点的是,要使这些配置生效需要重新启动apache
(二)php.ini
以前用php4.x的时候觉得配置起来很简单,所以偶用PHP5也直接那么配了,谁知道完了mysql不能用,说是无法连接动态库,我仔细检查了一下 php_mysql.dll明明存在,可就说找不到,这点让我郁闷了N久,偶重新解压了php5也没用,后来在php的install文档里发现了这么一句话: php_mysql.dll MySQL functions PHP >= 5.0.0, requires libmysql.dll (bundled)
于是偶才找到了原因......
配置php5.0.2是这样来过的:
把php.ini-dist复制到C:\windows 下改名为 php.ini(装过php的都做过吧)
然后修改了几个地方:
extension_dir = "E:\php\ext" (指定动态连接库的目录,php5和php4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动态连接库目录变了,这在它的文档结构里有详细的说明)
然后把下面几句前面的分号去掉
;extension=php_dba.dll
;extension=php_dbase.dll
;extension=php_filepro.dll
;extension=php_gd2.dll
;extension=php_imap.dll
;extension=php_mysql.dll
接下来修改了一些文件上传以及内存使用最大限制:
memory_limit = 20M
post_max_size = 20M
upload_max_filesize = 20M
别的就没改什么了,这里修改过php.ini以后也要重新启动apache
接下来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把php目录下的 libmysql.dll 和 libmysqli.dll 复制到windows/system32下,如果不这样做,mysql动态连接库就无法正常加载。
接下来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把mysql目录下的 libmysql.dll 复制到apache/bin下,如果不这样做,mysql动态连接库就无法正常加载。
接下来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把php目录下的 php5apache2.dll和php5ts.dll 复制到apache/bin下,如果不这样做,mysql动态连接库就无法正常加载。
将apache/bin下的libmysql.dll php5apache2.dll php5ts.dll考到windows/system32 下
㈢ 我要寻国外的一些继电器、接触器、轮毂、保护模块、变频器、发电机、增速机、制动器的价格,麻烦大家帮忙
有些东西我们这里有,有些可以帮你找,跟我们联系吧
㈣ 华为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连接与配置(最好有截图)
华为路由器:en 进入特权模式
conf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in s0 进入 serial 0 端口配置
ip add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添加ip 地址和掩码,电信分配
enca hdlc/ppp 捆绑链路协议 hdlc 或者 ppp
ip unn e0
exit 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in e0 进入以太接口配置
ip add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添加ip 地址和掩码,电信分配
exit 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ip route 0.0.0.0 0.0.0.0 s 0 添加路由表
ena password 口令
write
exit
以上根据中国电信 ddn 专线多数情况应用
普通用户模式
enable 转入特权用户模式
exit 退出配置
help 系统帮助简述
language 语言模式切换
ping 检查网络主机连接及主机是否可达
show 显示系统运行信息
telnet 远程登录功能
tracert 跟踪到目的地经过了哪些路由器
特权用户模式
#?
