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网络技术的构成
以车内总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网络
以短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自组织网络
以远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移动互联网络
2. 汽车车载网络系统都有哪些功能
为了实现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车载网络系统。
车载网络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这个系统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
1.它具有多通道信息传输功能。
由于车载网络系统具有多路信息传输功能,该功能可以使数字信号通过普通传输线传输。系统工作时,各种操作开关的输入指令或传感器检测到的各种信息首先传输到中央微处理器(CPU)进行A/D(模拟/数字)转换和处理,得到的数字信号以串行信号的形式通过上述公共传输线传输到相应的电子控制单元(如发动机ECU),电子控制单元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处理成执行指令并执行相应的动作。由于汽车的各种控制功能的信息通过公共传输线传输,汽车上的电气线束的数量可以大大减少。
2.具有“待机”节能和自动“启动”功能。
该功能可以大大减少点火开关关闭后电池电量的额外消耗。当车载网络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时,系统会停止信号传输、CPU控制等功能,从而节省电池的电能;一旦有人执行某项功能操作,处于“待机”状态的相关电控单元就会自动“启动”工作,同时“启动”信息会通过一条公共传输线传输到其他电控单元。
3.具有故障保护功能。
星载网络系统的故障保护主要分为硬件故障保护和软件故障保护两大类。当系统的中央微处理器(CPU)或其外围电路出现问题时,硬件故障保护功能会输出固定的控制信号,保证车辆继续正常运行;当系统的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发生故障时,软件故障保护功能不会受到来自故障电子控制单元的信息的影响,从而确保系统能够继续工作。
4.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
车载系统的故障自诊断功能主要包括多路通信系统的自诊断模式和各系统输入线路的故障自诊断模式。这两种模式不仅可以诊断自身的故障,还可以诊断其他电控单元的故障。
3. 现在汽车发动机的局域网传输信号都是的数字信号
是。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现在车载局域网通信采用的信号方式就是数字信号。
问题中的局域网指的是车载网络,车载网络是早期的汽车内部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之间的通讯用点对点的连线方式连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4. 典型车载网络系统的组成
车内网络系统实际上是一种汽车多路传输系统,主要由模块、数据总线、网络、架构、通信协议、网关等组成。1.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使用的模块
车辆网络多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模块与各种电子控制单元或设备同义,例如简单的传感器和复杂的微处理器或其组件。传感器是一种模块化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或压力产生不同的电压信号。这些电压信号在计算机的输入接口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在计算机多路传输系统中,一些简单的模块称为节点。
2.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的数据总线
车联网复用系统的数据总线是模块间运行数据的通道,即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对于模块中可以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这种数据称为双向数据总线。一般来说,所有汽车制造 商 都使用专用数据总线。通常根据表1-4中列出的推荐数据选择使用哪种数据总线。
表1-4车载各类网络适用的场合数据总线的传输速率通常采用比特率来表示,比特率是每秒干位,用Kbit/s表示,通常可简写为Kb/s,或每秒兆位,用Mbit/s或Mb/s表示。
3.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的网络
车联网复用传输系统的网络功能是连接多条数据总线实现信息共享,或者将数据总线和模块组合成一个系统。
4.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的体系结构
车联网多路传输系统的架构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配置。它的输入和输出终端指定哪些信息可以输入,哪些信息可以输出。该架构通常包括12行。使用双绞线时,数据传输基于两条线之间的电位差。当其中一条线路传输数据时,它有一个接地参考电压。排除故障时,我们可以根据电压的有无来判断数据总线是否正常工作。
5.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的通信协议。
车联网复用系统的通信协议相当于交通运输的交通规则。大多数通信协议使用它们的数据总线,并且网络是专用的。因此,排除故障时也需要专门的诊断软件。
6.车载网络多路传输系统网关
车联网复用系统的网关实际上是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其功能是保证不同协议、不同速度的数据总线之间的数据传输无差错、信息共享、协议不冲突。 @2019
5. 最近几天车载网络只有2g网,是什么样的情况
最近很多人的车载网络不稳定,只能搜到2G网络。可能是车载搜索网络的装置接触不良。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汽车内部控制功能电控单元相互之间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长采用点对点的链接会使得车内线束增多,这样在考虑内部通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给汽车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减少车内连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交换,同时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上,实现CAN、LAN、LIN、MOST等基础构造的汽车电子网络系统,即车载网络。
3.车载信号不好的处理方法
当出现车内信号不好时应该先观察周围环境,如果是偏僻的地方那么可能是当地的信号差,如果是繁华的地方的话,应该是车内的接收装置出现问题,应该把车开去维修店处理一下,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如果还不行建议进行汽车全面检修。
大家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评论。
6. 车载网络的类型有哪些
车载网络的类型有两种:CAN控制器局域网、LIN局域互联网络和MOST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
车载网络是为了在提高性能与控制线束数量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在20 世纪 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基于数据网络的车内信息交互方式。
一、CAN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是德国BO SC H公司从80年代初为解决 现代 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 测试 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最高可达1Mbps。
二、LIN局域互联网络
LIN标准包括了传输协议的定义、传输媒质、开发工具间的接口、以及和软件应用程序间的接口。LIN提升了系统结构的灵活性,并且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角度而言,都为网络中的节点提供了相互操作性,并可预见获得更好的EMC(电磁兼容)特性。
