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设计要求
(1)系统应根据各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单体或群体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建筑物内(外)的主要
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厅)、重要部位和区域等进行有效的视频探测、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对高风险
的保护对象,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质量及信息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的要求。
(2)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
(3)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的联动的接口,当其他系统向视频系统给出联动信号时,系统能按照预定工作模式,切换出
相应部位的图像至指定监视器上,并能启动视频录像设备,其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4s。
(4)系统的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数据的安全性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前端设备对控制终端的控制响应和图像传输的实时性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
(5)系统的采用设备和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750,音频设备的输入和输出阻抗为高阻抗
或600,四对对绞电缆的特征阻抗应为100。
(6)系统中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
(7)在监视区域内,环境照度应符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
(8)在正常照明条件下,彩色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视频信号输出幅度=(1±0.3)V(峰峰)。
②水平清晰度≥270TVL。
③灰度等级≥8级。
④随机信噪比≥36dB
(9)在正常照明条件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水平清晰度≥400TVL。
②灰度等级≥8级。
③峰值信噪比(PSTM)不应低于32dB
④图像质量应不低于D1,单路图像占用IP有节网络的带宽应不低于2m。
⑤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控制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时时间应≤2s。
⑥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时时间应≤4s。
⑦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时延应≤250ms。
(10)在视频监控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要求,或至少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
(11)图像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首先,记录图像的回放效果应满足资料的原始完整性,视频存储量和记录/回放带宽与检索能力应满足安全防范要求。其次,系统应记录下列图像信息:
①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息。
②预定地点发生报警时的图像信息。
③用户需要的其他现场动态图像信息。
④对于重要固定区域的报警录像宜提供报警前的图像记录。
⑤根据安全管理需要,系统应能记录现场声音信息
(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其他的功能性能设计应符合其他有关规定。
2. 网络视频监控的传输方式
在PSTN网上,利用用户现有的电话线进行多媒体(尤其是视频信号)传输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
1、MODEM接入,采用低数据速率的H.263会议电视视频压缩标准,将几十K的数据流通过28.8Kbps的V.34 MODEM接入PSTN网,传输CIF、QCIF每秒5~15帧的图像。33.5Kbps至56Kbps的Modem已很普及,这种传输方式有利于低速率的视频传输,帧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2、XSDL接入,主要包括ASDL(下行速率1.5~9Mbps,上行速率16~640Kbps,传输距离5.5KM),主要用于视频点播和视频广播;HSDL使用一对两对双绞线,双向速率为1.5~2Mbps,传输距离约为5KM,可作电视会议或双向视频控制。
3、DDN方式,DDN是利用数字通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以传输数据信号为主的数字传输网络。它主要提供中、高速率,高质量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用链路,以便向用户提供租用电路业务。其线路的通信速率为2.4~19.2Kbps,N×64Kbps(N=1~32)。它也可提供VPN业务。我国邮电部门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并开放了DDN业务,通信带宽为64K~2.048M(E1)。
