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攜帶型計算機
攜帶型計算機是個人機的一個分支,它體積更小,便於攜帶,不好把它歸類於桌上型的微型機中,所以才把它單獨分成一類。
攜帶型機適合於外出辦公使用,而且可能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同總部的宿主計算機連接。這樣,外出洽談業務的人員可立即把有關數據發回,經宿主機作全面分析比較後,便可知道這筆買賣有無賺頭,因而可立即決定可否成交。外出開會人員可當場將了解的情況發回以取得必要的指示,或當場進行計算,以便作出正確決策。這種把總部的宿主機隨時隨地進行計算的方式,稱為移動計算。它對發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由於攜帶型機的種種優點,它已成為計算機家族中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今後有可能超過微型機,成為計算機家族中數量最多的品種。
按其體積和重量的大小,攜帶型機又可分為膝上型機、筆記本式機、亞筆記本式機、掌上型機,以筆記本式機和亞筆記本式機用得最多。
㈡ 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特點是什麼
無線網特別是無線區域網有很多優點,如易於安裝和使用。但無線區域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它的數據傳輸率一般比較低,遠低於有線區域網;另外無線區域網的誤碼率也比較高,而且站點之間相互干擾比較厲害。
用戶無線網的實現有不同的方法。國外的某些大學在它們的校園內安裝許多天線,允許學生們坐在樹底下查看圖書館的資料。這種情況是通過兩個計算機之間直接通過無線區域網以數字方式進行通信實現的。
另一種可能的方式是利用傳統的模擬數據機通過蜂窩電話系統進行通信。在國外的許多城市已能提供蜂窩式數字信息分組數據( 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CDPD)的業務,因而可以通過CDPD系統直接建立無線區域網。
無線網路是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無線網路的研究是由巨大的市場需求驅動的。無線網的特點是使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入計算機網路,而這一特性使其具有強大的應用前景。
當前已經出現了許多基於無線網路的產品,如個人通信系統( Personal CommunicationSystem,PCS)電話、無線數據終端、攜帶型可視電話、個人數字助理( PDA)等。無線網路的發展依賴於無線通信技術的支持。
無線通信系統主要有:低功率的無繩電話系統、模擬蜂窩系統、數字蜂窩系統、移動衛星系統、無線LAN和無線WAN等。
(2)攜帶型計算機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隨著筆記本電腦(notebook computer)和個人數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
然而在汽車或飛機上是不可能通過有線介質與單位的網路相連接的,這時候可能會對無線網感興趣了。雖然無線網與移動通信經常是聯系在一起的,但這兩個概念並不完全相同。例如當攜帶型計算機通過PCMCIA卡接入電話插口,它就變成有線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有些通過無線網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的位置可能又是固定不變的,如在不便於通過有線電纜連接的大樓之間就可以通過無線網將兩棟大樓內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
㈢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分類和主要功能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無線網。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將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
(3)攜帶型計算機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有:
1、速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單位。英文字bit來源於binary digit,意思是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
2、帶寬
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這里一般說到的「帶寬」就是指這個意思。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比特每秒」,記為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吞吐量更經常地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網路
㈣ 請問筆記本電腦怎麼上網,要網卡嗎
不需要。大多數筆記本都自帶了無線網卡,因此不許要額外加裝網卡可以直接上網。一般點擊屏幕的右下方網路設置,然後連接網路即可。
筆記本電腦(Laptop)又被稱為「攜帶型電腦,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機身小巧,相比PC攜帶方便,是一種小型、可便於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
