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急急求:《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教程》的復習題
計算機網路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在典型的計算機網路中,信息以包為單位進行傳送。其主要結構由包頭、數據、包尾 構成。
2. 通信使用的三種交換方式為電路交換、存儲轉發、分組交換。計算機通信一般不使用存儲轉發方式
3. 數據雙向傳輸不能同時進行的通信模式叫做半雙工通信,雙向傳輸可同時進行的通信模式叫做全雙工通信。
4. 計算機網路使用的傳輸媒體有(舉例):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紅外線、無線電波等。
5. 非同步傳輸傳輸單位為位元組,並以起始位和停止位作為分隔。
6. 標准RS-232-C採用25腳梯形插頭座連接,並以-3V~-15V電壓表示邏輯"1"。
7. 三種數字信號調制解調方式的依據是波函數的三要素,即:振幅、頻率、相位。
8. 數字信號的三種調制方式為振幅調制、頻率調制、相位調制。
9. 計算機區域網分類按拓撲結構主要分為:星型、環型、匯流排型、樹型。
10. 使用層次化網路模型,可以把復雜的計算機網路簡化,使其容易理解並容易實現。
11. TCP/IP協議棧可分為四層,分別為:主機到網路層、互聯網層、傳輸層、應用層;SMTP協議位於應用層。
12. 數據鏈路層的主要服務功能是流量控制和差錯控制。
13. IEEE802.3規定一數據幀的長度應為64位元組到1518位元組之間。
14. IEEE 802.3建議採用的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的主要內容有: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和沖突檢測(CD)。
15. 區域網技術中媒體訪問控制方法主要有CSMA/CD(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介質訪問控制技術)、令牌匯流排技術、令牌環型網技術三種。
16. 在數據報服務中,網路節點要為每個數據報選擇路由,在虛電路服務中,網路節點只在連接建立時選擇路由。
17. 通常路由選擇演算法分為兩大類,分別為靜態路由選擇和自適應路由選擇。
18. 按IP地址分類,地址:160.201.68.108屬於B類地址。
19. IP地址分五類,即A、B、C、D、E類,其中D類屬多址廣播類地址;IP地址127.x.x.x屬於本主機地址,用於本機內通信;TCP協議的80埠由網際網路的HTTP協議使用。
20. TCP通過調節發送窗口的大小來進行流量控制。
21. TCP/IP使用地址轉換協議ARP將IP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
22. 利用密集波分技術,可以提高光纖的利用率,用一根光纖來傳遞更多的信息。
23. 使用無線接入方式,可以允許用戶方便地在不同的環境里使用網路的資源。
24. 有線用戶的接入方式有ISDN技術、ADSL、Cable Modem和區域網接入。
25. 信道復用有頻分復用、時分復用、波分復用方式,調制是信道復用嗎?不是。
26. IP路由使得數據包到達預定目的地。
27. 數據傳輸率是按照bps(比特/秒)計量的。
28. 交換機(集線器)是星型網路的中心。
29. ATM以傳輸53位元組固定長的信元而不是可變長的數據幀來傳輸信息。
30. 能再生信號並重新傳輸此信號的集線器是主動型的。
31. FDDI可能達到的網路速度是100Mbps。
32. ATM網路的基本傳輸速度是155Mbps。
33. ATM是一種能高速傳輸數據的先進非同步傳輸網路。
34. 超文本的含意是該文本中含有鏈接到其他文本的鏈接點。
35. Internet採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網路中最為流行的客戶/伺服器模式,大大增強了網路信息服務的靈活性。
36. 負責電子郵件傳輸的應用層協議是SMTP。
37. 對於一個主機域名"hava.gxou.com.cn"來說,其中gxou.com.cn是主機所在域的域名。
38. 在FTP中,提供了ASC碼和二進制兩種文件傳輸模式,一般我們都採用二進制模式進行文件傳輸。
39. 假如在"mail.gxrtvu.e.cn"的郵件伺服器上給某一用戶創建了一個名為"ywh"的帳號,那麼該用戶可能的E-mail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40. 一般HTML文件的後綴名為htm或html。
41. 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例如:UNIX、Windows NT和NetWare。
42. 常見的網路協議有TCP/IP、IPX/SPX和NetBEUI。
43. 常見的網際網路服務有HTTP、WWW和E_mail。
二、選擇題
