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常見網路管理系統

計算機網路常見網路管理系統

發布時間:2022-12-08 01:55:19

A. 什麼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B. 現代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模型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1.對多種類型設備的集中管理
現代網路中設備類型種類多,例如有路由器、乙太網交換機、ATM設備、寬頻接入設備、窄帶接入伺服器等。傳統的管理方式往往是針對每種設備開發專門的網管軟體,「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各系統沒有很好地組織在一起。隨著網路的逐漸融合,一個實際業務的發放往往要穿越多種類型設備,這樣原有的分離的專業管理軟體無法提供快速端到端業務發放的能力,線路排障等等都存在問題。
2、大規模網路管理能力
現代網路規模,尤其是IP網路的規模是很大的。網路可以分為骨幹層、匯聚層、接入層。現在在接入層中有大量的低端設備。例如在IP城域網的模型中,有大量的小區交換機、樓道交換機等。僅在上海某大學內就有2000多台設備。設備多帶來的問題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如何解決單台網管站處理能力的問題,設想有10000台設備,僅僅是網管的輪詢監視功能就將給網管工作站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還將造成大量的網管數據流。另一方面是網路管理信息的收斂問題,一個人不可能去關注全城域網的上萬台設備的告警,網管系統內部如何保證這些設備信息很好地收斂和組合,很好地進行操作對象的定位,這對我們的網管系統的框架和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
3、成本跨度
隨著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電信進入微利時代,運營商建網趨於理性,建網的成本問題越來越敏感,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網管系統。一般來說,網管系統的建設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在國內,目前對網管系統的投資預算有限,特別是在建網的初期,設備不是很多時,希望有低成本的網管解決方案,例如使用基於微機的管理系統,而現有的很多網管系統往往需要運行在高配置的工作站上,還需要專業資料庫支持等等,這就造成了矛盾。另外,當以後網路擴容時,需要更換高檔次的設備,原來購買的硬體設備是否能夠利用上,保護以前的投資,也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4、多廠商設備的管理
現在網路建設在招標過程中,一般不會有一個廠家獨占份額的情況。在骨幹網上可能有一兩家設備,在匯聚層上多一些,在接入側就更多。目前各廠商網管都不具備管理其他廠家的能力,這樣運營商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選擇多家網管軟體。這就帶來了和問題1類似的局面,網路是統一的,僅僅因為廠家的不同就需要選擇多套網管。所以,往往會引入第三方網管系統來進行統一的管理。在設計體系架構時,需要考慮這個需求。
談到多廠家設備共管的問題,需要從分析現有的IP網管軟體入手。現有的IP網管軟體大概可分為四類,包括:
設備製造商網管:廠商自身開發的主要面向廠商內部設備管理支持的網路與業務管理系統,比如華為網管、Cisco網管等。
各種通用的IP網路管理系統和平台:這些系統可以完成基於各種標准IP特性的IP網路管理功能支持,比如自動拓撲發現,二層、三層IP網路拓撲管理,基本的IP性能、故障管理等。這些系統的集成功能都很強,很多時候都可以作為一個系統集成平台來直接使用。 目前主流的通用IP網路管理系統有:CA、OpenView NNM、NetView、等。
各種專業的獨立IP網路與業務管理軟體:這些軟體主要由獨立軟體開發商提供,系統功能專一並且功能很強,主要提供面向多廠商設備的專業管理功能支持。 管理領域覆蓋了IP網路的各個方面,主要的領域包括:性能管理、SLA 管理、故障管理、各種業務管理、資源管理等。例如:TCSI、Micromuse、Concord、Orchestream等。
運營商自己開發的綜合網管系統:可以完成運營商所需要的各種IP網路管理特性支持,重點在於多廠商設備的綜合管理支持。

--------------物聯網校企聯盟技術部

C. 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顧名思義,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就是要對計算機網路進行管理。
計算機網路包括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
計算機網路硬體有:網路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ATM設備、各種接入設備、網路通信線路(包括無線通信)等等,廣義地講,計算機機房及相關設備都可以歸入其中。
計算機網路軟體:網路管理系統軟體、網路應用軟體、安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包括各種設備本身的管理軟體和各種設備運行協調和統一管理的軟體。
上面所說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軟體和安全軟體,再輔以必要的監測設備,就構成了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它管理計算機網路的運行,確保網路運行的高效、安全、可靠。