更多關於筆記本電腦怎麼上網,要網卡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bb52e161582155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㈤ 聯想攜帶型計算機昭陽e680怎麼連接wifi
win7系統筆記本連接wifi
1首先需要創建無線網路鏈接,進入桌面左下角處的Win7開始菜單,點擊「控制面板」。
2然後點擊「網路和Internet」
3接下來打開「網路和共享中心」,這里是Win7電腦聯網所必須用到的功能,不管是連接無線網路還是寬頻網路都需要打開此功能進行設置。這里還有快捷鍵,只需要點擊桌面右下角的像窗口的快捷鍵就可以打開。
4點擊「設置新的連接或網路」
5選擇「連接到Internet」
6win7會自動搜索到相應的的無線網路,點其中信號最好的網路「連接」後輸入密碼,如果該wifi沒有設置密碼。直接連接就可以上網了。
END
win8系統筆記本連接wifi
Windows8在無線網路連接上的改動幅度是比較大的,拋棄了傳統的彈出式窗口,採用右側邊欄的方式進行網路連接。首先單擊托盤中的網路圖標,在彈出的右側網路邊欄中查看飛行模式是否開啟,如果開啟則需要關閉它。然後在WiFi中找到私有的無線網路SSID(無線網路廣播名稱),單擊「連接」。
在白色方框中輸入該私有無線網路的安全密鑰,如果擔心輸入錯誤,可以單擊右側的眼睛圖標查看輸入的內容,確認無誤後單擊「下一步」。
如果網路安全密鑰輸入正確,此時計算機已經能夠通過無線網路連接到網路了,即可開始使用。當然,無線網路連接還有最後一步,是否啟用電腦之間的共享並連接到此網路上的設備。一般情況下如果有兩台或兩台以上計算機連接到無線網路,並且需要進行文件、列印機等設備的共享是,單擊第二項「是,啟用共享並連接到設備用於家庭或工作網路」,否則單擊第一項「否,不啟用共享或連接到設備用於公共場所的網路」。
END
注意事項
如果家庭中使用wifi,盡量把wifi密碼設置的更為復雜,可以防止別人蹭網,導致上網太慢的問題。
㈥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哪些
典型的計算機網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網路軟體及協議三大部分組成。
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㈦ 計算機網路分類方法
一、區域網:
1、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二、城域網:
2、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三、廣域網: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
四、無線網:
隨著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
(7)攜帶型計算機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㈧ 計算機網路中一些概念區別
中文名稱:
信道
英文名稱:
channel
定義:
在兩點之間用於收發信號的單向或雙向通路。-----傳送信息的通道
傳送信息的物理性通道。信息是抽象的,但傳送信息必須通過具體的媒質。例如二人對話,靠聲波通過二人間的空氣來傳送,因而二人間的空氣部分就是信道。郵政通信的信道是指運載工具及其經過的設施。-----傳送信息的通道
傳輸媒體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計算機網路中採用的傳輸媒體可分為有線和元線兩大類。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是常用的三種有線傳輸媒體;無線電通信、微波通信、紅外通信以及激光通信的信息載體都屬於無線傳輸媒體。
傳輸媒體的特性對網路數據通信質量有很大影響,這些特性是:
(1)物理特性。說明傳輸媒體的特徵。
(2)傳輸特性。包括信號形式、調制技術、傳輸速率及頻帶寬度等內容。
(3)連通性。採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
(4)地理范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
(5)抗干擾性。防止噪音、電磁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常用的傳輸媒體的特性。
1.雙絞線
由螺旋狀扭在一起的兩根絕緣導線組成,線對扭在一起可以減少相互間的輻射電磁干擾。雙絞線是最常用的傳輸媒體,早就用於電話通信中的模擬信號傳輸,也可用於數字信號的傳輸。
(1)物理特性。雙絞線芯一般是銅質的,能提供良好的傳導率。
(2)傳輸特性。雙絞線既可以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可以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對於模擬信號來說,大約每5~6公里需要一個放大器;對於數字信號來說,每2~3公里使用一個中繼器。雙絞線最常用於聲音的模擬傳輸。雖然聲音的頻譜在20Hz~20l吐fz之間,但是進行可理解的語音傳輸所需要的帶寬卻窄得多。一條全雙工語音通道的標准帶寬是300Hz~4KE氈,即只要約4l吐fz的帶寬。雙絞線帶寬可達268KHz,因而可以使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實現多個語音通道的復用。即使在通道之間留有適當的隔離,這種雙絞線仍具有復用24路語音通道的容量。使用數據機後,作為模擬音頻通道的雙絞線也可傳輸數字數據。根據目前的數據機設計技術,若使用移相鍵控法PSK,可使每路線有效傳輸速率達到9600bps以上,這樣,在一條24通道的雙絞線上,總的數據傳輸速率便可達230kbps。