1. 在OSI模型中,服務定義為; ( C )
A. 各層向下層提供的一組原語操作
B. 各層間對等實體間通信的功能實現
C. 各層通過其SAP向上層提共的一組功能
D. 和協議的的含義是一樣的
2. 乙太網採用的發送策略是: ( C )
A. 站點可隨時發送,僅在發送後檢測沖突
B. 站點在發送前需偵聽信道,只在信道空閑時發送
C. 站點採用帶沖突檢測的CSMA協議進行發送
D. 站點在獲得令牌後發送
3. 以下四個IP地址哪個是不合法的主機地址: ( B )
A. 10011110.11100011.01100100.10010100
B. 11101110.10101011.01010100.00101001
C. 11011110.11100011.01101101.10001100
D. 10011110.11100011.01100100.00001100
4. TCP採用的滑動窗口 ( D )
A. 是3位的滑動窗口
B. 僅用於流量控制
C. 傳輸過程中窗口大小不調整
D. 窗口大小為0是合法的
5. 同步通信 ( A )
A. 以比特為單位,每次可傳輸任意多個比特
B. 是一種並行傳輸方式
C. 採用XON/XOFF的流控制協議
D. 傳輸速率一般比非同步傳輸慢
6. 數據鏈路兩端的設備是 ( C )
A. DTE
B. DCE
C. DTE或DCE
D. DTE和DCE
7. 網路傳輸中對數據進行統一的標准編碼在OSI體系中由哪一層實現 ( D )
A. 物理層
B. 網路層
C. 傳輸層
D. 表示層
8. 在不同網路之間實現數據幀的存儲轉發,並在數據鏈路層進行協議轉換的網路互連器稱為 ( C )
A. 轉換器
B. 路由器
C. 網橋
D. 中繼器
9. Ethernet採用的媒體訪問控制方式為 ( A )
A. CSMA/CD
B. 令牌環
C. 令牌匯流排
D. 無競爭協議
10.ICMP協議位於 ( A )
A.網路層
B.傳輸層
C.應用層數
D.據鏈路層
11.綜合業務數據網的特點是 ( C )
A.電視通信網
B.頻分多路復用
C.實現語音、數字與圖象的一體化傳輸
D.模擬通信
12.兩台計算機利用電話線路傳輸數據信號時,必備的設備是 ( B )
A. 網卡 B. 數據機 C. 中繼器 D. 同軸電纜
13.數據在傳輸過程出現差錯的主要原因是 ( A )
A. 突發錯 B. 計算錯 C. CRC錯 D. 隨機錯
14.令牌匯流排(Token Bus)的訪問方法和物理層技術規范由( C ) 描述
A. IEEE802.2 B. IEEE802.3 C. IEEE802.4 D. IEEE802.5
15.網橋是用於哪一層的設備 ( D )
A. 物理層 B. 網路層 C. 應用層 D. 數據連路層
16.非同步傳輸通常採用的校驗方法為 ( C )
A. 方塊校驗 B. CRC校驗 C. 奇偶校驗 D. 余數校驗
17.PPP協議是哪一層的協議? ( B )
A. 物理層 B. 數據鏈路層 C. 網路層 D. 高層
18.100Base-T使用哪一種傳輸介質 ( C )
A. 同軸電纜 B. 光纖 C. 雙絞線 D. 紅外線
19.如果網路內部使用數據報,那麼 ( B )
A. 僅在建立時作一次路由選擇 B. 為每個到來的分組作路由選擇
C. 僅在網路擁塞時作新的路由選擇 D. 不必作路由選擇
20.管理計算機通信的規則稱為
A協議 B介質 C服務 D網路操作系統 ( A )
21 .以下哪一個選項按順序包括了OSI模型的各個層次
A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B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系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C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轉換層,會話後,表示層和應用層
D表示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會話層,物理層和應用層 ( A )
22.在 OSI模型中,第 N層和其上的 N+ l層的關系是
A N層為N十1層提供服務
B N十1層將從N層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個頭
C N層利用N十1層提供的服務
D N層對N+1層沒有任何作用 ( A )
三、判斷題
1.TCP/IP使用地址轉換協議ARP將物理地址轉換為IP地址。 ( X )
2. HDLC是面向位元組的非同步通信協議。 ( X )
4.延遲畸變(delay)是由不同頻率信號傳輸速度不一樣引起的。 ( √ )
5.計算機網路中的差錯控制只在數據鏈路層中實現。 ( X )
6.低通信道的傳輸帶寬與其數據傳輸速率相關。 ( √ )
7.在數據傳輸中IP層可提供可靠的無連接傳輸。 ( X )
8.地址10011110.11100011.01100100.00001100是C類IP地址。 ( X )
9.同步傳輸時字元間不需要間隔 ( √ )
10.利用CRC多項式可對傳輸差錯進行糾正。 ( X )
四、問答題:
1. 從實現的功能看,什麼叫計算機網路?
