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裡面網橋自學習演算法!是個什麼意思求大神給解釋一下!
如從某個站口A發出的幀從介面X進入某網橋,那麼從這個介面出發沿相反方向已定可以吧一個幀傳送到A!所以網橋每收到一個幀就記錄其源地址和進入網橋的介面!
2. 什麼叫計算機網路橋接
橋接」,是指依據OSI網路模型的鏈路層的地址,對網路數據包進行轉發的過程。當路由器配置了橋接選項後,會處理所有介面上的所有的數據幀,並實時調查每個主機的位置。若在某個介面上收入一個幀,就會在一個橋接內置入一個條目,列出發送數據的主機和接收到數據幀的介面MAC地址,這樣路由表就被不斷地在通信中完善起來。透明橋接使路由器對主機來講是透明的,其作用就相當於一個區域網交換機。若是同一個LAN內的兩個主機通信,數據幀就不會被發送到其它的介面,因為在橋接表裡,數據幀都來自相同的介面;若是收到一個幀,而其中的MAC地址不在自己的橋接表裡,就會將這個幀擴散到所有的介面,橋接還會擴散所有的廣播包,佔用網路的有效帶寬,造成網路的堵塞。我們知道,Cisco IOS支持多種類型的橋接,比如:透明橋接、封裝橋接、源路由橋接、源路由透明橋接、源路由轉換橋接。
而運行透明橋接的Cisco路由器,使用「生成樹協議」(Spanning Tree Protocol)可以很好地避免橋接引起的廣播風暴。生成樹協議通過「橋接協議數據單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定義了網路上各個橋接的通信形式,其邏輯結構就像一棵樹,每個橋接就是這棵樹的一個分支,擁有自己的路徑值、Bridge Id和優先順序。優先順序最低的橋接作為根,如果優先順序相同,則選擇橋接ID最低的那個橋接。數據包就通過根橋接與其他橋接形成的路徑進行傳送,最高層的橋接就將封鎖介面,只接收BPDU數據包,這樣就有效地解決了廣播擴散的問題。
3. 在計算機網路的互連中,網橋屬於什麼設備
典型的二層設備,將不同類型的網路(比如乙太網和令牌環網)連接起來。
網橋(Bridge)又稱橋接器,是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設備)。是一種在鏈路層實現區域網互連的存儲轉發設備。網橋從一個區域網接收MAC幀,拆封、校對、校驗之後,按另一個區域網的格式重新組裝,發往它的物理層。由於網橋是鏈路層設備,因此不處理數據鏈路層以上層次協議所加的報頭,不能作這些層次的修改。
網橋的用途有以下幾點:(1)連接同構型LAN。(2)擴展工作站的平均佔有頻帶。(3)擴展LAN的地址范圍。(4)提高網路性能及可靠性。(5)靈活地適應各種不同應用的需要。
路由器是第三層(網路層)設備,用來路由和定址
4. 什麼是網橋
網橋,這個名詞聽起來好像既熟悉又陌生,它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網橋是一種連接區域網 (LAN) 段的廉價而便捷的方法。若要了解網橋如何工作,則需要首先了解 LAN 段。LAN 段是連接計算機的網路媒體的單個部分。例如,假設您有三台計算機:計算機 A、計算機 B 和計算機 C。計算機 A 有兩個乙太網卡,而計算機 B 和 C 各有一個乙太網卡。連接 A 和 B 的乙太網電纜將創建一個 LAN 段。另一個連接 A 和 C 的乙太網電纜將創建另一個 LAN 段。 傳統上,如果您需要網路具有多個段,則您有兩個選擇:路由和橋接。IP 路由是連接網路段的常用解決方案。但是,若要安裝 IP 路由,則需要購買硬體路由器或在段之間的交接處安裝計算機以用作路由器。對於每個網路段上的每台計算機而言,IP 路由都要求對 IP 定址進行復雜配置,而且每個網路段都需要配置為獨立的子網。IP 路由是適合於大型網路的解決方案,此時可縮放性很重要,而且需要經驗豐富的人員配置和維護網路。硬體橋接解決方案不一定像 IP 路由一樣進行復雜配置,但是它需要購買額外的硬體橋。如果是家庭或小型辦公網路,則這兩個選擇都不理想,您既不願意購買昂貴的搭橋硬體,也不願意請有經驗的人員管理 IP 路由網路。 相反,網橋允許通過選擇適當的網路連接圖標並單擊"橋接",連接 LAN 段。相似的按鈕允許您啟用橋並將連接添加到該橋。網橋管理整個網路的 LAN 段並創建單個子網。不需要進行配置,不需要購買額外的硬體(如路由器或橋)。在單個子網 IP 網路中,IP 定址、地址分配和名稱解析將被高度簡化。 網橋可以在不同類型的網路媒體之間創建連接。在傳統網路中,如果使用混合媒體類型,則每種媒體都需要一個單獨子網,而且需要在多個網路子網間進行數據包轉發。因為不同的媒體類型要使用不同的協議,所以需要進行數據包轉發。"網橋"自動進行所需的配置,以將信息從一種媒體類型轉發到另一種類型。 Windows XP 計算機上只能存在一個橋,但可以使用它來橋接所有計算機實際允許的網路連接。 "網橋"使用 IEEE 跨越樹演算法 (STA) 建立無循環轉發拓撲。