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大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經典案例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也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正可謂百花齊放,創意滿天飛,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八大網路營銷成功案例,希望你能滿意。
案例一:天貓蘇寧撕逼大戰——媽媽再打我一次
“媽媽再打我一次”是2013年12月網路走紅的一組媽媽打女兒耳光和母女間對話的四格漫畫圖片,其名字取自於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在雙十一期間,被蘇寧易購取材改成“媽媽再打我一次”的廣告“TM的雙十一你該多一個選擇”。不得不說,這次的廣告非常有針對性,用天貓的紅對比蘇寧易購的藍,既有嘲諷又有真相,大家“其樂融融”,不知道馬雲看了這個廣告圖作何感想啊。後來被網友傳出了回扇版,果然吵吵不過癮,真的是要動起手來啊。引發網友大量轉發和圍觀熱議。
案例二:網路——線下事件線上營銷:“Hi,約嗎?”
今年九月,在西半球的iPhone6以“比更大還更大”的姿態刷屏互聯網時,東半球的網路輸入法也首度打出了“更懂你的表達,以及你的iPhone”的概念,掀起了一場“懂你”風潮。連全民老公王思聰也加入其中,發微博力挺網路,因此網路輸入法又被稱為“王思聰同款輸入法”。同時,網路輸入法iPhone版還作為中國第一個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的移動互聯網產品, 其面向全球華人邀約的線下廣告文案:“Hi,約嗎?”一時成為10月份流行一時的網路流行語,並引發大量網友的熱議和跟風熱潮。網路輸入法利用紐約時代廣場廣告的線下事件,營造線上營銷的案例,還得到1號店等諸多以營銷見長的企業跟風模仿,可謂2014年非常搶眼的互聯網營銷事件。
案例三:褚橙——一顆互聯網的橙子
本來生活網的創立者均曾經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網易等媒體的創業者。媒體人轉型仍深諳媒體之道。本網曾主導了“回家吃飯”等熱門社會話題之後,“褚橙”則是使本網更上一階的階梯。三大運作關鍵點:關鍵點1:禇橙禇時健種的冰糖橙。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話在網上傳播非常廣泛。然後用一些數字來概括禇老:85年跌宕人生,75歲再次創業,耕耘十載,結出24000萬累累橙果。關鍵點2:個性化包裝此外,把包裝作為核心傳播的素材,並且,包裝上帶著LOGO,圖文被轉發,LOGO一目瞭然。關鍵點3:10大青年勵志微視頻。後續又出效果:褚橙柳桃潘蘋果。幾番營銷過後,生活網已經在全國100個城市擁有注冊用戶幾百萬,均是收入較高、素質高的文化界、白領人士和家庭用戶,年齡層28-35歲,女性佔55%。
案例四:滴滴打車——有錢任性
微信的滴滴打車投入10億巨額補貼打起營銷戰,眾多中小規模的打車軟體紛紛落馬。滴滴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已經啟動第三輪營銷,不僅將立減的金額從5元漲回到了10元,並推出了新用戶首單立減15元的優惠,而且在今年的情人節、感恩節等節日里發出大數量紅包,後又推出“四個小夥伴三個用滴滴”等一系列營銷手段。著實實惠了價格戰中的乘客和司機,用戶活躍度高居不下。
案例五:辛巴達拯救仌族——7天7夜極致直播
