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一对网络差分信号传输速率

一对网络差分信号传输速率

发布时间:2022-12-29 06:58:31

㈠ 各种总线传输速率总结

1.  USB总线

USB1.1:

-------低速模式(low speed):1.5Mbps

-------全速模式(full speed): 12Mbps

USB2.0:向下兼容。增加了高速模式,最大速率480Mbps。

-------高速模式(high speed): 25~480Mbps

USB3.0:向下兼容。

-------super speed :理论上最高达4.8Gbps,实际中,也就是high speed 的10倍左右。

2.    UART

RS232:传输速率一般不超过20Kbps,速率低,抗干扰能力差,RS-232C能传输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5m(50英尺)。

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p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

RS485: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最高传输速率10Mbps,抗干扰能力强,可以传距离1.5km。

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p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100米长双绞线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ps。

3.    SPI总线

全双工通信,传输速率可达几Mbps水平,比I2C快。

4.  I2C总线:半双工,只有2根线。数据线和时钟线。

--------标准速度:100kbps

--------快速模式:400kbps

--------高速模式:3.4Mbps

4.      Ethernet,也就是通常的网速。

--------早期的以太网传输速率只有10Mbps。

--------百兆网:理论上最大100Mbps。

--------千兆网:理论上最大1Gbps。

5.  SD总线:最高能达10Mbps。

6.      SATA接口:

--------SATA1.0:理论传输速度是150MB/s(或者1.5Gb/s),实际也就30MBps。

--------SATA2.0: 300MBps,即3Gbps。实际也就80MBps。

--------SATA3.0: 600MBps,即6Gbps。

--------eSATA:理论传输速度可达到1.5Gbps或3Gbps。

7.      PCI总线

--------PCI:32位,33MHz时钟频率,速率是33*4 = 133MBps,即1Gbps。

-------- PCI 2.1:64位,66MHz时钟频率来说:速率是66*8 = 528MBps,即4Gbps。

8.      PCI-e:

PCI Express 总线频率 2500 MHz,这是在 100 MHz 的基准频率通过锁相环振荡器(Phase Lock Loop,PLL)达到的。

串行总线带宽(MB/s) = 串行总线时钟频率(MHz) * 串行总线位宽(bit/8 = B) * 串行总线管线 * 编码方式 * 每时钟传输几组数据(cycle)

------PCI Express x1 总线位宽是 1位,总线频率 2500 MHz,串行总线管线是 1 条,每时钟传输 2组数据,编码方式为 8b/10b,它的带宽为 476.84 MB/s,即 3814.7 Mbps。(带宽是 PCI 的 3.75 倍。)

公式是 2500000000(Hz) * 1/8(bit) * 1(条管线) * 8/10(bit) * 2(每时钟传输2组数据) = 500000000 B/s = 476.8371582 MB/s,即 3814.6972656 Mbps。

下面给出其它类型组合的带宽。

------PCI Express x2 的带宽为 953.68 MB/s,即 7629.4 Mbps。(此模式仅用于主板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

------PCI Express x4 的带宽为 1907.36 MB/s,即 15258.9 Mbps。

------PCI Express x8 的带宽为 3814.72 MB/s,即 30517.8 Mbps。

------PCI Express x16 的带宽为 7629.44 MB/s,即 61035.5 Mbps。(带宽是 AGP 8X 的 3.75 倍。)

------PCI Express x32 的带宽为 15258.88 MB/s,即 122071 Mbps。

9.XGMII/XLGMII/CGMII

在以太网标准中,MAC层与PHY层之间的10Gbps/40Gbps/100Gbps速率等级所对应的接口分别为XGMII/XLGMII/CGMII,由于XGMII/XLGMII是并行总线,而且采用的是单端信号,HSTL电平,最大传输距离只有7cm。所以在实际应用中,XGMII/XLGMII基本上被XAUI/XLAUI替代。XAUI/XLAUI是四通道串行总线,采用的差分信号,CML逻辑传输,并且进行了扰码,大大增强了信号的抗扰性能,使得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增加到50cm。

