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評估廣告效果主要看哪些數據
一、到達率到達率,即所有消費者中看到了所投放廣告的人群比例。到達率是第一重要的指標,因為看到廣告的消費者越多,消費者受到廣告的影響而購買產品的人數就可能越多。影響到達率的主要是媒體、投放時間、投放頻次等。因此,到達率經常被用於評價媒體投放效果。測量到達率的最簡單方法就是讓消費者再次看到廣告,並詢問消費者是否曾經在某媒體上看到過這支廣告。到達率又被稱為廣告總認知度,它告訴我們多少人看到過廣告。
二、記憶率記憶率,即所有消費者中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就能夠回憶起某支廣告的比例。廣告只有被記住了才有可能達到最大限度地影響消費者購買。在現代社會,消費者每天看到過的廣告無以計數,很多廣告看過後轉瞬即逝,消費者忘得一干二凈,看過了也沒有用。影響廣告記憶率的是廣告創意水平的問題。廣告創意越好,消費者看過廣告後就越是有可能記住廣告的內容與宣傳的品牌。記憶率又稱無提示廣告認知度,它告訴我們多少人記住了廣告。
三、喜歡程度即看過該廣告的消費者表示喜歡這支廣告的人群比例與喜歡水平。研究表明,喜歡程度越高,影響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可能性就越高。一般情況下,企業應該盡量投放那些製作精美的廣告,應該盡可能地讓消費者喜歡自己的廣告,因為這樣會帶來積極的購買決策;但如果企業做不到讓消費者喜歡自己廣告的程度,那麼企業主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投放那些讓消費者討厭的廣告,因為消費者一旦對廣告表現出不喜歡的情緒,將會有許多消費者(近20%)拒絕購買該產品。廣告喜歡程度又稱對廣告的接受度,它告訴我們多少人喜歡看到的這支廣告。
四、影響購買意願程度影響購買意願程度,即廣告能夠吸引所有消費者中多少人嘗試所宣傳的產品。廣告的作用就是吸引消費者偶爾嘗試購買所宣傳的產品,那麼現在有多少廣告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可能並不多。影響購買意願程度又稱購買意向,它告訴我們會有多少人看到廣告以後會去購買宣傳的產品。
五、二跳率「二跳率」:這是一個衡量外部流量質量的重要指標。當用戶從外部網站上的鏈接到達被監測網站時,被稱為第一次跳轉,到達後,如果用戶再點擊某一鏈接或按鈕從而進入網站深層頁面,則被稱為「二跳」,外部來的用戶中進行了二跳的用戶的比例被稱為「二跳率」。「二跳率能反映出流量的質量,能比較客觀地反映廣告素材及載體與網站匹配程度的。」當然,廣告還會影響到品牌、賣點、渠道、產品等各個方面,但這些都不是評價廣告的最核心指標,即便是形象廣告也是如此。因此,如果費用不夠或者時間有限,評價廣告效果就先考慮這五個指標,如果時間足夠,費用夠多,還需要增加對於品牌等方面的影響。
⑵ 網路分類廣告的效果評估
與傳統廣告相比,網路廣告最大的優越性就在於可准確測量,因而可以制訂准確的收費標准,如基於廣告顯示次數的CPM計價法、基於廣告所產生效果的CPC,或CPA計價法,但是,隨著旗幟廣告的平均點擊率從最初輝煌時期的30%降低到0.4%以下,如果仍然按照可測量的反饋信息來評價網路廣告,顯然不能充分反映真實的效果。於是,對網路廣告真實價值的研究成為網路廣告領域比較關心的問題。
對於媒體而言,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廣告的投放是否帶來網站站點點擊率即訪問率的上升?用戶對廣告的反饋率有多高?如廣告對用戶瀏覽網頁有無妨礙,用戶在上網時會用多少時間瀏覽廣告?是否喜歡該產品的廣告?用戶認為廣告增加是否提高了網頁的美觀程度?在廣告開始投放至完成的整個時段內,網站應為廣告的投放投入的成本是多少?是否在網站的經營預算之內?等。
⑶ 如何評價網路廣告效果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參考觀點。網路廣告效果的最直接評價標準是顯示次數和點擊率,即有多少人看到了此廣告,並且又有多少人對此廣告感興趣並點擊了該廣告。可能大多廣告主比較看中點擊率,但關於Banner顯示時所帶來的品牌傳播作用,廣告站點與廣告主之間一直存在長期的爭論。在直銷型電子商務站點,最終的效果評價無疑是在線銷售額的增長,因為Web伺服器端的跟蹤程序能判斷任何一筆銷售的買主是從哪個站點鏈接過來的。
⑷ 網路廣告報告是怎麼評估廣告效果的