D. 計算機網路的網路管理系統基本上由哪五部份組成

計算機系統、網路終端伺服器、網路信息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

E. 計算機網路的常見的管理模式有哪些

網路操作系統(NOS)管理模式有C/S和有PtoP(點對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等網路模式。網路內的計算機都工作在工作組模式下。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既是伺服器又是客戶機。

F. 網管進階必讀篇:交換機使用的相關答疑解惑

解惑:無法為交換機分配IP地址

對於那些可以支持網路管理的交換機來說,生產廠家通常都為它們設置了默認的IP地址,日後我們可以使用TELNET命令或Web窗口對其進行遠程管理與維護;可是也有一部分支持網路管理的交換機,它們在預設狀態下並沒有被分配IP地址,面對這種類型的交換機,我們該如何為它們分配合適IP地址,以便日後方便進行遠程管理與維護呢?其實,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計算機系統自帶的串口為交換機分配合適的IP地址,下面就是具體的實施步驟:

首先使用交換機隨機配備的一條串口線纜將交換機與本地計算機連接起來,在連接時我們可以先把串口線纜的一端直接插入到交換機背面的「Console」埠中,並要注意擰好固定螺釘,以確保線路連接牢靠,然後將串口線纜的另一外一個埠插入到本地計算機的串列埠中,並且需要記下線纜是插在COM1埠中還是COM2埠中;

在完成好物理線路的連接操作後,分別啟動交換機系統和本地計算機系統,然後檢查本地計算機系統中是否存在「超級終端」程序,要是沒有發現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添加/刪除程序」來自行安裝好該程序組件;

之後依次單擊「開始」/「程序」/「附件」/「通訊」/「超級終端」命令,隨後系統會彈出一個「超級終端」新建向導窗口,該向導在預設狀態下會認為超級終端是通過Modem連接的,並為要求我們輸入連接的區號,我們可以任意輸入一個就可以了。倘若本地計算機中沒有連接Modem設備,那麼向導窗口彈出「在連接之前必須安裝數據機,現在就安裝嗎?」之類的提示時,我們只要點擊「否」按鈕就可以了;

用舊電腦輕松架設無線網路列印伺服器

在工作中,單位需要列印的文件還是不少的,可是筆記本電腦連接一個列印機確實不方便,這樣使用筆記本的同事們只有使用快閃記憶體將文件拷貝到列印室或辦公室的台式電腦上去列印了,時間久了文件拷來拷去的確實有些麻煩,於是很多同事想將列印機設置一個共享列印,後來通過單位的無線網路在自己的電腦上實現共享列印了。

為了方便同事們遠程列印,我在單位中架設了無線網路列印伺服器,這樣同事在任何一台電腦上都能將需要列印的文件通過列印伺服器進行列印,並且我們還可以通過網頁的方式對列印伺服器進行遠程管理。

網路列印與共享列印的區別

早期的共享列印方式是由網路上的某一台電腦連接上列印機,並且設置為共享模式,其他電腦要共享這台列印機,並且通過共享的方式進行連接,這樣才能實現列印共享。如果使用共享列印機的用戶多了,連接列印機的那台計算機就會難堪重負,管理起來有些麻煩。

網路列印機是基於Internet的網路列印,列印機已不再是一個外設,而是作為網路上的一個節點存在,網路列印機通過網線插槽直接連接網路,通過Web的方式進行遠程管理,能夠以網路的速度實現高速列印輸出。

列印伺服器的架設

網路列印需要一台帶有網路列印伺服器的列印機,但是這么一台列印機的價格不便宜。為了節約成本,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我將單位的一台舊電腦虛擬成一台列印伺服器,這樣同事們在單位區域網內也可以輕松實現網路列印了。

首先確保該電腦安裝好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並能保證正常連接到單位區域網內,隨後將列印機連接到該電腦上,打開「管理您的伺服器組件,在「列印機伺服器中單擊「添加列印機(圖1),隨後按照提示來添加我們需要安裝的列印機並安裝好列印機的驅動程序。