clear 清除各项统计信息
clock 管理系统时钟
configure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debug 开启调试开关
disable 返回普通用户模式
download 下载新版本软件和配置文件
erase 擦除FLASH中的配置
exec-timeout 打开EXEC超时退出开关
exit 退出配置
first-config 设置或清除初次配置标志
help 系统帮助简述
language 语言模式切换
monitor 打开用户屏幕调试信息输出开关
no 关闭调试开关
ping 检查网络主机连接及主机是否可达
reboot 路由器重启
setup 配置路由器参数
show 显示系统运行信息
telnet 远程登录功能
tracert 跟踪到目的地经过了哪些路由器
unmonitor 关闭用户屏幕调试信息输出开关
write 将当前配置参数保存至FLASH MEM中
全局配置模式
aaa-enable 使能配置AAA(认证,授权和计费)
access-list 配置标准访问表
arp 设置静态ARP人口
chat-script 生成一个用在modem上的执行脚本
custom-list 创建定制队列列表
dialer-list 创建dialer-list
dram-wait 设置DRAM等待状态
enable 修改ENABLE口令
exit 退出全局配置模式
firewall 配置防火墙状态
flow-interval 设置流量控制时间间隔
frame-relay 帧中继全局配置命令集
ftp-server FTP 服务器
help 系统帮助命令简述
host 添加主机名称和其IP地址
hostname 修改主机名
ifquelen 更改接口队列长度
interface 选择配置接口
ip 全局IP配置命令子集
ipx 全局IPX配置命令子集
loghost 设置日志主机IP地址
logic-channel 配置逻辑通道
login 启动EXEC登录验证
modem-timeout 设置 modem 超时时间
multilink 配置multilink 用户使用的接口
multilink-user 配置multilink 用户使用的接口
natserver 设置FTP,TELNET,WWW服务的IP地址
no 关闭某些参数开关
priority-list 创建优先级队列列表
router 启动路由处理
settr 设置时间范围
snmp-server 修改SNMP参数
tcp 配置全局TCP参数
timerange 启动或关闭时间区域
user 为PPP验证向系统中加入用户
vpdn 设置VPDN
vpdn-group 设置VPDN组
x25 X.25协议分组层
路由器以太网口配置命令
2.1.1 description
设置以太网口描述。
description ethernet-description
no description
华为交换机: .系统名称
命令:[huawei]Sysname <系统名称>
2.Vlan(管理Vlan和用户Vlan)
命令: [huawei]vlan <vlan ID>
3.IP地址
命令: [huawei]interface vlan100
[huawei-vlan-interface100]ip address X.X.X.X X.X.X.X
4.配置端口类型(Trunk或Vlan)
①Trunk
命令:[huawei]interface e0/1
[huawei-Ethernet0/1] port link-type trunk
[huawei-Ethernet0/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vlan ID>
注意: 绝对禁止使用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就是禁止配置所有VLAN通过)
②Vlan
命令:[huawei]interface e0/1
[huawei-Ethernet0/1] port access vlan <Vlan ID>
5.广播风暴抑制
命令: [huawei]interface e0/1
[huawei-Ethernet0/1] broadcast-suppression <抑制值>
抑制值取 10~30
6.端口描述
命令: [huawei]interface e0/1
[huawei-Ethernet0/1] description <描述文本>
描述规则CONNECT-XX#-XX#
7.静态路由
命令: [huawei]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网关地址
如:陕西分公司: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72.252.1
8.远程登陆
命令: [huawei] user-interface vty 0 4
[huawei-ui-vty0-4] user privilege level 3
[huawei-ui-vty0-4]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密码
首次密码设置为设备型号(字母全部小写):s3026c s2008ei
~~~~~~~~~~~~~~~~~~~~~
下面是一个配置过的8口华为 我在主要的地方都有注解括号内的是注解不是配置
sysname YCN-JinLinXinCun-1Qu-9#-4(这个是交换机的命名不是很重要)
#
radius scheme system
server-type huawei
primary authentication 127.0.0.1 1645
primary accounting 127.0.0.1 1646
user-name-format without-domain
domain system
radius-scheme system
access-limit disable
state active
idle-cut disable
self-service-url disable
messenger time disable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local-server nas-ip 127.0.0.1 key huawei
#
queue-scheler wrr 1 2 4 8
#
vlan 1 (这个可以不要,呵呵)
