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北師范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一、西北師范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 西北師范大學教務處登錄入口為 https://jwc.nwnu.e.cn/ ,學生可以復制該網址到瀏覽器地址進入登錄頁面。
二、西北師范大學簡介
【辦學歷史】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後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後,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 北京師范大學 )。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
【機構設置】1985年教育部依託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1987年,國務院在學校建立了「藏族師資培訓中心」。2012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依託學校設立「西北師范大學華文教育基地」。學校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國家級星創天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研究中心19個,省高校新型智庫5個,省創新群體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9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學校現設26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3個孔子學院。
【辦學條件】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校本部佔地面積960畝,新校區佔地面積541.8畝、生態實訓基地2272.5畝。校舍總規劃建築面積89.2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30.7萬平方米。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9964.92萬元,各類文獻資源332.3萬余冊。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通訊網和有線電視網為主體的現代公共教育服務網路系統。
【人才培養】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24萬餘人。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學生3550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7713人,博士研究生422人,碩士研究生7972人,留學生415人,繼續教育學生8979人。連續六期實施本科教學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2008年教育部英語本科專業評估獲得優秀。2010年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師資隊伍】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191人,正高級職稱人員332人,副高級職稱人員725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62人,具有碩士學位人員917人。其中專任教師1344人,教授(研究員)30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559人。博士生導師137人(含校外兼職導師24人),碩士生導師1122人(含校外兼職導師393人)。現有雙聘院士4人,國家「*」領軍人才3人,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特聘教授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職人員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3人,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52人,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人選34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學校聘請了100餘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或兼職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李蒸、黎錦熙、袁敦禮、董守義、李建勛、胡國鈺、呂斯百、孔憲武、常書鴻、陳涌、黃胄、彭鐸、郭晉稀、李秉德、金寶祥、金少英、南國農等著名教授先後在學校任教。
【學科專業】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化學、物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心理學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美術學等10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和教育博士1個專業博士授權類別,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6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現有77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美術學、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物理學、歷史學、化學、生物科學等9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學位授權體系,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
【科學研究】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歷來重視產學研結合。近年來,社會科學在中國古代文學、西北歷史與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自然科學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基礎數學、原子與分子物理、教育技術等領域研究深入,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被SCIE收錄論文數量和質量穩步提高,收錄論文數居全國師范大學10位左右,化學學科、材料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獲得了一批高級別的科研獎勵,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630餘項,其中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1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其中二等獎3項,終身成就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其他省科學技術獎94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567項,省敦煌文藝獎38項。
B. 西北師范大學
0921-7971697,試著打打吧,從202.201.48.18師大網上找的
C. 西北師范大學是不是一本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是一本院校。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西北師范大學本部佔地面積960畝,新校區佔地面積541.8畝、生態實訓基地2272.5畝。
校舍總規劃建築面積100.5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30.7萬平方米。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5703.21萬元,各類文獻資源332.3萬余冊。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通訊網和有線電視網為主體的現代公共教育服務網路系統。
(3)西北師范大學怎麼連接學校網路擴展閱讀:
西北師范大學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國家級星創天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研究中心20個,省高校新型智庫5個,省創新群體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9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省級聯合實驗室3個。學校現設26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3個孔子學院。
D. 【校園指南】西北師范大學上網 快來看看以下信息
E. 西北師范大學爾雅網路通識課是怎麼上課的
爾雅網路通識教育類課程,一般是網上看視頻上課,並要求完成上面布置的作業。有時會有幾節實際見面課,一般是三次,剛開學一次即第一節課,老師會向學生講解課程的具體流程與要求,然後期中一次,期末考試一次,不過具體因所選的課程的不同要求而變化。最後參加期末考試。
因為由於需要後台添加學生選課資料和選派指導教師,會在本學期補選課結束後,課程學習場所和安排到時通知。每位選課學生都會有獨立賬號,用學號登陸爾雅的平台即網站(網址為http://tsk.erya100.com/indexCourseShowAction),初始密碼為123456。修改密碼後方可登陸。第三周開始授課。
西北師范大學爾雅課程學習方式:
正常上課時間,利用學院免費開放的微機室上網學習。
自主安排時間,在宿舍。家裡利用電腦等設備上網學習。
在個人學習界面,可以看到自己選修的課程與課程的具體要求,包括觀看視頻,完成作業,參加考試。只有將這三項都完成,才算是完成整個課程,才能獲得學分。
F. 哪個大學的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可以提供網路遠程授課
可以上網課的學校有中國政法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西北師范大學等,符合院校招生條件的人員,通過學校的資質審核後,就可以參加課程學習。
在上課之前,學校會給學員一個賬號以便可以登錄學校的學習網站進行學習。一般來說學員有一台電腦,可以連接網路,就能到相關網站學習,沒有上課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方便一些遠離學校的人員報考學習。
學校會將提前錄制好的課程直接放到學習網站上,和面授班的同學接受同樣的課程教育,網路班的學員可以利用任何時間進行課程學習,例如工作午休時間、坐公交地鐵的時間、晚上吃完飯後的時間,以及周六日等時間進行課程學習。
G. 我的網站(大學校園網內)如何才能讓外界訪問
你的IP是一個內網IP理論上來說在同1內網的用戶訪問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出了居於網就會有問題了 IP地址就象你的住址一樣別人想找到你就要知道你的住址IP就是你電腦的住址你的IP是一個內網IP是不會被外網認可的外網只能訪問共網IP也就是你居於網連外網主機或路由用的共網IP我們想訪問一個網站一定要用共網IP(就算是域名訪問最後也要轉換成IP)在內網開網站也是可能的如果是固定IP就用外網IP訪問如果沒有固定IP(這里說的2個都是共網IP不是內網IP)就用一個動態域名解吸軟體把我推薦殼我用了很長時間了主要的好處就是穩定可靠還免費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在主機或路由上進行設置如果用的是主機伺服器並且你所須的埠主機開放了那就在自己的機器上做個埠影射(這里不解釋了如果需要再單獨提這個問題)默認的網頁埠是80如果這個居於網內已經有網站存在的那一般80埠會被站用了那就只能選擇其他埠了如果伺服器封了外網訪問那就只能想辦法黑了他把你需要的埠開放如果不行就只能找網路管理員了如果是路由那就要嘗試訪問路由管理葉進行相關設置如果無法破解管理密碼那就只能找管理員了 如果你的網站是靜態的不是動態腳本的那就可以嘗試找一個免費空間這樣還可以省不少電費或者買一個空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也可能放在朋友的機器上或朋友的空間上甚至ADSL也可以