隨後在「控制面板→「列印機和傳真對話框中用右鍵單擊該列印機圖標,選擇「屬性命令。在打開的列印機屬性對話框中將該列印機設置為共享模式,並輸入一個共享名稱(圖2)。

隨後我們還需要在同事操作的電腦上安裝好該列印機的驅動程序,安裝時在該電腦上打開網上鄰居,找到安裝好列印機的電腦,此時看到我們安裝好的共享列印機名稱,單擊右鍵,選擇連接,這時系統提示將會在本機上安裝一個列印驅動程序,選「是就可以安裝網路列印機的驅動了。

設置Web管理

列印機設置完成後,為了實現網路列印我們還需要通過IIS進行發布。啟動系統自帶IIS程序,首先我們為網路列印機創建一個虛擬目錄。

提示:在Windows XP系統中IIS組件默認情況下沒有安裝,如果我們的系統中沒有該組件我們首先在「添加/刪除程序中將其安裝。

創建時,在IIS列表中,用右鍵單擊默認的Web站點,依次單擊「新建→「虛擬目錄,隨後打開創建向導對話框。在該向導中我們可以按照提示設置一個虛擬目錄的別名,如「Print,將目錄指向列印機驅動的安裝目錄,並將「訪問許可權設置為「讀取、「運行腳本。虛擬目錄創建後,打開該站點目錄的「屬性對話框,在「文檔對話框中勾選「啟用默認文檔復選框。隨後單擊右側的「添加按鈕,添加一個默認文檔名,如惠普列印機默認文檔為「Ipp_0001.asp。隨後單擊「確定按鈕。

你需要對目標列印機進行遠程管理時,在區域網任意一台電腦上運行其中的IE瀏覽器程序,輸入網路列印機的URL地址「http://列印伺服器IP地址/print即可打開網路列印機的管理頁面了。單擊「暫停或「恢復超級鏈接時,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好列印機的輸出操作,要是想取消列印機正在執行的所有任務時,就可以單擊「取消所有文檔超級鏈接。這樣就像操作自己電腦上的列印機一樣方便。

如何實現公網IP地址讓多台電腦共享上網

問:我們單位用的是政務網,網通公司接過一個路由器來,每台電腦設置一下IP地址就能上網了,可是現在IP地址不夠用了,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實現用一個IP地址、一個交換機,使多台電腦都能同時上網?

答:光有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在接入公網IP的電腦上插一塊網卡,使之成為雙網卡電腦。其中一塊網卡接入網通提供的政務網,另一塊網卡接入你找的交換機。

再在這個電腦安裝代理軟體,或者網關防火牆,都可以,比如代理軟體有CCProxy,網關防火牆如WinRouter等,具體設置方法請參考所使用的代理軟體或網關防火牆軟體的說明文件。

網路管理與網管軟體相關問題解讀

網路是新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信息傳遞、辦公、營銷、服務、交流、娛樂等各種活動都可以通過網路完成,網路的質量直接決定了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的質量。在計算機網路的質量體系中,網路管理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正如一個管家對於大家庭生活的重要,網路管理的質量也會直接影響網路的運行質量。那麼,怎樣給自己的網路選擇合適的網路管理系統和網路管理軟體呢?

網路管理

當前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特點是規模不斷擴大,復雜性不斷增加,異構性越來越高。一個網路往往由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子網組成,集成了多種網路系統(NOS)平台,並且包括了不同廠家、公司的網路設備和通信設備等。同時,網路中還有許多網路軟體提供各種服務。隨著用戶對網路性能要求的提高,如果沒有一個高效的管理系統對網路系統進行管理,那麼就很難保證向用戶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作為一種很重要的技術,網路管理對網路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並已成為現代信息網路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實際上,網路管理並不是一個什麼新概念。從廣義上講,任何一個系統都需要管理,只是根據系統的大小、復雜性的高低,管理在整個系統中的重要性也就有重有輕。網路也是一個系統。追溯到19世紀末的電信網路,就已經有了自己相應的管理「系統,這就是整個電話網路系統的管理員,盡管他能管理的內容非常有限。而計算機網路的管理可以說伴隨著1969年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網路——ARPANET的產生便產生了,當時,ARPANET就有一個相應的管理系統。隨後的一些網路結構,如IBM的SNA、DEC的DNA、SUN的AppleTalk等,也都有相應的管理系統。不過,雖然網路管理很早就有,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因為當時的網路一是規模較小,二來復雜性不高,一個簡單的網路管理系統就可以滿足網路正常管理的需要,因而對其研究較少。但隨著網路的發展,規模逐漸增大,復雜性增加,以前的網路管理技術已不能適應網路的迅速發展。

