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中型企業辦公網路設計計算機網路

中型企業辦公網路設計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2022-08-21 23:57:20

1. 中小型企業網路設計方案

1.選定方案原則
在規劃Intranet的網路拓撲結構時,應根據企業規模的大小、分布、對多媒體的需求等實際情況加以確定。一般可按以下原則來確立:
(1)費用低
一般地在選擇網路拓撲結構的同時便大致確立了所要選取的傳輸介質、專用設備、安裝方式等。例如選擇匯流排網路拓撲結構時一般選用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選擇星形拓撲結構時需要選用集線器產品,因此每一種網路拓撲結構對應的所需初期投資、以後的安裝維護費用都是不等的,在滿足其它要求的同時,應盡量選擇投資費用較低的網路拓撲結構。
(2)良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
在選擇網路拓撲結構時應考慮企業將來的發展,並且網路中的設備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一些設備的更新換代或設備位置的變動,所選取的網路拓撲結構應該能夠方便容易地進行配置以滿足新的要求。
(3)穩定性高
穩定性對於一個網路拓撲結構是至關重要的。在網路中會經常發生節點故障或傳輸介質故障,一個穩定性高的網路拓撲結構應具有良好的故障診斷和故障隔離能力,以使這些故障對整個網路的影響減至最小。
(4)因地制宜
選擇網路拓撲結構應根據網路中各節點的分布狀況,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的網路拓撲結構。例如對於節點比較集中的場合多選用星形拓撲結構,而節點比較分散時則可以選用匯流排型拓撲結構。另外,若單一的網路拓撲結構不能滿足要求,則可選擇混合的拓撲結構。例如,假設一個網路中節點主要分布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則可以在該兩個節點密集的場所選用星型拓撲結構,然後使用匯流排拓撲結構將這兩個地方連接起來。
2.總體結構框架概述
在充分按照網路設計原則的基礎上,考慮到組網費用,結合平時學習組網經驗,本次小型企業內部組網核心設備由華為Quidway S2352P-EI(AC)系列交換機組成,接入設備由華為Quidway S2326TP-SI系列交換機組成,連接Internet的路由器採用思科CISCO 2811系列路由。
3. 網路拓撲圖設計
4. IP地址劃分
本次小型企業組網,核心設備由一台華為Quidway S2352P-EI(AC)交換機與一台思科CISCO 2811系列路由器組成,位於綜合樓核心機房內,兩台設備都採用最基本硬體配置,S2352P-EI(AC)提供48可用埠。5台華為Quidway S2326TP-SI交換機分別位於核心機房或者部分距離較遠的辦公點處,每台提供26個可用埠。所有設備之間均採用乙太網線鏈接,其中S2352P-EI(AC)與S2326TP-SI之間採用雙乙太網線連接形成冷備份防止其中一根故障影響用戶的使用。客戶自己建設的WEB伺服器,文件伺服器,FTP。
現把根據具體部門需求劃分5個VLAN,技術部、財務部、生產部、管理層、網管用各一個VLAN。各VLAN之間只能通過路由發送數據包,也就是說VLAN在第二層是相互隔離的。
其中VLAN規劃如下:
VLAN2:172.16.2.0/24 技術部
VLAN3:172.16.3.0/24 財務部
VLAN4:172.16.4.0/24 生產部
VLAN5:172.16.5.0/24 管理層
VLAN6:172.16.6.0/24 網管
其中可以根據需要在路由處做其中幾段地址的NAT,其餘都可以與外網隔離,實現安全需要。
各個Vlan的IP地址劃分如表3.1所示:
表3.1 各Vlan IP地址劃分
Vlan ID
IP地址范圍
網關IP地址
最多可連接主機數
Vlan2
172.16.2.1—172.16.2.254
172.16.2.1
254
Vlan3
172.16.2.1—172.16.2.254
172.16.3.1
254
Vlan4
172.16.2.1—172.16.2.254
172.16.4.1
254
Vlan5
172.16.2.1—172.16.2.254
172.16.5.1
254
Vlan6
172.16.2.1—172.16.2.254
172.16.6.1
254
路由器各埠IP地址配置如表3.2所示:
表3.2 各路由器埠IP地址
路由介面
IP地址
路由器f0/0介面
211.85.1.2
路由器f0/1介面
192.168..1.1
5.測試結果
以VLAN1為例,來測試VLAN1到網關的連接情況

2. 組建網路設計報告

公司小型辦公網路設計

此網路設計盡供參考!

摘要:

本網路有兩個模塊:公司互聯網模塊與園區網模塊:公司互聯網模塊擁有與互聯網的連接,同時也端接VPN與公共服務(DNS、HTTP、FTP、SMTP)信息流。園區模塊包含第2層交換功能與所有的用戶以及管理與內部網伺服器。

互聯網模塊為內部用戶提供了與互聯網的連接並使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訪問公共伺服器上的信息,同時還為遠程地點和遠程工作人員提供了VPN訪問能力。這種模塊不適用於電子商務類型的應用。

園區網模塊包含最終用戶工作站、公司內部網伺服器、管理伺服器和支持這些設備所需的相關第2層基礎設施。

關鍵字:

VPN;公共服務(DNS、HTTP、FTP、SMTP)信息流;互聯網;遠程;工作站;伺服器

1 目的要求

至少要有兩個LAN

一個WAN

網間設備之間能互通

註:在報告中要有各種設備的詳細配置命令

2 需求分析

小型辦公網路環境一般是的應用需求是作為辦公用途,所以在組建過程中,一般以辦公應用為主,主要實現的功能就是共享文件、列印機等應用。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如何構建小型辦公網路環境。

2.1費用因素

這是在組建網路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一般情況下,費用因素包括:設備的購買費用、寬頻線路租用費用這兩項。其中需要的設備主要是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的。

2.2 應用需求

這是在集成網路之前就需要考慮到的,用戶構建的網路主要是以辦公需求為主,主要是共享文件、列印機之類的需求,所以建議構建一個10/100M的交換乙太網絡就完全能夠滿足這些需求。

在接入線路方面,一般小型辦公網路環境對於流量的需求並不是很多,一般都是些獲取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等流量比較低的應用,所以選擇目前流行的一些寬頻接入方式就已經完全夠用。

目前適合小型辦公網路使用的寬頻主要有ADSL和乙太網接入,這兩種方式用戶可以根據辦公場所的現有線路環境來進行選擇,如果有乙太網接入方式就可以直接向ISP申請服務,而如果沒有隻能申請ADSL線路接入服務。以下是北京網通這兩項的費用比較,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需求來選擇。

2.3 管理和安全性因素

在小型辦公網路環境中,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因素也必不可少,但相對大型網路來說要簡單的多,所以一般有條件的可以配備一名網管,而如果現有人員有對網路管理方面有經驗則不需要,一般需要的網路管理就是一些常用的升級操作,並不復雜。在安全性方面,一般就是安裝和升級防火牆,定期對網路中的病毒進行查殺的工作。

2.4 組網方法

2.4.1 內部網路:

