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自同步能力

計算機網路自同步能力

發布時間:2022-08-29 10:09:34

1. 計算機網路:為何要引入主同步點和次同步點

同步專家網路版圖文詳解

ahjoe.net

2007年3月

一、概述

簡單地說,同步專家網路版是為了實現兩台(或多台)電腦通過互聯網同步文件而設計的。工作方式類似於FTP,服務端一直開啟,等待客戶端訪問。服務端也提供了與FTP伺服器一樣的多用戶管理及許可權控制。它與FTP主要存在以下區別:

1) 文件同步功能。普通的FTP是不具有文件同步功能的,如果從FTP伺服器往本地拖文件,就會復制伺服器的文件到本地,如果本地有同名的文件,會提示您是否覆蓋。而使用同步專家網路版,可能自動分析對比伺服器上的文件與本地文件是否相同(根據文件的大小與修改時間),如果是相同的則跳過,如果是不同的則根據使用者預先設定的操作進行傳送,可以從客戶機往伺服器傳送,也可以從伺服器往客戶機傳送。

2) 數據壓縮傳輸。數據壓縮傳送可以提高速度,或者在相同速度下降低網路帶寬佔用量,而FTP是不具備數據壓縮功能的。

3) 小文件打包傳送。同步專家網路版通過將多個小文件打包傳輸,可以大幅度提高小文件的傳送效率,而FTP卻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4) 安全性。FTP協議是公開的,密碼也是明文傳輸的,密碼及內容都很容易被網路上的其他人竊聽,並且FTP伺服器也是黑客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同步專家網路版使用自定義協議,密碼及內容加密傳輸,在安全性方面有保障。

同步專家網路版不能象FTP那樣簡單的拖入拖出文件,而必須建立同步任務,以文件夾為單位進行對比傳送。所以如果您只是需要在網上簡單的共享文件,不建議您使用同步專家網路版。如果需要進行文件的對比傳送,那就非同步專家網路版莫屬了。

二、軟體構成

同步專家網路版包含以下文件

SEServer.exe 服務端程序(WinXP,Win2000,Win2003)

SEClient.exe 客戶端程序(WinXP,Win2000,Win2003)

SESvr98.exe 服務端程序(Win98,WinME)

SEClt98.exe 客戶端程序(Win98,WinME)

NTFSys.dll 動態運行庫(服務端客戶端共用)

HookNet.dll 動態運行庫(客戶端專用)

SEServer.cfg 服務端配置文件

SEClient.cfg 客戶端配置文件

IniAdmin.exe 資料庫訪問介面配置程序

wDataAcc.dll 資料庫訪問介面

其中IniAdmin.exe與wDataAcc.dll是資料庫同步功能所需的。資料庫同步功能僅供專業人士使用,非專業人士請忽略它。

從上面的文件清單中,可以看到有兩個服務端和兩個客戶端,為什麼會這樣呢?同步專家網路版本身是支持多語言的,內置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界面,支持Unicode編碼的文件名,比如您可以將一個中文文件名同步到英文或俄文的操作系統下,反之亦然。因為Windows98與WindowsME不能良好地支持Unicode文件名,所以專門製作了不支持Unicode文件名的服務端與客戶端程序(SESvr98.exe,SEClt98.exe),用於在Windows98與WindowsME系統下使用。

如果您願意,您也可以在WindowsXP,Windows2000和Windows2003系統下使用SESvr98.exe與SEClt98.exe,這樣就不能支持Unicode文件名,簡單的說就不能在英文系統下生成俄文和中文文件名。不能在Windows98和WindowsME系統下使用SEServer.exe與SEClient.exe。

不過您也不用擔心,它們會自動切換的,如果在Windows98,WindowsME系統下運行SEServer.exe,會自動切換到SESvr98.exe,運行SEClient.exe則自動切換到SEClt98.exe。

