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0SI模型與TCP/IP協議模型的異同
用之間的互連、互通與資源共享。因此,網路體系結構也就是構成計算機網路的軟硬體產品的標准。網路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路的分層、各層協議和層間介面的集合。不同的計算機網路具有不同的體系結構,其層的數量、各層的名字、內容和功能以及各相鄰層之間的介面都不一樣。至今為止,計算機網路經過了20世紀70年代的各公司為主的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並存,80年代的IS0/0sI參考模型以及90年代的以Internet體系結構為主潮流的幾個發展階段。盡管當前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以TCP/IP協議為主的Internet結構,IS0/()SI參考模型等網路體系結構仍對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ISO/0SI網路體系結構0SI網路體系結構(0pensystemsInter℃onnection)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0)提出和定義的計算機網路的分層、各層協議和層間介面的集合。制訂0SI網路體系結構的背景是,70年代,各公司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而這些網路體系結構所構成的網路之間無法互相通信和互操作。為了在更大范圍內共享資源和通信,人們迫切需要一個共同的可以參照的標准,使得不同廠商的軟硬體資源和設備能夠互通和互操作。()SI網路體系結構(或稱()SI參考模型)於1977年被IS0的信息技術委員會TC97提出以後,TC97又分別為它的各層指定了協議標准,從而使c)SI網路體系結構更為完善。0SI參考模型如上圖所示主機n九。冀岬畔?:主機e;::通信子網邊界:;』網紹層主機一路由協議:』數據鏈路屢主機一路由協議物理層主機一路由協議OSI參考模型(省略了物理介質)。該模型基於國際標准化組織(IS0)的建議,作為各種層上使用的協議國際標准化而發展起來的。這一模型被稱作IS0/()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perlSysI,emintercot卜nect,lOKlreferericemodel),因為它是關於如何把開放式系統連接起來的,所以常簡稱它為OSI模型。()SI模型有7層,其分層原則如下:(1)根據不同層次的抽象分層;(2)每層應當實現一個定義明確的功能;(3)每層功能的選擇應該有助干制定網路協議的國際標准;(4)各層邊界的選擇應盡量減少跨過介面的通信量;(5)層數應足夠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雜在同一層中,但也不能太多,否則體系結構會過於龐大。0SI模型本身不是網路體系結構的全部內容,這是因為它並未確切地描述用於各層的協議和服務,它僅僅告訴我們每一層應該做什麼。不過,ISO已經為各層制定了標准,但它們並不是參考模型的一部分,是作為獨立的國際標准公布的。2.№rilelt網路體系結構Internet網路體系結構以TcP/IP協議為核心。其中IP協議用來給各種不同的通信子網或區域網提供一個統一的互聯平台,TCP協議則用來為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和控制功能。Intemet並不是一個實際的物理網路或獨立的計算機網路,它是世界上各種使用統一TCP/IP協議的網路的互連。Intemet已是一個住全球范圍內急劇發展、且佔主導地位的計算機互連網路。TCP/IP參考模型共分4層(見下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