雙絞線上也可直接傳送數字信號,使用T1線路的總數據傳輸速率可達1.544Mbpso達到更高數據傳輸率也是可能的,但與距離有關。
雙絞線也可用於區域網,如10BASE一T和100BASE-T匯流排,可分別提供10Mbps和100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通常將多對雙絞線封裝於一個絕緣套里組成雙絞線電纜,區域網中常用的3類雙絞線和5類雙絞線電纜均由4對雙絞線組成,其中3類雙絞線通常用於10BASE-T匯流排區域網,5類雙絞線通常用於100BASE-T匯流排區域網。
(3)連通性。雙絞線普遍用於點到點的連接,也可以用於多點的連接。作為多點媒體使用時,雙絞線比同軸電纜的價格低,但性能較差,而且只能支持很少幾個站。
(4)地理范圍。雙絞線可以很容易地在15公里或更大范圍內提供數據傳輸。區域網的雙絞線主要用於一個建築物內或幾個建築物間的通信,在10016ps速率下傳輸距離可達1公里。但10Mbps和100Mbps傳輸速率的1OBASE-T和100BASE-T匯流排傳輸距離均不超過100米。
(5)抗干擾性。在低頻傳輸時,雙絞線的抗干擾性相當於或高於同軸電纜,但在超過10~100ldfZ時,同軸電纜就比雙絞線明顯優越。
(6)價格。雙絞線比同軸電纜或光導纖維都要便宜得多。
2.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也像雙絞線一樣由一對導體組成,但它們是按"同軸"形式構成線對,其結構如圖2.17所示。最里層是內芯,向外依次為絕緣層、屏蔽層,最外則是起保護作用的塑料外套,內芯和屏蔽層構成一對導體。同軸電纜分為基帶同軸電纜(阻抗500)和寬頻同軸電纜(阻抗750)。基帶同軸電纜又可分為粗纜和細纜兩種,都用於直接傳輸數字信號;寬頻同軸電纜用於頻分多路復用的模擬信號傳輸,也可用於不使用頻分多路復用的高速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傳輸。閉路電視所使用的CATV電纜就是寬頻同軸電纜。
(1)物理特性。單根同軸電纜的直徑約為1.02~2.54cm,可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工作。
(2)傳輸特性。基帶同軸電纜僅用於數字傳輸,並使用曼徹斯特編碼,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OMbps。寬頻同軸電纜既可用於模擬信號傳輸又可用於數字信號傳輸,對於模擬信號,帶寬可達300~450陽也。一般,在CATV電纜上,每個電視通道分配6陽也帶寬,每個廣播通道需要的帶寬要窄得多,因此在同軸電纜上使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可以支持大量的視、音頻通道。
(3)連通性。同軸電纜適用於點到點和多點連接。基帶500電纜每段可支持幾百台設備,在大系統中還可以用轉接器將各段連接起來;寬頻750電纜可以支持數千台設備,但在高數據傳輸率下(50Mbp@)使用寬頻電纜時,設備數目限制在20~30台。
(4)地理范圍。傳輸距離取決於傳輸的信號形式和傳輸的速率,典型基帶電纜的最大距離限制在幾公里,在同樣數據速率條件下,粗纜的傳輸距離較細纜的長。寬頻電纜的傳輸距離可達幾十公里。
(5)抗干擾性。同軸電纜的抗干擾性能比雙絞線強。
(6)價格。安裝同軸電纜的費用比雙絞線貴,但比光導纖維便宜。
3.光纖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稱,它由能傳導光波的石英玻璃纖維外加保護層構成。相對於金屬導線來說具有重量輕、線徑細的特點。用光纖傳輸電信號時,在發送端先要將其轉換成光信號,而在接收端又要由光檢測器還原成電信號。光纖的電信號傳送過程如圖2.18所示。
光源可以採用發光二極體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和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II1·jeCHon Laser Diode)。發光二極體LED是一種價格較便宜的固態器件,電流通過時就產生可見光,但定向性較差,是通過在光纖石英玻璃媒體內不斷反射而向前傳播的,這種光纖稱為多模光纖(Multimode Fiber);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也是一種固態器件,它根據激光器原理進行工作,即以激勵量子電子效應來產生一個窄帶的超輻射光束,產生的是激光。由於激光的定向性好,它可沿著光導纖維直接傳播,減少了折射和損耗,效率更高,也能傳播更大的距離,而且可以保持很高的數據傳輸率,這種光纖稱為單模光纖(Single-Mode Fiber)。在接收端用來把光波轉換為電能的檢波器是一個光電二極體,目前常用的兩種固態器件是PIN檢波器和APD檢波器。PIN光電二極體是在二極體的P層和N層之間增加一小段純(I)硅;雪崩光電二極體(APD)的外部特性和PIN類似,但是使用了較強的電磁場。PIN的價格便宜,但是不如APD靈敏。對光載波的調制屬於移幅鍵控法ASK,也稱亮度調制(Intensity Molation)。典型的做法是在給定的頻率下,以光的出現和消失來表示兩個二進制數字。發光二極體LED和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的信號都可用這種方法調制,PIN和APD檢波器直接響應亮度調制。
(1)物理特性。在計算機網路中均採用兩根光纖(一來一去)組成傳輸系統。按波長范圍(近紅外范圍內)可分為三種:0.85IAIn波長區(0.8~0.91im)、1.3lim波長區(1.25~1.351Am)和1.551im波長區(1.53~1.5811m)。不同的波長范圍光纖損耗特性也不同,其中0.85IAIn波長區為多模光纖通信方式,1.5§IAm波長區為單模光纖通信方式,1.31im波長區有多模和單模兩種方式。