三、MOST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
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是在汽车制造 商 和供应商中越来越受推崇的一种网络标准。MOST网络以光纤为载体,通常是环型拓扑。MOST可提供高达25Mbps的集合带宽,远远高于传统汽车网络。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播放15个不同的音频流。因此主要应用在汽车信息娱乐系统。
车载网络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车联网防盗、行车姿态联网控制、行车信息联合监控、舒适装备联动控制、多媒体娱乐联网控制等等。
(图/文/摄: 李水清) @2019
7. 车载网络的类型有
车载网络的类型有:
A类低速网络:传输速率一般小于10kbit/s(千比特每秒),主流协议是LIN(局域互联网络),主要用于电动门窗、电动座椅、照明系统等。
B类中速网络传输速率在10~125kbit/s之间,对实时性要求不太高,主要面向独立模块之间数据共享的中速网络。主流协议是低速CAN(控制器局域网络),主要用于故障诊断、空调、仪表显示。
车载网络注意:
1、它们具有多个漏洞,例如缺少消息身份验证,缺少消息加密以及用于争用解决的基于ID的仲裁机制。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发起复杂的攻击,这些攻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因此,应谨慎处理车辆的安全性。在本文中,我们调查了诸如CAN,汽车以太网和FlexRay之类的车载网络协议的安全漏洞。
8. 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网络技术的构成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
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它通过集成多种通信技术将汽车内部各部件、汽车内部与外部之间相连成网络,形成智能网联系统。网络是智能网联汽车传递的桥梁。
一.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体系构成
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包括三种网络,以车内总线通信为基础的车内网络,也称车载网络;以短距离无线通信为基础的车载自组织网络;以远距离通信为基础的车载移动互联网络。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是融合车载网、车载自组织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网络系统。
1)车载网络 车载网络是基于CAN、LIN、FLexRay、MOST、以太网等总线技术建立的标准化整车网络,实现车内各电器、电子单元间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号在车内网上的传输,使车辆具有状态感知、故障诊断和管理控制等功能。
2)车载自组织网络 车载自组织网络是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自主构建的V2V、V2I、V2P之间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V2V、V2I、V2P之间的信息传播,使车辆具有行驶环境感知、危险辩识、智能控制等功能,并能够实现V2V、V2I之间的协同控制。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V2V和V2I信息交换技术,而V2P信息交换技术研究较少。在中国,V2P信息交换很重要,因为路面上有很多行人、自行车等。中国的交通事故高发于车辆右转情况下,驾驶员很难看到右边的行人、自行车等。
3)车载移动互联网 车载移动互联网是基于远距离通信技术构建的车辆与互联网之间连接的网络,实现车辆信息与各种服务信息在车载移动互联网上的传输,使智能网联汽车用户能够开展商务办公、信息娱乐服务等。
二.车载网络类型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提出将车载网络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A类低速网络、B类中速网络、C类高速网络、D类多媒体网络和E类安全应用网络。不同类型的车载网络需要通过网管进行信号的解析交换,是不同的网络类型能够相互协调,保证车辆各系统正常运转。
1)A类低速网络 A类低速网络传输速率一般小于10kbit/s,有多种通信协议,该类网络的主要协议是LIN(局域互联网络)。LIN是用于连接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的低成本串行通信网络。LIN采用SCI、UART等通用硬件接口,配以相应的驱动程序,成本低廉,配置灵活,适应面较广,主要用于电动门窗、电动座椅、车内照明系统和车外照明系统等。
2)B类中速网络 B类中速网络传输速率为10-125kbit/s,对实时性要求不太高,主要面向独立模块之间数据共享的中速网络。目前该网络的主流协议是低速CAN(控制器局域网络),主要用于故障诊断、空调、仪表显示等。
3)C类高速网络 C类高速网络传输速率为125-1000kbit/s,对实时性要求高,主要面向高速、实施闭环控制的多路传输网。这类网络的主流协议是低速CAN、FlexRay等协议,主要用于牵引力控制、发动机控制、ABS、ASR、ESP、悬架控制等。
4)D类多媒体网络 D类多媒体网络传输速率为250kbit/s-100Mbit/s,该网络协议主要有MOST、以太网、蓝牙、ZigBee技术等,主要用于要求传输效率较高的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等。
5)E类安全网络 E类安全网络传输速率为10Mbit/s,主要面向汽车安全系统的网络。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网络宽带和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车载网络类型会不断增加。
智能网联汽车各种网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配合关系,整车厂可以从实时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出发,选择合适的网络配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类网络技术的优势。
三.车载网络特点
智能网络汽车车载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化 智能网联汽车电控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复杂,它包含多达数百个ECU通信节点,ECU被划分到十几个不同的网络子系统之中,由ECU产生的需要进行通信的信号个数多达数千个。
2)异构化 为满足各个功能子系统在网络带宽、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不同需求,CAN、LIN、FlexRay、MOST、以太网、自组织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多种网络技术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得到应用,因此,不同网络子系统中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异构性。这种异构性不仅体现在网络类型的不同方面,而且同种类型的网络在带宽和传输速率方面也存在异构性,如高速CAN和低速CAN。网关用来实现不同网络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和异构网络的集成,所以在网关内需要对协议进行转换。
3)网关互联的层次化架构 智能网联汽车电控系统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具有层次化特点,它同时包括同一网络子系统内不同ECU之间的通信和两个或多个子系统所包含的ECU之间的跨网关通信等多种情况。如防碰撞系统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安全子系统、底盘控制子系统、车身子系统以及V2V、V2I、V2P之间的交互和协同控制。
4)通信节点组成和拓扑结构是变化的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实现V2V、V2I、V2P之间的通信,所以它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包含的通信节点和体系结构的拓扑结构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