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層:物理層,代表設備:網卡,網線,光纖,atm線纜等。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代表設備:二層交換機,hub。第三層:網路層,代表設備:路由器,三層交換機,防火牆。第四層:傳輸層,代表協議:tcp,udp。之後的5-7層就是各種協議的表示了。這個主要是開發人員用的多一些,如http,smtp,ftp等等。
計算機: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
2. 網路五層結構
計算機網路五層結構是指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1、應用層
專門針對某些應用提供服務。
2、傳輸層
網路層只把數據送到主機,但不會送到進程。傳輸層負責負責進程與主機間的傳輸,主機到主機的傳輸交由網路層負責。傳輸層也稱為端到端送。
3、網路層
把包裡面的目的地址拿出來,進行路由選擇,決定要往哪個方向傳輸。
負責從源通過路由選擇到目的地的過程,達到從源主機傳輸數據到目標主機的目的。
4、數據鏈路層
通過物理網路傳送包,這里的包是通過網路層交過來的數據報。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5、物理層
通過線路(可以是有形的線也可以是無線鏈路)傳送原始的比特流。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2)計算機網路5層設備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3. 計算機網路各層分別有哪些設備
探究計算機網路七層模型中,實體設備主要集中於底層的三層。
在底層的第一層,即物理層,代表設備包括網卡、網線、光纖與atm線纜等,負責數據的物理傳輸。
接著是數據鏈路層,由二層交換機與hub等設備擔當,負責將數據幀正確傳輸到目標網路。
網路層則以路由器、三層交換機與防火牆為代表,確保數據包能正確路由至目標網路。
傳輸層則涉及到tcp與udp等協議,由開發人員廣泛使用,用於數據的傳輸與控制。
而5-7層,即應用層、表示層與會話層,則主要由各種協議如http、smtp、ftp等構成,主要功能是為用戶提供各種網路服務與應用。
4. 網路層的設備有哪些
1. 網路層設備包括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網關等。
2. 中繼器、集線器、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網關是計算機網路體系中常見的通信設備。
3. 計算機,通常簡稱為電腦,是一種能夠進行高速計算的電子設備,具備數值和邏輯計算能力,以及存儲記憶功能。
4. 計算機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快速地處理大量數據,是一種現代化的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系統組成。
5. 未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被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等類型。
6. 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包括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7. 計算機的發明者是約翰·馮·諾依曼,它是20世紀最重要的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8.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擴展到各個社會領域,形成了龐大的計算機產業,推動了全球技術進步和社會變革。
9. 計算機已經普及到學校、企事業單位乃至家庭,成為信息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
5. 計算機網路常用的設備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是由傳輸媒體(連接電纜、連接器等),網路設備(網卡、中繼器、收發器、集線器、交換機、路由器、網橋等)和資源設備(伺服器、工作站、外部設備等)構成。了解這些設備的作用和用途,對認識您身邊的計算機網路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