一般評估廣告效果常用的指標有點擊率、回復率、轉化率等等,廣告主、網路廣告代理商和服務商也都會結合自身廣告效果評估的要求,運用這些指標進行綜合評估。所以每個公司,甚至每個項目做出來的報告都會有所不同,之前我在N次方官網上看到介紹會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專門的統計數據,不過這些數據還是要專業人士解讀,才能真正理解,建議你直接打電話到他們公司,讓他們給你說說~~~
⑸ 如何評價網路廣告的效果
網路廣告效果最直接評價標準是彈窗次數和點擊率,即有多少人看到了此廣告,並且又有
多少人對此廣告感興趣而點擊了該廣告。可能大多廣告主比較看中點擊率,但關於 Banner 顯
示時所帶來的品牌傳播作用,廣告站點與廣告主之間一直存在長期的爭論。
在直銷型電子商務 站點,最終的效果評價無疑是在線銷售額的增長,因為 Web 伺服器端的跟蹤程序能判斷任何一
筆銷售的買主是從哪個站點鏈接過來的。
還有可能就是聯盟的廣告不行或者你網站的流量不行
可以選擇多家聯盟合作看看
比如網路、搜啊、阿里、千速等
選擇適合自己的
⑹ 如何評判網路廣告的效果
看網路廣告投放效果有幾個指標:受眾群體覆蓋率、訪問數、跳出率、咨詢率、轉化率和廣告費用投入產出比等。一般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受眾群體覆蓋率高、訪問客戶多、跳出率較低、咨詢率和轉化率較高,這也說明廣告投入產出比是比較高的。
影響網路廣告投放效果的因素有:投放渠道的選擇、投放時段的選擇、廣告文案內容和圖片、廣告投入成本等。所以,選擇好廣告投放的平台、時段,設計好廣告文案內容、預估好廣告投放預算非常重要。預估廣告投放預算,可以參考【采媒在線】這個平台,媒體資源比較多,費用也是透明的,很方便
⑺ 如何評價網路廣告效果
網路廣告效果的評價主要從兩個方面,一個是從品牌的知名度,另一個是看銷售額。其實在評價廣告效果時,首先要與廣告目標相對比,比如廣告目標是達到多少的曝光,覆蓋范圍多少,最終是否達到,並且銷售額是否增加
⑻ 影響網路廣告有效性的因素
先讓我們分析一下,網路廣告要帶來的效果,一是廣而告之,二就是可以帶來收益,。我認為主要做網路廣告。主要就是依照廣告的可視性,影響性,,廣告的第一步就是要醒目,明了,易記,易理解,也可以在加一些有趣的因素,可以加深記憶,第二就是選用好的真實網站人氣流量來做一個比較明顯的廣告位,(要求網站很關鍵)1:要求網站每天流量人都是和你有關的人,加入你做食品就選作食品的網站,2就是要選用真實流量,高流量的人氣網站,做醒目廣告,,接著就是有關你的產品了,產品一定要好,服務一定要到位,這樣廣告下去就比較可觀了。
⑼ 決定廣告效果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影響廣告效果往往是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創意,二是媒介投入。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乘法」,不是「加法」。
創意影響范圍,可以是負100到正100。而廣告的效果是創意越好,投的錢越多,正面效果越多。如果創意處理不好,投的錢再多,將會是負面的結果,甚至是災難性的結果。如果有很好的創意,但這個創意並沒有投放出去,將是一個零的效果。
雖然創意非常重要,但現實的問題就是很好、很爛的廣告都不多,這是創意的兩端,大部分的廣告都是普普通通的廣告。既然是普普通通,你的創意是普普通通,你的競爭者的創意也普普通通,那麼什麼東西才能決定誰的廣告效果更大呢?答案就是媒體,這是個現實問題。
媒體本身就是信息的一部分,這是大眾傳播領域中很有名的一句話。但很多客戶對媒體的投放從來不注意它定義性的部分,每一個媒體都有它的格調,有它自己的定位和形象,而並不是用數量砸出來的。只要定性部分能抓得准,就是把握成功的又一個機會。
做廣告最重要的是怎麼把廣告的事情做對。第一點,不要只是關心量的問題,要關心創意的問題,創意很關鍵,這是最值得投資的地方。再者,最好的廣告不需要太多的媒體投放依然會很有效。投放廣告首先考慮你使用的媒體跟你的形象是不是一致。在媒體應用時,也要注意到媒體本身形象的問題。
重要的不是你投入廣告量的多寡,而是你如何比競爭對手傳達的信息更准確、聲音更嘹亮,進而更具有傳播的競爭力。
⑽ 如何評價網路廣告的效果
網路廣告最為得意之處,就在於其可測量性,因而可以制訂准確的收費標准,如基於廣告顯示次數的cpm計價法,或者基於廣告所產生效果的cpc(每點擊成本)或cpa(每行動成本)計價法,但是,隨著banner廣告的平均點擊率從最初輝煌時期的30%降低到0.5%以下,如果仍然按照可測量的反饋信息來評價網路廣告,顯然不能充分反映真實的效果。
