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社區特性有哪些

網路社區特性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4 23:39:07

㈠ 簡述社區具有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社區的定義
1.是一個網路板塊,指不同的人圍繞同一主題引發的討論,如天涯社區。類似的名詞還有論壇、貼吧等。
2.是指固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的社會成員以居住環境為主體,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范物,與行政村同一等級的行政區域。
社區,最具活力的社區是互聯網最具知名度的綜合性社區,擁有龐大核心用戶群體,社區主題涵蓋女性、娛樂、汽車、體育、文化、生活、社會、時事、歷史、文學、情感、旅遊、星座等各項領域
世界衛生組織於1974年集合社區衛生護理界的專家,共同界定適用於社區衛生作用的社區(community)定義:"社區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區域范圍內的社會團體,其成員有著共同的興趣,彼此認識且互相來往,行使社會功能,創造社會規范,形成特有的價值體系和社會福利事業。每個成員均經由家庭、近鄰、社區而融入更大的社區。"由此可見,形成社區的四個要素包括:
1.人民:社區由人所組成。不論何種類型之社區,因人聚集與互動,方能滿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數多少才能形成一個社區,目前並無定論。社區太大、人數過多,將使彼此互動困難;但人數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與生活維持的團體。
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圍來界定社區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對社區的定義。但是,並非所有的社區都有明確的地理劃分。如果界的區域不合適,將會對社區資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難。
3.社會互動:社區內居民由於生活所需彼此產生互動,特別是互賴與競爭關系。如社居民的食、衣、住、行、育、樂皆需與他人共同完成。因此,相關的經濟、交通、娛樂等系統即因此而形成。社區經由不同的社會系統發揮功能,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區規范。
4.社區認同:社區居民習慣以社區的名義與其他社區的居民溝通,並在自己的社區內互動。同時社區居民形成一種社區防衛系統,居民產生明確"歸屬感"及"社區情結"。
社區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區域為基礎的社會群體。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徵:有一定的地理區域,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居民之間有共同的意識和利益,並有著較密切的社會交往。例如,村莊、小城鎮、街道鄰里、城市的市區或郊區、大都市等等,都是規模不等的社區。社區就是地方社會或地域群體。社區與一般的社會群體不同,一般的社會群體通常都不是以一定的地域為特徵的。

㈡ 網路論壇或班級微信群傳播特點是什麼

傳播特點如下:
1、傳播的數字化。
2、傳播的互動性。網路公眾通過BBS論壇、QQ聊天室和網路調查等方式實現即時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
3、傳播的快捷,網路傳播省略了傳統媒體的印刷、製作、運輸、發行等中間環節,在內容上具有極強的時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
5、檢索的便利。6、媒體的綜合。網路綜合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傳播方式,將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綜合為一體。
7、信息的再生。網路中傳播的信息可以復制或列印,成為個人信息。
8、傳播的開放,網路的開放性體現在傳播對象的平等性和傳播范圍的廣闊性。
9、傳播的選擇性。網路傳播的網站眾多,內容豐富且分工精細,網民選擇范圍極為寬廣,每位網民都可自由選擇適合的個性化網站。

㈢ 關於網路社區

論網路社區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內容摘要:網路社區已經成為互聯網發展的新動力。網路社區的價值體現在傳播平台、網站和企業經營者三個方面。網路社區的經營在於建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著重從五個方面入手:明確市場細分與定位,提供差別化的服務;提高社區成員數量,培養用戶忠誠度;重視社區內容建設,提高內容吸引力;強化社區的品牌與文化建設。

關鍵詞:虛擬社區 人際互動

網路社區成為互聯網發展的新動力

2006年,網路社區成為繼門戶、網上購物、網路游戲、搜索引擎等業務類型之後又一個令業內矚目的發展熱點。

(一)互聯網從社會化向個人網路化轉變

網路社區也稱虛擬社區,1993年瑞格爾德(Rheingold)最先提出定義「一種社會的集合體,它的發生來自於虛擬空間上有足夠的人、足夠的人們情感以及人際關系在網路上長期發展」。

網路社區的發展基於互聯網從社會化向個人化的轉變。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增加和寬頻業務的普及,用戶使用互聯網逐漸由信息搜集轉向重視個人體驗。據CNNIC調查,用戶最常使用的服務中,論壇、電子公告欄為43.2%,即時通訊達到42.7%,休閑娛樂、網路交友、博客等個性化服務也頗受歡迎。社區使人們突破了地理空間距離的限制,拓展了交往空間,以低成本豐富了交往的內容。社區為人們提供共同感興趣的主題以及互動和交流的平台,用戶通過網路的交互性,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獲得了伸展個性的空間,從人機互動向人際互動轉變。2004年的調查發現,36.8%的網民每天都登陸網路社區,每周登陸4-6次的用戶占調查者的25.5%,網路社區的活躍程度可見一斑。

