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无线电基站与基站之间怎么通讯
有以下三种方法:
1、可以用微波设备或者无线网桥设备;
2、一套微波设备的效果和将两个基站用光纤连接同等效果;一套无线网桥设备的效果和将两个基站用网线连接同等效果;
3、双向传输数据大小:16个2M的微波最大带宽是32M,理论上可以同时双向传输16M;
无线电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 在各种射频规范书, 常见的有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❷ 航空和航海中的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采用的是( )通信方式
对讲机的英文名称是 two way radio,它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
❸ 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种类
1.蓝牙
蓝牙是一种无线通信模块。它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以实现固定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和个人局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它在频段使用2.4~2.485GHZUHF无线电波ISM。
蓝牙无线技术复杂度高,设备组网速度快,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传输速率一般为1Mbps;成本低,安装相对简单。这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Wi-Fi
Wi-Fi无线技术已经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是基于IEEE802.11标准创建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该技术将所有有线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电波信号,其他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到wifi,实现无线网络通信。
Wi-Fi技术覆盖范围一般在100米以内,技术较为复杂,传输速率可达54Mbps,工作频段2.4GHz,传输功率不足100mW,与蓝牙无线通信相比,数据安全性能相对较差。但是,WiFi的发明非常符合现代人和社会的需求,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ZigBee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它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由于这个版本发布仓促,出现了一定的错误,此后进行了改进。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类似于蓝牙无线通信技术。两者都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但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存在功耗高、复杂度高、通信距离短等缺点,应用范围有限,在家庭和个人范围内广泛应用。ZigBee技术是为了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布局简单、抗干扰、传输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点。通信距离延长到10米。从开口距离到几百米,在室内场景中可以达到50米左右。
4.数传电台
数传电台是利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软件无线点技术实现的高性能专业数据电台。数字电台可以理解为一种通信介质。与光纤和微波一样,它也有一定的用途。数字电台的传输距离很远,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传输速率为19.2Kbps,但终端设备价格较贵,使用成本较高,安装较为复杂。
❹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1、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2、天波: 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电波,称为天波,又称电离层反射波。发射的电波是经距地面70—8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反射后至接收地点,其传播距离较远,一般在1000公里以上。
3、空间直线波: 在空间由发射地点向接收地点直线传播的电波,称空间直线电波,又称直线波或视距波。传播距离为视距范围,仅为数十公里。
无线电波的特性:
1、时间色散和均衡
时间色散起源于反射,其反射信号来自于距离接收天线约几千米外的物体。例如,由基站连续发送“1”、“0”的序列,如果远处反射信号到达移动终端的时间刚好滞后直射信号一个比特,那么接收终端将从直射信号中检出“0”,同时还从反射信号中检出“1”。
2、无线电波的衰落特性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落,是它非常重要的特性,可以从大、中、小三种尺度来描述。大尺度用来描述中值信号(区域均值)。它具有幂定律传播特性,即中值信号功率与距离长度增加的某次幂成反比关系。
❺ 无线电通讯原理是什么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简单讲,无线通信是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电子信号从发射器到达天线,然后天线将信号作为一系列电磁波发射到空气中,信号通过空气传播,直到它到达目标位置为止。在目标位置,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一个接收器将它转换回电流。
2、无线电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s)是将需要传送的声音、文字、数据、图像等电信号调制在无线电波上经空间和地面传至对方的通信方式,利用无线电磁波在空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❻ 无线通信网络如何分类
无线根据国际上所采用的通信技术种类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低速率无线个域网(LR-WPAN)。以下是对各类网络各自常见和常用的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是指以无线电波、红外线等无线媒介来代替目前有线局域网中的传输媒介(比如电缆)而构成的网络。无线局域网内使用的通信技术覆盖范围一般为半径100m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几个房间或小公司的办公室。当然实际的覆盖范围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通信区域中的高大障碍物。
2、IEEE
802.11系列标准是IEEE制订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对网络的物理层和媒质访问控制层进行规定,其中重点是对媒质访问控制层的规定。目前该系列的标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个标准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
3、WIFI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现时一般人会把Wi-Fi及IEEE
802.11混为一谈。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对IEEE
802.11b的一种高速物理层扩展,它也工作于2.4GHz频带,物理层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而且它采用了OFDM技术,使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Mbps,并且与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设计方式几乎是一样的。