當已搭橋網路中存在多條路徑時,循環可以形成,而且橋的簡單轉發規則將導致轉發風暴,即同一幀將從一條橋到另一條橋進行無止境的中繼。STA 提供自動機制以便在必要時選擇性地禁用單個埠上的橋轉發,以確保轉發拓撲是非循環的。對於跨越樹演算法而言,不必配置網橋。 一、創建網橋: 1.打開"網路連接"( 要打開"網路連接",請單擊"開始",指向"設置",然後雙擊"控制面板",單擊"網路和 Internet 連接",然後單擊"網路連接")。 2.在"LAN 或高速 Internet"下,選擇要將其作為橋的各個部分的每個專用網路連接。 3.右鍵單擊突出顯示的專用網路連接之一,然後單擊"橋接"。 二、將連接添加到網橋 1.打開" 網路連接"。 2.在"網橋"下,右鍵單擊"網橋",然後單擊"屬性"。 3.在"常規"選項卡的"適配器"下,選擇要添加到橋的每個適配器的復選框,然後單擊"確定"。 三、啟用或禁用網橋 1.打開 網路連接。 2.在"網橋"下,右鍵單擊"網橋",然後選擇下面的一項操作: 3.若要啟用"網橋",請單擊"啟用"。 4.若要禁用"網橋",請單擊"禁用"。 四、從網橋刪除連接 1.打開 網路連接。 2.在"網橋"下,右鍵單擊"網橋",然後單擊"屬性"。 3.在"常規"選項卡的"適配器"下,選擇要刪除的適配器旁邊的復選框,然後單擊"確定"。 但是,在這里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必須以管理員或 Administrators 組成員身份登錄才能完成該過程。如果計算機與網路連接,則網路策略設置也可以阻止您完成此步驟;必須至少選擇兩個合格的網路連接才能使用"橋接"創建橋;已啟用 Internet 連接共享 (ICS) 或 Internet 連接防火牆 (ICF) 的適配器不能成為網橋的一部分,也不會出現在網橋清單中。同樣,"添加到橋"菜單命令只適用於可作為連接添加到網橋的適配器;只有乙太網、IEEE-1394 適配器或者諸如無線這樣的乙太網兼容適配器,以及家庭電話線適配器 (HPNA) 才可以成為網橋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啟用 ICF 或 Internet 連接共享 (ICS),請不要在公用 Internet 連接和專用網路連接之間創建橋,或者將公用 Internet 連接添加到現有網橋。這樣做將在您的網路和 Internet 之間創建不受保護的鏈接,因此您的網路容易受到攻擊;一台計算機上只能創建一個網橋,不過該橋可以容納無數網路連接;無法在運行 Windows 2000 或更早版本 Windows 的計算機上創建橋接;如果從網橋刪除了適配器,而且保留的適配器不足兩個,則網橋不會執行預期的功能,不過將繼續使用系統資源;當以前顯示在"LAN 或高速 Internet"下的網路適配器添加為連接時,它將出現在"網橋"下。提供 Internet 連接的網路適配器(如 DSL 和電纜數據機)不能被橋接,而且將始終出現在"LAN 或高速 Internet"下;在啟用網橋前,必須使用"橋接"創建網橋;如果禁用網橋,則網路上的計算機將無法與其他網路段上的計算機通訊。網路上的某些計算機還可能中斷 Internet 連接;如果從網橋刪除了適配器,而且保留的適配器不足兩個,則網橋不會執行預期的功能,不過將繼續使用系統資源;至少必須有兩個適配器連接到橋才能保證其功能;如果打開了"網路連接"文件夾,也可以從網橋刪除網路連接,在"網橋"下,右鍵單擊要刪除的適配器,然後單擊"從網橋刪除";如果從網橋刪除適配器,而且保留的適配器不足兩個,則網橋不會執行預期的功能,不過將繼續使用系統資源。使用無線或 IEEE-1394 連接的網橋只支持使用網際協議版本 4 (IPv4) 的通信;Internet 連接共享、Internet 連接防火牆、發現和控制,以及網橋在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中都是可用的。 那麼網橋到底能夠達到何種效果和有何應用價值呢?其實通過網橋可以進行網橋的組策略,其大意就是"網橋"使計算機管理員可跨兩個或多個網路連接創建橋,使網路通信可通過橋中包括的所有網路連接,就好像所有這些連接都是同一網路子網的一部分。"組策略"設置將定義系統管理員需要管理的用戶桌面環境的各種組件。禁止在您的 DNS 域網路上安裝和配置,使用網橋確定具有管理許可權的計算機用戶是否可在 DNS 域網路上啟用"網橋"。 只有存在兩個或多個網路適配器時,"網橋"菜單命令"橋接"才是可用的。默認情況下,"網橋"被禁用,但是管理員可以使用網路連接圖標上的菜單啟用它。如果啟?quot;禁止在您的 DNS 域網路上安裝,配置,使用網橋"設置以禁止在域網路上使用"網橋",則因為"橋接"命令已從網路連接圖標的菜單上刪除,所以無法創建"網橋"。禁止許可權有限的計算機用戶配置"網橋",而不管該設置是什麼。 如果在啟用該策略前網路上的計算機中已經存在"網橋",則因為該設置知道位置,所以此橋將繼續存在。只有當計算機連接到該設置最後一次刷新時所連接到的同一 DNS 域網路時,才應用該設置。