通常情況下,您不必考慮SEServer.exe與SESvr98.exe之間,及SEClient.exe與SEClt98.exe之間的差異,即使SEClt98.exe連接SEServer.exe,或SEClient.exe連接SESvr98.exe,都是可以正常同步的。只有在不同語言的系統之間同步時,您才需要留意它們的差異。

三、服務端設置

同步專家網路版的服務端設置與FTP伺服器的設置類似。您需要為訪問者設置帳號,並且指定允許訪問的文件夾與訪問許可權。

雙擊運行服務端程序SEServer.exe,在任務欄最右端會顯示出同步專家網路版服務端圖標,如下圖所示

用滑鼠單擊該圖標,會顯示出服務端的界面如下

在圖中標號「1」的方框區域,提供了帳戶的添加、刪除及密碼設置功能。在標號「2」的方框區域,您可以為選定的帳號設置允許訪問的文件夾。客戶端是不能看到伺服器端文件夾的真實路徑的,而只能看到您為該文件夾指定的「名稱」。

單擊「添加」按鈕,出現下圖所示的窗口

在「路徑」一欄,填寫允許用戶訪問的文件夾路徑(可以單擊右端的按鈕選擇文件夾),並在「名稱」一欄指定該文件夾在客戶端顯示的名稱。

「讀取」許可權總是應該打勾,如果您要允許此用戶從客戶端上傳文件到伺服器,則「寫入」許可權也應該勾上,「刪除」許可權則是允許用戶刪除伺服器上的文件,「子文件夾」許可權表示允許用戶訪問指定文件夾的下層文件夾。默認情況下「讀取」與「子文件夾」在選中狀態,對於文件共享,這已經是正確設置了。設置完畢後,點「確定」按鈕。返回服務端主界面,您會看到新添加的文件夾出現在列表中了。

單擊「用戶屬性」按鈕,可以設置該用戶的其它限制。

「不允許中斷同步任務」,當正在同步傳送文件時,禁止用戶取消同步。

「允許遠程桌面」,如果選中此項,用戶可以從客戶端直接操作伺服器。

「帶寬限制」,設置允許該用戶使用的最大網路帶寬。

「IP許可」,允許用戶從哪些IP使用客戶端。可以指定若干IP或IP范圍,每行一個,若指定IP范圍,中間以半形的減號「-」作分隔符。下面的格式是正確的

202.96.15.1

202.96.15.9-202.96.15.20

202.96.13.150

以下格式是錯誤的

202.96.15.1,

202.96.15.9-20

202.96.13.150

注意:如果客戶端在區域網內使用,且客戶端與服務端不在同一個區域網內,這里設置的IP是指客戶端連接互聯網的線路IP,而不是客戶端電腦的本機IP。如果客戶端與服務端在同一區域網內,那就是限制客戶端的本機IP。

服務端的其它設置見下圖

「目錄緩存時間」,如果客戶端在短時間內多次請求服務端同步同一個游戲,服務端不需要每次都掃描游戲文件夾,第一次掃描時將掃描結果保存下來,以後直接調用先前保存的掃描結果就可以了。這里的緩存時間,就表示,間隔多久以後,才需要再次掃描游戲文件夾。

「自動載入」,選中此項,開機進入系統後,本程序會自動運行。

「最大連接數」,指同時連接到服務端的用戶數。

「帶寬限制」,指使用此帳號連接服務端的單個連接的帶寬限制。

「壓縮率」,如果選擇了壓縮率,則數據從服務端往客戶端發送時,先壓縮,客戶端收到數據自動解壓縮,也不會產生臨時文件。對於左邊「已壓縮的文件」列表中列出的文件類型,則不會使用壓縮傳送。

「埠」,服務端默認的網路埠是102,如果要修改埠號,先點一下「停止服務」按鈕,然後才可以修改,改完後再點一下「啟動服務」。

「系統密碼」,如果設了密碼,下次顯示本程序界面時,要求輸入密碼。

如果服務端是通過路由器(或代理伺服器)上網,並且客戶端需要從互聯網訪問服務端,那麼需要在路由器(或代理伺服器)上設置埠映射。關於埠映射,各種路由及代理伺服器的設置方法有所不同。以TP-LINK硬體路由器為例,埠映射在「虛擬伺服器」一欄。