#
vlan 989 (用户VLAN)
#
vlan 1801 (用户VLAN)
description CONNECT-IPTV
#
vlan 4003 (管理VLAN)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4003
ip address 10.172.252.117 255.255.252.0 (配置IP)
#
interface Aux0/0
# (分别给每个端口配置 VLAN和风暴注意1~7口为ACC口就是普通口)
interface Ethernet0/1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普通口只能配置一个VLAN)
#
interface Ethernet0/2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
interface Ethernet0/3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
interface Ethernet0/4
description CONNECT-1Qu-10#-4
port link-type trunk
undo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989 1801 4003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
interface Ethernet0/5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
interface Ethernet0/6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
interface Ethernet0/7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port access vlan 989
#
interface Ethernet0/8 (这是TURCK口说明有上联设备直接接的是我们的机房3层的12口)
description CONNECT-YCN-L3-1#(e0/12)
port link-type trunk
undo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989 1801 4003 (TRUNK 口配置多个VLAN)
broadcast-suppression 20
#
interface NULL0
#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72.252.1 preference 60 (静态陆游)
#
snmp-agent
snmp-agent local-engineid 800007DB000FE2017EB66877
snmp-agent community write Ar_#F2!mn
snmp-agent community read Ar_$F2!mn
snmp-agent sys-info location BeiJing China
snmp-agent sys-info version all
snmp-agent target-host trap address udp-domain 172.28.95.10 params securityname
Ar_$F2!mn
#
user-interface aux 0
user-interface vty 0 4
user privilege level 3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s2008ei (交换机配置远程登陆密码)
㈤ 总线型网络单个连接器叫什么
t型总线连接器产品由上海科迎法自主研发设计,我司可根据您的需求免费订制。
科迎法现场总线产品可直接替代:turck、binder、lumberg、sick、balluff、p+f等公司产品。
t型总线连接器特点和优点:
1
防水防尘,可以在室外使用
2
灵活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输出1-4口
3
全进口防水端子,紧锁电缆
4
内置3.81mm优质接插件,轻松接线
5
防护等级达ip65
6
支持供电功能,轻松组建大型现场系统
7
抗干扰能力强,可用四芯带屏蔽总线
8
优质工程塑料外壳,坚固耐用
9选配电源可带供电指示功能
t型总线连接器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响应实际工程需求而开发,用于连接现场总线电缆及为现场采集模块提供电源及通信介质服务。根据现场安装不同需求,profibus
t型总线连接器支线端配有0-4个不等的支线出口。具体选用可根据现场需要连接的温度采集模块的数量来定,当配接0个支线出口时,即作为终端电阻接线盒使用。profibus
t型总线连接器目前常于rs485总线、can(canopen)总线,也可用于hart
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
总线、lonworks
总线等总线系统,用于总线连接。
标配的t型连接器两边的pga16的防水接插件可紧固10.3-14mm直径的总线电缆。下面的接口这pga7可接4.5-8mm之间的电缆。防水插件也可以根据用户电缆的粗细选配。安装时需根据现场测温点的位置来选择t型盒的放置位置。t型号需密集使用时,请选择多孔输出的。
profibus
t型总线连接器应用领域
1、rs485总线
、can(canopen)总线、hart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s
总线
、其它需连接总线电缆的场合、机床控制系统、传感器、现场总线、机车轨道测量、配电系统。
㈥ 网站性能优化怎么办
一、前端优化
网站性能优化是一个很综合的话题,涉及到服务器的配置和网站前后端程序等各个方面,我只是从实际经历出发,分享一下自己所尝试过的网站性能优化方法。之所以在标题上挂一个web2.0,是因为本文更偏重于中小网站的性能优化,我所使用的系统也是典型web2.0的LAMP架构。