答:為了方便用戶,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資源實現信息交流和資源的共享。計算機資源主要指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數據。數據是信息的載體。
2. 同步通信與非同步通信有何不同?
答:在同步通信傳送時,發送方和接收方將整個字元組作為一個單位傳送,數據傳輸的效率高。一般用在高速傳輸數據的系統中。非同步通信方式實現比較容易,因為每個字元都加上了同步信息,計時的漂移不會產生大的積累,但每個字元需要多佔2-3位的開銷,適用於低速終端設備。由於這種方式的字元發送是獨立的,所以也稱為面向字元的非同步傳輸方式。
3. 什麼是對等網?
答:對等網與客戶機/伺服器系統:倘若每台計算機的地位平等,都允許使用其它計算機內部的資源,這種網就稱為對等區域網,簡稱對等網。
4. 簡述分組存儲轉發的工作方式
答:
<1>傳輸報文被分成大小有一定限制的分組傳輸
<2>分組按目標地址在分組交換網中以點對點方式遞交
<3>各交換節點對每一個到達的分組完整接受(存儲)、經檢查無錯後選擇下一站點地址往下遞交(轉發)
<4>最終分組被遞交到目的主機
5. 計算機網路的三大組成部分的名字叫什麼?各起什麼作用?
答:
<1>通信子網:擔負整個計算機網路的通信傳輸功能,連接各通信媒體,實現相鄰節點間的通信控制,與不同通信網路互連,為計算機網路上層提供有服務質量保證的服務。通信子網由物理信道、通信鏈路控制軟體組成(或傳輸介質、路由器以及主機組成)。
<2>高層服務:實現可靠的端到端數據傳輸服務,對上層屏蔽通信子網的技術細節,使應用與網路通信徹底分開。
<3>應用服務:建立網路應用支撐環境,使網路應用與傳輸細節分離。網路支撐環境包括:網路目錄服務、網路域名服務、網路資料庫服務。
6. 包交換與電路交換相比有什麼特點?
答:包交換與電路交換比在以下方面不同
<1>包交換不使用獨占信道,而僅在需要時申請信道帶寬,隨後釋放
<2>由於包交換一般採用共享信道,傳輸時延較電路交換大
<3>包交換傳輸對通信子網不透明,子網解析包地址等通信參數
<4>包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方式通信,對通信有差錯及流量控制,而電路交換不實現類似控制
<5>各包在交換時其傳輸路徑是不定的,在電路交換中所有數據沿同一路徑傳輸
<6>包交換不需連接建立呼叫
<7>包交換網有可能產生擁塞,電路交換則不會
<8>包交換以通信量計費,電路交換以通信時間計費
7. 請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網路模型的每一層的功能。
答:
<1>物理層用於傳輸原始比特流信息;
<2>數據鏈路層保證相鄰節點通信的正確
<3>網路層(IP層)保證分組按正確路由傳輸
<4>傳輸層實現端到端的無差錯傳輸
<5>應用層保證用戶高效方便地使用網路資源
8. 畫出OSI分層網路體系的模型。(參教材P23)
9. TCP傳輸若發生阻塞發送窗口為0,此後阻塞解除,發送窗口如何變化?
答:
在發生阻塞時,TCP嘗試發送一個數據塊報文,收到應答後發送兩塊加倍數據量的報文,若應答正常,則再次加倍發送,直至發送數據量為接收緩沖區的一半時維持該數據量進行通信。
10. 什麼是通信協議?一個通信協議應包含什麼內容?