5. 請問計算機網路上能否使用網橋代替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一種負責尋徑的網路設備,它在互連網路中從多條路徑中尋找通訊量最少的一條網路路徑提供給用戶通信。路由器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路。對用戶提供最佳的通信路徑,路由器利用路由表為數據傳輸選擇路徑,路由表包含網路地址以及各地址之間距離的清單,路由器利用路由表查找數據包從當前位置到目的地址的正確路徑。路由器使用最少時間演算法或最優路徑演算法來調整信息傳遞的路徑,如果某一網路路徑發生故障或堵塞,路由器可選擇另一條路徑,以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路由器可進行數據格式的轉換,成為不同協議之間網路互連的必要設備。
路由器使用尋徑協議來獲得網路信息,採用基於「尋徑矩陣」的尋徑演算法和准則來選擇最優路徑。按照OSI參考模型,路由器是一個網路層系統。路由器分為單協議路由器和多協議路由器。
Internet由各種各樣的網路構成,路由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不計其數。Intranet要並入Internet,兼作Internet服務,路由器是必不可少的組件,並且路由器的配置也比較復雜。
(一)路由器的定址和路由選擇
在互連網上交換信息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每個站都具有可達的唯一地址。像郵政編址類似,互連網地址也由幾部分組成。在互連網上,通常要求使用網路地址、主機地址和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規定了地址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選擇路徑到達報文的終點。路由選擇涉及規定路由選擇參數以及如何獲得這些參數。
在互連網中使用的地址是32位的IP地址,該地址由網路號和主機號組成。IP地址分為下述3類:
A類地址使用7位來標識網路,24位用來規定網路上的主機;
B類地址使用14位來標識網路,16位用來標識主機;
C類地址使用21位來標識網路,8位用來標識主機。
路由器在選擇路徑時常用的演算法有兩種:一是距離向量;二是鏈路狀態。前一種由路由選擇信息協議(RIP)使用,後一種由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使用。
現舉例來說明路由器如何工作。假設由一個路由器連接了三個子網,子網地址(掩碼)分別為1000、2000 和 3000,相互通信的兩個站的地址分別是1400和2034。
假定編址為1400的站向2034發送報文。信源站首先將其網路地址掩碼(1000)與終點網路地址掩碼進行比較,因為兩者不同,源站認識到報文接收者不在同一LAN上, 不能直接發送到接收者。於是該源站便從其路由選擇表中把它所連接的路由器1的地址和該報文置於一個信封內,並將信封發給路由器1。
路由器1收到報文,丟掉信封,觀察報文的終點地址,將其與它具有的3個網路地址掩碼(1000,2000 和 3000)比較。由於與2000相同, 路由器便將報文直接發送給接收者。當然,這個例子是互連網路中最簡單的一種,但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二)路由器與網橋的差別
路由器在網路層提供連接服務,用路由器連接的網路可以使用在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完全不同的協議。由於路由器操作的OSI層次比網橋高,所以,路由器提供的服務更為完善。路由器可根據傳輸費用、轉接時延、網路擁塞或信源和終點間的距離來選擇最佳路徑。路由器的服務通常要由端用戶設備明確地請求,它處理的僅僅是由其它端用戶設備要求定址的報文。
路由器與網橋的另一個重要差別是,路由器了解整個網路,維持互連網路的拓撲,了解網路的狀態,因而可使用最有效的路徑發送包。
網橋和路由器之間功能上的差別經常很模糊。由於網橋變得越來越復雜,它們現在能處理一些以前由路由器處理的日常雜務,這樣使很多路由器失了業。執行路由功能的網橋有時也稱為網橋路由器(brouters)。
6. 在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網關,網橋。誰能用形象的語言告訴我,它們的含義,作用謝謝你們。
網關: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必然要經過一扇門。同樣,從一個網路向另一個網路發送信 息,也必須經過一道「關口」,這道關口就是網關。
網關的作用形象的說就是做翻譯。翻譯什麼呢?