四、客戶端設置

雙擊運行客戶端程序SEClient.exe,界面如下

單擊窗口頂部工具條上帶加號的按鈕創建一個新任務,然後在任務名稱一欄可以修改任務名。

「伺服器」一欄填運行同步專家網路版服務端的主機。如果是通過互聯網訪問服務端,可填寫IP或域名,如果是在區域網內,可填IP或主機名。

「同步類型」一欄,選「文件」。

如果服務端使用的不是默認的埠,下一步應該設置一下要連接的服務端的埠,點「高級選項」按鈕,在彈出界面里可填寫服務端的埠。

為了選擇遠程文件夾,需要先連接到服務端。單擊工具條上的「連接」按鈕,會彈出輸入用戶名與密碼的窗口,填上服務端設置的用戶名與密碼,然後再點「確定」。

如果設置沒錯,稍等片刻,狀態欄上會有登錄成功的提示。

這時再點「遠程文件夾」一欄右邊的「瀏覽」按鈕,就可以看到服務端設置的允許訪問的文件夾了。

選擇需要同步的文件夾,然後點「確定」。

下一步選擇要同步的本機文件夾,手工填寫或「瀏覽」選擇都行。

「包含子文件夾」通常需要選中,除非您不希望子文件夾的內容被同步。

「同步操作選項」設置各種情況下,對文件的處理方式。設置完成後的任務狀態如下圖所示。對於游戲同步,下圖所示設置可以良好地工作。但對於其它方面的應用,請謹慎設置「同步操作選項」。

高級選項里還有一些參數可以設置,通常默認設置就可以工作良好,所以不必修改。

至此整個任務設置完畢,如果現在要進行同步,單擊頂部工具條上的「同步」按鈕(綠色三角)即可。

開始同步後,經過掃描遠程文件夾與本地文件夾,然後顯示出文件管理窗口,這里您可以看到哪些文件在伺服器和本機是相同的,哪些是需要傳送的。並且您還可以手工改變對某個文件的處理方式。在此界面點「立即同步」,才正式開始傳送及刪除文件。

如果您不希望顯示同步文件管理窗口,可以在任務的「高級選項」設置里把「自動模式」選中。

五、計劃任務

同步專家網路版客戶端本身具有計劃任務功能。單擊頂部工具條上的「計劃任務」按鈕,彈出計劃任務管理窗口

「開機自動運行」,是指客戶端在系統啟動時自動運行,並最小化到任務欄。同步專家客戶端必須要在運行中,計劃任務才會起作用,所以,如果您需要使用計劃任務,應該選中「開機自動運行」。

「執行計劃任務時不顯示界面」,也就是計劃任務後台運行。

在右邊的「執行同步」一欄,您需要為該計劃指定要執行的同步任務,允許選定多個任務,按順序執行。

下邊是設置該計劃的執行頻度。允許設置「每隔」多少時間、「每天」或「每周」的什麼時候執行該計劃。同步專家網路版的計劃任務可以設置每隔若干分鍾或若干小時執行一次計劃,這一點比Windows系統自帶的計劃任務要方便。

設好計劃任務後,點「關閉」按鈕,然後要及時保存設置。因為新設置的計劃任務只有在保存設置以後才會生效
參考資料:http://www.ahjoe.com/netdoc.htm

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九大技術支撐未來網路技術NGN

IPv6
作為網路協議,NGN將基於IPv6。IPv6相對於IPv4的主要優勢是:擴大了地址空間、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吞吐量、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證、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更好地實現了多播功能。