H. 西北師范大學校園網怎麼用
學校官網開通你的校園網賬號。
校園網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頻多媒體網路。首先,校園網應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先進的信息化教學環境。這就要求:校園網是一個寬頻、具有交互功能和專業性很強的區域網絡。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平台、多媒體演示教室、教師備課系統、電子閱覽室以及教學、考試資料庫等,都可以在該網路上運行。
如果一所學校包括多個專業學科(或多個系),也可以形成多個區域網絡,並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起來。其次,校園網應具有教務、行政和總務管理功能。
西北師范大學(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
I. 西北師范大學簡介 西北師范大學介紹
1、【辦學歷史】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後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後,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
2、【機構設置】1985年教育部依託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1987年,國務院在學校建立了「藏族師資培訓中心」。2012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依託學校設立「西北師范大學華文教育基地」。學校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研究中心2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研究中心17個,省高校新型智庫5個,省創新群體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8個。學校現設27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3個孔子學院。
3、【辦學條件】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校本部佔地面積960畝,新校區佔地面積729畝、生態實訓基地約1300畝。校舍總規劃建築面積83.3萬平方米,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27.5萬平方米。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052.3萬元,各類文獻資源403.9萬余冊。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通訊網和有線電視網為主體的現代公共教育服務網路系統。
4、【人才培養】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23萬餘人。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學生3001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113人,博士研究生392人,碩士研究生6141人,留學生330人,繼續教育學生5035人。連續六期實施本科教學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2008年教育部英語本科專業評估獲得優秀。2010年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5、【師資隊伍】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078人,正高級職稱人員307人,副高級職稱人員694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586人,具有碩士學位人員913人。其中專任教師1272人,教授280人,副教授519人。博士生導師123人,碩士生導師898人。現有雙聘院士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導人才2人,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職人員12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3人,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52人,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人選23人,省級教學名師19人。學校聘請了100餘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或兼職教授。李蒸、黎錦熙、袁敦禮、董守義、李建勛、胡國鈺、呂斯百、孔憲武、常書鴻、陳涌、黃胄、彭鐸、郭晉稀、李秉德、金寶祥、金少英、南國農等著名教授先後在學校任教。
6、【學科專業】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化學、物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心理學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地理學等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7個博士二級授權專業,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4個碩士二級授權專業,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類別,1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2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現有77個普通本科專業(其中,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美術學、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物理學、歷史學、化學、生物科學等9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學位授權體系,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
7、【科學研究】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歷來重視產學研結合。近年來,社會科學在中國古代文學、西北歷史與地理、課程與教學論、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自然科學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基礎數學、原子與分子物理、教育技術等領域研究深入,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被SCIE收錄論文數量和質量穩步提高,收錄論文數居全國師范大學10位左右,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獲得了一批高級別的科研獎勵,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60餘項,其中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0項(其中一等獎1項),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1項(其中二等獎3項,終身成就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91項,省社科優秀成果獎495項,省敦煌文藝獎35項。
8、【國際合作】學校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與美國中田納西州立大學、美國南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蘇丹喀土穆大學、英國胡弗漢頓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香港大學、台灣清華大學等國外及港澳台地區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與海外70多所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合作與交流協議,在學生聯合培養、教師互訪、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目前,學校已與蘇丹喀土穆大學、摩爾多瓦自由國際大學、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薩拉熱窩大學分別合作建立孔子學院。
9、【附屬辦學】西北師范大學現設有附屬教育集團,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兒園,均為甘肅省和蘭州市示範性學校,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是西北師范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和教育實習基地。
10、【社會服務】學校主動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彰顯特色優勢,著力提升質量,為服務地方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一是教師教育、教育學科實力雄厚,著力推動我省及西北地區基礎教育和民族教育發展。二是人文社科優勢突出,著力服務政府規劃決策和示範區建設。三是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水平較高,著力夯實我省科技進步與自主創新的知識源頭。四是藝術體育區域知名,著力提升我省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五是產學研用緊密關聯,著力支撐我省創新驅動和轉型跨越發展戰略。
11、【辦學定位】學校高舉師范教育大旗,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學生成長這個中心,依靠教師發展這個根本,突出教學重心,把科研與教學有機融合,把傳承特色與創新改革有機結合,把自身發展與服務社會有機結合,夯實德智體美基礎學科的根基,強化應用學科的社會需求導向和實踐性,美化育人環境,築就一條著力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國際視野、系統思維、批判性創新思維和信息化應用能力」的特色之路,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努力為民族復興培養更多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和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J. 西北師范大學校園網網費是不是十一點半到六點不收網費
一般要看學校了,有的只有校園網,有的可以連電信聯通,收費都不同的。 一般校園網都比較慢。
西北師范大學(簡稱西北師大,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於1902年始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為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其原名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前身之一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於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後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
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後,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由北京師范大學對口支援西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