前面我們提到,小型辦公網路可以使用10/100M的交換乙太網來組建內部網路,在這里我們需要的設備包括網路適配器和交換機這兩種設備。

網路適配器就是一般的網卡,在市場上一般的PCI網卡三十元左右就可以買到,網卡需要每台上網的計算機都必須提供,主要有PCI和PCMCIA兩種,PCI網卡用於台式機當中,而PCMCIA卡則用於筆記本電腦當中,價格相應會貴一些。

交換機設備則需要根據網路中的終端數量來進行選擇,目前市場上適合小型辦公網路使用的交換機有5口、8口、16口和24口幾種,在選擇的過程我們需要根據網路中終端數量的多少來選擇,而且在選擇時還應注意要有冗餘和日後網路升級的考慮。

2.4.2 外部網路

前面我們也提到小型辦公網路可以選擇ADSL或乙太網兩種接入方式。在這里,我們需要講解的是幾種寬頻共享上網方式。一般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共享一條寬頻線路上網:

<1>代理伺服器方式共享上網

這種方式不需要其他的投資,但需要提供一台主機用作代理上網使用,這台機器需要配備兩塊網卡,不需要如寬頻路由器等共享上網設備。缺點是如果這台機器出現故障或關機時,所有的機器都會受到影響而不能正常上網。

<2>寬頻路由器方式共享上網

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購買寬頻路由器,優點是不需要過多的維護,只要打開寬頻路由器就可以隨時提供共享上網服務,缺點是寬頻路由器有可能會因為性能、病毒等種種因素造成使用網路的不正常。

3 網路規劃

本網路有兩個模塊:公司互聯網模塊與園區網模塊:如圖1。公司互聯網模塊擁有與互聯網的連接,同時也端接VPN與公共服務(DNS、HTTP、FTP、SMTP)信息流。園區模塊包含第2層交換功能與所有的用戶以及管理與內部網伺服器。關於這種設計的討論的前提是小型網路用作企業的頭端。

圖1

3.1 公司互聯網模塊

互聯網模塊為內部用戶提供了與互聯網的連接並使用戶能夠通過互聯網訪問公共伺服器上的信息,同時還為遠程地點和遠程工作人員提供了VPN訪問能力。這種模塊不適用於電子商務類型的應用。

互聯網模塊涉及的關鍵設備有:SMTP伺服器、DNS伺服器、FTP/HTTP伺服器、防火牆或防火牆路由器、第2層交換機(支持專用VLAN):如圖2。

擁有公共地址的伺服器是最容易被攻擊的。以下是互聯網模塊潛在的威脅:未授權訪問、應用層攻擊、病毒與特洛伊馬攻擊、密碼攻擊、拒絕服務、IP電子欺騙、分組竊聽、網路偵察、信任關系利用、埠重定向。

設計指南——在小型VPN網路設計中,該模塊堪稱為極至。VPN功能被壓縮入一個機箱,但依然執行著路由選擇、NAT、IDS和防火牆功能。在確定如何實施該功能時,提及了兩種主要替代措施。第一是使用帶防火牆和VPN功能的路由器。這種選擇為小型網路帶來了極大的靈活性,因為路由器將支持在當今網路中可能是不可或缺的所有高級服務。作為一種替代措施,可使用帶VPN的專用防火牆來取代路由器。這種設置給部署造成了一些限制。首先,防火牆通常都只是乙太網,要求對相應的WAN協議進行一些轉換。在目前的環境中,大多數有線和DSL路由器/數據機都是由電信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可用於連接乙太網防火牆。如果設備要求WAN連接(如電信供應商的DSL電路),那麼,就必須使用路由器。使用專用防火牆不具備輕松配置安全性和VPN服務的優勢,當發揮防火牆功能時,可提供改進性能。無論選用哪種設備,都要考慮一些VPN的因素。請注意,路由器傾向於允許信息流通過,而防火牆的預設設置則傾向於阻止信息流通過。

從ISP的客戶邊緣路由器開始,ISP出口將限制那些超出預定閾值的次要信息流,以便減少DDoS攻擊。同時在ISP路由器的入口處,RFC1918與RFC 2827過濾功能將防止針對本地網路及專用地址的源地址電子欺騙。

在防火牆的入口,RFC1918與RFC2827將首先被用於驗證ISP的過濾功能。此外,由於零散的分組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防火牆將丟棄那些在互聯網上不應被視作標准信息流的零散分組。這種過濾有可能導致某些合格信息流被丟棄,但考慮到允許以上不合格的信息流通過所帶來的風險,上述情況是可以接受的。目的地為防火牆的信息流僅限於IPSec信息流和用於路由的任何必要協議。

防火牆為通過防火牆發起的會話提供了連接狀態執行操作以及詳細的過濾。擁有公共地址的伺服器通過在防火牆上使用半開放連接限制能夠防止TCP SYN洪水。從過濾的角度講,除了將公共服務區域的信息流限定到相關地址和埠外,在相反的方向上也在進行過濾。如果某個攻擊涉及到一個公共伺服器(通過規避防火牆和基於主機的IDS),那麼這個伺服器應該不會再進一步攻擊網路。為了緩解這種攻擊,具體的過濾將防止公共伺服器向其他任何地點發出任何未授權請求。例如,應該對Web伺服器進行過濾,以便使其不能自身產生請求,而只能回答來自客戶機的請求。這種設置有助於防止黑客在實施最初的攻擊後將更多的應用下載到被破壞的機器。同時還有助於防止黑客在主攻擊過程中觸發不受歡迎的會話。這種攻擊的例子是從Web伺服器生成一個xterm,再通過防火牆將其傳送到黑客的機器。此外,DMI上的專用VLAN可以防止一個被破壞的公共伺服器攻擊同一區域的其他伺服器。這種信息流甚至不能被防火牆發現,由此可以證明專用VLAN的重要性。
從主機的角度看,公共服務區域內的每個伺服器均擁有主機入侵檢測軟體,用於監控OS級的任何不良活動以及普通伺服器應用的活動(HTTP、FTP、SMTP等)。DNS主機應該只響應必要的命令,同時消除任何可能有助於黑客的網路偵察攻擊的不必要響應。這包括防止從任何地點進行zone傳輸(合格的二級DNS伺服器除外)。在郵件服務方面,防火牆在第7層過濾SMTP信息,以便只允許必要的命令到達郵件伺服器。

防火牆與防火牆路由器的安全功能中通常包括一些有限的NIDS功能。這種功能會影響設備的性能,但在您遭受攻擊的情況下卻能提供一些關於攻擊的信息。您是犧牲部分性能換取了攻擊透明度。如果不使用IDS,許多攻擊將被放棄,但監控站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具體攻擊。VPN連通性是通過防火牆或防火牆/路由器實現的。遠程地點用預共享的密鑰進行彼此驗證,遠程用戶則通過園區模塊中的訪問控制伺服器得到驗證。

與上述設計不同的設計將是為了提高網路容量或將各種不同的安全功能分配給不同的設備。這樣這種設計就越來越象本文後面要討論的中型網路設計。在完全採用中型網路設計之前可以先添加專用的遠程訪問VPN集中器,以提高遠程用戶群的可管理性。