(2)傳輸特性。光纖通過內部的全反射來傳輸一束經過編碼的光信號,內部的全反射可以在任何折射指數高於包層媒體折射指數的透明媒體中進行。實際上光纖作為頻率范圍從1014~1015險的波導管,這一范圍覆蓋了可見光譜和部分紅外光譜。光纖的數據傳輸率可達Gbps級,傳輸距離達數十公里。目前,一條光纖線路上只能傳輸一個載波,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會出現實用的多路復用光纖。
(3)連通性。光纖普遍用於點到點的鏈路。匯流排拓撲結構的實驗性多點系統已經建成,但是價格還太貴。原則上講,由於光纖功率損失小、衰減少的特性以及有較大的帶寬潛力,因此一段光纖能夠支持的分接頭數比雙絞線或同軸電纜多得多。
(4)地理范圍。從目前的技術來看,可以在6~8公里的距離內不用中繼器傳輸,因此光纖適合於在幾個建築物之間通過點到點的鏈路連接區域網絡。
(5)抗干擾性。光纖具有不受電磁干擾或雜訊影響的獨有特徵,適宜在長距離內保持高數據傳輸率,而且能夠提供很好的安全性。
(6)價格。就每米的價格和所需部件(發送器、接收器、連接器)來說,光纖比雙絞線和同軸電纜都要貴,但是雙絞線和同軸電纜的價格不大可能再下降,而光纖的價格將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會大大下降,使它能與同軸電纜的價格相競爭。
由於光纖通信具有損耗低、頻帶寬、數據傳輸率高、抗電磁干擾強等特點,對高速率、距離較遠的區域網也是很適用的。目前採用一種波分技術,可以在一條光纖上復用多路傳輸,每路使用不同的波長,這種波分復用技術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系統。
4.無線傳輸媒體
無線傳輸媒體通過空間傳輸,不需要架設或鋪埋電纜或光纖,目前常用的技術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和激光。攜帶型計算機的出現,以及在軍事、野外等特殊場合下移動式通信聯網的需要,促進了數字化元線移動通信的發展,現在已開始出現無線區域網產品。
微波通信的載波頻率為2GHz~40GHz范圍。因為頻率很高,可同時傳送大量信息,如一個帶寬為2陽fz的頻段可容納500條話音線路,用來傳輸數字數據,速率可達數Mbps。微波通信的工作頻率很高,與通常的無線電波不一樣,是沿直線傳播的。由於地球表面是曲面,微波在地面的傳播距離有限。直接傳播的距離與天線的高度有關,天線越高傳播距離越遠,超過一定距離後就要用中繼站來接力。紅外通信和激光通信也像微波通信一樣,有很強的方向性,都是沿直線傳播的。這三種技術都需要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有一條視線(Lineof Sight)通路,故它們統稱為視線媒體。所不同的是,紅外通信和激光通信把要傳輸的信號分別轉換為紅外光信號和激光信號直接在空間傳播。這三種視線媒體由於都不需要鋪設電纜,對於連接不同建築物內的區域網特別有用。這三種技術對環境氣候較為敏感,例如雨、霧和雷電。相對來說,微波對一般雨和霧的敏感度較低。
衛星通信是微波通信中的特殊形式,衛星通信利用地球同步衛星做中繼來轉發微波信號。衛星通信可以克服地面微波通信距離的限制,一個同步衛星可以覆蓋地球的1/3以上表面,三個這樣的衛星就可以覆蓋地球上全部通信區域,這樣,地球上的各個地面站之間都可互相通信。由於衛星信道頻帶寬,也可採用頻分多路復用技術分為若乾子信道,有些用於由地面站向衛星發送(稱為上行信道),有些用於由衛星向地面轉發(稱為下行信道)。衛星通信的優點是容量大,傳輸距離遠;缺點是傳播延遲時間長,對於數萬公里高度的衛星來說,以200m/μs或5μs/Km的信號傳播速度來計算,從發送站通過衛星轉發到接收站的傳播延遲時間約要花數百毫秒(ms),這相對於地面電纜的傳播延遲時間來說,兩者要相差幾個數量級。
5.傳輸媒體的選擇
傳輸媒體的選擇取決於以下諸因素:網路拓撲的結構、實際需要的通信容量、可靠性要求、能承受的價格範圍。
雙絞線的顯著特點是價格便宜,但與同軸電纜相比,其帶寬受到限制。對於單個建築物內的低通信容量區域網來說,雙絞線的性能價格比可能是最好的。
同軸電纜的價格要比雙絞線貴一些,對於大多數的區域網來說,需要連接較多設備而且通信容量相當大時可以選擇同軸電纜。
光纖作為傳輸媒體,與同軸電纜和雙絞線相比具有一系列優點:頻帶寬、速率高、體積小、重量輕、衰減小、能電磁隔離、誤碼率低等,因此,在國際和國內長話傳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並已廣泛用於高速數據通信網。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降低,光纖作為區域網的傳輸媒體也得到了普遍採用,光纖分布數據介面FDDI就是一例。
目前,攜帶型計算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普及,由於可隨身攜帶,對可移動的無線網的需求將日益增加0元線數字網類似於蜂窩電話網,人們隨時隨地可將計算機接入網路,發送和接收數據。移動無線數字網的發展前景將是十分美好的。
㈨ 電腦 網路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對於計算機網路可能很多人還存在著疑惑,並不是十分的了解,那麼到底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呢?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定義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簡單的說其實就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主要網路有哪些?