光纖高速傳輸技術
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看到的,並能實現的最理想傳送媒介仍然是光。因為只有利用光譜才能帶給我們充裕的帶寬。光纖高速傳輸技術現正沿著擴大單一波長傳輸容量、超長距離傳輸和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三個方向在發展。單一光纖的傳輸容量自1980至2000年這20年裡增加了大約1萬倍。目前已做到40Gb/s,預計幾年後將再增加16倍,達到6.4 Tb/s。超長距離實現了1.28T(128x10G)無再生傳送8000Km。波分復用實驗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個波長、每波長40Gb(日本NEC)。

光交換與智能光網
光有高速傳輸是不夠的,NGN需要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光傳送網。組網技術現正從具有分插復用和交叉連接功能的光聯網向利用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發展,從環形網向網狀網發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展。智能光網能在容量靈活性、成本有效性、網路可擴展性、業務靈活性、用戶自助性、覆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點到點傳輸系統和光聯網帶來更多的好處。

寬頻接入
NGN必須要有寬頻接入技術的支持,因為只有接入網的帶寬瓶頸被打開,各種寬頻服務與應用才能開展起來,網路容量的潛力才能真正發揮。這方面的技術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四種技術,一是基於高速數字用戶線(VDSL);二是基於乙太網無源光網(EPON)的光纖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間光系統(FSO);四是無線區域網(WLAN)。

城域網
城域網也是NGN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城域網的解決方案十分活躍,有基於SONET/SDH/SDH的、基於ATM的、也有基於乙太網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彈性分組環技術)等。

這里需要一提的是彈性分組環(RPR)和城域光網(MON)。彈性分組環是面向數據(特別是乙太網)的一種光環新技術,它利用了大部分數據業務的實時性不如話音那樣強的事實,使用雙環工作的方式。RPR與媒介無關,可擴展,採用分布式的管理、擁塞控制與保護機制,具備分服務等級的能力。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帶寬和處理數據,從而降低運營商及其企業客戶的成本。使運營商在城域網內通過乙太網運行電信級的業務成為可能。城域光網是代表發展方向的城域網技術,其目的是把光網在成本與網路效率方面的好處帶給最終用戶。城域光網是一個擴展性非常好並能適應未來的透明、靈活、可靠的多業務平台,能提供動態的、基於標準的多協議支持,同時具備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綜合網路管理的能力。

軟交換
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務控制功能和網路資源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完全分開,NGN需要使用軟交換技術。軟交換的概念基於新的網路分層模型(接入與傳送層、媒體層、控制層與網路服務層四層)概念,從而對各種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們分離開來,通過各種介面協議,使業務提供者可以非常靈活地將業務傳送協議和控制協議結合起來,實現業務融合和業務轉移,非常適用於不同網路並存互通的需要,也適用於從話音網向多業務多媒體網的演進。

3G和後3G移動通信系統
3G定位於多媒體IP業務,傳輸容量更大,靈活性更高,並將引入新的商業模式,目前正處在走向大規模商用的關鍵時刻。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於2000年5月已經決定以IPv6為基礎構築下一代移動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准。包括4G在內的後3G系統將定位於寬頻多媒體業務,使用更高的頻帶,使傳輸容量再上一個台階。在不同網路間可無縫提供服務,網路可以自行組織,終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隨身佩帶,是一個包括衛星通信在內的端到端IP系統,與其他技術共享一個IP核心網。它們都是支持NGN的基礎設施。

IP終端
隨著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個人上網、汽車上網、設備上網、家電上網等等的普及,必須要開發相應的IP終端來與之適配。許多公司現正在從固定電話機開始開發基於IP的用戶設備,包括汽車的儀錶板、建築物的空調系統以及家用電器,從音響設備和電冰箱到調光開關和電咖啡壺。所有這些設備都將掛在網上,可以通過家庭LAN或個人網(PAN)接入或從遠端PC機接入。