圖2

3.2 園區網模塊

園區網模塊包含最終用戶工作站、公司內部網伺服器、管理伺服器和支持這些設備所需的相關第2層基礎設施:如圖3。在小型網路設計中,這種第2層功能已被並入單個交換機中。

設計指南——園區交換機的主要功能是交換生產與管理信息流並為公司和管理伺服器以及用戶提供連接。在交換機內部可以實施VLAN,以減少設備間的信任關系利用攻擊。例如,公司用戶可能需要與公司伺服器通信但彼此之間可能沒有必要通信。
由於園區模塊中沒有第3層服務,因此必須注意,由於內部網路的開放性,這種設計越來越注重應用和主機的安全性。因此,園區中的關鍵系統上也安裝了HIDS,包括公司伺服器與管理系統。

在管理站與網路其餘部分之間設置一個小型過濾路由器或防火牆能夠提高總體安全性。這種設置將使管理流量只沿著管理員認為必要的方向傳輸。如果機構內部的信任水平高,那麼可以取消HIDS(盡管我們不建議這樣做)。

圖3

3.3 分支機構與獨立式配置

在分支機構中不要求配備遠程訪問VPN功能,因為公司總部通常會提供這種功能。此外,管理主機一般位於中央地點,這種設置要求管理信息流穿過地點到地點VPN連接回到公司總部。

4 網路實現

4.1 應用BOSSON軟體畫出公司小型辦公網路拓補圖

網路拓補圖

4.2 配置路由器

相關程序如下:

配置路由器基本參數

通過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欄按鈕「 eRouters」選擇「 R1」並按照下面的 過程進行路由器基本參數的配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 ISP

ISP (config)#ena se c1

ISP (config)#line vty 0 4

ISP (config-line)#pass c2

ISP (config-line)#int eth 0

ISP (config-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ISP (config-if)#no shut

ISP (config-if)#int se 0

ISP (config-if)#ip add 10.0.0.1 255.0.0.0

ISP (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ISP (config-if)#no shut

ISP (config-if)#end

ISP # run start

通過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欄按鈕「 eRouters」選擇「 R2」並按照下面的 過程進行路由器基本參數的配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host R2

R2(config)#ena se c1

R2(config)#line vty 0 4

R2(config-line)#pass c2

R2(config-line)#int eth 0

R2(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int se 0

R2(config-if)#ip add 10.0.0.2 255.0.0.0

R2(config-if)#no shut

R2(config-if)#end

R2# run start

配置、測試靜態路由選擇路由器 R1 並配置相關的靜態路由信息,如下所示:

ISP #conf t

ISP (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0.0.0.2

ISP (config)#end

ISP # run start

選擇路由器 R2 並配置相關的靜態路由信息,如下所示:

R2#conf t

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0.0.0.1

R2(config)#end

R2# run start

選擇路由器 R1 並按照下面的步驟測試靜態路由配置結果:

ISP #show ip route

選擇路由器 R2 並按照下面的步驟測試靜態路由配置結果:

R2#show ip route

4.3 配置交換機

相關程序如下: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 SW1

SW1(config)#ena se c1

SW1(config)#line vty 0 15

SW1(config-line)#pass c2

SW1(config-line)#int fe 0/1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1(config-if)#int fe 0/2

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1(config-if)#int vlan 1

SW1(config-if)#ip add 192.168.0.1 255.255.255.0

SW1(config-if)#no shut

SW1(config-if)#end

SW1# run start

通過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欄按鈕 「 eSwitches」選 擇「 SW2」 並 按照下面 的過程進行交換機基本參數的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 SW2

SW2(config)#ena se c1

SW2(config)#line vty 0 15

SW2(config-line)#pass c2

SW2(config-line)#int fe 0/1

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2(config-if)#int fe 0/2

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2(config-if)#int vlan 1

SW2(config-if)#ip add 192.168.0.2 255.255.255.0

SW2(config-if)#no shut

SW2(config-if)#end

SW2# run start

通過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欄按鈕「 eStations」選 擇「 Host 1」並按照下面 的步驟配置 Host 1 的相關參數

4.4 給相應網路PC配置IP地址

通過 Boson NetSim 中的工具欄按鈕「 eStations」選 擇「 Host 1」並按照下面 的步驟配置 Host 1 的相關參數:

鍵入「回車鍵」繼續。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ipconfig /ip 192.168.0.11 為 Host 1 設置 IP 地址、子網掩 碼。

在 Host 2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ipconfig /ip 192.168.0.22 為 Host 2 設置 IP 地址、子網掩 碼。

在 Host 3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ipconfig /ip 192.168.0.33 為 Host 3 設置 IP 地址、子網掩 碼。

在 Host 4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ipconfig /ip 192.168.0.44 為 Host 4 設置 IP 地址、子網掩 碼。

4.5 檢測網路暢通性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192.168.0.1 測試到交換機 SW1 的管理 IP 的連通性。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192.168.0.2 測試到交換機 SW2 的管理 IP 的連通性。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192.168.0.22 測試到 PC 機 Host 2 的連通性。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192.168.0.33 測試到 PC 機 Host 3 的連通性。 在 Host 1 的命令提示符下鍵入 ping 192.168.0.44 測試到 PC 機 Host 4 的連通性。

5 結論

小型辦公網路環境一般是的應用需求是作為辦公用途,所以在組建過程中,一般以辦公應用為主,主要實現的功能就是共享文件、列印機等應用。

6 心得體會

通過本次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我更加充分的理解了課本上的知識,並能夠加以擴展,從而應用於實踐當中,在BOSON軟體中虛擬實現一個小型辦公網路,畫出網路簡單模塊拓補圖,對其內部器件進行相應的正確配置。達到網路暢通、功能齊全、安全可靠的目的,並符合公司對網路的要求水平。

通過本網路的設計,我基本掌握了路由器、交換機、網路適配器以及SMTP伺服器、DNS伺服器、FTP/HTTP伺服器的用途及配置維護方法,了解了防火牆對網路的重要性,從而對我的網路知識有了更深一步的加深與延拓,是今後學習和工作中的一次寶貴經驗。

7 參考文獻:

[1]《計算機網路》(第四版) 謝希仁編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4-2

[2]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網路安全基礎》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年4月

[3]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

《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CCNP1高級路由(第二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年3月

[4]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

《思科網路技術學院教程CCNP 2遠程接入(第二版)》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年2月

[5]圓網—無線區域網安全技術

3. 中等企業的網路系統規劃

中小規模企業區域網的需求特點和建網策略
一、概述
1、 高性能的千兆網路核心

隨著網路用戶數量和應用種類的不斷增加,10/100M網路成本的不斷下降,目前大部分用戶的桌面系統均已採用
百兆到桌面,網路主幹則為千兆乙太網絡。與以前的區域網絡技術相比,千兆網路具備簡單、高效、建設成本低等顯著優勢。尤其是基於銅纜雙絞線的千兆乙太網絡技術產品的推出,使千兆網路的建設成本進一步降低,千兆網路無疑已經成為建設企業網路核心的最佳之選。