首先讲讲前端的优化,用户访问网页的等待时间,有80%是发生在浏览器前端,特别是页面和页面中各种元素(图片、CSS、Javascript、 flash…)的下载之上。因此在很多情况下,相对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艰苦而繁杂的程序改进上,前端的优化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雅虎最近将内部使用的性能测试工具yslow向第三方公开,并发布了着名的网站性能优化的十三条规则,建议你下载并安装yslow,并作为测评网站优化效果的工具。下面我挑其中特别有价值的具体说明一下优化的方法:
对于第一次访问您网站,尚未在浏览器cache中缓存您网站内容的用户,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包括:
1)减少一个页面访问所产生的http连接次数
对于第一次访问你网站的用户,页面所产生的http连接次数是影响性能的一个关键瓶颈。
对策:
- 尽量简洁的页面设计,最大程度减少图片的使用,通过放弃一些不必要的页面特效来减少javascript的使用。
- 使用一些优化技巧,比如利用图片的背景位移减少图片的个数;image map技术;使用Inline images将css图片捆绑到网页中。
- 尽量合并js和css文件,减少独立文件个数。
2) 使用gzip压缩网页内容
使用gzip来压缩网页中的静态内容,能够显着减少用户访问网页时的等待时间(据说可达到60%)。主流的web服务器都支持或提供gzip压缩,如果使用apache服务器,只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开启 mod_gzip(apache1.x)或mod_deflate(apache2.x)即可。凡是静态的页面,使用gzip压缩都能够显着提高服务器效率并减少带宽支出,注意图片内容本身已经是压缩格式了,务必不要再进行压缩。
3)将CSS放在页面顶端,JS文件放在页面底端
CSS的引用要放在html的头部header中,JS文件引用尽量放在页面底端标签的后面,主要的思路是让核心的页面内容尽早显示出来。不过要注意,一些大量使用js的页面,可能有一些js文件放在底端会引起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运用即可。
4)使JS文件内容最小化
具体来说就是使用一些javascript压缩工具对js脚本进行压缩,去除其中的空白字符、注释,最小化变量名等。在使用gzip压缩的基础上,对js内容的压缩能够将性能再提高5%。
5)尽量减少外部脚本的使用,减少DNS查询时间
不要在网页中引用太多的外部脚本,首先,一次dns的解析过程会消耗20-120毫秒的时间;其次,如果在页面中引用太多的外部文件(如各种广告、联盟等代码),可能会因为外部文件的响应速度而将你的网站拖得很慢。如果不得不用,那么就尽量将这些脚本放在页脚吧。不过有一点需要提及,就是浏览器一般只能并行处理同一域名下的两个请求,而对于不同子的域名则不受此限制,因此适当将本站静态内容(css,js)放在其他的子域名下(如 static.xxx.com)会有利于提高浏览器并行下载网页内容的能力。
对于您网站的经常性访问用户,主要的优化思路就是最大限度利用用户浏览器的cache来减少服务器的开销。
1)在header中添加过期时间(Expires Header)
在header中给静态内容添加一个较长的过期时间,这样可以使用户今后访问只读取缓存中的文件,而不会与服务器产生任何的交互。不过这样做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图片、CSS和js文件更新时,用户如果不刷新浏览器,就无法获得此更新。这样,我们在对图片、css和js文件修改时,必须要进行重命名,才能保证用户访问到最新的内容。这可能会给开发造成不小的麻烦,因为这些文件可能被站点中的许多文件所引用。flickr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url rewrite使不同版本号的URL事实上指向同一个文件,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因为url级别的操作效率是很高的,可以给开发过程提供不少便利。
要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必须要了解浏览器访问url时的工作机制:
a. 第一次访问url时,用户从服务器段获取页面内容,并把相关的文件(images,css,js…)放在高速缓存中,也会把文件头中的expired time,last modified, ETags等相关信息也一同保留下来。
b. 用户重复访问url时,浏览器首先看高速缓存中是否有本站同名的文件,如果有,则检查文件的过期时间;如果尚未过期,则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文件,不再访问服务器。
c. 如果缓存中文件的过期时间不存在或已超出,则浏览器会访问服务器获取文件的头信息,检查last modifed和ETags等信息,如果发现本地缓存中的文件在上次访问后没被修改,则使用本地缓存中的文件;如果修改过,则从服务器上获取最新版本。
我的经验,如果可能,尽量遵循此原则给静态文件添加过期时间,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用户对服务器资源的重复访问。
2)将css和js文件放在独立外部文件中引用
将css和js文件放在独立文件中,这样它们会被单独缓存起来,在访问其他页面时可以从浏览器的高速缓存中直接读取。一些网站的首页可能是例外的,这些首页的自身浏览可能并不大,但却是用户访问网站的第一印象以及导向到其他页面的起点,也可能这些页面本身使用了大量的ajax局部刷新及技术,这时可以将 css和js文件直接写在页面中。
3)去掉重复的脚本
在IE中,包含重复的js脚本会导致浏览器的缓存不被使用,仔细检查一下你的程序,去掉重复引用的脚本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4)避免重定向的发生
除了在header中人为的重定向之外,网页重定向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被重定向的内容将不会使用浏览器的缓存。比如用户在访问www.xxx.com,服务器会通过301转向到www.xxx.com/,在后面加了一个“/”。如果服务器的配置不好,这也会给服务器带来额外的负担。通过配置apache的 alias或使用mod_rewrite模块等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定向。