網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是休戚相關的,網路不安全,就談不上信息安全。現在,除了常用的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安全過濾、用戶證書、授權、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安全審計和故障恢復等安全技術外,今後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強網路的安全,例如,針對現有路由器、交換機、邊界網關協議(BGP)、域名系統(DNS)所存在的安全弱點提出解決辦法;迅速採用強安全性的網路協議(特別是IPv6);對關鍵的網元、網站、數據中心設置真正的冗餘、分集和保護;實時全面地觀察了解整個網路的情況,對傳送的信息內容負有責任,不盲目傳遞病毒或攻擊;嚴格控制新技術和新系統,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點之前不允許把它們匆忙推向市場。

了解更多詳情,參與討論,請進入315安全論壇:http://bbs.315safe.com/

未來網路的發展方向

http://www.aqfh.cn

目前綜合布線系統的主流是銅纜+光纖,6類銅纜系統由於綜合造價比超5類高30%,因此目前在市場中大約只佔30%左右。不過由於應用需求的推動以及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生產成本下降,未來幾年將是6類系統與光纖系統普及的時代。

綜合布線技術將會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 光纖到桌面。基於Web應用和綜合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應用的Internet接入需求的急劇膨脹,大大促進了對寬頻網路的需求。6類系統的推出為用戶從真正意義上跨入千兆網路的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光纖系統的價格也會由於應用擴大而降低,使更多的用戶得以採用光纖到桌面的解決方案。

(2)綜合布線與智能建築結合。在智能建築自動化及控制領域,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心並使用綜合布線,控制系統的網路正在不斷地從專有網路向乙太網發展。由於各系統網路化設備的快速發展,為在同一布線網路下各系統的集成提供了一個基礎。

(3)有線和無線相結合。今後在網路中將會是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綜合網路,由於無線網路的方便、快捷與靈活性,因此整個系統採用先進的有線網和無線網相互覆蓋、相互結合的組網方式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4)智能連接是方向。由於網路性能的飛速發展,對布線的線材與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有近一半的網路運行緩慢、效率低下的原因源於布線線纜或器材。對布線系統來講,每增加一次連接,意味著性能會有所下降。因此,智能配線、免跳線,實現全面、直接的連接智能性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將人工產生的錯誤降到最低

3. 大學學的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是學習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可按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涉轄范圍和互聯距離、網路數據傳輸和網路系統的擁有者、不同的服務對象等不同標准進行種類劃分。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1)區域網(LAN);(2)城域網(MAN);(3)廣域網(WAN)。區域網的地理范圍一般在10千米以內,屬於一個部門或一組群體組建的小范圍網,例如一個學校、一個單位或一個系統等。廣域網涉轄范圍大,一般從幾十千米至幾萬千米,例如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洲際網路,此時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介質一般由電信部門提供,能實現較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城域網介於LAN和WAN之間,其范圍通常覆蓋一個城市或地區,距離從幾十千米到上百千米。按網路的交換方式分類:(1)電路交換(2)報文交換(3)分組交換。電路交換方式類似於傳統的電話交換方式,用戶在開始通信前,必須申請建立一條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並且在雙方通信期間始終佔用該通道。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單元是要發送的一個完整報文,其長度並無限制。報文交換採用存儲--轉發原理,這點有點像古代的郵政通信,郵件由途中的驛站逐個存儲轉發一樣。報文中含有目的地址,每個中間節點要為途徑的報文選擇適當的路徑,使其能最終到達目的端。分組交換方式也稱包交換方式,1969年首次在ARPANET上使用,現在人們都公認ARPANET是分組交換網之父,並將分組交換網的出現作為計算機網路新時代的開始。採用分組交換方式通信前,發送端現將數據劃分為一個個等長的單位(即分組)這些分組逐個由各中間節點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進行傳輸,最終達到目的端。由於分組長度有限制,可以在中間節點機的內存中進行存儲處理,其轉發速度大大提高。除以上幾種分類外,還可以按所採用的拓撲結構將計算機網路分為星星網、匯流排網、環形網、樹形網和網形網;按其所採用的傳輸介質分為雙絞線網、同軸電纜網、光纖網、無線網;按信道的帶寬分為窄帶網和寬頻網;按不同的途徑分為科研網、教育網、商業網、企業網、校園網等。 計算機網路由一組結點和鏈絡組成。網路中的結點有兩類:轉接結點和訪問結點。通信處理機、集中器和終端控制器等屬於轉接結點,它們在網路中轉接和交換傳送信息。主計算機和終端等是訪問結點,它們是信息傳送的源結點和目標結點。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們可以在辦公室、家裡或其他任何地方,訪問查詢網上的任何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辦公自動化、工廠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的發展。 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極大普及,計算機應用已進入更高層次,計算機網路成了計算機行業的一部分。新一代的計算機已將網路介面集成到主板上,網路功能已嵌入到操作系統之中,智能大樓的興建已經和計算機網路布線同時、同地、同方案施工。隨著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和同步發展,我國計算機網路技術飛躍發展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網路硬體組網與調試,網路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路編程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計算機網路安裝與維護能力、網路應用軟體的編程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 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4. 計算機時間如何與網路同步

