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定義及歷史發展

計算機網路定義及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5-09-12 05:56:39

❶ 機算機網路的概念及發展

計算機網路是指多台電腦連接在一起,能夠實現電腦相互間信息的互相交換,並可共享電腦資源的系統。其發展及相關要點如下:一、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按交換功能分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混合交換。 按拓撲結構分類:匯流排型結構、星型結構、環形結構、蜂窩結構。 按作用范圍分類: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第一代計算機網路: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如飛機訂票系統。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60年代後期興起,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70年代末至90年代,發展迅猛,出現了TCP/IP體系結構和OSI體系結構這兩種國際通用的最重要的體系結構。三、計算機網路的特點 極強的時效性:信息傳輸迅速。 廣泛的傳播面:信息覆蓋范圍廣。 多媒體化的信息:支持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格式。 突破線形限制的超鏈接方式:信息組織方式靈活。 不斷增強的互動性:用戶參與度提高。 靈活多變的傳播形式:適應多種應用場景。四、網路通信協議 定義:網路通信協議是網路中傳遞、管理信息的一些規范。 常見協議: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其中,TCP/IP協議是訪問Internet時必須添加的協議,TCP主要指傳輸控制協議,IP協議指互聯網路協議。

❷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歷程

誕生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 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定票系統。終端是一台計算機的外部設備包括顯示器和鍵盤,無CPU和內存。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在主機前增加了前端機( 。當時,人們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接起來,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但這樣的通信系統已具備了網路的雛形。 形成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主機之間不是直接用線路相連,而是由介面報文處理機(IMP)轉接後互聯的。IMP和它們之間互聯的通信線路一起負責主機間的通信任務,構成了通信子網。通信子網互聯的主機負責運行程序,提供資源共享,組成了資源子網。這個時期,網路概念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為目的互聯起來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之集合體」,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互聯互通階段
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計算機網路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並遵循國際標準的開放式和標准化的網路。ARPANET興起後,計算機網路發展迅猛,各大計算機公司相繼推出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及實現這些結構的軟硬體產品。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不同廠商的產品之間互聯很困難,人們迫切需要一種開放性的標准化實用網路環境,這樣應運而生了兩種國際通用的最重要的體系結構,即TCP/IP體系結構和國際標准化組織的OSI體系結構。 高速網路技術階段
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計算機網路,由於區域網技術發展成熟,出現光纖及高速網路技術,多媒體網路,智能網路,整個網路就像一個對用戶透明的大的計算機系統,發展為以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定義及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斯拉設置車載網路熱點 瀏覽:911
列印機屬於計算機網路通信設備 瀏覽:388
汽車網路連接啟動 瀏覽:349
共享實驗室網路畫板 瀏覽:960
kalilinux如何看自己網路 瀏覽:990
陝西廣電網路有多少個分公司 瀏覽:185
台式電腦怎麼設置網路分機 瀏覽:65
現在主流的網路設備有哪些 瀏覽:577
紅米卡2無法訪問移動網路 瀏覽:108
庫車市網路密碼 瀏覽:918
網路營銷扶貧助農 瀏覽:545
用網路營銷平台賣寺廟東西 瀏覽:158
捷豹網路是哪個平台 瀏覽:468
網路小說在哪個平台可以看 瀏覽:220
剛換電腦系統怎麼搞無線網路 瀏覽:319
50兆電視能帶多少網路盒 瀏覽:920
強化底線思維網路安全 瀏覽:772
網路視頻會議軟體租用 瀏覽:462
手機瀏覽器手機網路降速2g 瀏覽:277
網路營銷平台多少錢 瀏覽:88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