2、 端到端的智能化網路

目前,用戶的網路需要承載各種結合數據、語音、視頻、圖形圖像等多種信息載體的應用,而它們對網路傳輸服務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語音和視頻信息的傳輸需要恆定的網路帶寬,同時對網路的延時和延時抖動要求嚴格,圖形圖像信息則對網路帶寬要求較高,即使傳統的數據信息的傳輸對於不同的業務應用其網路服務要求也是不同的。這樣,網路需要能針對不同類型的應用來滿足對傳輸服務質量的要求。同時網路用戶也需要能對不同業務應用和網路資源的訪問進行安全控制。解決網路服務質量和安全的關鍵在於網路的智能化,而且是從過去的智能化核心模式向從網路核心(核心交換機)到網路邊緣(桌面交換機)端到端的智能化模式遷移。

3、 高可靠性的網路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MPRII,ERP等類型的生產製造管理軟體在企業日常管理中的應用也在不斷普及。企業運營與管理都是基於網路業務應用而實現的,網路系統穩定可靠的的運行是關鍵。

4、 管理簡單的網路

網路用戶數量和規模、網路承載的業務應用、網路技術和產品的採用都在不斷的 加,這意味著網路的復雜度在不斷增加,網路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風險也在同步提高。尤其對於中小網路用戶。所以他們更需要建設能夠簡單管理的網路 。

二.用戶需求分析

本次工程需要滿足:
部分部門寬頻訪問INTERNET、IE瀏覽、收發電子郵件、下載軟體及電子商務。
內網及外網可對內部伺服器訪問。
遠程工廠接入內網並可對內部伺服器進行訪問

三.系統方案設計

3.1設計原則

根據該廠具體情況和要求,我們設計具體的解決方案時主要考慮到下列原則:

3.1.1先進性與實用性原則

採用的技術應是業界先進的,選用的設備和軟體應是國內外著名廠商的主流、先進的產品,但又不盲目追求高、洋、全。適應投資能力,既先進又實用。能滿足性能要求,易於操作、管理和維護。易於學習、掌握和應用。人機界面友好,應用環境良好。

3.1.2標准化與開放性原則

選用的設備、軟體和通訊協議符合國際標准或工業標准。要使網路硬體環境、軟體環境、通訊環境、操作平台與高層應用系統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減至最小,便於發揮各自的優勢。

3.1.3開放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1能適應計算機硬、軟體技術的迅速發展。

2 硬體上簡便的重新組合能夠支撐新環境要求和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3 底層應用系統支撐軟體的版本升級對高層應用系統的影響應局限在可控制的范圍內或無影響。
4 能適應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的變化。
5 能採用VLAN(虛擬網路)技術劃分網路。
6 在盡量少變動或不變動硬體體系結構的同時,能適應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的變化。
7 應用系統能適應用戶發展的新要求,易於修改和擴展新功能。

3.1.4可靠性與安全性原則

採用最新的各種容錯技術,使網路系統有較高的可靠性。系統對各級網路有監測和管理能力。採用劃分虛擬網段、子網隔離、「防火牆」等安全控制措施。主設備能進行在線修復、更換和擴充。主設備專線 UPS供電。樓內供電線路有良好的地線。網路通訊線路在樓外一律採用光纜。電力線路應有防雷電措施。

3.1.5重視應用與服務原則

不僅重視網路平台建設,更要重視應用與增值服務。

3.1.6經濟性與可擴充性原則

在達到總設計目標的前提下,爭取高的性能/價格比。網路應有良好的可擴充性,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增加新的任務、擴充新的能力,系統應能方便升級且能最大的限度保護現有的投資。

2.用戶需求分析

本次工程需要滿足:
部分部門寬頻訪問INTERNET、IE瀏覽、收發電子郵件、下載軟體及電子商務。
內網及外網可對內部伺服器訪問。
遠程工廠接入內網並可對內部伺服器進行訪問

3.系統方案設計

3.1設計原則

根據該廠具體情況和要求,我們設計具體的解決方案時主要考慮到下列原則:

3.1.1先進性與實用性原則

採用的技術應是業界先進的,選用的設備和軟體應是國內外著名廠商的主流、先進的產品,但又不盲目追求高、洋、全。適應投資能力,既先進又實用。能滿足性能要求,易於操作、管理和維護。易於學習、掌握和應用。人機界面友好,應用環境良好。

3.1.2標准化與開放性原則

選用的設備、軟體和通訊協議符合國際標准或工業標准。要使網路硬體環境、軟體環境、通訊環境、操作平台與高層應用系統之間的相互依賴性減至最小,便於發揮各自的優勢。

3.1.3開放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1能適應計算機硬、軟體技術的迅速發展。

2 硬體上簡便的重新組合能夠支撐新環境要求和適應新技術的發展。
3 底層應用系統支撐軟體的版本升級對高層應用系統的影響應局限在可控制的范圍內或無影響。
4 能適應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的變化。
5 能採用VLAN(虛擬網路)技術劃分網路。
6 在盡量少變動或不變動硬體體系結構的同時,能適應管理體制和組織結構的變化。
7 應用系統能適應用戶發展的新要求,易於修改和擴展新功能。

3.1.4可靠性與安全性原則

採用最新的各種容錯技術,使網路系統有較高的可靠性。系統對各級網路有監測和管理能力。採用劃分虛擬網段、子網隔離、「防火牆」等安全控制措施。主設備能進行在線修復、更換和擴充。主設備專線 UPS供電。樓內供電線路有良好的地線。網路通訊線路在樓外一律採用光纜。電力線路應有防雷電措施。

3.1.5重視應用與服務原則

不僅重視網路平台建設,更要重視應用與增值服務。

3.1.6經濟性與可擴充性原則

在達到總設計目標的前提下,爭取高的性能/價格比。網路應有良好的可擴充性,隨著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增加新的任務、擴充新的能力,系統應能方便升級且能最大的限度保護現有的投資。

3.1.7方案設計依據標准

網路設計和網路設備符合以下標准:
IEEE 802.3 10Base-T 網路標准
IEEE 802.3 100Base-T 快速乙太網標准(包括三種傳輸介質指標100BaseTX、100BaseT4、100BaseFX)
IEEE 802.3x 1000Base-T 千兆乙太網標准
LAN Emulation V1.0 區域網模擬標准
MPOA標准
CCITT ISDN 綜合業務數據網路標准

3.1.8通訊協議標准

網路層和傳輸層TCP/IP協議並兼容IPX、X.25等協議,支持PPP和SLIP協議。

3.1.9布線和電氣安裝標准

方案設計中靠近以下標准:
中國電氣設計規范
工業電氣設計規范
GB/T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工程設計規范
ANSI EIA/TIA607民用建築通訊接地標准
ANSI EIA/TIA-568A商務建築布線標准
ANSI EIA/TIA-569A商務建築通道標准
ANSI EIA/TIA-606 商務建築布線系統文檔建立標准
EIA/TIA TSB-67 商務建築布線系統測試標准