1、區域網:所謂區域網,那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較小。區域網在計算機數量配置上沒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兩台,多的可達幾百台。一般來說在企業區域網中,工作站的數量在幾十到兩百台次左右。在網路所涉及的地理距離上一般來說可以是幾米至10公里以內。區域網一般位於一個建築物或一個單位內,不存在尋徑問題,不包括網路層的應用。
2、城域網: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 ̄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在一個大型城市或都市地區,一個MAN網路通常連接著多個LAN網。
3、廣域網: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這種城域網因為所連接的用戶多,總出口帶寬有限,所以用戶的終端連接速率一般較低。
4、無線網:隨著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然而在汽車或飛機上是不可能通過有線介質與單位的網路相連接的,這時候可能會對無線網感興趣了。雖然無線網與移動通信經常是聯系在一起的,但這兩個概念並不完全相同。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相關應用有哪些?
一、商業運用
1、主要是實現資源共享最終打破地理位置束縛,主要運用客戶-伺服器模型。
2、提供強大的通信媒介。如:電子郵件(E-mail)、視頻會議。
3、電子商務活動。如:各種不同供應商購買子系統,然後在將這些部件組裝起來。
4、通過Internet與客戶做各種交易。如:書店、音像在家裡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二、家庭運用
1、訪問遠程信息。如:瀏覽Web頁面獲得藝術、商務、烹飪、政府、健康、歷史、愛好、娛樂、科學、運動、旅遊等等信息。
2、個人之間的通信。如:即時消息運用、聊天室、對等通信。
3、互動式娛樂。如:視頻點播、即時評論及參加活動、網路游戲。
4、廣義的電子商務。如:電子方式支付賬單、管理銀行賬戶、處理投資。
三、移動用戶
以無線網路為基礎。
1、可移動的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PDA、3G手機。
2、軍事:一場戰爭不可能靠區域網設備通信。
3、運貨車隊、計程車、快遞專車等應用。
以上就是有關什麼是計算機網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
㈩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分類和主要功能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計算機網路是一種地理上分散、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通過軟、硬體設備互連,以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功能。計算機網路為文字信件、新聞消息、咨詢信息、圖片資料、報紙版面等信息提供快速在計算機與終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進行傳遞的渠道。
分布處理與均衡負載。當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或該計算機正在處理某項工作時,網路可將新任務轉交給空閑的其他計算機來完成,這樣處理能均衡各計算機的負載,提高處理問題的實時性。
(10)攜帶型計算機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是它的幾個重要的性能指標。但除了這些重要的性能指標外,還有一些非性能特徵,它們對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響。
網路的質量取決於網路中所有構件的質量,以及這些構件是怎樣組成網路的。網路的質量影響到很多方面,如網路的可靠性、網路管理的簡易性,以及網路的一些性能。
但網路的性能與網路的質量並不是一回事,例如,有些性能也還可以的網路,運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了故障,變得無法再繼續工作,說明其質量不好。高質量的網路往往價格也較高。
無線區域網提供了移動接入的功能,這就給許多需要發送數據但又不能坐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提供了方便。當大量持有攜帶型電腦的用戶都在同一個地方同時要求上網時,若用電纜連網,那麼布線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時若採用無線區域網則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