(二)技術進步推動網路社區的跨越式發展

網路社區先後有了開放式的專題BBS、聊天室、新聞組等,以及校友錄、游戲虛擬場所等形式,真正推動網路社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是第二代互聯網WEB2.0及其應用,即博客和以六度分隔理論為基礎的社交網站(sns網站)等新型網路社區。

與第一代互聯網WEB1.0相比,WEB2.0具有個人化、互動的特徵。以門戶網站為代表的Web1.0是典型的一對多的廣播式傳播,由少數人控制內容和用戶的媒介接觸方式。WEB2.0則是以用戶為主,由用戶自主的編輯、收集、整理和發布信息,以P2P(個人對個人)傳播為主,更加強調個人對於信息的生產與傳播。以BLOG、RSS和SNS等為代表的Web2.0,互動性遠遠超過了校友錄、BBS等社區形式,極大地滿足了用戶之間的互動需求,信息的互動與交流也更加個人化。2005年全球博客人數過億,博客網站、sns網站的大量涌現,極大地推動了網路社區的發展。

(三)資本力量加速網路社區的成長

從2005年底開始,貓撲、天涯等大型社區網站相繼獲得千萬美元以上的風險投資,博客中國、碰碰網、億友網等web2.0的典型代表也相繼獲得融資,大批風險投資的進入加快了網路社區的成長。網民對社區的參與熱情不斷提高,社區網站已經占據了全球互聯網的顯著位置。以新聞集團旗下、美國著名的Myspace為例,這家提供社交服務的社區網站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平均每天新增25萬名用戶,2006年7月MySpace網站的流量超越雅虎和Google,一躍成為美國第一大網站。在Alexa流量排名統計,Myspace、騰訊、Wikipedia、YouTube、Blogger等社區網站位居前列。另據艾瑞咨詢調查,2006年互聯網十大熱點細分市場中,網路社區僅次於搜索排名第二;網路社區在行業的排名也從一年前的15名提高到第3名,影響力不斷增加。

網路社區的價值優勢

網路社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網路用戶、網站經營和企業營銷等方面。

(一)有利於網路社區成為信息傳播的平台

網路社區的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興趣、人際關系、幻想及交易是人類的四大基本需求,也是社區產生互動和成為傳播平台的基礎。在我國,25歲以下互聯網用戶超過一半,這些年輕群體對於人際溝通和交流的需求特別強烈,城市網民平均擁有9.7個網友,高於韓國(5.1個)、美國(3.4個)等國家。網路社區憑借豐富的原創內容,獨特的文化氛圍,個性化的服務,互動的功能,細分化的人群,滿足了用戶進行人際溝通、獲得社會認同、體驗歸屬感與自我實現等心理需求,成為有效的信息傳播平台。此外,網路社區成員地理上的分散性,使得社區的影響力在理論上可以波及全球,充分具備成為信息傳播平台的基礎。網路社區的互動與傳播功能,是網站和企業形成贏利模式,更好地開展經營,獲得經濟價值的基礎。

(二)網路社區為網站創造更多的經營價值

商業網站贏利主要來自內容服務、廣告經營、無線增值業務、網路游戲和搜索引擎等網路應用與服務,如會員費、電子商務交易費、移動增值、廣告收入等。廣告作為商業網站的主要收入,其價值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

1.網站的流量。網站將用戶資源出售給廣告主,最終獲得廣告收入,流量是進行廣告定價與廣告主投放廣告的重要依據。目前西陸、西祠胡同、天涯、MOP以及新型的Blog、SNS等新形式的虛擬社區都擁有不凡的流量,只要善加規劃和利用,可以發揮出很好的商業價值。

2.網站的用戶針對性。廣告主最關心的是如何有效觸及到目標消費者,用戶的針對性在某種程度上比流量更加重要。社區具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特點,能夠幫助廣告主有針對性的進行廣告投放,從而提高廣告效果。

3.用戶的忠誠度及用戶價值。社區網站將共同興趣、愛好和人際關系的人群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和較高的用戶忠誠度。深度挖掘用戶的屬性和價值,有利於提高廣告的傳播效果。MySpace的用戶多為年輕人,具有較高的忠誠度和廣告價值,先後贏得百事、豐田汽車、可口可樂、漢堡王等大客戶的廣告,網站經營效果良好。