雙擊右下角的時間,切換到internet時間選項卡,然後把自動同步internet時間的鉤挑上,就行了

5. 計算機網路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1、 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總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2、 聯機系統:是由一台中央計算機連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終端而構成的計算機系統。

3、 PDN:是公用數據網。網中傳輸的是數字化的數據,屬於通信子網的一種。

4、 OSI: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制訂的七層網路模型。
5、 數據通信: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或其他數據裝置與通信線路,完成數據編碼信號的傳輸、轉接、存儲和處理的通信技術。

6、 數據傳輸率: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為B/S.
7、 信道容量:是信息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是信息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8、 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從數據信號波形中提取同步信號的方法。

9、 PCM:稱脈碼調制,是將模擬數據換成數字信號編碼的最常用方法。
10、 FDM:又稱時分多路復用技術,是在信道帶寬超過原始信號所需帶寬情況下,將物理停產的總帶寬分成若干個與傳輸單個信號帶寬相同的子停產,每個子信息傳輸一路信號。

11、 同步傳輸:是以一批字元為傳輸單位,僅在開始和結尾加同步標志,字元間和比特間均要求同步。

12、 差錯控制:是指在數據通信過程中能發現或糾正差錯,把差錯限制在盡可能小的允許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
13、 信號:是數據的電子或電磁編碼。

14、 MODEM:又稱數據機。其作用是完成數字數據和模擬信號之間的轉換,使傳輸模擬信號的媒體能傳輸數字數據。發送端MODEM將數字數據調制轉換為模擬信號,接收端MODEM再把模擬信號解調還原為原來的數字數據。
15、 信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單位記做BAND。
16、 基帶傳輸:是在線路中直接傳送數字信號的電脈沖,是一種最簡單的傳輸方式,適用於近距離通信的區域網。
17、 串列通信:數據是逐位地在一條通信線上傳輸的,較之並行通信速度慢,傳輸距離遠。

18、 信宿:通信過程中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19、 信源:通信過程中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20、 全雙工:允許數據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輸,要有兩條數據通道,發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獨立的接收和發送能力。

6.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要具備哪些能力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能力要求具備計算機網路系統構建能力以及網路操作系統管理能力等。就業方向包括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安卓開發工程師、網路運維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有: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6)計算機網路自同步能力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主要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

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

主幹學科: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

主要課程:

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

專科課程:

電路基礎、微機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基礎、網路操作系統、可視化程序設計、網路管理、網路資料庫、網路工程、網路安全、綜合布線、電子商務、英語等。