        XAUI/XLAUI在物理结构上是一样的,收发通道独立,各四对差分信号线。对于XAUI总线,每对差分线上的数据速率为3.125Gbps,总数据带宽为12.5Gbps,有效带宽为12.5Gbps*0.8=10Gbps (因为XAUI总线数据在传输前进行了8B/10B变换,编码效率为80%)。

对于XLAUI总线,每对差分线上的数据速率为10.3125Gbps,总数据带宽为41.25Gbps,有效带宽为41.25Gbps*(64/66)=40Gbps(因为XLAUI总线数据在传输前进行了64B/66B变换,编码效率为96.97%)。

㈡ 以太网接口的信号传输速率大概是多少

目前的速率为10M/100M;但是随着网络硬件设备、软件和传输线的质量不断提高,千兆网已经在运行了.

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历经100M以太网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后,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常见的802.3应用为:
10M: 10base-T (铜线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铜线UTP模式)
100base-FX(光纤线)
1000M: 1000base-T(铜线UTP模式)

㈢ 通信原理信息传输速率公式

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 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log2=0.30102999566398,是自然对数,和数学里的log2一样

㈣ 网络中信号传输速率的单位是什么

你好网络设备上的MBps中的B通常指Bit,比特。
但是平时我们用的Mbps中的b是指byte,字节。
1byte=8bit 也就是1字节=8比特 所以通常网络设备的速率需要除以8、
望采纳,欢迎追问

㈤ 一对lvds串行传输1280*480图像,时钟60M,速率怎么

LVDS是液晶屏的信号模式,是数字类型的,不是模拟的。
2ch,8-bit 就是通常所说的双8位屏线接口,所接的屏线就只能用双8位的。
LVDS,即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是一种低压差分信号技术接口。它是美国NS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为克服以TTL电平方式传输宽带高码率数据时功耗大、EMI电磁干扰大等缺点而研制的一种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LVDS输出接口利用非常低的电压摆幅(约350mV)在两条PCB走线或一对平衡电缆上通过差分进行数据的传输,即低压差分信号传输。采用LVDS输出接口,可以使得信号在差分PCB线或平衡电缆上以几百Mbit/s的速率传输,由于采用低压和低电流驱动方式,因此,实现了低噪声和低功耗。LVDS输出接口在17英寸及以上液晶显示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路8位LVDS输出接口
这种接口电路中,采用双路方式传输,每个基色信号采用8位数据,其中奇路数据为24位,偶路数据为24位,共48位RGB数据,因此,也称48位或48bit LVDS接口。
LVDS发送芯片的输入信号来自主控芯片,输入信号包含RGB数据信号、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三大类。

㈥ 差分信号,为什么传输速率快

不是传输速率快,是抗干扰能力强。有信号时,一棵线电压+V,另一棵线电压-V,接收端获得的信号是两者的差值+V-(-V)=2V。外界的干扰信号在两棵线中山上的是同样幅度和极性的+v信号,在接收端差值的过程中互相抵消了。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不易出错,可以避免因校验出错引起的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分信号传输速率。