答:
通信協議是通信雙方為完成通信而共同遵守的一組通信規則。一個通信協議應包含語法(數據格式)、語義(報文解釋)、時序(事件發生順序)三方面的規定。
11. 不同的物理網路怎樣才能實現互連?網路的互連有多少種連法?
答:網路互連根據使用設備的不同有
<1>中繼器互連
<2>集線器(或交換機)互連
<3>網橋互連
<4>路由器互連
<5>網關互連
12. 滑動窗口協議是怎樣用於流控制的?
答:滑動窗口協議通過調整發送窗口的大小來控制流量。
13. 簡述IEEE 802.2的主要內容。
答:IEEE 802.2在區域網體系中為邏輯鏈路控制子層,是高層與區域網MAC子層的介面層,實現數據鏈路層的高級控制功能。
14. ICMP是什麼?
答: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即網際網路消息控制協議
15. 簡述VLAN(虛擬子網)的作用?
答:簡化網路設計與網路管理,降低建造成本;隔離子網通信,提高網路安全;減少網路流量;避免廣播風暴
16. 網路應用的支撐環境主要指那些內容?
答:網路應用的支撐環境主要指:網路目錄服務、網路域名服務、網路資料庫服務
17. 計算機網路高層應用環境應該是什麼樣的?
18. 什麼是IEEE?組織是如何影響網路的?
19. 說明曼徹斯特編碼及它是如何使用的。
20. 什麼情況下在網路中設置路由是無效的?
答:在區域網和隊列雙匯流排的城域網中不需要設路由器。
21. 什麼是網路分段,分段能解決什麼問題?
答:將一個物理網劃分為多個邏輯子網的技術即為網路分段;
網路分段簡化網路設計與網路管理,降低建造成本;隔離子網通信,提高網路安全;減少網路流量;避免廣播風暴
22. 在一個帶寬為4000Hz並用4種電壓對數據編碼的傳輸系統上,用Nyquist定理計算其最大傳輸數據速率。
解:Nyquist定理表述:理想信道最高數據傳輸速率為 2Wlog2V (bps)
本題帶寬為W = 4000Hz
電平級為 V = 4
得該信道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 2 X 4000 X log24 = 16000(bps)
23. 如果一個給定路由器最多連接到K個網路,連接N個網路需要多少路由器?寫一個給定N關於K的方程。
答:路由器串聯時可連接最多網路
設需R個路由器
當 R = 1 時 可連接 K = K - 2(1 - 1)個網路
R = 2 時 可連接 2K - 2 = 2K - 2(2 - 1)個網路
R = 3 時 可連接 3K - 4 = 3K - 2(3 - 1)個網路
依此類推 R為任意數時,最多可連接網路數為 RK - 2(R - 1) 或 R(K - 2) + 2
N個網路所需路由器在R與R + 1間,即
R(K - 2) + 2 ≤ N < (R + 1)(K - 2) + 2
解不等式得
R ≤ (N - 2)/(K - 2) 且 R > (N - 2)/(K - 2) - 1
其中 K > 2
24. 寫出完整的<A>標記,使得字元串"廣西電大"成為http://www.gxou.com.cn的超鏈接。
答:<A href=http://www.gxou.com.cn>廣西電大</A>
復習題補充:
1. 接收端發現有差錯時,設法通知發送端重發,直到正確的信息碼收到為止,這種差錯控制方法稱為自動請求重發。
2. 簡述下列縮略語的含義:ARP、TCP、IP、ICMP、HTTP、HTML、IEEE、SMTP、LAN、WAN
3. 一個TCP連接地址應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主機地址、埠地址。
4. 一個TCP連接的過程分三步:連接建立、連接使用、連接釋放。
5. 把十六位制的IP地址D224AFB6轉換成用點分割的十進制形式,並說明該種地址最多能包含多少子網,每子網最多能包含多少主機。(210.36.175.182 C類 網路╳主機=2097152╳254)
6. 准確計算A、B、C類IP地址可有多少網路,每網路可有多少主機,子網屏蔽碼是什麼。
7. 簡述子網掩碼的作用。(參與子網劃分、路由定址)
8. 用速率為1200bps的數據機通信(無校驗,一位停止位)。一分鍾內最多能傳輸多少個漢字(雙位元組)?(非同步傳輸格式:每位元組=起始位(1)+數據位(8)+停止位(1)=10
每漢字需兩位元組,1200bps╳60秒÷20=3600個漢字)
9. 某CSMA/CD基帶匯流排網長度為1000米,信號傳輸速度為200m/μs,假如位於匯流排兩端的站點在發送數據時發生了沖突,問:
a) 該兩站間信號傳播延遲時間是多少?
