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能提供 計算機網路系統集成施工方案與操作規范啊!!!謝謝
http://www.km99.com.cn/news.asp?NewsId=252
這是一個設計方案實例。
不知道是否對你有些幫助。
② 求:電腦、網路維護記錄。
browseui.dll文件丟失解決方案說進不了
後過去看看,有這樣的提示,大概是這樣,「沒有找到browseui.dll 因此這個應用程序未能啟動,重新安
裝應用程序可能會修復」。
這個時候我用「CTRL+ALT+DEL」打開了任務管理器,一看「explorer.exe」這個進程也沒,想用「WIN+E
」打開資源管理器,也沒用;後來發現browseui.dll 保 存著windows的很多資源,如:工具欄、資源管
理器和IE瀏覽器按鈕等等圖標。沒辦法了,後用U盤到另一XP的 \windows\system32下了這個文件。
再插入到那台電腦,同樣先打開任務管理器,在文件菜單下,新任務(運行),或用快捷鍵ALT+N。
然後輸入「CMD」, x:\browseui.dll c:\windows\system32 (X為你U盤的盤符),再重新載入下,
運行「regsvr32 browseui.dll」, OK!(注冊表寫入)完成,桌面顯示了吧。
過一會兒又來找我了,說網頁中她無法輸入任何信息;鍵盤和滑鼠在網頁中輸入信息都不起任何作用!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判斷是mshtmled.dll文件丟失的緣故,我從自己電腦上復制過去拷貝到
C:\windows\system32\目錄下!然後運行「regsvr32 mshtmled.dll」, OK!(注冊表寫入)完成。。搞
定!
剛回到自己辦公室又來找我了,說聲音沒了,我過去一下音效卡驅動安裝好並啟用了,進控制面版--聲音、
語音設備看了一下,音效卡驅動沒被啟用!我懷疑也是驅動里的某個DLL文件丟失了,不過我直接進設備管
理器--音效卡驅動---屬性---更新驅動---選已經裝過的驅動---重新恢復一下!---一切OK~~哈~
網路崗 v5 企業特別版 + 網路崗金版(金版系列) 4.9.1特別完美版
③ 計算機網路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STP,VLAN,VTP,單臂路游,ARP病毒,在多我也想不起來了
④ 計算機網路相關問題
C、橙白、橙、綠白、綠
⑤ 計算機見習典型案例記錄及分析
計算機網路工程典型案例分析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已在國內實施了一段時間,但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規范的設計文檔格式。行業內各公司根據實際施工需要,制定了標準的設計內容和規範文檔,以滿足工程施工要求。本章例舉了幾個典型的工程設計示例,以便讀者了解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的設計內容及文檔格式。
一、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案例
1.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1)網路概述.
從學院實際情況出發,校園網工程分為三個階段完成。第
一階段實現校園網基本連接,第二階段校園網將覆蓋校園所有建築,第三階段完成校園網應用系統的開發。學院校園網建設的一期工程覆蓋了教學、辦公、學生宿舍區、教工宿舍區,接入信息點約為2600個,投資400萬。為了實現網路高帶寬傳輸,骨幹網將採用千兆乙太網為主幹,百兆光纖到樓,學生宿舍10M帶寬到桌面,教工宿舍100M帶寬到桌面。
(2)校園建築物布局說明
學院校園網覆蓋了41棟樓房,其中學生宿舍12棟,教工
宿舍20棟,辦公樓、實驗大樓、計算中心、電教樓、圖書館、招待所、青工樓各一棟,教學樓兩棟。網路管理中心已定在電教樓三樓。
(3)信息種類和數量
該院的校園網現有電話網路系統已覆蓋整個校園,因此本次綜合布線工程不考慮語音,只考計算機信息點。校園網各建築物信息點分布情況,如表6-1所示,總共計算機信息點為2622個。該信息點的分布設計已經考慮了今後的網路發展的需要,信息點的數量已經預留了一定的數量。
(4)現有網路情況
計算中心二樓、三樓機房及電機系辦公室已組建自已的局
域網路,連接計算機達320台。電教樓一樓的計算機實驗室也已組建了小的區域網絡,連接計算機達92台。圖書館一、二、三樓已組建了區域網絡用於采編,連接計算機達10台。
5.網管中心位置
該學院已指定網管中心設立在電教樓三樓,位於學院的中
心點。
6.通訊間及線纜設計
考慮到該學院的學生宿舍、教工宿舍均為5層以下的建築物,因此可以將設備間和通訊間合並,只需在第2層或第3層設置一個通訊間即可。通訊間內安裝適量的配線架,便於以後的管理和維護。配線架數量根據建築物信息點數量而定。
考慮以後網路的發展,選擇的線纜的規格不能太低。目前六類線纜成本過高,比較合適的線纜是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能夠滿足以後155Mbps的ATM網路應用。
⑥ 計算機網路工程師問題
國家的有:計算機軟體水平考試(初、中、高級)
初級:網路管理員
中級:網路工程師
高級:網路規劃設計師
你去網路一下 「考試吧」裡面有計算機分類,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很全的),
計算機等級考試對於計算機專業來說是張廢紙,你去看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簡介:對於非計算機專業....