雙11後,微博賬號@我是騎行家發出了一封辭職信,聲情並茂的表達了下定決心轉換人生跑道,辭去天貓商城運營總監一職,並闡述了電商運營的艱辛無奈,使公眾的關注點迅速聚集在了這個備受庫存壓力大、量小沒廠、訂單延期等諸多難題折磨的電商群體,引發電商人共鳴,網友並為其命名“仌族”。其實,這是辛巴達服裝小快生產營造的一系列事件營銷,從辭職信到北京世貿天階情侶仌舉牌求拯救活動等等。“仌族”躥紅後,其借勢在微博發起了辛巴達“7天7夜爆款挑戰賽”,並承諾被隨機選中的7位幸運賣家免費體驗3天打版,7天生產50件服裝的極致生產新模式。顛覆傳統服裝供應鏈的決心可見一斑。該活動吸引了近1000位服裝電商賣家參加報名,值得稱贊的是此次辛巴達採用全程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同步直播形式,公開、透明化服裝生產過程,得到大量媒體和網友的一致好評。從仌族鋪墊到辛巴達出現,線上打造新族群,博同情、引共鳴,線下情侶仌站街舉牌求拯救,線上線下相呼應,輿論到達巔峰之時話鋒一轉托舉出辛巴達服裝小快生產,將仌族圍觀流量悉數導入辛巴達爆款挑戰賽,這背後營銷手段接連精密值得細細品味。
案例六:魅族MX4——一次非典型營銷
魅族變了。一改以前營銷的弱勢,以“自黑”的營銷路數拿到了當日網路搜索風雲榜 Top1。在微博平台,魅族科技#2014魅族新品發布會#、#魅族MX4#兩大話題累計7億閱讀量。發布會開始僅40分鍾,兩個話題就成功占據微博話題排行榜榜首,包攬綜合熱搜榜冠亞軍。魅族首次在網路貼吧直播的新品發布會,當天僅圖文直播貼已獲得超過862萬關注量。從預熱時的懸念營銷,到發布會全程不忘對競爭對手的挖苦揶揄,“自黑”、“製造負面輿論”的做法當然並非魅族首創,魅族的非典型在於其將自黑和負面當作重要武器來用,並通過對信息、時間點和尺度的良好拿捏,贏得了足量關注,並最終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七:小米——“神文案”
小米在產品的文案策劃和畫面表達上有兩個要求:一要直接,講大白話,讓用戶一聽就明白;二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動用戶。三個經典案例:“小米手機就是快”、“小米活塞耳機”和“小米移動電源,10400毫安時,69元”。廣告的信息輸出是需要編碼的,到消費者那裡需要解碼,然後中間會有干擾和耗損,所以最有效的是編碼簡單,解碼直接,保真度最高。
案例八:阿里巴巴——一堂社會化營銷課
阿里巴巴上市前,不論《阿里巴巴上市路演宣傳片》在微信中的傳播分分鍾破10萬閱讀量,還是馬雲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告訴大家阿里巴巴是什麼,都不出意外的博得一片滿堂喝彩。另外還有《阿里巴巴美國路演PPT》和《阿里致投資者的信說了啥?》這樣的內容從“探秘”、“內幕”的角度展開,吸引力還是有的,你看到會不會看看阿里到底說了什麼呢?這就是在上市過程中的重要傳播節點。簡單總結如下:首先,明暗線傳播互補;另外,注重關鍵意見領袖;最後,注意傳播調性。
㈡ 【營銷案例】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十大經典網路營銷案例分析
網路營銷的興起,以其高效、低成本、廣泛覆蓋和互動優勢,正在深刻影響企業的營銷策略。以下是一些中國網路營銷的經典案例,它們各自展示了獨特的成功之道:
1. 奧巴馬總統競選:其團隊通過YouTube上的《奧巴馬令我神魂顛倒》視頻,吸引了大量關注。互聯網成為其籌款的重要渠道,奧巴馬的互聯網捐款比例遠超對手,顯示了搜索引擎營銷、視頻社區和網站聯盟的力量。
2. 腦白金體網路事件營銷:歐賽斯以創新手法炒作,形成網路熱點,成功打造了腦白金品牌的全網影響力,利用新媒體的裂變傳播效應和口碑營銷。
3. Dell的「與DELL共進早餐」:通過在線銷售和高品質的顧客互動,Dell實現了60-70%的網上收入,體現了網路營銷的個性化和互動性。
4. 卡地亞LOVE活動:Digitas以「愛」為主題,通過Web2.0平台,讓用戶參與其中,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戶參與度。
5. CR7微博營銷:歐賽斯通過有獎轉發活動,藉助球星魅力和社交媒體,實現了品牌影響力的巨大增長。