b) 最多經過多長時間才能檢測到沖突?(傳播延遲τ=1000÷200=5μs 最長沖突檢測時間=2τ=10μs
10. 設信道速率為4kb/s,採用停止等待協議。傳播延遲tp=20ms。確認幀長度和處理時間均忽略。問幀長為多少時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至少為50%。(信道時間可分為:傳輸時間tt+2×傳輸延遲時間tp(即發送延遲和確認延遲)+收站處理時間tr
忽略tr,則傳輸時間由 tt+tp 組成,傳輸效率為:信道佔用÷(信道佔用+信道空閑)= tt ÷(tt + 2tp )≥ 50% (式I) 另設幀長為λ 則tt =λ÷ 4 Kbps (式II) 連立上兩式即可解出λ)
11. 有兩個LAN橋接器,各連接一對令牌匯流排區域網。第一個橋接器必須每秒鍾轉發1000個分組(分組長度為512位元組),第二個橋接器必須每秒鍾轉發500個分組(分組長度為2048位元組),計算出每個橋接器的轉發速度,並說明哪一個橋接器需用較快的CPU?
12. 若某個區域網通過路由器與X.25網互連。若路由器每秒轉發200個分組,分組長度為128位元組,試問:
a) 路由器的轉發速度為多少Mbps?
b) 計算一分鍾內的通信量費用(通信量按段計算,每段64位元組,收費0.003元)。
13. 使用FTP下載一名為flash4full.exe的文件,出現如下提示信息:
ftp>get flash4full.exe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flash4full.exe(10601499 bytes).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10601499 bytes received in 14.19Seconds 747.06Kbytes/sec.
ftp>
從以上數據推算當前網路的線路傳輸速率大約是多少(Kbit/sec)?該速率未考慮傳輸開銷,試舉例說明兩種傳輸開銷,以證明實際的線路傳輸速率應比該速率大還是小。
(提示:以上數字均是用戶數據統計,未包含TCP及IP包協議數據及更底層的協議數據,而這些協議數據是傳輸用戶數據所必須付出的開銷,因此實際的線路傳輸數據量比用戶數據量大,實際的線路傳輸速率應比該速率大)
⑵ 2018年9月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前練習題(2)
2018年9月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考前練習題(2)
填空題
(1)在傳輸數字信號時,為了便於傳輸,減少干擾和易於放大,在發送端需要將發送的數字信號變換成為模擬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ll】。
(2)如果一個Web站點利用IIS建立在NTFS分區,那麼可以通過分級機制對它進行訪問控制。在這種分級訪問控制中,系統首先檢查【12】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
(3)網際網路中的每台主機至少有一個lP地址,而且這個IP地址在全網中必須是【13】的。
(4)在WWW服務系統中,信息資源以【14】為基本組織單位存儲在伺服器中。
(5)如果用戶通過ADSL接人技術連接到Internel,其上行傳輸速率可達到1Mbps,下行傳輸速率可達到【15】。
(6)網卡是連接區域網中計算機和【】6】的設備。
(7)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一種以【17】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環型網路。
(18)在文件傳輸服務中,將文件從伺服器傳到客戶機稱為【18】文件。
(9)IP地址可分為A、B、C、D、E共5類。其中A類地址主機號佔用【19】個位元組。
(10)認證技術主要解決網路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的【20】認可。
參考答案
(1)【11】調制【解析】計算機發出的數字信號,有時需要將其轉換成模擬信號。如個人計算機以撥號方式接入Internet網,或者為了便於傳輸.減少干擾和易於放大.數字信號必須轉換成模擬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調制。這種轉換需要使用數據機。接收方的計算機則需要將傳輸過來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這種變換過程稱為解調,也需要通過數據機。