⑦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工程
計算機網路工程是計算機網路的各項基本技術和主流技術的集合。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工程的基礎知識、乙太網和無線區域網技術、廣域網和接入網技術、Internet和網路互連技術、網路伺服器的建立和管理、網路安全技術、網路需求與規劃、網路設計、網路管理和維護等
⑧ 計算機網路的簡答問題!~希望懂網路的老師們來簡答一下。
1.數據通信系統或計算機網路系統中,傳輸媒體的帶寬或容量往往會超過傳輸單一信號的需求,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線路,希望一個信道同時傳輸多路信號,這就是所謂的多路復用技術.採用多路復用技術能把多個信號組合起來在一條物理信道上進行傳輸,在遠距離傳輸時可大大節省電纜的安裝和維護費用 分為頻分多路復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時分多路復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IIg)是兩種最常用的多路復用技術。
2.無線區域網的優點
(1)靈活性和移動性。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位置的限制,而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無線區域網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移動性,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2)安裝便捷。無線區域網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3)易於進行網路規劃和調整。對於有線網路來說,辦公地點或網路拓撲的改變通常意味著重新建網。重新布線是一個昂貴、費時、浪費和瑣碎的過程,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故障定位容易。有線網路一旦出現物理故障,尤其是由於線路連接不良而造成的網路中斷,往往很難查明,而且檢修線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線網路則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5)易於擴展。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可以很快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擴展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節點間"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實現的特性。
3.三級IP地址由網路號.子網號.主機號三部分組成. 域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網址,就是為了方便記憶而起的名字,而當我們訪問一個域名(網址)時,網路是如何找到這個地址並把信息傳遞給你的呢?那就首先通過域名伺服器(DNS)將這個網址翻譯成IP地址,然後通過IP地址找到這台伺服器。
4.一 MODEM方式
MODEM是一種將計算機連接到公共交換電話網路上的數據通信設備。它能夠將計算機的數字系統轉換(調制)成能夠在電話線路上傳送的模擬信號;在另一端的數據機又將信號解調回數字位。該方式上網優點是:原始投入省,只要有一台電腦、一個MODEM,一部電話即可,缺點是上網速率低,理論上的最高速率56KBIT/S。是目前我國家庭上網的主要方式。
二 ISDN方式
ISDN俗稱一線通。它是另一種適合家庭用戶的上網方式,傳輸速度提高,可以同時上網、打電話、發傳真,上網最高速率128KBIT/S,但費用比MODEM方式要高。ISDN使一個普通的用戶線最多可以連接8個終端,並為多個終端提供多種通信的綜合服務,從而成為真正的"一線通"。
三 ADSL方式
利用現有的電話線網路,在線路兩端加裝ADSL設備,即可為用戶提供高寬頻服務,提供8MBIT/S的高速下行速率,遠高於ISDN速率,而上行速率有1MBIT/S,是普通電話拔號MODEM的百倍以上,傳輸距離能達3-5KM。另外,ADSL方式上網和打電話互不影響,也為用戶生活和交流帶來便利。ADSL的優點是:可以利用現有的市內電話網和電話交換局的機房,可以降低施工和維護成本,對電話業務沒有影響。缺點是它對線路質量要求較高,當線路質量不高時,推廣使用有困難。
這三種是電信部門經營的,都是利用現有的電話線路,上網費用包括電話費和網路資源使用費,按時間(分鍾)計費。
四 CABLE MODE方式
利用有線電視網進行數據傳輸,CABLE MODE是連接有線電視同軸電纜與用戶計算機之間的中間設備。優點是:可利用已有的有線電視網,只需要對同軸電纜網進行雙向改造,可以使用有線電視台機房。缺點是:系統調試較為復雜,不可預見因素多。廣電寬頻網對家庭用戶費用採用包月制。