每個案例都展示了網路營銷的創新思維和策略,它們的成功啟示企業如何在數字化時代利用網路工具,提升品牌知名度,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並實現商業目標。
㈢ 網路營銷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1、步步為「贏」:位於廈門的一家禮品公司是寄望網路改變自身經營狀況的企業之一。這家已經運營3年的公司現狀頗為尷尬:一方面白手起家做貿易,既沒有充裕的資金,也沒有自己的工廠,基本靠轉賣別人的產品,屬於利潤很低的中間商。另一方面,客戶資源主要來自經營者之前工作積累下的老客戶,甚至是親戚朋友介紹的。「近年來,像我們這樣的禮品公司太多了,市場競爭激烈,再像原來一樣做,遲早會關門的。」經營的壓力讓他把目光投向了互聯網。
據了解,微媒體微信公眾賬號是最早一批註冊並實現官方認證的公眾賬號,從開始到現在,一直專注於專注新媒體營銷策略思想、方案、案例、工具,傳播微博營銷策略知識,分享微博營銷策略成功案例。
作為該賬號的殺手鐧,微媒體的關鍵詞搜索功能不得不提。用戶通過訂閱該賬號來獲取信息知識,微信公眾賬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條信息,但一條微信不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有的訂閱者希望看營銷策略案例,而有些或許只是想要了解新媒體現狀,面對需求多樣的訂閱者,微媒體給出的答案是關鍵詞搜索,即訂閱者可以通過發送自己關注話題的關鍵詞例如「營銷策略案例」、「微博」等,就可以接收到推送的相關信息。
㈣ 關於汽車網路營銷案例
汽車網路營銷案例有很多,汽車營銷的競爭模式從單要素的競爭轉化為營銷資源組合配置和商業模式的綜合競爭。以下是汽車網路營銷案例:
1、賓士smart:電商營銷 89分鍾賣出300台。賓士smart流光灰2012特別版選擇電商平台,採用在線銷售形式,149,888元的價格和誘人的大禮包使300輛賓士smart在89分鍾內銷售一空,幾千個銷售線索在活動中被搜集並給到經銷商,平均每18秒賣出一輛的速度創造了網路銷售汽車的奇跡。
2、沃爾沃: 明星效應微博先行互動人次超1.5億。沃爾沃簽約林書豪,打造Volvo-林書豪中國行,借用新媒體優勢,掀起一股傳播熱潮,實現了1550119人次的有效互動,而實際達到的人次超過了1.5億。
3、大眾汽車:「藍色驅動」APP 下載人數超30萬。「藍色驅動」是大眾中國設計的中國首個車載移動應用,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通過APP進行品牌營銷的嘗試,在整個營銷過程中,活動總PV達到了十萬次,逾三十多萬人下載了APP,社交網路上共評論、分享22萬次。
做好網路營銷,不僅是打好品牌響度,而且是樹立企業的形象。想要做網路營銷推廣的,可以了解單仁資訊,不斷研發創新課程體系,創造出「策略+執行+轉化=結果」的實戰全網營銷系統課程,讓更多中小企業快速實現互聯網轉型。
㈤ 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網路營銷案例英文名是InterMarketing Case,我們在營銷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可供參考、有討論價值的例子,那麼,我們就可以從中提煉出精華為自己的工作做參考,也可以讓更多人通過案例來了解網路營銷,網路營銷注重的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前瞻性,案例是實踐中帶有普遍和代表性,反映了一個問題或一件工作,事件的發生,發展,演變過程,網路營銷案例的分享目的在於過對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網路營銷成功案例,說不定可以為大家提供思路和方法呢?