3.1.10網路管理標准

符合IETF 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3.2方案說明

如網路拓撲圖所示,公司網路機房在辦公樓二樓,機房主要設備有防火牆、主幹交換機、分支交換機、網路機櫃、資料庫伺服器、MAIL/WEB伺服器、文件伺服器;分支一樓有二台24口交換;二芯光纖到遠程車間,用華碩8口交換機GX1008與各電腦相連。各分支交換機和伺服器直接聯結在主幹交換機上,同部門終端IP在同一網段並連接在同一台分支交換機上,每台分支交換機在主幹交換機上設置為不同VLAN。根據部門的許可權,在主幹交換機上添加相應路由表。

3.2.1設備選用及介紹

1、主幹交換機: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為這個目的服務的,能夠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轉發。對於數據包轉發等規律性的過程由硬體高速實現,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確定等功能,由軟體實現。

出於安全和管理方便的考慮,主要是為了減小廣播風暴的危害,必須把大型區域網按功能或地域等因素劃成一個個小型的區域網,這就使VLAN技術在網路中得以大量應用,而各個不同VLAN間的通信都要經過路由器來完成轉發,隨著網間互訪的不斷增加。單純使用路由器來實現網間訪問,不但由於埠數量有限,而且路由速度較慢,從而限制了網路的規模和訪問速度。基於這種情況三層交換機便應運而生,三層交換機是為IP設計的,介面類型簡單,擁有很強二層包處理能力,非常適用於大型區域網內的數據路由與交換,它既可以工作在協議第三層替代或部分完成傳統路由器的功能,同時又具有幾乎第二層交換的速度,且價格相對便宜。

在企業網和教學網中,一般會將三層交換機用在網路的核心層,用三層交換機上的千兆埠或百兆埠連接不同的子網或VLAN。本方案採用的是華碩3112三層交換機,GX3112 是華碩最新推出的高性能網管型三層千兆交換機,不僅具備強大的路由能力和全方面的交換功能,更為企業級應用需求與企業級千兆網路架構提供了高品質的網路管理和高質量的服務。通過對華碩3112三層交換機的適當配置,如VLAN、路由等,即可實現項目需求,外網對伺服器的訪問則由防火牆管理。

2、工作組交換機:用於各型網路的接入層,需要具有接入簡單、配置和維護容易、高性能,線速無阻塞等特點。這里我們選用ASUSGX1024交換機,它提供24埠自動偵測(Auto-Sensing)10/100Base-TX 埠,具備Auto MDI/MDIX 功能,可自動直連網線或交叉網線. 豐富的LED 系統狀態燈號顯示。提供4.8G 的背板帶寬及3.6Mpps 的包轉發率,支持線速(Wire Speed)交換能力。同時也為將來的網路擴展留有充分的空間。

4. 求一個中小企業計算機網路設計方案

如果是中小企業的話,一般不太多,就一二百台電腦那樣吧。推薦用華為的設備,很方便的。用一台e300防火牆做路由網關,配置好dhcp和agent等規則,可以限制什麼時段計算機可以做什麼,有內部網伺服器的,就作個路由映射;看建築布局了,可以用環網,也可用鏈接網結構。每層樓可以架設一台3928交換機,能接入24台計算機,每台交換機之間可以用光纖組網,網速很不錯。配置好三個vlan就可以,一個管理的,一個普通的;殺毒軟體有中小企業版的,可以購買一套,一般就20000元人民幣左右兩年。

5.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某中型企業雙出口網路設計)

