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非同步傳輸模式就是說客戶發送請求後,不需要一直等待結果出來就可以往下執行,如果要等這個消息的結果出來然後才可以繼續執行就叫同步!打個比方,如果有人打電話問你某人的電話號碼,你說要別人別掛,查一下再告訴別人就是同步,如果要他掛了,你等會發簡訊告訴他就是非同步!
B. 計算機網路通信採用同步和非同步兩種方式,寫出他們的優缺點,誰能幫幫我.
包括同步和非同步
同步時時等到對方應答,講究時時性,一般用於立即有結果的系統,性能差些
非同步就是信息發出去了,結果不知道什麼之後回來,不是時時性,這樣計算機可以處理其它事情,性能好
這個個人感覺需要開兩個通信信道。也就是利用兩個SOCKET來處理。
具體設計如下。
服務端做兩個Listener監聽通訊,然後BeginAcceptTcpClient。
客戶端這邊,先向上傳信道的Listener發起非同步連接。
回調委託函數中執行的第一步就是再次執行Listener的BeginAcceptTcpClient,以准備其他客戶端的連接。
然後客戶端在上傳信道的線程中發起對下載信道的非同步連接,然後上傳信道的線程要使用線程同步機制處在阻塞狀態,以防止這邊執行操作;直連接上下載信道後,再釋放這個線程鎖。
兩個信道都連接上後,上傳信道上,服務端的Client處在同步接受狀態(不需要非同步了,因為你的連接已經是非同步了),你可以設置recv的超時時間,並在catch中設置超時錯誤的處理委託,譬如使用下載信道向客戶端發送超時斷開連接的命令,以防止客戶端長期掛在線上這種情況;反過來,客戶端這邊的下載信道的Client處在同步接受狀態,這個把超時時間設置為無窮大(就是0),因為客戶端不需要檢測超時。
這個時候,客戶端可以利用上傳信道來發送數據,也可以利用下載信道來接受數據。如果你的
客戶端發送信息的時候,服務端想要斷開連接,就從下載信道發送這個命令,然後收到命令後該怎麼處理就是你的事情了,你可以先斷開下載信道,等數據發送完畢後再斷開上傳信道,或者直接就斷開兩個連接。
如果要使用單信道的話,兩邊都要非同步接收和發送。在程序設計上應該會比較省事。以為非同步發送和接收是隨時都可以做的,所以你根本不用考慮沖突的問題,兩條消息都可以收的到,甚至可以同時發送接收。但是因為反復的非同步申請,在線程開銷上會比較大。
D. 使用RConnection的非同步start連接網路,怎樣知道已經連接成功
麻煩啊。是不是三版以後使用Carbide比較好呢,比使用VS.net要好一些呢麻煩啊。是不是三版以後使用Carbide比較好呢,比使用VS.net要好一些呢
E. 在網路中常提到的「同步」、「非同步」,通常是指什麼
同步」- 由同步方法調用的業務流程。換言之,使用「要求返回的客戶端請求」節點或「同步訂閱」節點來表示「Starting Event」。 在不同的場合,同步和非同步有不同的理解。在通信領域,同步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狀態同步,與二樓的解釋大體吻合;另一個是指時鍾同步,指通信雙方在時鍾頻率上(甚至相位)保持相同。非同步是對應的狀態。
F. 什麼是同/非同步介面
同步串口
可以工作在DTE和DCE兩種方式,一般情況下,同步串口作為DTE設備,接受DCE設備提供的時鍾。
同步串口可以外接多種類型電纜,如V.24和V.35等。VRP可以自動檢測同步串口外接電纜類型,並完成電氣特性的選擇,一般情況下,無需手工配置。
同步串口支持的鏈路層協議包括PPP、幀中繼、LAPB和X.25等。
支持IP和IPX網路層協議。
可以通過執行show interfaces serial命令查看同步串口的當前外接電纜類型以及工作方式(DTE/DCE)等信息。
非同步串口
有兩種非同步串口,一種是將同/非同步串口設置為工作在非同步方式,介面名稱為Serial;另外一種是專用非同步串口,介面名稱為Async。
非同步串口可以設為專線方式和撥號方式。在應用中更常用的是撥號方式,非同步串口外接Modem或ISDN TA(Terminal Adapter,終端適配器)時可以作為撥號介面使用,封裝鏈路層協議SLIP或PPP,支持IP和IPX等網路協議。
G. 計算機網路,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困惑已久……
其實很好理解,同步是指發送/接收方都需要時鍾,數據的發送接受都是在時間上均勻的,比如每0.2秒發送/接受一個碼元,那麼每隔0.2秒必然需要發送/接收到一個碼元。因此用示波器觀察的話,每個碼元在時間軸上是均勻的,所以稱為「同步」。
而非同步不需要時間信號,所以下一個時間片里可以發送也可以不發送,可以想像,如果同步方式沒有時間控制,收到的必然是一串無法理解的亂碼,因此,同步,非同步是截然不同的2種
而同步正式因為處理的都是大塊的數據,所以區別數據單元的時間信號才非常重要。
H. 計算機網路的傳輸方式 (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分別是什麼意思)
同步傳輸(ATM)是按數據幀進行傳送、字元與字元間的傳輸是同步無間隔的,收發方的時鍾必須嚴格一致。
非同步傳輸方式(STM)是按字元一個一個地發送,字元與字元間傳輸間隔是任意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時鍾要求沒有同步的嚴格。
參考: http://blog.21ic.com/user1/2216/archives/2006/33370.html
I. 什麼是非同步通信方式
非同步通信,兩個字元之間的傳輸間隔是任意的,每個字元的前後都要用一些數位作為分隔位。比較起來,在傳輸率相同時,同步通信方式下的傳輸效率要比非同步方式下的高,因為同步方式下的非數據信息比例要較小。但是,在同步方式下,要求進行信息傳輸雙方必須用同一個時間進行協調,在傳輸數據的同時,還必須傳輸時鍾信號。而在非同步方式下,接收方的時鍾頻率和發送方的時鍾頻率不必完全一樣。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J. 計算機網路中何謂非同步鏈路
這個要看鏈路層傳輸的協議而定的,如果與同步一起區分的話會好理解一點。
非同步協議是以字元為傳輸單位的,而同步協議有面向字元和比特的兩種。
非同步協議傳輸東西的時候每一個字元都獨立開來發送,字元之間的時間間隔是任意的。
……
……………………有事要閃,背書的話對我來說也很難,你去找找協議方面的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