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ifi芯片和WIFI模块有什么区别
wifi芯片和WIFI模块区别为:组成不同、功耗不同、用途不同。
一、组成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是嵌入式Wi-Fi模块,主控芯片一般为功能简单的32位单片机(MCU),内置Wi-Fi驱动和协议,接口为一般的MCU接口如UART等。
2、WIFI模块:WIFI模块集成了射频收发器、MAC地址、WIFI驱动、所有WIFI协议。
二、功耗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在功耗上做了很大的改善,比较适合对功耗控制比较严格的无线家电设备。
2、WIFI模块:WIFI模块需要非常强大的电脑CPU来完成应用才能正常工作,功耗比较高。
三、用途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适合于各类智能家居或智能硬件中,比如带WiFi功能的电视、空调、冰箱等。
2、WIFI模块:WIFI模块适合用在笔记本、平板电脑上的USB接口或者SDIO接口上。
B. STM32L152和S14432的无线网络系统如何设计【介绍】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L152和S14432的无线网络系统。系统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Cortex-M3核32位微控制器STM32L152和高集成度、低功耗的无线收发芯片S14432,适用于短距离的现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采用网络化管理并运用主节点备份技术和LEPS路由协议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1 主控芯片
STM32L15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提供的超低功耗、高数据安全性、高效能的ARM Cortex-M3微控制器系列芯片。STM32L15XXX系列芯片采用意法半导体的EnergyLite超低功耗平台,通过6个超低功耗模式能够在任何设定时间以最低的功耗完成任务。该控制器低功耗运行模式电流为10.4μA,工作电压为1.8~3.6 V,片上模拟功能的最低工作电压为1.8 V,数字功能的最低工作电压为1.65 V。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在32 MHz频率下的处理性能达到33 DMOPS(最大值),拥有灵活的欠压复位、片上闪存支持纠错码(ECC)、存储器保护单元(MPU)和JTAG熔断器。它采用的ARM Cortex-M3处理器可提供出色的计算性能和对事件的卓越系统响应,同时可应对动态和静态功率限制的挑战。
系统中采用STM32L152芯片,48脚LQFP封装。该芯片拥有128 KB Flash、16 KB RAM、4 096字节的E2PROM以及8个16位定时器;片上集成了丰富的外围模块,包括12位ADC、12位DAC、比较器、SPI、I2C、LCD、USB等。
2 无线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无线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是由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组成的树型拓扑网络。主节点组建和管理整个无线网络,实现向从节点传送控制指令和接收从节点的数据信息。从节点实现接收主节点传达的控制指令和将数据信息向主节点的传送。
3 系统硬件设计
无线网络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主节点、备份主节点和从节点都采取同样的硬件电路。STM32L152单片机控制SI4432实现无线数据的收发。射频收发芯片采用的是Silicon Labs公司推出的SI4432芯片。该芯片是一款高集成度、低功耗的EZRadioPRO系列无线收发芯片。其工作频段为240~960 MHz,接收灵敏度达到-117 dB,可提供极佳的链路质量,在扩大范围的同时将功耗降至最低,最高输出功率可达+20 dB,传输距离可达2km。
主控制芯片sTM32L152选用高速外部时钟信号(HSE),通过BOOT0和BOOT1来选择3种boot模式。芯片可以采用STM studio、Keil MDK-ARM等编译工具,拥有20引脚的JTAG接口可以使用ST-LINK和ULINK2仿真器。主控制电路通过一个RS232接口与控制系统通信。主控制芯片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
STM32L152通过标准的SPI接口与SI4432相接。主控制芯片通过SPI接口对射频芯片内部寄存器进行初始化配置,并且发送控制指令和读写数据信息。SI4432的SDN、NIRQ、NSEL、GPIO0、GPIO1、GPIO2等与主控制芯片相连。SDN引脚为工作模式位,NIRQ引脚为中断状态输出,NSEL引脚为片选信号,GPIO1和GPIO2为天线选择位。射频电路工作在470 MHz的中心频率段。470~510 MHz为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免申请的无线计量频段。射频芯片硬件电路如图4所示。
整个无线网络只采用一个主节点,设计中采用硬件冗余技术。在主节点处设置一个备用主节点,备用主节点是主节点的复制品,拥有主节点同样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同一级别的主节点地址。当控制系统检测到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可以激活冗余主节点,以替代主节点保证整个无线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C. STM32W108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图书简介
物联网技术(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体,是近年来应用开发与研究的热点。现在,物联网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到智能感知和监控领域,并开始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安全监控、一体化智能网络、国防工业、物理信息系统等领域得到全面应用。我们可以预见,基于物联网应用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设立物联网专业,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物联网专业并招生。因此,迫切地需要一本与当前物联网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材,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本书以当前最为流行的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低功耗处理器STM32W108设计无线组网和控制节点,其性能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芯片中的最高配置。本书力求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可能不惜篇幅,图表并用,并设有实例解析,以便每一个物联网技术开发的初学者都能快速上手,为物联网相关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内容安排如下。
◆嵌入式与物联网技术概述: 给出了物联网的整体结构,并对其内部的功能模块单元进行分析,给出了典型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ARM CortexM3技术: 介绍了ARM CortexM3技术架构,对内核模块及最新的Thumb2高效指令集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低功耗处理器STM32W108的物联网应用设计: 采用意法半导体(ST)芯片STM32W108,对芯片的体系结构、内部存储器与无线射频模块、通用IO接口、中断机制、串行通信接口(UART通信和SPI通信)、AD转换器、802.15.4/ZigBee协议栈接口函数(API接口函数)、STM32W108两节点及多点间通信、多传感器环境参数监测、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及实时环境监测实例、节点定位方法和大规模节点自组织与移动智能体导航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具体应用开发实例和解决方案。
D. wifimcu是什么
WiFiMCU以嵌入式WiFi模块为载体,创造性的将Lua解释器移植到嵌入式模块中,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极其便捷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WiFiMCU基于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MW3165模块(后续将会支持其它MICO系统平台),直接运行Lua脚本,操作硬件资源,实现智能硬件创客类产品快速开发,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l 比Arino更简单的交互:通过UART/Telnet交互,屏蔽MCU寄存器设置,脚本操作硬件,无需编译直接运行;
l 硬件可靠,接口丰富:STM32 MCU品质,可外接多种类型传感器、显示器和执行器;
l 用Lua编写IOT应用:30秒实现WiFi模块连接无线路由器,发送数据到远程服务器;提供丰富的WiFi和网络操作函数,实现复杂网络应用;
l 开源,交互式,可编程,低成本,简单,智能,WI-FI硬件;
l 提供硬件的高级接口,可以将应用开发者从繁复的硬件配置、寄存器操作中解放出来,用交互式Lua脚本,像arino一样编写硬件代码;
l 事件驱动型API极大的方便了用户进行网络应用开发,使用类似Nodejs的方式编写代码,并运行于5mm*5mm大小的MCU之上,加快物联网应用开发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