兄弟``照你這樣算`每個員工都用電腦那要分配900個IP``192.168.0.0夠嗎?如果真的是以安全來看的話``我建議分不同的內網地址比較好`A類地址10.0.0.0 也行呀`
這個網路有一點點復雜的哦``你給的這些還太少了``具體網路拓樸還得根椐你們公司的樓面來覺定`
```首先算算要多少個內網IP```根據IP來確定交換機的個數,再根據部門的需要來劃分VLAN``然後再劃分串列鏈數``這是內部網路``再根據樓面結構來確定內網有兩條專線那肯定用兩條路由器`用熱備份協議`這個協議可以幫你達到`要達到輕載要求:低負載,高帶寬,簡單,有效,保證骨幹網路的穩定有效。
2.設備可管理,出口具有負載均衡和冗餘備份功能;
根據這個劃分用RAP、或OSPF協議``

6. 中小型公司網路設計方案

樓上很明顯的:Ctrl+c Ctrl+v

[email protected]

給我發個信息,我給你畫個拓撲結構,大致策劃過程.

論文你自己寫

7. 畢業設計-課題名稱:中小企業網路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網路解決方案

關鍵詞: 網路 中小企業 解決方案
通常,500人以下的企業被統稱為中小企業(SME),設備、資金和管理是中小企業成長的幾個難題。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情況比較常見,如何在有限的資金投入狀況下,實現企業與人員的最高效的運作是中小企業的重要問題。 中小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對小型辦公資源共享、用戶訪問、信息反饋以及物流管理等問題都需要較好的處理解決手段。因而,建立一條可靠性強、管理性強以及投資較少的信息傳送渠道,是現今信息化社會中必須考慮的。
一些企業認為,信息化就是購買計算機、列印機、建立小型的資料庫並培訓或增加幾個專職員工使用,這樣的實際應用效果與過去完全手工記錄、管理的模式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僅僅是由紙質文檔改變為電子文檔而已。很多企業處於對電子文檔的不放心,還保留了紙質文檔做為備份,非但沒有增加工作的效率,反而多使用了人工,使得企業信息化成為一種門面的東西。投資增加效果不顯著,企業領導人轉而認為信息化不但無足輕重而且投資無效。
但是,在從傳統計劃經濟的脫胎換骨中,許多中小企業顯然還沒有意識到,網路,恰恰是企業內部的網路才是牽引其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因為今天的一切正在「殘酷」地證明:中小企業的網路建設將直接關繫到企業未來的生死存亡。 先讓我們看一看網路發展過程。網路發展經歷了以電子郵件、網上廣告查詢、企業網、網上交易(EDI)到現在的電子商務、電子世界的過程。而現在國內企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有多少企業建立了電子郵件系統?有多少廣告是通過網上發布的?更不用說網上交易、電子商務等等。網路應用並不僅僅是網上交易、網上做廣告,甚至網上交友、購物等等。我們應充分認識到網路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對促進生產力的作用。 在技術應用與創新方面,世界各國技術各有優勢,如果能集他們之大成將會對人類進步起極大的推動作用。典型事例是,波音777飛機就是由世界上幾個國家的技術人員在網上共同參與設計的。再如最新在美國太空梭上進行物理實驗是由中美俄等幾個國家技術人員共同設計的,這其中網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通過網路的使用,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 縮短產品開發周期,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 現代社會技術和工藝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無論是汽車的樣式,還是電腦的升級,時間短得使人們無法適應。只有通過網路與外界溝通,感受市場信息,使自己的行為融入全球市場行為當中,才能不至於落後他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任何一個企業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必須生活在國際的市場競爭中,如果沒有計算機網路,很難想像未來的企業將如何生存。 網路作為知識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產工具,給發達國家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卻在無形中再次拉開了世界上的貧富差距。第三世界中的一些落後國家由於電腦普及率低,經濟落後等原因,上網電腦屈指可數,據國際Internet協會的最新數據,與Internet聯網的電腦中有近七成分布在美國,而世界上美國以外的如此多的國家才佔三成,這就使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面臨知識時代一個最重要的法寶--信息的匱乏,其結果必然影響他們的發展速度。從這一點講,網路又擴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

目前在國內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已經出現的很強的「貧富差距」。一方面類似金融、電信等行業的大用戶的網路投入及應用不遺餘力,無論網路平台的構建,還是大投資的應用系統開發,水平直逼國外先進企業水平,佔有信息同時也佔有財富。另一方面,國內許多中小企業由於對網路應用作用的不了解,成為 「信息戈壁」,甚至許多企業還不知網路為何物,正逐步喪失企業未來賴以發展的技術平台,喪失信息同時也喪失財富。

也有部分企業認為網路建設是由必要性的,因此也建設了自己的網路平台,甚至有投巨資建立當今最先進千兆主幹平台的情況,但在網路應用方面卻沒有化大力氣投入,成為擁有企業內部高速信息公路然而沒有車在路上賓士的情況。網路局限於文件共享等簡單應用。本質上,網路平台只是信息化的「路」,而網路應用才是「路」上的「車」,僅僅有路而沒有車,所建設的高速網路系統成為擺設。

信息化、網路化是發展的大趨勢,網路平台建設是重要的,然而更重要的是網路化的應用。網路應用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幾乎可以涵蓋各個應用領域。產品設計,網路能夠達到有組織的設計協同。製造生產,網路能夠達到以電子設計的數據指揮自動化的生產。物資流通,網路能夠達到高速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而象金融、郵電等行業,離開網路已經無法生存。對於中小企業,一下進行這樣全方位的網路應用並不現實,投資力度過大。我們認為,首先實現辦公自動化,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溝通各部門之間的快速聯系,是改革企業管理方式、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過辦公自動化,首先理順企業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就能夠暴露出被日常繁雜辦公事務掩蓋的工作運轉瓶頸,使企業領導者能夠看清情況,針對重點問題加以解決,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網路化的辦公也能夠使企業領導者充分體會網路應用的優勢,為企業進一步的信息化改造進行謀劃,使企業不斷發展。

網路辦公應用

我們對辦公的理解不是僅僅理解為企業管理的辦公行為,也包括了產品設計、生產、銷售、貿易等過程中的信息資源利用和協同工作等,這種廣義的辦公概念包括了資源共享、查詢、交換等全面的應用范圍。

計算機在辦公方面的應用通常被稱為「辦公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早期,簡單的文字處理軟體加上列印機、復印機等設備,就構成了「辦公自動化」。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網路共享文件、電子文檔存儲,形成了網路辦公自動化的新概念。然而,隨著網路應用的進一步開展,網路辦公自動化極大的改變了傳統的辦公模式,提供了更高效的辦公手段。

網路辦公自動化的第一階段是指各種辦公設備數字化,出現了以列印機、傳真機、數字復印機、數碼相機、液晶顯示器、數字投影機、小型PBX中心為代表的辦公設備;第二個階段是指這些辦公設備向網路靠攏,實現其功能的重新組合,在功能重組中,將傳統辦公設備中的功能重疊部分(復印=掃描+列印;傳真=掃描+列印+傳送)藉助網路資源平台和共享手段實現組件功能的強化,然後再藉助網路實現這些強大組件功能的組合,以滿足不同辦公的需求,真正實現方便、高效和低成本;第三個階段是,數字化辦公徹底消除PC對辦公的制約,實現各類外設的智能化,遠程辦公將成為一種常見的辦公方式,辦公室內會出現大量利用網路資源的設備,如IP電話、IP傳真等,使辦公不再局限在小小的辦公室內,隨處可以辦公,隨時可以辦公。