(三)網路社區有利於企業開展營銷活動

減少企業搜索顧客的成本。社區將企業與顧客等參與者的信息集中起來,便於雙方信息的溝通,減少了相互進行搜索的成本。提高顧客的信任度,促使顧客產生購買行為。社區提供的近似人際傳播的環境,容易獲得顧客的信任,信息的說服力得到提高,有利於顧客達成購買。一些企業還利用社區中的「意見領袖」,幫助企業開展直接營銷。提高目標營銷的准確性。企業掌握了社區成員的注冊資料和交易情況,能夠更加准確地認識顧客的偏好、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提高目標營銷的准確性。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滿足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根據在社區獲得的顧客信息,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顧客的個性化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

網路社區的經營要點

網路社區的經營要點在於創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具體方式如下:

(一)明確市場細分與定位

網路社區的特點是互動性、個性化,因此經營一個活躍而且成功的社區,必須有清楚明確的定位,對細分市場深入挖掘,提供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web1.0強調技術壁壘,Web2.0則強調清晰的市場定位,針對特定的用戶群,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務,以此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黏性」。而為分眾市場提供差別化的服務,走「專而精」的道路,也是網路社區獲得增值服務費的基礎。社區在內容、文化、地域、體驗、服務方面的差別化,不僅提高網路社區的綜合競爭力,還能夠製造一定的壟斷性,並形成收費。

(二)培養用戶忠誠度

社區成員是網路社區最大的資產,社區經營必須重視成員忠誠度的培養。社區成員包括瀏覽者、建設者、使用者和購買者四種類型,對社區貢獻最大的是建設者,即最積極奉獻創作內容的成員,為社區創造巨大的間接價值;其次是購買者、使用者,經濟價值最小的是瀏覽者。網路社區的經營者必須了解成員所扮演的角色,努力提高其經營價值。

培養社區成員首要的是提高用戶數量。社區成員具有熱衷於口碑傳播、邀請自己的社會關系加入社區,從而「自激」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的特點。針對此特點,網路社區平台應利用多種服務與功能吸引新用戶。

用戶忠誠度是網站收取會員費的前提條件之一。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可以採取為用戶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增值會員服務、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交流等方式。在用戶穩定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向會員收費。此外,還要促進社區成員的人際互動,社區越能夠促進會員之間互動,成員的忠誠度就越高,從而對社區的參與和互動程度就越高,反過來創造更高的忠誠度。

(三)整合社區的內容資源

網路社區內容的開發與利用直接影響網站的贏利效果。社區內容的經營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內容吸引注意力,增加廣告投放量,一是直接將內容銷售實現收費。而實現內容經營的基礎,是網站擁有足夠的互動性、原創性內容。為此,網路社區必須有效地整合內容資源,通過原創內容的吸引力增加用戶數量,並利用人際互動對原創內容深入挖掘,創造吸引用戶的潛在優勢。由於網路社區信息量巨大且不斷更新,為了使大量優秀的原創內容以有效的方式展示給用戶,社區應該為用戶提供能夠對原創內容進行共享、搜索、分發的平台。

(四)提高營銷服務的效率

了解用戶習慣、偏好和潛在需求,是企業和網站實現營銷的個性化、提高營銷服務效率的基礎。挖掘用戶信息,能夠幫助企業更有效地接觸潛在顧客,進行有效的廣告投放與營銷活動,從而提高廣告效果。隨著企業對「精準營銷」的需求不斷增加,有針對性的精準廣告投放所佔據的比例將越來越大,這也為尋求商業模式的互聯網服務找到了一條贏利出路。以奇虎為例,其贏利模式就是分眾定向廣告,通過為社區型網站提供搜索服務,聯合眾多社區網站共同贏利。網站根據用戶的需求,通過技術把不同需求的廣告放到有相應需求的社區黑板報,由於掌握了廣告版面和受眾情況,廣告的針對性強,效果明顯,與社區網站的廣告分賬效益良好。

(五)加強網路社區品牌和文化建設

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使得網站的品牌構建更加重要。品牌建設的關鍵在於針對目標群體進行定位,突出品牌個性,加強網路社區的文化建設。

個性鮮明的網路社區均有著明確的用戶群體,為用戶提供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形成鮮明的品牌印象。國內網路社區如西陸是老牌社區的代表,用戶基數龐大、話題廣泛、分類明確、受眾清晰,用戶看重的是社區提供的功能性利益,形成功能性品牌的印象;西祠是中期崛起的社區,強調社區的人文特色,可以視為形象性品牌;貓撲是新興社區的代表,成員以年輕的個人用戶為主,網站的主要特色是為用戶提供娛樂、互動的體驗,成為體驗型品牌的代表。

網路社區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同時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文化。社區的本質是用戶之間的互動關系,而用戶又是內容的重要貢獻者,用戶與社區內容相融合,所形成的就是構成社區特徵與差異的社區文化。與之相應,憑借自身獨特的社區文化聚攏用戶,並以此為導向構建社區的不可替代性,將為社區創造獨具特色的商業模式,最終提高網路社區的商業價值。