比如有兩台計算機AB。A的IP地址是192.168.1.0B的IP地址是192.168.2.0。它們互通嗎?不同,因為不在同一網段(C類IP地址的前三段是網路號,最後一段為主機號)。要實現AB的互通我們就要配置網關,AB目前處於語言不通的狀態,現在,將A的IP地址翻譯成網關地址為:255.255.255.0 同樣B的網關地址也是255.255.255.0。TCP/IP協議根據子網掩碼(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255.255.255.0(這是C類網的子網掩碼)判定兩個網路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路里。很顯然這里的A和B是在同一網路里的,所以能實現互通。
網橋:將兩個相似點網段連接起來。比如一家公司組個兩個區域網,因為工作需要,要讓他們互通。它 的工作原理如下:
網路1 和網路2 通過網橋連接後,網橋接收網路1 發送的數據包,檢查數據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屬於網路1 ,它就將其放棄,相反,如果是網路2 的地址,它就繼續發送給網路2.這樣可利用網橋隔離信息,將同一個網路號劃分成多個網段(屬於同一個網路號),隔離出安全網段,防止其他網段內的用戶非法訪問。由於網路的分段,各網段相對獨立(屬於同一個網路號),一個網段的故障不會影響到另一個網段的運行。
7. 什麼叫計算機網路橋接
橋接就是
「橋接」,是指依據OSI網路模型的鏈路層的地址,對網路數據包進行轉發的過程。
是工作在osi的第二層的。一般的交換機,網橋就有橋接作用。就交換機來說,本身有一個埠與mac的映射表,通過這些,隔離了沖突域(collision)。
8. 無線網橋能否組建計算機網路
當然可以,進行正確的配置,合理的網路規劃,完全可以實現組網。
9. (計算機網路問題)說明網橋、中繼器和路由器各自的主要功能,以及分布工作在網路體系結構的哪一層
網橋在OSI中的第二層 數據鏈路層
網橋是連接segment(段)的橋。
有源路由,透明,轉換和封裝4種網橋。
進行MAC地址的過濾。
目標在同一segment的情況下,不會轉發出去。
通過讀取幀的MAC地址,作成地址表。
網橋分隔了沖突域,從而提高了使用效率。
在讀取幀的時候會花費時間,產生延遲。
不能阻止廣播。
中繼器在OSI的第一層 物理層
中繼器,集線器是給收到干擾的信號進行增幅,整形的。
Hub用於多條網線的接合點。
中繼器,集線器完全不會控制信號,只是把進來的信號全部傳遞出去,創造一個共有媒介的環境。
沖突影響所波及的范圍叫做沖突域,中繼器,集線器會擴大沖突域的范圍。
中繼器,集線器連續接續的話,最多可以是4個或者2個。
路由器在OSI中的第三層 網路層
路由就不多說了,網路一下一大堆。
10. 在計算機網路的互連中,網橋屬於什麼設備
典型的二層設備,將不同類型的網路(比如乙太網和令牌環網)連接起來。
網橋(Bridge)又稱橋接器,是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設備)。是一種在鏈路層實現區域網互連的存儲轉發設備。網橋從一個區域網接收MAC幀,拆封、校對、校驗之後,按另一個區域網的格式重新組裝,發往它的物理層。由於網橋是鏈路層設備,因此不處理數據鏈路層以上層次協議所加的報頭,不能作這些層次的修改。
網橋的用途有以下幾點:(1)連接同構型LAN。(2)擴展工作站的平均佔有頻帶。(3)擴展LAN的地址范圍。(4)提高網路性能及可靠性。(5)靈活地適應各種不同應用的需要。
路由器是第三層(網路層)設備,用來路由和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