網路系統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網路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一方面使得網路的維護成為網路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例如排除網路故障更加困難、維護成本上升等;另一方面,如何提高網路性能也成為網路系統應用的主要問題。雖然可以通過增強或改善網路的靜態措施來提高網路的性能,比如增強網路伺服器的處理能力、採用網路交換等新技術來拓寬網路的帶寬等,但是網路運行過程中負載平衡等動態措施也是提高網路性能的重要方面。通過靜態或動態措施提高的網路性能分別稱為網路的靜態性能和動態性能。而網路的動態性能的提高是通過網路管理系統即「網管系統來加以解決的。

一般說來,網路管理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對網路狀態進行調整,使網路能正常、高效地運行。其目的很明確,就是使網路中的各種資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當網路出現故障時能及時作出報告和處理,並協調、保持網路的高效運行等。一般而言,網路管理有五大功能,它們是:網路的失效管理、網路的配置管理、網路的性能管理、網路的安全管理、網路的計費管理。這五大功能包括了保證一個網路系統正常運行的基本功能。

現代計算機網路管理系統主要由四個要素組成:若干被管的代理(Managed Agents);至少一個網路管理器(Network Manager);一種公共網路管理協議(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種或多種管理信息庫(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其中網路管理協議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定義了網路管理器與被管代理間的通信方法,規定了管理信息庫的存儲結構、信息庫中關鍵字的含義以及各種事件的處理方法。目前有影響的網路管理協議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CMIS/CMIP(th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它們代表了目前兩大網路管理解決方案。其中,SNMP流傳最廣,應用最多,獲得支持也最廣泛,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准(詳見技術部分)。

網管軟體

網路管理的需求決定網管系統的組成和規模,任何網管系統無論其規模大小,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網管協議的網管軟體平台、網管支撐軟體、網管工作平台和支撐網管協議的網路設備組成。其中網管軟體平台提供網路系統的配置、故障、性能及網路用戶分布方面的基本管理,也就是說,網路管理的各種功能最終會體現在網管軟體的各種功能的實現上,軟體是網管系統的「靈魂,是網管系統的核心。

網管軟體的功能可以歸納為三個部分:體系結構、核心服務和應用程序。

首先,從基本的框架體系方面,網管軟體需要提供一種通用的、開放的、可擴展的框架體系。為了向用戶提供最大的選擇范圍,網管軟體應該支持通用平台,如既支持Unix操作系統,又支持Windows NT操作系統。網管軟體既可以是分布式的體系結構,也可以是集中式的體系結構,實際應用中一般採用集中管理子網和分布式管理主網相結合的方式。同時,網管軟體是在基於開放標準的框架的基礎上設計的,它應該支持現有的協議和技術的升級。開放的網路管理軟體可以支持基於標準的網路管理協議,如SNMP和CMIP,也必須能支持TCP/IP協議族及其它的一些專用網路協議。

網管軟體應該能夠提供一些核心的服務來滿足網路管理的部分要求。核心服務是一個網路管理軟體應具備的基本功能,大多數的企業網路管理系統都用到這些服務。各廠商往往通過提供重要的核心服務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他們通過改進底層系統來補充核心服務,也可以通過增加可選組件對網管軟體的功能進行擴充。核心服務的內容很多,包括網路搜索、查錯和糾錯、支持大量設備、友好操作界面、報告工具、警報通知和處理、配置管理等等。

此外,為了實現特定的事務處理和結構支持,網管軟體中有必要加入一些有價值的應用程序,以擴展網管軟體的基本功能。這些應用程序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網管軟體集成水平的高低取決於網路管理系統的核心服務和廠商產品的功能。常見網管軟體中的應用程序主要有:高級警報處理、網路模擬、策略管理和故障標記等。

