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2M协议转换器 在线等!
2M协议转换器是一种关键的通信设备,它能够灵活地将以太网信号或V.35信号转换为E1信号,或反之亦然。这种转换使得数据能够在同步数字体系(SDH)或准同步数字网(PDH)中进行长距离的传输,这对于需要跨越较远距离传输数据的应用场景尤其重要。
以太网信号是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传输格式之一,而V.35信号则常用于电话交换网络。E1信号是一种常见的数字传输格式,常用于电信网络中,提供每秒2.048兆比特的传输速率,能够承载大量的数据。2M协议转换器通过将这些不同的信号格式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2M协议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如远程监控、宽带接入、企业网络扩展等。它不仅支持数据的高效传输,还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对于保证网络通信的质量至关重要。
此外,2M协议转换器还支持多种协议,包括PPP(点对点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和SDH/SONET(同步数字体系/同步光学网络)等,这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2M协议转换器是实现网络间高效、可靠数据传输的重要工具,它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提升网络性能和优化数据传输具有重要作用。
2. 通信2M接口基本知识点简介
2M接口,作为业务设备应用中占比极高的接口类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源于对2M接口知识的缺乏,导致问题复杂化。因此,本文将对2M接口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供读者参考。若有不妥之处,欢迎交流。
硬件接口类型主要有两种:非平衡的75欧姆和平衡的120欧姆接口。
2M帧结构详解。2M,即2048kbit/s,其帧结构包含32个信道,每个信道由8位组成,每秒传送8000帧,总速率即为2048kbit/s。
2M信号传输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进行模数转换,并进行传输码型编码,使用HDB3码。HDB3码特点为:“0”码不变,“1”码交替变换为+1或-1,当连续“0”码超过3个时,第4个“0”码被替换,以利于时钟提取。
2M的帧结构有5种,包括非帧结构、PCM30、PCM31、PCM30 CRC和PCM31 CRC。
非帧结构主要用于数据传输,仅包含1个0时隙,其他时隙不做区分。
PCM30和PCM31的区别在于,PCM30可传输30个信道信息,PCM31可传输31个信道信息。PCM30用于1号信令业务,PCM31常用于7号信令电路和DDN电路。
0时隙携带帧同步信号、CRC、A告和冗余信息。帧同步信息在偶数帧的第2至第8位,为固定的0011011码流。奇数帧第1位定义为1,区分国际或国内电路。CRC在偶数帧的第1位,每4个偶数帧构成1个CRC-4。A告在奇数帧的第2位,表示告警状态。冗余信息在偶数帧的第3至第8位,较少使用。
2M在交换网络、信令网、数据网和网管网中的应用。交换网络中,PCM31格式的2M用于话务传输,备用时钟提取、信号同步等。信令网上,使用PCM31格式传送信令链。数据网上,非帧格式用于数据传输,实际带宽为1984bit/s。网管网中,主要使用PCM31格式,通过统一平台统一传送各种类型网管信息。
2M的测试方法主要为在线测试和断线测试。在线测试检测HDB3码型误码率,断线测试则通过伪随机码测试或两端仪表接收与发送实现,精度更高。
数据网上2M电路非帧格式使用,实际带宽1984bit/s,0时隙保留,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