7. 關於曼切斯特編碼的問題

曼徹斯特編碼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 Encoding),也叫做相位編碼(PE),是一個同步時鍾編碼技術,被物理層使用來編碼一個同步位流的時鍾和數據。曼徹斯特編碼被用在乙太網媒介系統中。曼徹斯特編碼提供一個簡單的方式給編碼簡單的二進制序列而沒有長的周期沒有轉換級別,因而防止時鍾同步的丟失,或來自低頻率位移在貧乏補償的模擬鏈接位錯誤。在這個技術下,實際上的二進制數據被傳輸通過這個電纜,不是作為一個序列的邏輯1或0來發送的(技術上叫做反向不歸零制(NRZ))。相反地,這些位被轉換為一個稍微不同的格式,它通過使用直接的二進制編碼有很多的優點。
曼徹斯特編碼,常用於區域網傳輸。在曼徹斯特編碼中,每一位的中間有一跳變,位中間的跳變既作時鍾信號,又作數據信號;從高到低跳變表示"1",從低到高跳變表示"0"。還有一種是差分曼徹斯特編碼,每位中間的跳變僅提供時鍾定時,而用每位開始時有無跳變表示"0"或"1",有跳變為"0",無跳變為"1"。
對於以上電平跳變觀點有歧義:關於曼徹斯特編碼電平跳變,在雷振甲編寫的<<網路工程師教程>>中對曼徹斯特編碼的解釋為:從低電平到高電平的轉換表示1,從高電平到低電平的轉換表示0,模擬卷中的答案也是如此,張友生寫的考點分析中也是這樣講的,而《計算機網路(第4版)》中(P232頁)則解釋為高電平到低電平的轉換為1,低電平到高電平的轉換為0。清華大學的《計算機通信與網路教程》《計算機網路(第4版)》採用如下方式:曼徹斯特編碼從高到低的跳變是 0 從低到高的跳變是 1 。
兩種曼徹斯特編碼是將時鍾和數據包含在數據流中,在傳輸代碼信息的同時,也將時鍾同步信號一起傳輸到對方,每位編碼中有一跳變,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擾性能。但每一個碼元都被調成兩個電平,所以數據傳輸速率只有調制速率的1/2。
就是說主要用在數據同步傳輸的一種編碼方式。
【在曼徹斯特編碼中,用電壓跳變的相位不同來區分1和0,即用正的電壓跳變表示0,用負的電壓跳變表示1。因此,這種編碼也稱為相應編碼。由於跳變都發生在每一個碼元的中間,接收端可以方便地利用它作為位同步時鍾,因此,這種編碼也稱為自同步編碼。】
Manchester encoding uses the transi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ing window to determine the binary value for that bit period. In Figure , the top waveform moves to a lower position so it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zero. The second waveform moves to a higher position and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one .
【關於數據表示的約定】
事實上存在兩種相反的數據表示約定。
第一種是由G. E. Thomas, Andrew S. Tanenbaum等人在1949年提出的,它規定0是由低-高的電平跳變表示,1是高-低的電平跳變。
第二種約定則是在IEEE 802.4(令牌匯流排)和低速版的IEEE 802.3 (乙太網)中規定, 按照這樣的說法, 低-高電平跳變表示1, 高-低的電平跳變表示0。
由於有以上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所以有些地方會出現歧異。當然,這可以在差分曼徹斯特編碼(Differential Manchester encoding)方式中克服.

8.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一般按網路范圍劃分為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9.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舉例說明計算機網路有哪些應用