由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體系結構、核心服務和應用程序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體系結構提供一個系統平台,一個多種資源有機聯系的場所;核心服務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務,就象生活中維持人正常生存的部分;應用程序滿足具體的、個性化的需求,有如生活中不同人的不同習慣和愛好。

Cisco交換機配置注意事項

現在絕大數的思科交換機用戶對Cisco交換機配置方法還不是很清楚,本文就向大家說明一下關於Cisco交換機配置的具體配置和方法,希望看完本文您可以輕輕鬆鬆的對Cisco交換機配置有所了解。

一般有兩種方法:

1、控制台埠(Console):可以直接對交換機進行Cisco交換機配置。

2、遠程登錄(Telnet):通過TELNET程序對已經設置了IP的交換機進行遠程配置,一般等控制台埠配置好交換機的IP後才可以進行。除了以上的兩種方法外,其實還有兩種方法:

1、WEB的配置方式,此方法只能是Cisco交換機配置的一般設置。

2、硬體自帶的應用程序,專用的程序,一般很少用。

建立控制台連接到交換機,一般交換機自帶一根Console線,一端連接到交換機的Comsole口,一端連接到電腦的串列口。打開超級終端,一般就可以連接到交換機。具體的參數設置如下,這樣就可以連接到交換機了。

連接到交換機後,如果是第一次啟動會要執行初始化操作,一般是設置交換機的名稱,密碼等一般的信息。由於交換機已經初始化,如果要進行初始化操作,那就要進入特權EXEC模式。

在命令提示符號下輸入:setup,就會啟動初始化操作。剛才講到了特權EXEC模式,這理就要講一下覺換機的幾種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執行不同的操作命令,首先來說兩種基本的模式。

一般為了安全考慮,CISCO將操作會話分為兩個不同的訪問級別:用戶EXEC級別和特權EXEC級別。用戶EXEC級別只能使用有限的命令,且交換機顯示Switch>提示符,不能進行Cisco交換機配置。看例子,處於用戶EXEC級別下的狀態:AITG_FrontekCoreSW>。

智能三層交換機的過濾策略綜合說明

三層交換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里我們主要介紹三層交換機的智能流處理技術。電腦網路的普及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正改變著我們的世界,同時也改變著我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我們更多地關心邁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之後人們將如何利用電腦,如何利用網路為人類自身營造更大的生活空間。

一、高帶寬頻來的新課題

在現代的數據通信領域,人們的思維跳躍速度已經無法跟上網路帶寬的增長速度,而通信設備的網路承載容量是由不斷增長的數據流量處理需求和基於解決並發的數據流的處理能力來推動的。隨著網路帶寬的不斷提高,傳統的網路數據處理方法和對於數據流的分配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容量數據流的吞吐需要。在這里,能夠處理二、三、四層網路數據的快速ASIC技術將能夠滿足網路高帶寬、高吞吐量的需求。然而,在大容量、高帶寬的環境下,如果應用不加約束,那麼網路中的數據流將會像脫韁的野馬、破堤的洪水,一發而不可收。因此,如何對數據流進行管理和分配是寬頻模式下的一個新課題。

在網路數據的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數據流的分配效率問題和數據流分配後其數據包的穩定性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困擾寬頻業務數據流QoS保證的盲點。人們常常被寬頻模式下數據包的高傳送速度遮住雙眼,將數據流的分配效率與穩定性遺忘,使寬頻網路的利用效率降低、傳輸成本增加,使寬頻變成了「空中樓閣,使高傳送速度變成了「海市蜃樓。

根據以上問題的特點,基於三層交換機的流處理方式利用了ASIC的硬體多層交換技術實現分層的數據包處理。首先是對數據流的分類,然後對不同的流賦予不同的優先順序別,在不損失數據交換性能的情況下更高效地處理網路數據,保證關鍵數據的優先傳送。也就是說這種ASIC的集成處理技術為數據包提供了一個集成的快速的處理平台,讓數據包在ASIC晶元中完成整個路由甚至是訪問策略處理的全過程。