1.可口可樂
可口可樂在2013年夏天仿照在澳大利亞的營銷動作推出可口可樂昵稱瓶,在每瓶可樂瓶上都寫著「分享這瓶可樂,與你的.___」,有「白富美,高富帥,文藝青年,天然呆」等,我們大多都沒有注意到前面的字,焦點都在稱號上面,因為,這些詞都是網路和電視上非常火熱的名詞,它更貼近我們的喜好,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產品的新穎性和稀缺性,引發了第二次討論,引發公眾對於產品的渴望,最終促進了整個產品的銷量,並以此獲得艾菲獎,可口可樂的成功顯示了線上先下整合營銷的成功,並證明了在品牌傳播中,社交媒體不只是Campaign的配合者,也可以成為Campaign的核心。
2.爸爸去哪兒
2013年除了可口可樂的整合營銷,還有《爸爸去哪兒》成功的口碑營銷,《爸爸去哪兒》在開播前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開播第一集,《爸爸去哪兒》社交網路的討論突然火爆起來,並不斷有觀眾主動搜索和介紹,這便是口碑營銷的典型表現,當然,也少不了明星效應的影響,這些因素同時成為熱點,不火,都說不過去了。
3.五穀道場
方便麵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五穀道場從油炸到煮的出現是一個質的變化,主要倡導「非油炸,更健康」的理念方式,以獨特的賣點贏得了市場的青睞。
其實,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網路營銷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斷創新,我們需要的是打破和顛覆行業規則,當然,同質化的競爭環境下,需要的則是動態調整與時俱進,迎合廣大消費者口味。
㈥ 【營銷案例】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十大經典網路營銷案例分析
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十大經典網路營銷案例分析網路營銷作為傳統營銷的延伸,憑借其高效率、低成本、范圍廣、低丟失、新思路等諸多優點,已成為企業推廣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十大經典網路營銷案例的分析:
一、奧巴馬總統競選
二、腦白金體網路事件營銷
這些經典網路營銷案例各具特色,通過不同的策略和手段實現了成功的營銷效果,為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㈦ 網路營銷成功案例
一、旺旺多渠道營銷
面對年輕人消費網路化的趨勢,旺旺打造了多渠道、多元化的在線溝通體系,搭建線上電商平台,除了天貓、京東等旗艦店外,旺旺也推出了旺仔俱樂部App、旺仔旺鋪小程序、旺仔旺鋪App等自有電商模式,同時結合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熱門社交平台開啟對應平台小店。線下,旺旺拓展了自動販賣機和拿差畝主題門店,自建銷售直營渠道。
與此同時,消費環境、消費人群的變化,意味著媒體環境和傳播方式也必須迭代更新。除了TVC廣告、事件營銷之外,旺旺從消費者視角出發,嘗試跨界營銷、打造主題店等許多新鮮玩法與年輕人溝通。可見,為觸達年輕消費群體,旺旺在渠道,在傳播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變。
二、支付寶集五福活動
2016年,支付寶「集五福」的橫空出世成為當年春節紅極一時的話題。除了民眾積極掃福和換福之外,尤其是「慶猛敬業福」的稀缺還連續多日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榜,成為被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從那一年順利躋身輿論視野開始,「集五福」便在隨後的若干年裡持續擁有了較強的影響力。
從2017年開始,集五福便擺脫了單純集卡式活動的樣態,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不同的創新玩法。比方2018年首次出現了可以兌換任一福卡的「全能福」,掃身邊好友「五福到」的手勢,以及通過螞蟻庄園和螞蟻森林也能獲得福卡;2019年,支付寶又推出了2019張花花卡,獲得此卡片的用戶能獲得「全年幫你還花唄」的權益;而到了2020年,支付寶的花花卡升級為「全家福卡」,其中最具誘惑力的福利則是「幫還全家花唄」。
隨著每年玩法的推陳出新,「集五福」開始具有了對用戶的持續吸引力。每到歲末年初,期待集五福活動的到來已變得頗具儀式感,它也開始沉澱為互聯網領域擁有強大影響力的CNY營銷(中國春節營銷)活動之一。
相較於其他平台力圖通過紅包金額在短時間內獲得強曝光的動機,在用戶認知層面已經具有先發優勢的「集五福」本身更側重於強調互動和分享。人們能夠完成的動作已經不僅僅是「搶」,還包括「玩」「分享」「互動」等更多動作。
但在「集五福」推出並實現玩法多元化後,它不再只是獨立個體或家庭「自掃門前雪」的行為,而是在交換福卡、寫福轉贈的過程中,變成了一種影響力更為廣泛的社交活動和社會行為。從表面上看,是場景從線下到線上的變化;但從里子上說,則是展現形式和內涵的無限延伸。「福」這樣的傳統文化元素,通過「集五福」在線上虛擬空間中擁有了全新且可延續的生命力。
奧巴馬總統競選
一、營銷團隊:奧巴馬競選班子
二、營銷分析
_Youtube上《奧巴馬令消森我神魂顛倒》被點擊超過900萬次。
_超過10萬人捐錢給奧巴馬參加選舉,其中5萬人是通過互聯網捐款。
_奧巴馬94%的捐款來自互聯網捐贈,希拉里這一比例為26%,麥凱恩為13%。
_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文件披露奧巴馬今年1~4月投給谷歌的廣告費至少有280萬美元。
三、營銷總結:視頻社區的推廣+搜索引擎營銷+網站聯盟=奧巴馬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