隨著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普及,高效低成本和移動的特點已越來越成為現代辦公的需要。過去的辦公模式是以電話、集中會議為中心,外加公文紙、鋼筆、計算器、傳真機。以PC機應用為核心、輔之以各種辦公設備的辦公自動化方式,提供了較以前高的效率,但基本方式仍然是紙質傳遞。信息的共享仍然依賴於會議、人工查詢反饋等。網路的出現,使信息共享和信息傳遞的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形成了以網路為核心的現代辦公模式,即基於網路列印、網路傳真、電子郵件、網路資料庫資源共享等一系列的網路化應用。信息的傳遞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進行,企業各層次的領導需要的人事、物資、物流、客戶或協作單位情況、以至財務銷售等,都可通過網路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許可權進行查詢。收集員工意見、建議,發布企業公告,就某些決策進行公開討論、項目協同工作資源共享等都可便捷的透過網路進行,既減少了工作的中間環節、節省了人力佔用,也提高了辦事效率,協同工作資源共享更大大減少了工作中的混亂無序。

出差在外的人員,通過電話線路也能與企業的內部網相連,直接獲取自己的電子郵件、指令,了解公司的最近通告,取得出差所需的各種公司資料,還可將出差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反饋,使協同工作的同事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的信息。在這里,設備的概念被忽略,代之的將是網路應用和解決方案的概念。人們不再關心具體的列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設備,而關注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企業的網路辦公應用系統促進工作。

顯然,網路化的辦公應用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促進辦公效率的極大提升,辦公不再局限於辦公室內,辦公不再表現為辦公室人員在樓道中的繁忙穿梭,網路化辦公以其高速的信息傳遞減少了決策的失誤,同時也使在傳統溝通體繫上建立起來的管理原則得以打破,從而使管理的出現扁平化的新模式,這對於企業現代化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於網路辦公的高效率和高速度,信息資源共享使資源再利用的幾率大大增加,因此減少了管理的層次,使每個主管人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屬人數增多,管理層次減少。先進的網路計算機能及時收集、處理傳輸信息,不僅能幫助主管更早、更全面地了解下屬的工作情況,從而及時地提出忠告和建議,而且可使下屬更多地了解與自己工作有關的信息,從而更好地自主處理自己份內的事務,網路可以擴大主管的管理幅度,減少其管理層次。 管理層次的減少進一步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也使最高領導者更能有效的控制企業工作,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辦公網路化,不能忽視對Internet的利用。Internet與企業內部網路結合,為企業開闊了視野,提供了更新的發展方向。

Internet是一個全球化的互聯網路,也是巨大的信息資源寶庫。企業不但能夠從Internet上發現新的技術、新的商機,也能夠通過Internet快速便捷地與其他企業合作,交流信息、交換信息、共同發展。Internet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展示自己的場所,Internet還為企業提供了為全球用戶提供快速服務的媒介。在Internet上開展電子商務貿易,更為企業增加了一個新的商業機會。

網路辦公的應用方面

網路在辦公過程中,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對辦公起到強力的支持作用:

1. 文件共享
2. 列印共享
3. 網路傳真
4. 電子郵件
5. 遠程訪問
6. Internet的利用
7. 公文製作與傳送
8. 報表製作與傳送
9. 文件全文檢索
10. 客戶或相關協作單位資源的管理
11. 人事管理
12. 財務電算化
13. 公共設施、設備的調配
14. 信息發布查詢

1. 文件共享

文件共享是只網路內各計算機之間的文件能夠互相訪問。

在計算機應用之初,各計算機之間如果需要交換文件,只能通過將文件存放到軟磁碟上,然後進行軟盤傳遞。計算機網路出現後,聯網計算機之間的文件傳遞無需再傳遞軟盤,通過網路線路直接就可以發送文件,使文件共享成為方便的過程。對於普遍都需要的共享文件,還可以放到網路伺服器上。網路伺服器是網路內所有聯網計算機都能夠訪問到的計算機,伺服器能夠根據網路管理員分配的訪問許可權,控制聯網計算機能夠訪問的文件目錄。這樣,網路文件共享既能夠便捷的進行,也能夠進行相應的控制,保證重要的文件不會被任意人員訪問到,保證了文件的安全使用。

最早的伺服器文件共享是將共享文件放置在伺服器上的某個目錄中,設置對這些目錄的訪問許可權後供聯網計算機訪問。這種方式對於聯網計算機而言,只要設置了對網路伺服器某些目錄的對應連接關系(映射)後,聯網計算機就可以象訪問自己計算機上的某個目錄一樣進行訪問。但隨著計算機網路應用的發展,這種文件存放式的共享方式已經慢慢在退出應用。對於辦公信息文件而言,由於這種文件存放共享不能提供諸如全文檢索等功能,所以使用上的不便日益突出。不過,目前仍有一些低檔資料庫軟體需要採用這種方式運行,一些共享軟體也仍然能夠用這種方式使用,所以文件共享仍然是計算機網路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件共享是網路應用中最基本的應用方式,只要有計算機網路,就能夠實現文件共享。目前的網路操作系統象MS Windows 2000 Server、Novell Netware、各類UNIX等都支持伺服器方式的文件共享。

文件共享使得文件的再利用非常方便。我們經常有許多辦公文件的製作,是參照過去同類文件的格式、內容,只變動不多的內容就形成新的文件。如果不使用計算機文件,則我們需要在原文件上進行改動,然後再重新抄寫。抄寫一旦出現一點點錯誤就要重抄。計算機文件編輯十分簡單,直接在需要修改的位置插入文字、刪改文字,計算機能夠自動排版形成美觀的新文件。文件共享使舊文件的再利用價值大大提高,如果配合全文檢索一起工作,則辦公的效率就會因網路的存在而飛速提高。

2. 列印共享

在沒有計算機網路的時期,每台計算機幾乎都配備了列印機設備,否則辦公產生的文件不能被列印。採用存放文件到軟盤上,再使用別的計算機所配置的列印機進行列印的方法多數人都嫌繁瑣,因此幾乎所有的有計算機的人員都想方設法購置列印機方便自己列印。

每台計算機配備列印機,無疑會大大增加計算機應用的投資。列印機是一種低使用率設備,相對於辦公計算機,列印機工作的時間極為有限,因此充分利用列印機的資源、減少列印機的購置數量是提高投資有效性的一種手段。

列印共享的實現,使得每個辦公室以至每個辦公樓層中,只需要配置一台或數台列印機,即可滿足整個辦公環境的列印需求。十幾台甚至更多的計算機共同使用一台列印機,這在網路環境下極易實現。按十幾台計算機都配備列印機的投資,足夠購買一台快速激光列印機並加上網路設備的費用,而網路設備的投資回報並非僅僅網路列印一種,因此是非常合算的投資方式。

列印共享對於計算機使用者並沒有增加操作上的困難,一旦配置完成,與使用本機的列印機方法完全相同。

3.網路傳真

傳真也是常規辦公應用中常用的手段。通常的做法,是在一定范圍的辦公區域配置一台傳真機,提供所有人員共同使用。接受到外部傳真時,需要有人告知接收者。

在現在的辦公室內,已經比較少有手寫傳真文稿的情況,多數做法是在計算機上編輯完成一份傳真文稿,然後列印,再拿著列印好的文件去傳真機傳真發送。如果需要批量發送傳真,即一份同樣內容的傳真發送到不同的傳真機上,就需要傳真者守在傳真機前不停的發送,這顯然是一項工作強度比較大的難題。
計算機發送傳真,使得我們能夠脫離列印這一個步驟,直接由計算機將編輯好的傳真文稿通過Modem發送到對方的傳真機上,或者傳真到對方計算機的傳真接受系統上。從這個角度看,至少我們可以節約列印紙的耗費和對列印機的消耗,因此已經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網路傳真則是在網路上設置一台傳真伺服器設備,所有聯網計算機均可使用。當需要發送傳真時,任何一台聯網計算機(也可控制指定一些用戶發送傳真)將編輯好的傳真文稿直接通過傳真伺服器傳真。當同一時間需要傳真的人員較多時,傳真伺服器能夠自動按先後進行排隊,而發送傳真的用戶並不需要關心這些,也不需要再在傳真機前面排隊等候。批量發送更為方便,許多傳真伺服器系統支持多址發送。而且,為了減少長途電話費用的支出,還可以將批量的傳真定義到半價時段發送,以減少辦公費用。
發送計算機傳真與網路傳真,使用上並不麻煩,也無需過多培訓,就與使用列印機一樣,將文件列印到傳真埠,填寫電話號碼就完成了傳真的發送工作。

網路傳真的接收也是自動進行。進入的傳真直接由傳真伺服器接收,存放在伺服器內,由專人或前台行政人員根據傳真頭通過網路分發傳真。接收傳真使用網路傳真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減少傳真紙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傳真機無紙,導致重要的傳真不能接收,這一點比節省紙張的費用更為重要。