傳統的IP轉發都是通過軟體實現的,單純而簡單的軟體轉發效率相對於現代的寬頻數據交換模式無疑是「杯水車薪。所以,高效的交換和流分類能力必然要基於緩存的IP交換。與二層交換不同,三層交換需要CPU加以干預,CPU的主要任務包括:運行RIP、OSPF等路由協議產生路由表;運行ARP協議解析IP地址;設置緩存的IP轉發表項。

作為基礎網路的IP網路正在演化成為一個多業務網路。因此,網路設備必須為不同的策略提供一個數據操作的平台,在港灣千兆三層交換機的智能架構中,每一個數據包都能通過一個快速過濾引擎保證數據的按策略處理。

二、智能三層交換機的過濾策略

智能交換架構中的過濾策略採用分析數據幀前80個位元組的方法,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制定靈活的策略,提供相應的智能服務,一般來講,主要的過濾策略包括以下幾點。

物理埠:主要解決固定埠用戶的過濾。

二層策略:主要解決包的二層特徵的過濾,可以根據用戶的MAC地址信息,也可以根據VLAN信息等等。

三層策略: 主要解決包的三層特徵的過濾,既可以根據用戶的源IP地址,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訪問的目的IP地址。既可以根據用戶的源IP子網,也可以根據用戶需要訪問的目的IP子網,還可以將源和目的IP信息結合使用。

應用策略: 主要解決三層以上策略的實現,可以根據TCP或UDP的埠號,同時也可以根據應用數據內部的相關特徵,比如DNS數據包的域名等信息。

根據數據包的多層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能夠識別數據流以什麼方式建立連接、在建立信令的通道中IP包的流向和IP包所承載的數據類型。通過對照流分類表能夠清楚地了解該數據流的准確信息,從而精確地對該數據流進行策略選擇,使數據流能夠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中得以順利交換。

三、智能三層交換機的智能服務

以港灣網路公司的千兆三層交換機為例,它根據用戶不同的需求可以提供的主要智能服務包括以下幾點。支持包的丟棄和轉發: 在實際網路應用中,可以讓用戶得到有選擇的服務,比如根據目的站點的IP地址丟棄包,從而限制用戶訪問某些站點。支持包的輸出埠的重定向: 在實際網路應用中可以實現流量工程。支持網路二層802.1p的優先順序業務傳送: 可以根據繳費的不同,分別實現不同級別的金、銀、銅牌服務,盡量保證高優先順序用戶的服務。支持網路三層DiffServ 服務: 提供包的優先順序標記和優先順序區分處理。

以上智能服務可以解決網路數據流在傳輸中的分配效率和穩定性問題,網路的物理介質是多種網路數據流的承載體,而該承載體上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破碎或超長的包,或是非重要業務的數據包大量佔用網路帶寬。將數據包有選擇地拋棄並有選擇地進行優先順序控制不但可以解決網路的傳輸效率問題,還可以保證重要應用的服務質量。

G. 計算機系統中網路管理軟體有哪些

1、 通過埠鏡像、部署HUB集線器或代理伺服器的方式部署的網路管理軟體品牌。
當前,國內很多網管軟體都是這種部署方式。毋庸置疑,這些部署方式下的網管軟體的確可以實現一定的網路管理功能。但是不足之處也比較明顯,比如需要有可以做埠鏡像的交換機、需要有HUB集線器或一台專門的代理伺服器,然後將網管軟體部署在上面;同時,由於埠鏡像、HUB集線器或代理伺服器無法有效阻斷UDP報文和P2P報文,這就使得採用這種方式部署的網管軟體,通常無法有效禁止迅雷下載、禁止PPS影音、禁止QQ網路游戲、禁止股票軟體等。如下圖所示:
2、採用網關模式、網橋模式、串接模式、虛擬網關模式部署網管軟體
目前,國內也有很多網路管理系統採用上述幾種部署方式。這種部署方式的優點是,不需要硬體設備,對交換機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只需要更改網關、部署網橋方式就可以了。而在虛擬網關模式下,甚至連網關都不需要調整,就可以實現有效的區域網網路控制。同時,由於這種方式是直接阻斷區域網電腦外發的所有TCP報文和UDP報文,因此可以有效禁止迅雷上傳下載、限制PPlive網路電視、禁止QQlive網路直播等。