还有一些,比如使用CDN分发机制、避免CSS表达式等、避免使用ETags等,因为不太常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做完了上述的优化,可以试着用yslow测试一下网页的性能评分,一般都可以达到70分以上了。
当然,除了浏览器前端和静态内容的优化之外,还有针对程序脚本、服务器、数据库、负载的优化,这些更深层次的优化方法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本文的后半部分将重点探讨后端的优化。
二、后端优化
上次写完web2.0网站前端优化篇之后,一直想写写后端优化的方法,今天终于有时间将思路整理了出来。
前端优化可以避免我们造成无谓的服务器和带宽资源浪费,但随着网站访问量的增加,仅靠前端优化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后端软件处理并行请求的能力、程序运 行的效率、硬件性能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将成为影响网站性能和稳定的关键瓶颈所在。优化系统和程序的性能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入手:
1)apache、mysql等软件的配置的优化
尽管apache和mysql等软件在安装后使用的默认设置足以使你的网站运行起来,但是通过调整mysql和apache的一些系统参数,还是可以追求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个领域中有很多专业的文章和论坛(比如: http://www.mysqlperformanceblog.com/),要想掌握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里就不重点讨论了。
2)应用程序环境加速
这里仅以我最常应用的php开发环境为例,有一些工具软件可以通过优化PHP运行环境来达到提速的目的,其基本原理大致是将PHP代码预编译并缓存起来,而不需要改变任何代码,所以比较简单,可以将php的运行效率提升50%以上。比较常用的免费php加速工具有:APC( http: //pecl.php.net/package-info.php?package=APC)、Turck MMCache( http://turck-mmcache.sourceforge.net)、php accelebrator(www.php-accelerator.co.uk),还有收费的Zend Performance Suite
3)将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分开处理
apache是一个功能完善但比较庞大的web server,它的资源占用基本上和同时运行的进程数呈正比,对服务器内存的消耗比较大,处理并行任务的效率也一般。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比较轻量级的web server来host静态的图片、样式表和javascript文件,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静态文件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减少对内存占用。我使用的web server是来自俄罗斯的nginx,其他选择方案还包括lighttpd和thttpd等。
4)基于反向代理的前端访问负载均衡
当一台前端服务器不足以应付用户访问时,通过前端机实现web访问的负载均衡是最快速可行的方案。通过apache的mod_proxy可以实现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这里推荐使用nginx做代理服务器,处理速度较apache更快一些。
5)应用缓存技术提高数据库效能,文件缓存和分布式缓存
数据库访问处理并发访问的能力是很多网站应用的关键瓶颈,在想到使用主从结构和多farm的方式构建服务器集群之前,首先应该确保充分使用了数据库查询的缓存。一些数据库类型(如mysql的innoDB)自身内置对缓存的支持,此外,还可以利用程序方法将常用的查询通过文件或内存缓存起来。比如通过 php中的ob_start和文件读写函数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文件形式的缓存,而如果你拥有多台服务器,可以通过memcache技术通过分布式共享内存来对数据库查询进行缓存,不仅效率高而且扩展性好,memcache技术在livejournal和Craigslist.org等知名网站应用中都得到了检验。
6)服务器运行状态的检测,找到影响性能的瓶颈所在
系统优化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通过检测服务器的运行状态来及时发现影响性能的瓶颈,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因为网站的性能,永远取决于木桶中的短板。可以编写一些脚本来检测web服务的运行,也有一些开源的软件也提供了很好的功能
7)良好的扩展架构是稳定和性能的基础
一些技巧和窍门可以帮你度过眼前的难关,但要想使网站具备应付大规模访问的能力,则需要从系统架构上进行彻底的规划,好在很多前人无私的把他们架构
网站的经验分享给我们,使我们可以少走甚多弯路。我最近读到的两篇有启发的文章:
- 从LiveJournal后台发展看大规模网站性能优化方法
- Myspace的六次重构
最后不得不提到程序编码和数据库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一系列糟糕的循环语句,一个不合理的查询语句、一张设计不佳的数据表或索引表,都足以会使应用程序运行的速度成倍的降低。培养全局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对数据库运行机制有所了解,是提高编程质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