五 區域網方式
凡是在單位區域網內的家庭,可通過區域網代理接入網際網路。
六 城域網方式
城域網實際上是一個大的區域網。家庭用戶採用光纜到樓、比絞線到戶的方式,不再佔用電話線路,在費用上則以包月的方式結算。
七 電力"貓"方式
目前,此項技術尚處在試用階段,但不久或許會成為家庭上網的新選擇。
以上幾種家庭可在選擇上網方式,分別由廣播、電視、電力或大公司提供,家庭用戶可選擇的范圍越大,得到的將是更好的服務。
5.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
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
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
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碟驅動或引發了其它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並不
寄生於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占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
可以從不同角度給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一種定義是通過磁碟、磁帶和網路等作為媒介傳播擴散,能「傳染」 其他程序
的程序。另一種是能夠實現自身復制且藉助一定的載體存在的具有潛伏性、傳染性和破壞性的程序。還有的定義是一種人為
製造的程序,它通過不同的途徑潛伏或寄生在存儲媒體(如磁碟、內存)或程序里。當某種條件或時機成熟時,它會自生復制
並傳播,使計算機的資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壞等等。這些說法在某種意義上借用了生物學病毒的概念,計算機病毒同生物病毒
所相似之處是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和網路,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體」。它能夠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各種破壞,同時能夠自我復
制, 具有傳染性。
所以, 計算機病毒就是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存儲介質(或程序)里, 當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的具有對計
算機資源進行破壞作用的一組程序或指令集合。
按破壞性分
⑴ 良性病毒
⑵ 惡性病毒
⑶ 極惡性病毒
⑷ 災難性病毒
按傳染方式分
⑴ 引導區型病毒
引導區型病毒主要通過軟盤在操作系統中傳播,感染引導區,蔓延到硬碟,並能感染到硬碟中的"主引導記錄"。
⑵ 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是文件感染者,也稱為寄生病毒。它運行在計算機存儲器中,通常感染擴展名為COM、EXE、SYS等類型的文件。
⑶ 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具有引導區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兩者的特點。
⑷ 宏病毒
宏病毒是指用BASIC語言編寫的病毒程序寄存在Office文檔上的宏代碼。宏病毒影響對文檔的各種操作。
按連接方式分
⑴ 源碼型病毒
它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編譯之前插入其中,並隨源程序一起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源碼型病毒較為少見,亦難以編寫。
⑵ 入侵型病毒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中的部分模塊或堆棧區。因此這類病毒只攻擊某些特定程序,針對性強。一般情況下也難以被發現,清除起來也較困難。
⑶ 操作系統型病毒
操作系統型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統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統,這類病毒的危害性也較大。
⑷ 外殼型病毒
外殼型病毒通常將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開頭或結尾,相當於給正常程序加了個外殼。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屬於這一類
本題參考資料:復制的
6.