H. 計算機網路知識,常見的網路管理方式有哪幾種

⑴SNMP管理技術
⑵RMON管理技術
⑶基於WEB的網路管理
SNMP是英文「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首先是由Internet工程任務組織(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研究小組為了解決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問題而提出的。
SNMP是目前最常用的環境管理協議。SNMP被設計成與協議無關,所以它可以在IP,IPX,AppleTalk,OSI以及其他用到的傳輸協議上被使用。SNMP是一系列協議組和規范,它們提供了一種從網路上的設備中收集網路管理信息的方法。SNMP也為設備向網路管理工作站報告問題和錯誤提供了一種方法。

I. 計算機網路系統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J. 計算機網路的軟體系統主要有哪些

軟體系統(Software Systems)是指由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組成的計算機軟體系統,它是計算機系統中由軟體組成的部分。它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資料庫系統、分布式軟體系統和人機交互系統等。操作系統用於管理計算機的資源和控製程序的運行。語言處理系統是用於處理軟體語言等的軟體,如編譯程序等。資料庫系統是用於支持數據管理和存取的軟體,它包括資料庫、資料庫管理系統等。資料庫是常駐在計算機系統內的一組數據,它們之間的關系用數據模式來定義,並用數據定義語言來描述;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使用戶可以把數據作為軸象項進行存取、使用和修改的軟體。分布式軟體系統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人機交互系統是提供用戶與計算機系統之間按照一定的約定進行信息交互的軟體系統,可為用戶提供一個友善的人機界面。操作系統的功能包括處理器管理、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和作業管理。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操作系統的結構、進程(任務)調度、同步機制、死鎖防止、內存分配、設備分配、並行機制、容錯和恢復機制等。

語言處理系統的功能是各種軟體語言的處理程序,它把用戶用軟體語言書寫的各種源程序轉換成為可為計算機識別和運行的目標程序,從而獲得預期結果。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語言的翻譯技術和翻譯程序的構造方法與工具,此外,它還涉及正文編輯技術、連接編輯技術和裝入技術等。

資料庫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資料庫的定義和操縱、共享數據的並發控制、數據的安全和保密等。按數據定義模塊劃分,資料庫系統可分為關系資料庫、層次資料庫和網狀資料庫。按控制方式劃分,可分為集中式資料庫系統、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和並行資料庫系統。資料庫系統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資料庫設計、數據模式、數據定義和操作語言、關系資料庫理論、數據完整性和相容性、資料庫恢復與容錯、死鎖控制和防止、數據安全性等。

分布式軟體系統的功能是管理分布式計算機系統資源和控制分布式程序的運行,提供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和工具,提供分布式文件系統管理和分布式資料庫管理關系等。分布式軟體系統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和網路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人機交互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在人和計算機之間提供一個友善的人機介面。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人機交互原理、人機介面分析及規約、認知復雜性理論、數據輸入、顯示和檢索介面、計算機控制介面等。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常見網路管理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賣產品需要多少錢 瀏覽:505
怎麼讓家裡的網路快速如新 瀏覽:513
單位網路安全要求會議 瀏覽:678
全國網路安全軍民融合 瀏覽:524
筆記本網路本地連接好還是無線 瀏覽:823
網路貸款多少錢利息 瀏覽:501
沈陽哪裡能網路搶票 瀏覽:975
智慧屏看電視需要連接網路嗎 瀏覽:857
怎麼看電腦可不可以連xbox網路 瀏覽:278
華為家庭網路信號全覆蓋 瀏覽:313
施樂無線網路連接設置 瀏覽:46
我的移動網路密碼 瀏覽:797
如何提高網路文化出海 瀏覽:111
新網路詞在哪裡有 瀏覽:428
計算機網路重點簡答題 瀏覽:173
開數據但網路連接超時 瀏覽:326
移動接網路的路由器怎麼更換 瀏覽:1002
上海美猴網路怎麼樣 瀏覽:507
3g網路哪個運營商快 瀏覽:922
在校園如何使用有線網路 瀏覽:29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