㈦ 二进制数据在网线中如何传输

真的加100???-------------------------------------------------------------------------------------
一般情况下,网络从上至下分为五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每一层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规则,称之为“协议”。TCP/IP协议就是一组最常用的网络协议。
网线在网络中属于物理层,计算机中所需要传输的数据根据这些协议被分解成一个一个数据包(其中包括本地机和目的机的地址)后,按照一定的原则最后通过网线传输给目的机。通俗讲,和我们去寄信的道理一样,先写好信的内容(计算机上的数据)、装信封然后在封面上写地址(打包成数据包,里面包含本地机和目的机的地址)、寄出(传输),那么网线就相当于你的地址和你要寄到的地址之间的路。
(1)如上所述,和电线传输电的原理一样,只不过网线上传输的就是脉冲电信号,而且遵守一定的电气规则。
(2)计算机上的数据都是用0和1来保存的,所以在网线上传输时就要用一个电压表示数据0,用另一个电压表示数据1。
(3)网线上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4)网线在传输数据就是传输电信号,就会有电流通过,那么就会产生电磁场,几根线之间的电磁场就会互相干扰,会影响电压,使得数据失真,所以把绞在一起就可以有效的抵消掉这种线之间的互相电磁干扰。
网线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网卡工作在物理层,是将数据根据OSI的七层协议,从要传输的数据一级一级的转换成帧数据,用电信号的方式传输出去,接收方依同样的原理,转换成对方的原始数据。
RJ-45的接头实现了网卡和网线的连接。它里面有8个铜片可以和网线中的4对双绞(8根)线对应连接。其中100M的网络中1、2是传送数据的,3、6是接收数据的。1、2之间是一对差分信号,也就是说它们的波形一样,但是相位相差180度,同一时刻的电压幅度互为正负。这样的信号可以传递的更远,抗干扰能力强。同样的,3、6也一样是差分信号。
网线中的8根线,每两根扭在一起成为一对。我们制作网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让1、2在其中的一对,3、6在一对。否则长距离情况下使用这根网线的时候会导致无法连接或连接很不稳定。
首先说一下差分方式传输。所谓差分方式传输,就是发送端在两条信号线上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接收端对接受的两条线信号作减法运算,这样获得幅值翻倍的信号。其抗干扰的原理是:假如两条信号线都受到了同样(同相、等幅)的干扰信号,由于接受端对接受的两条线的信号作减法运算,因此干扰信号被 基本抵消,那么怎样才能保证两条信号线受到的干扰信号尽量是同相、等幅的呢?办法之一那就要将两根线扭在一起,按照电磁学的原理分析出:可以近似地认为两条信号线受到的干扰信号是同相、等幅的。 两条线交在一起后,既会抵抗外界的干扰也会防止自己去干扰别人。一般常用的就是双绞线。
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队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在EIA/TIA-568A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超五类,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B与568A。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568A和568B两者有何区别呢?后者是前者的升级和完善,但是后者还处于草案阶段,包含永久链路的定义和六类标准。另外在综合布线的施工中,有着568A和568B两种不同的打线方式,两种方式对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一个工程中只能使用一种打线方式。
