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是指互連起來的能獨立自主的計算機集合。這里「互連」意味著互相連接的兩台或兩台以上的計算機能夠互相交換信息,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而「獨立自主」是指每台計算機的工作是獨立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不能幹預其他計算機的工作,任意兩台計算機之間沒有主從關系。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包括:
1. 資源共享: 計算機網路允許不同的計算機用戶之間共享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和效率。
2. 信息傳遞: 計算機網路提供了在不同計算機之間傳遞信息的能力,包括電子郵件、即時消息、文件傳輸等,使得人們可以跨越地理限制進行實時通信和協作。
3. 分布式處理: 計算機網路可以將大型計算任務分散到多台計算機上進行處理,提高了計算能力和效率。這種分布式處理方式在大數據處理、雲計算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4. 負載均衡: 在計算機網路中,可以通過負載均衡技術將網路請求或數據流量分散到多台伺服器上,以提高系統的可用性和響應速度。
5. 可靠性: 計算機網路中的冗餘和容錯機制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確保在網路故障或設備故障時仍能保持通信和數據傳輸的連續性。
『貳』 計算機網路的最基本特徵是什麼
1、計算機網路中,計算機是信息處理的主體。
2、計算機網路中的計算機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不存在主從關系。
3、計算機網路中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訊協議實現信息交互。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2)計算機網路中的計算機有主從嗎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下面簡要介紹這幾種計算機網路。
『叄』 計算機網路"對等模式"和"主從模式"的主要區別
1、服務模式不同
主從模式是一種客戶端/伺服器結構,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是主從關系,是一種一對多的模式。它的信息和數據需要保存在伺服器上,若用戶要瀏覽和下載信息,必須先訪問伺服器,才能瀏覽和下載信息,而且客戶機之間沒有交互的能力。相反,對等模式不分提供信息伺服器和索取信息的客戶端,每一台電腦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和索取者,對等點之間能交互,無需使用伺服器。
2、穩定性不同
主從模式中信息的存儲和管理比較集中、穩定,伺服器只公布用戶想公布的信息,並且會在伺服器中穩定地保存一段時間,該伺服器通常也不間斷的運行在網路間。而對等模式缺乏安全機制,P2P是能給用戶帶來方便,但也會帶來大量垃圾信息,而且各個對等點可以隨便進入或者退出網路,會造成網路的不穩定。
3、安全性不同
從安全的角度來說,因為系統會出現漏洞,而C/S模式採用集中管理模式,客戶端只能被動地從伺服器獲取信息,所以一旦客戶端出了差錯,並不會影響整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