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文化基礎是啥

計算機網路文化基礎是啥

發布時間:2022-12-20 19:52:48

A. 計算機文化基礎考什麼因該學什麼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INTERNET技術。

B. 計算機網路基礎是指 包括哪些方面

一般都是些網路原理。像tcp/ip協議四層。iso/osi,物,數,網,傳,會,表,應七層。還有就是主要在網路層和應用層上的一些軟體或設置,像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web伺服器。asp,jsp,html等提一點。個人覺得主要還是TCP/IP協議和iso/osi,物,數,網,傳,會,表,應七層是主要學習重點。是計算機網路的原理知識。

C.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什麼專業

計算機文化基礎專業主要是學習兩個方面的內容,第1個方面就是計算機發展史,第21個就是現在的網路媒體應用。

D.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學的是什麼

(1)計算機基礎知識(大課:2學時 網站自學:2學時)
計算機發展史
計算機發展趨勢
奠定現代計算機發展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計算機工作原理
計算機軟體概述
計算機文化與道德

(2)圖形用戶界面的使用(大課:3學時 課外講座:2學時 網站自學:2學時 上機練習:2學時)
基礎知識
什麼是操作系統
圖形用戶界面技術
Windows2000基本使用
認識Windows界面
基本使用操作
文件管理基本概念
Windows2000文件管理
Windows2000程序管理
計算機管理

(3)文字處理(大課:3學時 課外講座:2學時 網站自學:2學時 上機練習:6學時)
非數值信息的編碼
輸入和編輯文字
文檔排版
圖文混排
外部對象的引入
表格製作
認識辦公組合軟體

(4)數據報表處理(課外講座:2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4學時)
Excel工作表
建立基本概念
工作表的操作與編輯
公式與函數的應用
列印工作表
Excel 圖表
圖表相關名詞術語
創建和修飾圖表
數據管理
數據清單概念
數據排序
篩選數據
分類匯總

(5)多媒體演示文稿製作(課外講座:2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4學時)
基本概念的建立
演示文稿、幻燈片、自動板式、佔位符、模版與母版、配色方案
製作演示文稿
修改演示文稿
多媒體幻燈片的製作
創建互動式演示文稿

(6)多媒體技術應用(課外講座:4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4學時)
圖像的基本處理
矢量圖形的繪制
點陣圖圖像的簡單編輯
動畫的製作
動畫製作的原理
Flash工具的基本概念
簡單動畫的製作
音效處理(聲音格式的轉換)
數據壓縮
數據壓縮機制
JPEG標准
MPEG標准
多媒體信息處理工具簡介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
製作系統的硬體環境
製作系統的軟體環境

(7)網際網路基礎知識(大課:2學時 網站自學:2學時 上機練習:2學時)
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組成計算機網路部件
互聯網技術和網際網路
如何連入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地址與域名系統
中國互聯網路的發展

(8)WWW信息服務與信息搜索(大課:2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2學時)
WWW信息服務相關概念
瀏覽器、超鏈接、網頁、主頁
超文本傳輸協議
標准資源定位器
超文本標記語言
信息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信息搜索
使用邏輯詞輔助查找
使用雙引號進行精確查找
使用加減號限定查找

(9)網際網路上的信息服務(課外講座:4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2學時)
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
電子郵件
遠程登錄 Telnet
新聞討論組 Newsgroup
文件傳送 FTP
INTERNET電話
網路安全

(10)網頁製作(大課:4學時 網站自學:4學時 上機練習:6學時)
網頁與網站
網頁和網站製作的基本步驟
網站創建的基本方法
認識FrontPage
管理和組織網頁
網頁編輯
基本網頁編輯
圖形的插入和圖形格式
創建超鏈接(超鏈接、書簽、熱點)
網頁的布局(表格和框架)
創建和使用表單
使用網頁層次組件
網頁特效製作
Dreamwaver網頁特效製作
Javascript語言介紹

E. 計算機網路的基礎有什麼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看不見的電磁波)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F. 計算機網路的基礎是什麼

TCP/IP協議(又名:網路通訊協議)即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是一個網路通信模型,以及一整個網路傳輸協議家族。這一模型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議,也是Internet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議和傳輸層的TCP協議組成。 其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准。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聯網設備規定一個地址。
為了減少網路設計的復雜性,大多數網路都採用分層結構。對於不同的網路,層的數量、名字、內容和功能都不盡相同。在相同的網路中,一台機器上的第N層與另一台機器上的第N層可利用第N層協議進行通信,協議基本上是雙方關於如何進行通信所達成的一致。