❼ 无线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媒体(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的,利用无线电磁波,以实现信息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发送设备
(1)变换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2)发射机:将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变为强度足够的高频电振荡。
(3)天线:将高频电振荡变成电磁波向传输媒质辐射。
2、传输媒体——电磁波
在自由空间中, 波长与频率存在以下关系: c = f λ式中: c为光速, f 和λ分别为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 因此, 无线电波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相对较低的电磁波。 对频率或波长进行分段, 分别称为频段或波段。
不同频段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不同, 传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 因而它们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也不同。无线电波只是一种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 占据的频率范围很广。
电磁波从发射机天线辐射后,不仅电波的能量会扩散,接收机只能收到其中极小的一 部分,而且在传播过程中,电波的能量会被地面、建筑物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或在大气层中产生折射或散射,从而造成强度的衰减。
根据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所发生的现象 , 电波的传播方主要有绕射(地波),反射和折射(天波),直射(空间波) 。决定传播方式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绕射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
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
天波:利用天空的电离层折射和反射而传播的电波,也叫天空波。电离层只对短波波段的电磁波产生反射作用,因此天波传播主要用于短波远距离通信。
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传播距离远,同时产生中间静区地带,二是传播不稳定,随昼夜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短波通信要经党更换波段,以保证质量。
空间波又称为直射波,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范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接收天线,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天线,如果天线高度和方向架设不当,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例如电视的重影)。
限制直射波通信距离的因素主要是地球表面弧度和山地、楼房等障碍物,因此超短波和微波天线要求尽量高架。
3、接收设备
接收是发射的逆过程
(1)接收天线:将空间传播到其上的电磁波→高频电振荡。
(2)接收机:高频电振荡 电信号。
(3)变换器(换能器):将电信号 所传送信息。
(7)无线电台组织网络通信的形式扩展阅读
无线通信系统按照无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1、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所谓工作频率,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 的广义语,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 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所谓单工通信,指的是只能发或只能收的方式;半双工通信是一种既可以发也可以收但不能同时收发的通信方式;而双工通信是一种可以同时收发的通信方式。第一个图的例子是半双工方式,将天线开关换成双工器就成了双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调频、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
4、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遵从同样的规律。本书将以模拟通信为重点来研究这些基本电路,认识其规律。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通信系统。
❽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什么传输信号的
无线电通信
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能传输声音、文字、数据和图像等。与有线电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设传输线路,不受通信距离限制,机动性好,建立迅速;但传输质量不稳定,信号易受干扰或易被截获,保密性差。
在英国,人们把麦克斯韦奉为无线电的开创人,认为他最先指出电磁波的存在。
在美国,有人认为德福雷斯特是无线电之父,因为他发明了三极管,而三极管是无线电通信器材的心脏。
在俄国,只承认波波夫是无线电通信的创始人。
在西方科学家的眼中,意大利人马可尼是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人,他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在德国,人们认为赫兹才是无线电的开创者,因为他最早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波的振动频率的单位,就是以他的姓命名的。
到底是谁发明了无线电通信呢?可以这么认为,无线电的发明是众多科学家共同研究的成果,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人类发明了电报和电话后,信息传播的速度不知比以往快了多少倍。电报、电话的出现缩短了各大陆、各国家人民之间的距离感。但是,当初的电报、电话都是靠电流在导线内传输信号的,这使通信受到很大的局限。譬如,要通信首先要有线路,而架设线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高山、大河、海洋均给线路的建造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况且,极需要通信联络的海上船舶,以及后来发明的飞机,因它们都是会移动的交通工具,所以是无法用有线方式与地面人们联络。19世纪发明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使通信摆脱了依赖导线的方式,是通信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在科学的道路上获得成功的人总是那些永远孜孜不倦,善于总结前人经验,汲取前人教训的勇敢者。谁能坚持下来,谁的灵感突然迸发,他就能摘取胜利的果实。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就是这样的人。
波波夫于1859年出生在俄国的一个牧师家庭中。18岁那年,他考进了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不久转入森林学院学习。森林学院学术气氛活跃,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几年后波波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传到了俄国,29岁的波波夫一下子改变先前要把电灯装遍俄国的主意,树立了要指挥电磁波飞越全世界的理想。1894年,波波夫做了一台磁波接收机。这台机器的原理与英国科学家洛奇的那台相似,但灵敏度却远比洛奇那台要高得多。