(2)【12】IP【解析】本題考查點是利用IIS建立Web網站可以進行的四級訪問控制。在電子商務中,Web站點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微軟公司的IIS建設的Web網站時。當位於NTFS分區時,可以通過四級訪問控制來對該網站進行訪問控制。四級訪問控制依次為IP地址限制、用戶驗證、Web許可權和NTFS許可權。
(3)【13】唯一【解析】本題考查點是IP地址在全網中的唯一性。所有連入Internet的計算機必須擁有一個網內唯一的IP地址,以便相互識別.就像每台電話機必須有一個唯一的電話號碼一樣。
(4)【14】頁面(Web)【解析】WWW服務中信息資源以網頁作為基本的組織單位。網頁上可包括文本、聲音、圖畫、動畫和「熱字」等,其中「熱字」用以完成網頁之間的鏈接。網頁可在同一主機上,也可在不同的主機上。統一資源定位符URI。(UniformResourceLocators)是WWW中用來定位和調用這種網路資源的方法。
(5)【15】8Mbps【解析】用戶可以通過ADSL接入技術連接到Internet。ADSL技術使用1對電話銅線,上行速度可達1Mbps,下行速度可達8Mbps,最大連接距離可達5.5kin。
(6)【16】傳輸介質【解析】網卡是構成區域網的基本設備之一。網卡的一端連接區域網中的計算機設備(包括伺服器和工作站),另一端連接區域網中的傳輸介質。就數據傳輸速率而言,網卡分10Mpbs、100Mpbs、1000Mpbs等技術指標;就連接的介質類型而言.網卡分粗纜、細纜和雙絞線等介面。
(7)【17】光纖【解析】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種以多模或單模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環型網路。它採用IEEE802.2的邏輯鏈路控制LLC協議和IEEE802.5的單令牌的環網介質訪問控制MAC協議。數據傳輸速率可高達100Mpbs,聯網的結點數可達1000個,環路長度可達100km,是校園網中主幹網和城域網的一種方案。
(8)【18】下載【解析】本題考查點是文件傳輸服務中的下載文件服務。文件傳輸服務又稱為FTP服務。FTP採用客戶機/伺服器工作模式,遵守FTP協議(文件傳輸協議)。網際網路中許多可提供下載文件的站點提供FTP服務。當需要使用FTP服務時。客戶機向FTP文件伺服器發送請求,伺服器接受請求.建立鏈路.按客戶機要求傳送文件。文件傳輸是雙向的,將FTP伺服器上的文件傳送到客戶機磁碟中稱為「下載」文件,而將客戶機磁碟的文件傳送到FTP伺服器上則稱為「上傳」文件。
(9)【19】3【解析】地址由4個位元組(32bit)組成。可以分為A、B、C、D、E共5類。其中A、B、C類地址的網路號和主機號所佔用的位數不同,以適應不同規模的網路。A類地址中網路號佔1個位元組的7位(首位為O),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適用於大型網路。B類地址中網路號占前2個位元組中的14位(第l、2位為10),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c類地址中網路號占前3個位元組中的21位(第l、2、3位為110),其餘的3個位元組表示主機號,適用於規模較小的網終。D類和E類IP地址少用。
(10)【20】身份【解析】本題考查點是認證技術的作用。認證技術是防止主動攻擊的一種重要手段。它主要解決通信雙方的身份認證。也就是說,雙方都需要確認對方是真實的,不是冒充的。同時,認證技術還要解決信息完整性認證問題,即保證在通信過程中信息未被篡改和破壞。
⑶ 計算機網路練習題求大神給做一做
192.168.1.0,規劃原則是從大到小。
1、對於55台電腦,我們知道IP地址是32個bit位組成,需要佔用多少主機位最接近的數字n=6,因此主機號需要6個bit位,掩碼的位數為32-6=26位。
2、192.168.1.0 可以將主機位里取出兩位作為子網隱灶號,因此可以劃分成4個子網。
分別是:
192.168.1.0 /26
192.168.1.64 /26
192.168.1.128 /26
192.168.1.192 /26
3、這樣可以滿足計算機系的需要,計算機系可以念攜塌使用第一個子網網段192.168.1.0 /26,
該子網廣播地址192.168.1.0011 1111 /26,即192.168.1.63/26
可用地址范圍:192.168.1.1/26~192.168.1.62/26
4、對於28台主機,同樣要考慮28+2=30個主機號,2n>=30,n=5,此網段需要的主機位為5,網路號為27.