4、ISDN方式,ISDN的信道类型分为信息信道与控制信道。 ISDN用户/网络接口有两种结构:基本速率接口(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基本速率接口是将现有电话网中的普通用户线作为ISDN的用户线而规定的接口,它由2个B和一个D信道组成,成为2B+D口,传输速率为144Kbps;PRI接口则是由30个B信道和一个D信道组成成为30B+D口,传输速率为2Mbps相当于一个E1口。
5、光纤信道,传输质量高,信道稳定。光通信端机包括PCM基群复接设备、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跳群复接设备。其中PCM基群复接设备向用户提供符合G.703标准的64Kbps接口,可以将低速率的视频数据直接送入PCM终端进行传输。而复接设备直接向用户提供符合G.703标准的E1接口,其速率为2.048Mbps的传输信道带宽,经G.703/V.35 E1通信卡将视频监控终端 接入光纤线路。
6、无线传输,无线传输主要是指数传电台和无线扩频传输,在大多数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无线专网,无线专网可以支持多点远端接入,它们一般可以提供64K~42Mbps的信道带宽。同时,这些无线专网在建设规划时,大都已预留出用作传输视频图像的带宽,只要将视频终端以IP方式接入并与原来的数据、话音业务作无缝连接,即可实现多媒体通信。
7、VSAT卫星线路,卫星传输系统覆盖地域广,施工量少,是其它传输系统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对移动的VSAT站,具有机动性,是军队国防部门通信的重要手段,卫星甚小口径地面站也是偏远地区的主要通信手段,一般用户可以向卫星运营公司租用卫星线路,如将64Kbps串行数据转换为V.35接口建立视频连接。
3. 光纤如何传输视频,网络信号
传输方法:先将视频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把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光纤传输。传输到用户终端后再把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光纤传输,即以光导纤维为介质进行的数据、信号传输。光导纤维,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可以满足视频传输的需求。光纤传输一般使用光缆进行,单根光导纤维的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几Gbps,在不使用中继器的情况下,传输距离能达几十公里。
4. 光纤如何传输视频,网络信号
满意答案Sunny4级2009-10-26视频信号是可以用光纤进行传输的,当然首先就是要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转换成为数字视频信号,然后再进行编码和压缩处理,处理后的信号以SDH传输的电信号接口速率等要求相匹配,就可以进行光纤传输了,在接收端也相应的进行解码处理,数字信号再转换为模拟信号就可以了。具体信号转换和编码处理的设备叫编解码设备,它可以根据视频信号不同的要求(比如:信号质量、编码格式等)进行编码,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进入光纤之前肯定要将相关的信号源转换成光信号,可以远距离利用1310nm或者1550nm传输,也可用850/980/1300等多模的短距离传输 光纤相关的设备有光端机、光发射机&接收机、光纤收发器等 信号转换的设备有调制器、解调器
5. 楼宇智能化系统中对视频信号传输有什么需求有什么传输技术
楼宇智能化系统 传输技术主要有
1、视频信号的基带传输。
2、 视频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的传输。
3、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传输。
三种传输技术的区别和要求分析如下:
一、基带传输特点
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被现在楼宇对讲系统所普遍采用,但其缺点是:传输距离短,一旦受到外界干扰而不容易消除,需要独立的音频信号传输线。此种信号传输方式用线多、布线复杂、信号传输距离近、成本高、接线、调试困难。串联的联网方式,增加了线路的传输距离,更增加了出现上述问题的机率。一旦网络出现故障时,少则半天时间,多则在厂家配合和指导下还需几天时间,才能修复系统。对智能化系统的维护上过于依赖厂家。
二、射频信号的传输特点
此种方式被广泛用在广播和电视的音频信号传输中,其特点是:音频信号传输距离远,使用调频方式传输的音频信号抗干扰能力强,失真小,音质清晰。缺点是:在发射和接收设备中,分别增加了调制和解调电路,价格相对比第一种方式要高,但可同时传输多路调制的音频信号。使用同轴电缆最远距离可达5KM,但其传输设备需要相关的调制和解调电路,成本较高,此种方式被广泛应用到电视信号的传输上。
三、数字化传输
此种传输方式是把音频信号完全转换成数字信号,其音频信号的质量取决于音频信号的采集精度,采集精度越高,数据量越大,信号采集和还原电路成本越高,但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有任何丢失,此种音频信号传输方式,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广泛使用,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数字音频信号数据量相对较少,在一条线中可以传输多路数字语音信号,或者可同时传输其它的数据或图像信号。相关转换设备成本过高,在普通的民用系统中,一般不采用此种方式
希望可以采纳!
6. 多大的速度可以顺畅的传输1080P@60Hz视频,请给出计算方法,谢谢!