參考文獻:

1.蔡義昌,林明澔.虛擬社群間關系轉移之研究[C].第二屆網站經營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台灣),2003

2.趙明.200家社區網站聚首覬覦40億美元"風投"[N].中國經濟時報,2006

3.崔保國主編.2005-2006年中國傳媒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㈣ 什麼是網路社區網路社區有哪些

網路社區 是指包括BBS/論壇、貼吧、公告欄、群組討論、在線聊天、交友、個人空間、無線增值服務等形式在內的網上交流空間,同一主題的網路社區集中了具有共同興趣的訪問者。 網路社區就是社區網路化、信息化,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以成熟社區為內容的大型規模性區域網,涉及到金融經貿、大型會展、高檔辦公、企業管理、文體娛樂等綜合信息服務功能需求,同時與所在地的信息平台在電子商務領域進行全面合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和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的技術手段。

㈤ 網路社區特徵有什麼,

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也包含了一定的場所、一定的人群、相應的組織、社區成員參與和一些相同的興趣、文化等特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虛擬社區與現實社區一樣,提供各種交流信息的手段,如討論、通信、聊天等,使社區居民得以互動。同時,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屬性。網路社區與現實社區是互補互動關系,從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應該各取所長,互相彌補。網路社區使現實社區中不可能的成為可能性。網路社區空間開拓了人的思維。從網路社員的觀點來看,所謂現實性,無非是從以前的一種可能性發展而來的。二者是互補而非取代的關系。網路社區是一種對現有生活方式的沖擊,同時,它也是對現實的社會空間的發展。

㈥ 社區電子商務的特點

新渠道
電商利用微信平台進行銷售,給商家帶來了新的銷售渠道,有效的降低商家投入的成本。商家只需要在小區組建社群就能銷售產品,這種組建方式非常的簡單,卻能給商家帶來新的銷售渠道。相比電商傳統的銷售渠道,社交電商的成本費用更低。
成本低
電商在社群所銷售的產品價位更低一些,免去了很多中間環節的費用,消費者直接從社交電商那裡購買商品,價格更優惠,購買更放心。
體驗好
大部分電商會將同一個小區的居民組建在一起,這些居民本身就比較熟悉,對彼此有一定的信任感,電商在挑選出一些積極的成員成為團長,不用再想盡辦法建立信任感,直接由團長銷售商品,提高商品銷售的效率。
容易復制
社交電商運營的模式比較簡單,將小區的居民組建在一個社群中。通過合理運營社群,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前售後服務,就能輕松的獲得客戶的認可,而這種運營模式也非常容易被其他的商家所復制。商家只要尋找到專業的團長、專業的運營人員就能運營好社區。
發展迅猛
社交電商雖然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一種營銷方式,不過發展速度非常的快,商家只要有完善的供應鏈和團隊,就可以輕松的運營社交電商這種模式,社交電商在市場上佔有一定的優勢。
主要品類
社交電商主營的品類主要包括生鮮水果、休閑零食、美妝個護等生活用品,這些產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市場的需求量比較大。社交電商擁有優質的供應鏈,為客戶提供低價位優質的商品,自然能在市場上立足。
消費人群
社交電商主要面向的是社區的居民,主力消費人群是25~45周歲的女性,這些女性成為了當前網購市場的主力軍,這家電商主要是面向這些女性提供低價位優質的商品,這種銷售模式自然可以獲得客戶的關注。

㈦ 以網路社區為例,簡述虛擬社區的主要特徵

虛擬社區就是大家都在網路上交流,在網路上處理事情,購買東西。

㈧ 你認為網路社區和真正的社區有什麼相同之處

閱讀全文

與網路社區特性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網路問卷調研流程價格是多少 瀏覽:728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瀏覽:221
智能檢測修復網路在哪裡 瀏覽:196
網路顯示信號強就是用不了 瀏覽:693
為什麼無線網路搜索不到 瀏覽:980
無線網路機頂盒燈光 瀏覽:441
無網路或伺服器異常 瀏覽:222
網路信號合成 瀏覽:779
電腦共享沖突斷開網路 瀏覽:205
wifi網路高清攝像機怎麼用 瀏覽:375
微信為什麼連接上無線網路 瀏覽:546
蘋果怎麼看網路訪問記錄 瀏覽:957
鐵通網路打游戲怎麼樣 瀏覽:929
有線電腦網路設置提高網速 瀏覽:294
網路工作站授予許可權是什麼 瀏覽:145
網路教育什麼學校比較好 瀏覽:83
網路連接策略服務在哪開啟 瀏覽:596
如何整治網路課程 瀏覽:632
手機相冊網路照片 瀏覽:457
無線網路連接現場監控 瀏覽:27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