信號數據可用於表示任何信息,如符號、文字、語音、圖像等,從表現形式上可歸結為兩類: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區別可根據幅度取值是否離散來確定。 模擬信號指幅度的取值是連續的(幅值可由無限個數值表示)。時間上離散的模擬信號是一種抽樣信號,它是對模擬信號每隔時間T抽樣一次所得到的信號,雖然其波形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但其幅度取值是連續的,所以仍是模擬信號,稱之為脈沖幅度調制(PAM,簡稱脈幅調制)信號。平時我們聽到的聲音、看到的電視圖像都是模擬信號。 從模擬信號轉換到數字信號一般要經過抽樣、量化和編碼這樣三個過程,最終變成由一連串由0和1來代表的脈沖數字信號。數字信號首先應用在通信上,導致了通信的一次革命。 1、模擬通信:模擬通信的優點是直觀且容易實現,但存在重要缺點。 (1)保密性差 模擬通信,尤其是微波通信和有線明線通信,很容易被竊聽。只要收到模擬信號,就容易得到通信內容。 (2)抗干擾能力弱 電信號在沿線路的傳輸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的和通信系統內部的各種雜訊干擾,雜訊和信號混合後難以分開,從而使得通信質量下降。線路越長,雜訊的積累也就越多。 大家都有經驗:翻錄錄音帶、錄像帶,每翻錄一次,聲音、圖像質量就差一次,原因就在此。 2、數字通信 (1)數字化傳輸與交換的優越性 ①加強了通信的保密性。語音信號經A/D變換後,可以先進行加密處理,再進行傳輸,在接收端解密後再經D/A變換還原成模擬信號。 ②提高了抗干擾能力。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混入雜音,可以利用電子電路構成的門限電壓(稱為閾值)去衡量輸入的信號電壓,只有達到某一電壓幅度,電路才會有輸出值,並自動生成一整齊的脈沖(稱為整形或再生)。較小雜音電壓到達時,由於它低於閾值而被過濾掉,不會引起電路動作。因此再生的信號與原信號完全相同,除非干擾信號大於原信號才會產生誤碼。為了防止誤碼,在電路中設置了檢驗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方法,即在出現誤碼時,可以利用後向信號使對方重發。因而數字傳輸適用於較遠距離的傳輸,也能適用於性能較差的線路。 ③ 可構建綜合數字通信網。採用時分交換後,傳輸和交換統一起來,可以形成一個綜合數字通信網。 (2)數字化通信的缺點 ①佔用頻帶較寬。因為線路傳輸的是脈沖信號,傳送一路數字化語音信息需佔20-64kHz的帶寬,而一個模擬話路只佔用4kHz帶寬,即一路PCM信號佔了幾個模擬話路。對某一話路而言,它的利用率降低了,或者詳它對線路的要求提高了。 ② 技術要求復雜,尤其是同步技術要求精度很高。接收方要能正確地理解發送方的意思,就必須正確地把每個碼元區分開來,並且找到每個信息組的開始,這就需要收發雙方嚴格實現同步,如果組成一個數字網的話,同步問題的解決將更加困難。 ③ 進行模/數轉換時會帶來量化誤差。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使用以及光纖等寬頻帶傳輸介質的普及,對信息的存儲和傳輸,越來越多使用的是數字信號的方式,因此必須對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在轉換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量化誤差。 在通信由模擬向數字化轉換後,帶來的好處是人人共知的:以前用模擬的縱橫制交換機,一個城市局間的接通率不到20%,農村有線廣播一開,農村電話就沒法打了,全是干擾音……用了全數字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和數字傳輸電路以後,電話接通率大大提高,傳輸質量做到幾乎聽不到雜訊,組成了以地級市為區域的本地通信網……可以說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年以後電視實現數字化後,將又是一場革命。
選我為最佳答案吧!!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自同步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陽科四考試網路異常 瀏覽:847
網路關鍵詞是什麼意思 瀏覽:722
山東廣電網路一年有多少收入 瀏覽:371
被法院網路查控了怎麼辦 瀏覽:522
老電腦當網路電視 瀏覽:432
湖南衛視網路電視怎麼看 瀏覽:298
超清全網通無線網路電視機頂盒 瀏覽:202
軟體無法設置網路 瀏覽:780
細狗在網路上說的什麼 瀏覽:785
大王卡哪個網路最好 瀏覽:918
網路安全土壤 瀏覽:923
為什麼登qq顯示網路環境異常 瀏覽:930
設置新iphone轉移資料需要網路嗎 瀏覽:425
菜鳥網路設置升級 瀏覽:172
戴爾電腦網路為什麼用不了 瀏覽:361
蘋果手機把設置使用網路數據關閉 瀏覽:25
尋找網路營銷經典案例 瀏覽:342
更新驅動時顯示無法連接網路 瀏覽:682
華為如何解除禁止使用網路 瀏覽:100
家庭網路可以共享文件嗎 瀏覽:81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