这里传输的速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显示视频的刷新速度,另一种是网络传输速度,两者的计算方式不一样。
1、显示视频的刷新速度:
计算方式:1080 * 1920 =2073600(像素数),
每个像素以32位真彩来显示,需要32位数据,2073600 * 32 = 66355200,这是一帧画面的数据量,60帧数据再乘以60得3981312000,这是原始的数据,约为4G。
结论:按显示视频的刷新速度来说,基本上每秒钟需要传输4G位数据,才可以顺畅的传输1080P@60Hz视频
2、网络传输速度:
由上面显示视频的刷新速度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显示时,基本上每秒钟需要传输4G位数据,才能满足1080P的要求,HDMI设计为5GBPS。
而网络传输的视频都是经过压缩的,这个数据量会大大的缩小,基本上10M的网速就可以看高清。
结论:按网络传输速度来说,基本上10M的网速就可以可以顺畅的传输1080P@60Hz视频了。
网络传输速度影响因素:
影响网络传输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带宽、时延和丢包。
一般的网络来说局域网可能是百兆千兆,当时广域网出口的带宽只有2-10M,这样就存在一个带宽瓶颈问题。局域网的时延一般来说就是不超过10毫秒,而广域网的时延一般都在50以上。
局域网的丢包率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为零,而广域网的丢包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广域网拥塞控制机制)。
刷新速率的影响因素:
从硬件角度来说,影响刷新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显示器的带宽,现在一般17寸的彩显带宽在100左右,完全能上85Hz,屏幕越大,带宽越大,19寸的在200左右,21寸的在300左右,同品牌同尺寸的彩显,带宽越高,价格越贵。
其次影响刷新率的还有显卡,显卡也有可用的刷新率和分辨率,但是就刷新率来说,这点现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主要针对老一代的显卡,现在哪怕古董级的TNT2显卡,也能支持1024*768分辨率下达到85Hz的效果,1024*768是17寸CRT显示器的标准分辨率。
所以,影响刷新率最主要的还是显示器的带宽。
从软件角度来说,影响刷新率最大的是屏幕的分辨率,举个例子,同样是17寸彩显,带宽108,将分辨率调至1024*768,最高能达到85Hz,调高至1280*1024,最高只能达到70Hz,调低至800*600,却能达到100Hz。
分辨率越高,在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刷新率就越低,要想保持高刷新率,只有采用高的带宽,所以大屏幕显示器的带宽都很高。
7. 视频信号如何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
目前,高清视频信号有模拟、数字、网络三种传输方式。前两种方式用于传输无损、无压缩的模拟和数字高清信号。
模拟高清信号传输一般采用YPbPr分量传输,一路高清视频信号需要三根同轴线缆同时传输,线缆使用量非常大。分量传输的距离虽然可以通过第三方设备延伸,但由于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经远距离传输后信号有损。因此,YPbPr分量传输不适合于高清监控。
数字高清信号传输一般采用DVI、HDMI或者HD-SDI传输,其中DVI或HDMI的传输距离只有几米,不适合用于监控传输,HD-SDI虽可以传输百米左右,但对同轴电缆的要求很高,线缆的价格也非常昂贵,因此,对于系统中大规模的应用也只能望而却步。
网络高清信号传输,顾名思义,是通过网络传输方式传输网络高清视频信号,常采用星形架构的以太网络实现高清网络视频信号的传输。传输距离根据选用的线路不同,从百米到几十公里,与之前模拟、数字这两种方式相比,传输的造价相对较低,且性能稳定,是目前在高清监控系统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高性价比传输方式。
8. 音视频信号最佳传输距离是多少
以下引用XUNWEI技术资料:
1.复合视频信号:一般接头为BNC、RCA(莲花头)75代表抗阻性,后面的3和5代表它的绝缘外径(3mm/5mm)。
视频线分:75-3传输距离约200米; 75-5传输距离约500米; 75-7传速距离约500--800米);
75-9传速距离约1000---1500米; 75-12传速距离约2000----3500米。
2、S-端子(或称 Y/C)
它的学名叫做“二分量视频接口”,俗称S端子,传输距离短 15米。
3、VGA信号
VGA(VideoGraphics Array)是IBM在1987年随PS/2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易衰减,传输距离短,易受干扰。其3+4/6VGA的传输距离是15-30M。
4、分量视频(RGBHV信号)
75-2RGB的传输距离是30-50M,75-3RGB的传输距离是50-70M。
5、DVI
如果你的显示器可以支持Full HD(1920×1080)或以上的分辨率,就不要选择单通道的DVI数据线了。DVI-D只能接收数字信号;DVI-I能同时接收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距离短,为7-15M。
6、HDMI
使用与DVI数字信号相同的底层协议,所以还可以通过转接头与DVI信号实现互换,兼容DVI信号。比DVI接口更强大的是,HDMI在制定通讯协议的时候,允许通过HDMI线缆实现高保真音频信号的传输,无缝化连接减少了连线的麻烦,也让HDMI具有更广泛的兼容性。支持5Gb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