至于5类和超5类的不同主要是应用的不同。5类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只是使用其中的两对线缆,采用的是半双工,而超5类为了满足千兆以太网的应用,采用四对全双工传输。因而远端串扰(FEXT),回波损耗(RL)、综合近端串扰(PSNEXT)、综合ACR和传输延迟也成为必须考虑的参数。所以超5类比5类有着更高的性能要求。6类和5类实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带宽不同,5类只有100MHz,六类是250MHz。它们支持的应用也因为性能的不同而不同,6类支持更高级别的应用。在性能上6类也比5类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性能,在结构上6类比5类也要复杂一些RJ45接头的8个接脚的识别方法是,铜接点朝自己,头朝右,从上往下数,分别是1、2、3、4、5、6、7、8。
在整个网络布线中应用一种布线方式,但两端都有RJ-45 的网络联线无论是采用568A,还是568B, 在网络中都是通用的。规定双工方式下本地的1、2两脚为信号发送端,3、6两脚为信号接收端,所以讲,这两对信号必须分别使用一对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在做线时要特别注意。现在100M网一般使用568B方式,1、2两脚使用橙色的那对线,其中白橙线接1脚;3、6两脚使用绿色的那对线,其中白绿线接3脚,绿线接6脚,剩下的两对线在10M、100M快速以太网中一般不用,通常将两个接头的4、5和7、8两接头分别使用 一对双绞线直连,4、5用蓝色的那对线,4为蓝色,5为白蓝色;7、8用棕色的那对线,7为白棕色、8为棕色。如果网线两头都按一种方式这么做的话就叫做直连缆方式或直通线方式。
如果网线的两头不按一种方式,一头是568B,另一头是568A,那么这种做法叫交*缆,其实就是只须将其中一个 头在568B的基础上1、2和3、6对调一下就行。不同的做法用在不同的环境,后面会讨论。
很多人以为做直连缆时将线排成,这是错误的。这既不是568A也不是568B。这种做法3、6信号线未绞在一起,失去了双绞线的屏蔽作用。虽然在传输距离近时能正常使用不容易被发现,当传输距离远时会出现丢包,或者导致局域网速度慢,很多人会怀疑网卡质量和网线质量,往往不会想到是线做的有问题。
当网线作为局域网线路时,电压不超过3伏
作为电话线路时,电话在待机状态(即没拿起来时)供电电压为-48V(反向电位) 当电话被打通需要震铃时,供电电压为+48V(正向电位)并且叠加24V 25HZ交流,使其成为72V交流25HZ震荡信号。这样就会震铃了。 当拿起电话后(无论是对方打来还是你自己拿起)电压从-48V下降并转换为+8—+18V(这个由你线路距离局端设备远近而不同) 电话是以恒流方式供电。也就是,电流一定,功率越大,电压越高。并且除了震铃之外,其他的全部为直流送电,包括脉冲直流 并且,如果是之后新装的线路中,大多地区已经使用数字模拟混合接入,即若你的电话为06年之后购买并符合标准的,则为数字信号,用载波模式装载到线路中传输,若为之前的或者局端设备还没有更新,那么则是模拟信号,用电流高低震荡的方式传送。
作为电口出来的网线时,网线供电器的输出电压一般是24V或者48V,INTEL的设备就是24V,CISCO和神脑的设备就是48V,这样经过100米的网线传输后,电压还是足够的,而这些网络设备内部还有一个转换电路,将这些可能高于要求的电压降到正常范围内。
数字信号从Internet上下载下来,通过ISP接入你所在区域的交换机,通过D/A变换变成模拟信号,经过4线至2线的变换后,传到你的调制解调器,再经过一次A/D变换,还原成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信号。