防火牆就是一個位於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路之間的軟體。該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路通信均要經過此防火牆。
防火牆的功能
防火牆對流經它的網路通信進行掃描,這樣能夠過濾掉一些攻擊,以免其在目標計算機上被執行。防火牆還可以關閉不使用的埠。而且它還能禁止特定埠的流出通信,封鎖特洛伊木馬。最後,它可以禁止來自特殊站點的訪問,從而防止來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為什麼使用防火牆
防火牆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入侵者必須首先穿越防火牆的安全防線,才能接觸目標計算機。你可以將防火牆配置成許多不同保護級別。高級別的保護可能會禁止一些服務,如視頻流等,但至少這是你自己的保護選擇。
防火牆的類型
防火牆有不同類型。硬體防火牆和軟體防火牆。
防火牆就是一個位於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路之間的軟體。該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路通信均要經過此防火牆。防火牆對流經它的網路通信進行掃描,這樣能夠過濾掉一些攻擊,以免其在目標計算機上被執行。防火牆還可以關閉不使用的埠。而且它還能禁止特定埠的流出通信,封鎖特洛伊木馬。最後,它可以禁止來自特殊站點的訪問,從而防止來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目前市場上的防火牆基本大同小異,瑞星、天網等都可以用的。
不過目前的很多遠程監控程序都是採用反向鏈接方式,這樣一來防火牆基本上就形同虛設了,防止非法遠程監控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安裝媲西伊遮斯。媲西伊遮斯是遠程式控制制軟體的剋星,是一款採用全新技術、唯一專門從根本上阻斷遠程監控的軟體。它能從根本上徹底阻斷非法屏幕監控、非法鍵盤和滑鼠記錄,阻斷密碼大盜和文檔資料的竊取,是一款全新概念的防阻非法監控的軟體。只要一出現四大非法監控,媲西伊遮斯馬上自動切斷。尤其對於那些未流行病毒、黑客自己製作的木馬以及某些所謂的正當監控軟體作用更明顯,因為這些是殺毒軟體無法查到無法殺掉的
⑨ 山西省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軟體的智能建築工程質量檢測驗收記錄表
表A.0.1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表B.0.1 設備材料進場檢驗表
表B.0.2 隱蔽工程(隨工檢查)驗收表
表B.0.3 更改審核表
表B.0.4 工程安裝質量及觀感質量驗收記錄
表B.0.5 系統試運行記錄
表C.0.1 智能建築工程分項工程質量檢測記錄表
表C.0.2 子系統檢測記錄
表C.0.3 強制措施條文檢測記錄
表C.0.4 系統(分部工程)檢測匯總表
表D.0.1 資料審查
表D.0.2 竣工驗收結論匯總
表C.0.1-0401 程式控制電話交換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402 會議電視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403 接入網設備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404 衛星數字電視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405 有線電視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406 公共廣播與緊急廣播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501 計算機網路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0502 計算機網路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0503 應用軟體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0504 應用軟體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0505 網路安全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0506 網路安全系統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0601 空調與通風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2 變配電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3 公共照明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4 給排水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5 熱源和熱交換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6 冷凍和冷卻水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7 電梯和自動扶梯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8 數據通信介面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09 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10 系統實時性、可維護性、可靠性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611 現場設備安裝及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701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1 綜合防範功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2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3 入侵報警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4 出入口控制(門禁)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5 巡更管理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6 停車場(庫)管理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807 安全防範綜合管理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0901 綜合布線系統安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0902 綜合布線系統安裝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0903 綜合布線系統性能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0904 綜合布線系統性能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1001 系統集成網路連接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1002 系統數據集成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1003 系統集成整體協調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1004 系統集成綜合管理及冗餘功能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1005 系統集成可維護性和安全性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表C.0.1-1101 電源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1102 電源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1103 防雷與接地系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1104 防雷與接地系統分項工程質量檢測記錄表(Ⅱ)
表C.0.1-1201 環境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表C.0.1-1202 環境檢測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
表C.0.1-1301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Ⅰ)
附錄五 季(年)檢登記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附表
附錄四 控制器日檢登記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附表
附錄三 系統運行日登記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附表
附錄二 系統竣工表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附表
附錄一 調試報告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6-92)附表
表C.0.1-1306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Ⅵ)
表C.0.1-1305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Ⅴ)
表C.0.1-1304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Ⅳ)
表C.0.1-1303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Ⅲ)
表C.0.1-1302 住宅(小區)智能化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