當然,在國內使用計算機傳真和網路傳真也有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國內的一些單位傳真機並不是自動職守,一些小單位傳真電話也兼做普通電話的作用,需要人工干預,還有將傳真機放到內部分機號碼的情況。在這時,網路傳真與計算機傳真都會失效。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這種情況慢慢也會逐步改善。但就目前而言,使用網路傳真仍需要有一台普通傳真機應對這些非自動傳真設備。

使用計算機傳真或網路傳真的另一個問題是手跡傳送、原件傳送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能夠通過使用圖像掃描儀將手跡、原件掃描後再通過網路傳真發送。目前普及型的圖像掃描儀售價僅1000多元人民幣,相比傳真機而言便宜得很多。同樣,這類傳真件的發送也可以使用普通傳真機。

4.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是網路最重要的應用方式。由於電子郵件的存在,使得全球的通訊方式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發送信息再不需要漫長的等待和高昂的郵政費用,向世界的另一面發送信息也不過是瞬息的事情。應該說,電子郵件改變了信息通訊的方式。電子郵件是Internet上最重要的網路應用。電子郵件是目前計算機網路最廣泛和最重要的應用之一,也是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一個基礎性設施。

電子郵件(E-mail)是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編制、存儲和傳遞的一種現代化通信方式。各種信息,如公文文件、私人信函和各種計算機文檔等,均可以用電子郵件快速而方便地傳送給接受者。
目前,各種單位的辦公基本上已經採用了計算機,即使在計算機應用水平很低的地方,一個單位內也會具備至少一台以上的計算機,用於重要的文件的列印和排版。因此,由計算機存儲的數字化文檔正在逐步取代紙面的文檔。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得以紙做為載體的文件開始不很重要了,除了需要領導簽字的文件外,其他文件幾乎都能夠以計算機數碼文件的形式保存。採用數碼文件,不但查詢、檢索、再利用等方面十分便利,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為通過電子郵件方式進行傳送提供了先決條件。

一般人可能認為,電子郵件主要用於國際互聯網上遠距離發送文件,單位內部使用的價值不大,其實不然。我們知道,許多文件並非都需要簽字後上交,往往在一份辦公文件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多次報送領導審閱,報送其他相關部門審閱,領導或其他部門發表意見後返回,修改後再報出去,直到最後滿意成為正式文件。在這個過程中,不存在簽字蓋章的問題,因此,本來文件就是在計算機上編寫的,報送審閱的過程都可以通過內部電子郵件進行,無需列印造成紙張浪費,無需跑路傳遞給各個相關部門,只有當文件正式生效的時候才需要列印一次、簽字蓋章,整個過程中能夠不浪費一張紙。對於協同工作中的討論、意見、建議等內容,由於不存在簽字蓋章的問題,更可以完全依靠電子郵件系統。最後文稿的形成,意見的採納,都可通過保存的電子郵件回顧、拷貝、粘貼進行。

內部使用的電子郵件系統一般都包括一下幾層安全特性:

(1)嚴格的身份驗證:不允許任何人以假冒的身份發送郵件,也不允許任何人冒名竊取別人的郵件。

(2)可靠的加密措施:為防止郵件信息在傳輸過程中被人非法截閱,郵件信息在發送方要能進行加密編碼, 在接受方要能進行相應的解碼。

(3)收發郵件的不可抵賴性:即使發送方和接收方均不能修改已經發送和接收的郵件內容和收發記錄(收發時間和收發者),從而均不能抵賴相應的責任問題。

由於上述的安全特性,在計算機網路得到充分應用時,過去需要簽字蓋章的一些企業內部文件也完全能夠摒棄簽字蓋章的過程。收到文件的人員只要看到電子郵件的發出人信息,就能夠確認這份文件的有效性。電子郵件只有在使用自己的密碼登錄後才能夠使用,關鍵崗位人員平時注意離開辦公位置後關閉電子郵件系統,就能夠有效的防止別人偽造信息。另外,好的內部電子郵件系統都具備數字簽名措施,也能夠有效防止偽造電子郵件的身份標識。

由於計算機應用初期,許多人可能還對電子文本不夠信任。實際上,電子文件做好備份措施後是十分可靠的。許多國外大公司,包括象CISCO公司這樣全球市場價值第一的公司,其辦公文件、通知、通告、審批文件等都完全通過電子郵件系統進行,所以國內企業也應能夠完全信任電子郵件系統。

電子郵件並非只能傳送文字信息,只要是計算機生成的文件,包括圖形文件、掃描或數碼相機拍攝的數字圖像照片、CAD設計電子圖紙等等,都能夠傳送,通過網路瞬息可達,輔以內部電話聯系、討論,就能夠進行協同工作。

電子郵件的另一個優勢是能夠利用全球互聯網發送文件、聯系客戶、促進業務的開展。電子郵件與企業Internet網站結合,就能夠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通過企業網站對企業進行宣傳,通過電子郵件收集意見、建議、合作信息、訂貨信息,對企業的業務工作開展如虎添翼。

基於區域網的電子郵件系統,既便於機構內部的電子郵件傳遞,也便於通過Internet和其他廣域網與外部進行連接,這種系統一般都提供嚴格的身份驗證,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是國內外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廣泛應用系統。

目前在國內,辦公自動化建設和電子郵件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中央部委機關半數以上已經建立了辦公自動化網路並採用了電子郵件系統。進行各種公文的快速傳遞。上級機構常用它來向下級發送公文文件、信息簡報和事務通知等,下級機構則常用它向上級傳送統計報表和請示報告等。這也充分說明了電子郵件系統是足夠安全的,在企業中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

5.遠程訪問

遠程訪問是只對企業內部網路進行連接的人員,不是通過企業辦公地點的網路線路進行,而是通過電話線路和必要的設備(數據機-Modem)從任意地點連接到企業內部網上。

遠程訪問一般是為出差人員、外地小型辦公機構設立。雖然這些人不在企業所在地,但通過遠程訪問,仍能夠與企業聯系,訪問企業的數據,取得企業的文件,接收自己的電子郵件,因此與企業的聯系依然存在。遠程訪問使得企業人員無論身處何地,只需一條電話線,就如同企業就在身邊。

當一個人出差在外遇到問題時,他可以通過遠程訪問連接到企業網上,得到企業的最新信息。即使出差工作中遇到了較大的難題,他也能夠將問題和有關參數、數據通過遠程訪問傳遞到企業,企業組織力量快速解決問題後,把結果傳送回出差人員,使得出差人員不必再次往返,既節約了時間,也省去了奔波勞累和旅行費用,提高工作的效率。

8. 題目是中小型企業網路設計

您好,以您目前的情況,重點是以1號樓3層接入互聯網頻率比較高,在實施的過程中,以這一層為主要的區域網點,這一層,可以機櫃,或者無線網路覆蓋,不過,我建議這一層常用的辦公電腦使用網線連接,不常用的電腦,可以使用您公司的無線網路。因為無線網路不一定那麼穩定,最好是兩種方式都考慮進去。
關於2號樓,距離是50米,如果您用網線從1號樓連接,恐怕會有信號損失,雖然說,網線的最長距離是100米,但是,您不可能直線鏈接過去,建議考慮購買長距離的那種發射和接收端,可以到幾公里都沒問題。然後,再以網線連接那兩台電腦即可。
關於2號樓10台計算機,不知道,您是不是需要與其他計算機區域網連接?如果不需要連接,那這10台電腦單獨組建區域網,使用物流軟體即可。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中型企業辦公網路設計計算機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哆點網路如何連接 瀏覽:867
移動網路電話如何安裝 瀏覽:404
塘廈網路營銷推廣哪家好 瀏覽:393
蘋果路由器連不到網路 瀏覽:168
安卓手機鎖屏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379
網路工程師能在哪裡找工作 瀏覽:507
網路安全英語範文及其翻譯 瀏覽:66
小天才電話手錶密碼網路異常 瀏覽:866
藍牙分享網路信號 瀏覽:200
手機如何刷新網路視頻 瀏覽:708
無線網路星形結構圖思科 瀏覽:688
網路修復功能修復網路設置 瀏覽:421
網路開源爬蟲軟體 瀏覽:375
中國有無線網路嗎 瀏覽:862
國家電網網路安全條幅 瀏覽:132
mac進入網路設置 瀏覽:533
泰州網路翻譯多少錢 瀏覽:685
網路電視按哪個鍵能看到直播電視 瀏覽:529
手機網路銀行跨行轉賬能轉錯嗎 瀏覽:394
淘寶店鋪寬頻哪個網路不卡 瀏覽:55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