㈧ 关于网络数据传输速率

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为:s=1/t(bps)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带宽与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
rmax=2.f(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的关系为:
rmax=b.log2(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
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㈨ 差分信号的简介

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差分信号又称差模信号,是相对共模信号而言的。
我们用一个方法对差分信号做一下比喻,差分信号就好比是跷跷板上的两个人,当一个人被跷上去的时候,另一个人被跷下来了 - 但是他们的平均位置是不变的。继续跷跷板的类推,正值可以表示左边的人比右边的人高,而负值表示右边的人比左边的人高。0 表示两个人都是同一水平。 图1 用跷跷板表示的差分信号 应用到电学上,这两个跷跷板用一对标识为V+和V-的导线来表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另一方面,一个差分信号作用在两个导体上。信号值是两个导体间的电压差。尽管不是非常必要,这两个电压的平均值还是会经常保持一致。
可以想象,这两个导体上被同时加入的一个相等的电压,也就是所谓共模信号,对一个差分放大系统来说是没有作用的,也就是说,尽管一个差分放大器的输入有效信号幅度只需要几毫伏,但它却可以对一个高达几伏特的共模信号无动于衷。这个指标叫做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CMRR),一般的运算放大器可以达到90db以上,高精度运放甚至达到120db。因为干扰信号一般是以共模信号的形式存在,所以差分信号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放大器系统的信噪比。 当不采用单端信号而采取差分信号方案时,我们用一对导线来替代单根导线,增加了任何相关接口电路的复杂性。那么差分信号提供了什么样的有形益处,才能证明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呢?
差分信号的第一个好处是,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小信号。在一个地做基准,单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精确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距离越远,他们局部地的电压值之间有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差分信号恢复的信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的精确值无关,而在某一范围内。
差分信号的第二个主要好处是,它对外部电磁干扰(EMI)是高度免疫的。一个干扰源几乎相同程度地影响差分信号对的每一端。既然电压差异决定信号值,这样将忽视在两个导体上出现的任何同样干扰。除了对干扰不大灵敏外,差分信号比单端信号生成的 EMI 还要少。
差分信号提供的第三个好处是,在一个单电源系统,能够从容精确地处理'双极'信号。为了处理单端,单电源系统的双极信号,我们必须在地和电源干线之间某任意电压处(通常是中点)建立一个虚地。用高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正极信号,低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负极信号。接下来,必须把虚地正确地分布到整个系统里。而对于差分信号,不需要这样一个虚地,这就使我们处理和传播双极信号有一个高真度,而无须依赖虚地的稳定性。 对差分信号(VDS)而言,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它们的对地阻抗是否一致,也就是对地平衡度,它们之间相对的阻抗影响并不特别重要,之间分布电容大了只会衰落信号强度,不会引入噪声和干扰,也就是对信噪比不会产生很大影响。
差分信号只是使用两根信号线传输一路信号,依靠信号间电压差进行判决的电路,既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实际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只是模拟信号用门限电平量化后的取样结果。因此差分信号对于数字和模拟信号都可以定义。
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GND)被用作电压基准点。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VDS不是传输速率快,是抗干扰能力强。有信号时,一棵线电压+V,另一棵线电压-V,接收端获得的信号是两者的差值+V-(-V)=2V。外界的干扰信号在两棵线上的是同样幅度和极性的+v信号,在接收端差值的过程中互相抵消了。由于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不易出错,可以避免因校验出错引起的重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差分信号传输速率更高。
差分的概念在《模拟电路》课程里已经学习过了。差分信号是一对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对称信号,差分信号用于传输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是作用于差分信号线上的一对大小相等极性也相同的信号,共模信号往往来自于外部干扰。差分信号在接收端是靠差分放大器来检测的。差分放大器只对两路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值起放大作用,而对两路输入信号共同对地的电位不起作用。
差分传输的信号能够对外部干扰起到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原始的输入信号经过倒相器和缓冲器之后形成一对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差分信号。对模拟信号,倒相器可以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来实现,缓冲器可以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跟随电路来实现。对数字信号,可以分别用“非门”逻辑和同相缓冲器来实现。
差分信号在PCB(印制线路板)上被安排成“密近平行线”(PCB布线要领!),用电缆连接两台设备时则采用并行排线或双绞线。在差分信号传输过程中会遇到外部干扰信号,但是,由于两根差分信号线始终在一起,因此干扰信号一般都会同时作用在两根信号线上,形成叠加在两根信号线上大小相等相位也相同的共模信号。
到了接收端,差分放大器只对差分信号(有用信号)敏感,而对共模信号(干扰信号)形成抑制。这样,差分传输的信号就具备了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特别适用于中远距离通信或高速通信。相比之下,UART的两根信号线TXD和RXD就不适合于远距离通信,因为不是差分信号,所以一旦遇到外部干扰,信号就会严重畸变,在接收端因无法区分有用信号的和干扰信号而会形成大量的误码。

㈩ 什么叫做差分传输

RS485就属于差分传输。

A线为正端,B线为负端,

RS485只是一种硬件接口,他只是把来自单片机UART的信号,翻转电平进行传输,并驱动线缆。

如下图

阅读全文

与一对网络差分信号传输速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普生扫描到网络文件夹怎么设置 浏览:140
家庭网络分享软件 浏览:552
开移动网络不用花钱吗 浏览:747
路由器的灯一闪没网络 浏览:539
网络机顶盒哪个有4k片源 浏览:488
地平线4网络太差怎么办 浏览:97
哪里能下载网络收音机 浏览:506
网络类型不适用是什么意思 浏览:94
电脑连接着网络不能用 浏览:155
哪里共享网络连接 浏览:333
网络光纤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浏览:228
奇葩的wifi网络名称 浏览:299
网络课程哪个版本好 浏览:924
ipv4有多少个c类地址网络 浏览:99
网络安全搭建比赛 浏览:984
网络的子网掩码在手机哪里看 浏览:743
东芝306打印机网络设置 浏览:257
4g手机在5g网络下能用吗 浏览:219
网络亏损多少钱可立案 浏览:324
加装无线网络 浏览:6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