不同機器中包含的對應層的實體叫做對等進程。在對等進程利用協議進行通信時,實際上並不是直接將數據從一台機器的第N層傳送到另一台機器的第N層,而是每一層都把數據連同該層的控制信息打包交給它的下一層,它的下一層把這些內容看做數據,再加上它這一層的控制信息一起交給更下一層,依此類推,直到最下層。最下層是物理介質,它進行實際的通信。相鄰層之間有介面,介面定義下層向上層提供的原語操作和服務。相鄰層之間要交換信息,對等介面必須有一致同意的規則。層和協議的集合被稱為網路體系結構。

每一層中的活動元素通常稱為實體,實體既可以是軟體實體,也可以是硬體實體。第N層實體實現的服務被第N+1層所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第N層稱為服務提供者,第N+1層稱為服務用戶。

服務是在服務接入點提供給上層使用的。服務可分為面向連接的服務和面向無連接的服務,它在形式上是由一組原語來描述的。這些原語可供訪問該服務的用戶及其他實體使用。
TCP是面向連接的通信協議,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接,通訊完成時要拆除連接,由於TCP是面向連接的所以只能用於端到端的通訊。

TCP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數據流服務,採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TCP還採用一種稱為「滑動窗口」的方式進行流量控制,所謂窗口實際表示接收能力,用以限制發送方的發送速度。

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麼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並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

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後到接收方。

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 Telnet、 FTP、 rlogin、 X Windows和 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送和接收 域名資料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

G. 對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深得體會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和非計算機專業本科生開設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屬計算機方面的入門課程。本課程涉及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操作系統、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INTERNET技術。這些知識和技能對於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較系統地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常用的微機操作技術,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計算機文化素質,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為今後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
1.了解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知識:內容涉及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與工作原理,以及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安全等方面的概念和初步知識。
2.掌握常用操作系統的用法:理解WindowXP操作系統的工作方式,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掌握常規漢字操作方法:掌握一種漢字輸入法。
4.掌握文字處理軟體的操作方法:掌握用Word2003進行文字處理的基本操作。
5.掌握電子表格軟體的操作方法:掌握用Excel2003進行表格編排的基本操作。
6.了解計算機維護與計算機安全的基本知識。
7.了解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及Internet基本操作。

H. 計算機文化基礎(第一章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文化)

1.1信息與信息技術

信息:是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活動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質和事物的屬性。

數據:存儲在某種媒體上可以加以鑒別的符號資料

數據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信息的載體,信息的符號化就是數據。信息是對數據進行加工得到的結果

信息技術是指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開發和利用資源的相關技術。

計算機文化具有的基本屬性:

廣泛性,傳遞性,教育性,深刻性

1.2計算機技術概論

計算機的起源:

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ENIAC)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投入運行

ENIAC共使用了約18800個真空電子管,使用十進制計算,每秒運算5000次加法

ENIAC奠定了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基礎,開辟了信息時代,把人類社會推向了第三次產業革命的新紀元

計算機的發展

人們根據計算機採用的主要元器件的不同,將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分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6年)電子管計算機(真空管計算機) 邏輯元件(電子管,運算速度每秒幾千次,內存容量僅幾千位元組)  程序設計語言(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

第二代(1956年-----1964年)晶體管計算機 邏輯元件(晶體管,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次,內存容量幾十萬位元組)  程序設計語言(ALGOL,FORTRAN,COBOL等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第三代(1964年-----1971年)集成電路計算機 邏輯元件(中小規模集成電路,運算速度每秒幾十萬到幾百萬次,內存容量     位元組)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出現了操作系統和會話式語言

第四代(1971年------現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邏輯元件(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運算速度每秒上億甚至上千萬億次,內存容量   位元組) 操作系統不斷完善;微型機在家庭得到了普及,並開始了計算機網路時代

知識拓展: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最先提出通用計算機的基本設計思想,在設計一種基於計算機自動化的程序控制的分析機時提出了幾乎是完整的計算機設計方案,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計算機的特點及分類

計算機的特點:

(1)運算速度快

(2)計算精度高

(3)存儲容量大

(4)具有邏輯判斷能力

(5)工作自動化

(6)通用性強

計算機的分類:

劃分標准                         種類

處理的對象              模擬計算機,數字計算機,和混合計算機

用途                         專用計算機和通用計算機

規模                          巨型機,大型機,小型機,微型機和工作站

計算機的應用

1.科學計算

2.信息管理

3.過程式控制制

4.計算機輔助系統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計算機輔助教育(CBE)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計算機管理教學(CMI)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5.人工智慧