可以利用網段:192.168.1.64 /26,將該網段(主機位是6位,拿出一位作為子網)進一步劃分成兩個子網。
192.168.1.0100 0000 /27 =192.168.1.64/27(容納32台主機)
192.168.1.0110 0000 /27 =192.168.1.96/27(容納32台主機)
同樣道理:192.168.1.128 /26,也可以劃分成兩個子網,掩碼長度為/27.
192.168.1.1000 0000 /27 =192.168.1.128/27(容納32台主機)
192.168.1.1010 0000 /27 =192.168.1.160/27(容納32台主機)
上述4個網段給4個28台主機的系使用。
5、對大數據系仔圓,18台電腦。可以直接使用192.168.1.192 /26網段即可,也可以對該網段參照上述方法繼續劃分成小的子網2n>20,n仍然取5位。
192.168.1.1100 0000 /27=192.168.1.192 /27
該網段的廣播地址:192.168.1.11011111 /27=192.168.1.223 /27
可用地址:192.168.1.193 /27~192.168.1.222 /27
192.168.1.1110 0000 /27=192.168.1.224 /27(空閑)
⑷ 計算機網路試題求答案
BCCAD CCAAC CDDDA AD
18.我們把計算機網路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為網路的體系結構。換種說法,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就是這個計算機網路及其構件所應完成的功能的精確定義。
19.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互聯協議。
20.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運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
21.網路介面卡
22.包含有計算機的網路、用這樣的網路加上許多路由器組成的互聯網
23.ARPANET
24.鏈路、結點
26.連通性、共享、負面影響
27.導向、非導向
28.和哪些路由器交換信息、交換什麼信息、在什麼時候交換信息
29.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30.RJ-45
打字、做題都好辛苦,望採納! ^_^ <( ̄▽ ̄)>
⑸ 計算機網路試題求解
第一題:
1.發送時延是指結點在發送數據時使數據塊從結點進入到傳輸媒體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數據塊的第一個比特開始發送算起,到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發送時延又稱為傳輸時延,它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塊長度/信道帶寬=1000kbit/100kbit/s=10s
2.在計算機通信網中,傳播時延是指從發送端發送數據開始,到接收端收到數據(或者從接收端發送確認幀,到發送端收到確認幀),總共經歷的時間。實際上這一來一回所經歷的時間相加,就是所謂的RTT
d = 物理鏈路的長度
s = 介質的信號傳播速度 (~2x108 m/sec)
傳播延遲 = d/s=1000km/200000km/s=0.005s
第二題:
1、按照網段數劃分:
需要劃分的子網個數是:3個。
每段子網的網路號是TO前IP的最後一位減1
每段子網的廣播地址是TO後IP最後一位加1
1)202.298.20.1 ——202.298.20.62
2)202.298.20.65 —— 202.298.20.126
3)202.298.20.129 —— 202.298.20.190
4)202.298.20.193 —— 202.298.20.254
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每個子網62個可用地址,滿足要求。
2、按照主機數劃分:
需要劃分的IP子網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
每段子網的網路號是TO前IP的最後一位減1
每段子網的廣播地址是TO後IP最後一位加1
1)202.298.20.1—— 202.298.20.30
2)202.298.20.33 —— 202.298.20.62
3)202.298.20.65 —— 202.298.20.94
4)202.298.20.97 —— 202.298.20.126
5)202.298.20.129 —— 202.298.20.158
6)202.298.20.161 —— 202.298.20.190
7)202.298.20.193 ——202.298.20.222
8)202.298.20.225 ——202.298.20.254
每個子網30個可用地址,也滿足要求。
按照主機數劃分是最節省地址的,地址劃分是按照2的次方來劃分的,主機數=<28,則劃分的地址數應該是2的5次方,就是32個,那麼子網掩碼的最後一位就是256-32=224,即子網掩碼是255.255.255.224,IP地址就是每32個一組,如202.298.20.0——202.298.20.32,最前面一個地址是網路地址,最後面一個地址是廣播地址,中間的是可用地址,一般只寫可用地址,即202.298.20.1——202.298.20.31,以此類推,寫到202.298.20.254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