波波夫对无线电通信的杰出贡献,是他发现了天线的作用。在一次实验中,波波夫发现金属屑检波器的灵敏度异常地高。接收电磁波的距离比起平时有明显的增加。他没放过这个异常现象,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环境,也没发现什么变化。找了很多原因,但都-一排除了。他感到很奇怪,再试一次,灵敏度还是异常的高。忽然,他瞥见有一根导线搭在检波器上。很明显,这根导线增加了检波器的接收能力,增加了灵敏度。波波夫真是喜出望外,提高机器的灵敏度,增加传收距离的愿望竟在这无意中达到了。他使用的这根导线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线。波波夫用这架机器首先去检测雷电。他把莫尔斯电报机接在机器上,在一个雷电风雨交加的夏夜,他的接收机收到了空中的雷电,并用莫尔斯电报机上的纸条记录了下来。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带着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来到彼得堡的俄罗斯物理化学学会物理分会会场,在宣读论文后,当场进行演示。他让助手在演讲大厅的一头安放好电磁波发生器,自己在讲台上调好接收机,装好天线,接收机连接了继电器和电铃。一切就绪后,助手接通电磁波发生器,接收机带动电铃响了起来。当助手把电磁波发生器电源切断,电铃声嘎然而止。面对事实,过去支持他的人,反对他的人,怀疑他的人,都上前握手祝贺他。此后波波夫又改进了他的机器,用电报机替换了电铃。这样,就形成了一台完整的无线电收报机。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和助手又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无线电传递莫尔斯电码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机安放在物理学会会议大厅内,他的助手把发射机安装在森林学院内,两地距离250米左右。时间一到,助手沉着地把信号发射出去,波波夫这边的接收机清晰地收到信号。此时俄罗斯物理学会分会长把接收到的字母一个个地写在黑板上。最后,黑板上出现一行字母:“海因里希·赫兹”。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份无线电报,内容是纪念赫兹这位电磁波发现者。
马可尼 1874年出生在意大利,父亲是意大利人,农庄主,母亲是爱尔兰人。1894年,即赫兹去世的那年,马可尼刚满20岁,他在电气杂志上读到了赫兹的实验和洛奇的报告。从小就喜欢摆弄线圈、电铃的他,便一头钻进了电磁波的研究中。他想既然赫兹能在几米外测出电磁波,那么只要有足够灵敏的检波器,·也一定能在更远的地方测出电磁波。经过多次的失败,他终于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他在家中的楼上安装了发射电波的装置,楼下放置了检波器,检波器与电铃相接。他在楼上一接通电源,楼下的电铃就响了起来。晚上,当父亲看到了这个新奇的装置,把以前憋在肚子里的火气和不满都抛到九霄云外,再也不叫他“不切实际的空想家”了。并开始给儿子经济资助,让他一心搞实验。马可尼初次告捷后,信心增强了。他大量收集资料和文章,木管这些文章的作者是有名气的还是无名气的,只要对他有用,有所启发的文章,他都耐心阅读,仔细分析。他把各家的缺点分析清楚,把各人的长处集合起来,改进自己的机器。
第二年夏天,马可尼又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实验。到了秋天,实验又获得很大的进步。他把一只煤油桶展开,变成一块大铁板,作为发射的天线。把接收机的天线高挂在一棵大树上,用以增加接收的灵敏度。他还改进了洛奇的金属粉末检波器,在玻璃管中加入少量的银粉,与镍粉混合,再把玻璃管中的空气排除掉。这样一来,发射方增大了功率,接收方也增加了灵敏度。他把发射机放在一座山岗的一侧,接收机安放在山岗另一侧的家中。当给他当助手的同伴发送信号时,他守候着的接收机接收到了信号,带动电铃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这响声对他来说比动人的交响乐更悦耳动听。这次实验的距离达到2.7公里。
1937年,马可尼与世长辞,在意大利罗马有近万人为他送葬,同时,英国所有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以及大不列颠广播协会的广播电台停止工作2分钟,向这位无线电领域的伟大人物致哀。马可尼、波波夫以及其他为无线电通信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虽然离开了人间,可是他们发明的无线电通信留给了后人,并将造福于人类的子子孙孙。
❾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那些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1、直射
直射在视距内可以看作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
2、反射、折射与穿透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这个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发射和折射。另外,障碍物的介质属性也会对反射产生影响。
3、绕射(衍射)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这个障碍物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电磁波可以从该物体的边缘绕射过去。绕射可以帮助进行阴影区域的覆盖。
4、散射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这个障碍物的尺寸小于电磁波的波长,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的数目非常巨大时,会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物体、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表面,如树叶、街道标识和灯柱等。
(9)无线电台组织网络通信的形式扩展阅读
无线电波应用
1、航海
声音广播的最早形式是航海无线电报。它采用开关控制连续波的发射与否,由此在接收机产生断续的声音信号,即摩尔斯电码。
2、通话
蜂窝电话或移动电话是当前最普遍应用的无线通信方式。蜂窝电话覆盖区通常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发射机覆盖。理论上,小区的形状为蜂窝状六边形,这也是蜂窝电话名称的来源。
3、紧急服务
无线电紧急定位信标,紧急定位发射机或 个人定位信标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对人员或测量通过卫星进行定位的小型无线电发射机。它的作用是提供给救援人员目标的精确位置,以便提供及时的救援。
4、导航
利用主动及被动无线电装置可以辨识以及表明物体身份。
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都使用装备了精确时钟的卫星。导航卫星播发其位置和定时信息。接收机同时接受多颗导航卫星的信号。接收机通过测量电波的传播时间得出它到各个卫星的距离,然后计算得出其精确位置。
❿ 常见的通信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通信方式是邮递、电话、传真、卫星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等。
理论上,全双工传输可以提高网络效率,但是实际上仍是配合其他相关设备才有用。例如必须选用双绞线的网络缆线才可以全双工传输,而且中间所接的集线器(HUB),也要能全双工传输;最后,所采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也得支持全双工作业,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全双工传输的威力。
(10)无线电台组织网络通信的形式扩展阅读:
半双工通信(Half-plex Communication)可以实现双向的通信,但不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必须轮流交替地进行。
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发送端可以转变为接收端;相应地,接收端也可以转变为发送端。但是在同一个时刻,信息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