6.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網路化

4.智能化

計算機信息表示(這個我單獨弄一篇,不然看不懂)

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工作原理

1.指令

指令是指示計算機執行某種操作的命令,它由一串二進制數碼組成,這串二進制數碼包括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

所有指令的集合稱為計算機指令系統。計算機系統不同,指令系統也不同,目前常見的指令系統有復雜指令系統(CISC)外文名(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系統(RISC)外文名(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2.「存儲程序」工作原理

美籍匈牙利馮.諾依曼基本思想(存儲程序與程序控制)

3.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1)取指令    (指令計數器中的地址,--------從內存器中取出指令,並送到指令寄存器中)

(2)分析指令(對指令寄存器中存放的指令進行分析-----確定執行什麼操作-----地址碼確定操作數的地址)

(3)執行指令(根據分析結果,由控制器發出完成該操作所需的一系列控制信息----去完成該指令所要求的操作)

(4)上述步驟完成,指令計數器加1,為執行下一條指令做好准備

計算機硬體系統

1.運算器(計算機中執行數據處理指令的器件)由算數邏輯運算單元(ALU)和寄存器組成

2.控制器(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控制中心,智慧計算機各部分協調工作保證計算機按照預先規定的目標和步驟有條不紊的進行操作及處理。

控制器和運算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CPU))。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

3.存儲器(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簡稱內存和外存

(1)內存儲器

1)只讀存儲器(ROM)常用語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數據,並且斷電後仍能長期保存。ROM的容量較小

2)隨機存儲器(RAM)CPU從RAM中即可讀出信息又可寫入信息,斷電後信息就會丟失。

微機中的內存一般指隨機存儲器(RAM) 常用內存SDRAM   DDR  SDRAM  DDR2  DDr3

3)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介於CPU和內存之間的一中高速存儲信息的晶元,是CPU和RAM之間的橋梁用於解決他們之間的速度沖突問題

(2)外存

外存是內存儲器的後備和補充,不能和CPU直接交換數據

4.輸入設備

常用的輸入設備:滑鼠器,鍵盤,掃描儀,數字化儀,數碼攝像機,條形閱讀器,數碼相機,A/D轉換器(模數轉換器)

5.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顯示器,列印機,音箱,繪圖儀,各種數模轉換器(D/A)等

內存儲器和CPU構成了計算機的主機部分,外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構成了計算機的外部設備(外設)

計算機軟體系統

演算法的主要性質:有窮性   確定性   可行性

微型計算機系統

微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主頻(時鍾頻率)計算機CPU單位時間內發出的脈沖數   單位HZ赫茲

2.字長計算機運算部件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字長越長,計算精度越高,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效率越高

3.內核數CPu內執行指令的運算器和控制器的數量

4.內存容量

5.運算速度

常見微型計算機硬體系統:

1.微處理器

2.存儲器

3.匯流排

4.主板

5.輸入設備

6.輸出設備

I. 計算機文化基礎

所謂計算機文化,就是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計算機而發生根本性變化而產生的一種嶄新文化形態,這種嶄新的文化形態可以體現為:(1)計算機理論及其技術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廣泛滲透表現的豐富文化內; (2)計算機的軟、硬體設備,作為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設備豐富了人類文化的物質設備品種;(3)計算機應用介入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而創造和形成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價值標准等成為一種嶄新的文化觀念。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文化基礎是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7有的app沒網路連接 瀏覽:124
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如何開拓客源 瀏覽:714
網路行業中哪個專業有前途 瀏覽:540
邁樂網路電視怎麼樣 瀏覽:242
陝西地區移動聯通電信哪個網路信號最好 瀏覽:918
醫療網路是由哪個部門管理 瀏覽:575
網路安全和網路運維畢設課題 瀏覽:1001
網路辦案不掉線怎麼處理 瀏覽:298
怎麼使網路用不了 瀏覽:672
神經網路誤差怎麼求 瀏覽:894
打開熱點共享網路收費嗎 瀏覽:398
裝台在哪個網路播出 瀏覽:670
監控換網路設置 瀏覽:364
專科考試網路教育可以考哪些 瀏覽:346
移動網路速度排名 瀏覽:580
我校網路安全保障方案 瀏覽:778
蘋果網路速率怎麼設置 瀏覽:417
網路調節器是哪個位置 瀏覽:69
無線有網路但是上不了網 瀏覽:188
網路中負責信號轉發的是什麼設備 瀏覽:1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