網路廣告的效果評價關繫到網路媒體和廣告主的直接利益,也影響到整個行業的正常發展,廣告主總希望了解自己投放廣告後能取得什麼回報,於是就產生了這樣的問題,究竟怎樣來全面衡量網路廣告的效果呢?本文從定性和定量的不同角度介紹了三種基本的評價方法。
(1)對比分析法
無論是banner廣告,還是郵件廣告,由於都涉及到點擊率或者回應率以外的效果,因此,除了可以准確跟蹤統計的技術指標外,利用比較傳統的對比分析法仍然具有現實意義。當然,不同的網路廣告形式,對比的內容和方法也不一樣。
對於email廣告來說,除了產生直接反應之外,利用email還可以有其它方面的作用,例如,email關系營銷有助於我們與顧客保持聯系,並影響其對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的印象。顧客沒有點擊email並不意味著不會增加將來購買的可能性或者增加品牌忠誠度,從定性的角度考慮,較好的評價方法是關注email營銷帶給人們的思考和感覺。這種評價方式也就是採用對比研究的方法:將那些收到email的顧客的態度和沒有收到email的顧客做對比,這是評價email營銷對顧客產生影響的典型的經驗判斷法。利用這種方法,也可以比較不同類型email對顧客所產生的效果。
對於標准標志廣告或者按鈕廣告,除了增加直接點擊以外,調查表明,廣告的的效果通常表現在品牌形象方面,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廣告主不顧點擊率低的現實而仍然選擇標志廣告的主要原因。當然,品牌形象的提升很難隨時獲得可以量化的指標,不過同樣可以利用傳統的對比分析法,對網路廣告投放前後的品牌形象進行調查對比。
(2)加權計演算法
所謂加權計演算法就是對投放網路廣告後的一定時間內,對網路廣告產生效果的不同層面賦予權重,以判別不同廣告所產生效果之間的差異。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對不同廣告形式、不同投放媒體、或者不同投放周期等情況下的廣告效果比較,而不僅僅反映某次廣告投放所產生的效果。
顯然,加權計演算法要建立在對廣告效果有基本監測統計手段的基礎之上。
下面以一個例子來說明:
第一種情況,假定在a網站投放的banner廣告在一個月內獲得的效果為:產品銷售100件(次),點擊數量5000次;
第二種情況,假定在b網站投放的banner廣告在一個月內獲得的效果為:產品銷售120件(次),點擊數量3000次;
如何判斷這兩次廣告投放效果的區別呢?可以為產品銷售和獲得的點擊分別賦予權重,根據一般的統計數字,每100次點擊可形成2次實際購買,那麼可以將實際購買的權重設為1.00,每次點擊的權重為0.02,由此可以計算上述兩種情況下,廣告主可以獲得的總價值。
第一種情況,總價值為:100x1.00 + 5000x0.02 = 200;
第二種情況,總價值為:120x1.00 + 3000x0.02 = 180
可見,雖然第二種情況獲得的直接銷售比第一種情況要多,但從長遠來看,第一種情況更有價值。這個例子說明,網路廣告的效果除了反映在直接購買之外,對品牌形象或者用戶的認知同樣重要。
權重的設定,對加權計演算法最後結果影響較大,比如,假定每次點擊的權重增加到0.05,則結果就不一樣,如何決定權重,需要在大量統計資料分析的前提下,對用戶瀏覽數量與實際購買之間的比例有一個相對准確的統計結果。
(3)點擊率與轉化率
點擊率是網路廣告最基本的評價指標,也是反映網路廣告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量化指標,不過,隨著人們對網路廣告了解的深入,點擊它的人反而越來越少,除非特別有創意或者有吸引力的廣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網頁上廣告的數量太多而無暇顧及、瀏覽者瀏覽廣告之後已經形成一定的印象無須點擊廣告、或者僅僅記下鏈接的網址,在其他時候才訪問該網站等等,因此,平均不到1%的點擊率已經不能充分反映網路廣告的真正效果。
於是,對點擊以外的效果評價問題顯得重要起來,與點擊率相關的另一個指標——轉化率,被用來反映那些觀看而沒有點擊廣告所產生的效果。
「轉化率」最早由美國的網路廣告調查公司adknowledge在「2000年第三季度網路廣告調查報告」中提出,adknowledge將「轉化」定義為受網路廣告影響而形成的購買、注冊或者信息需求。正如該公司高級副總裁david zinman 所說,「這項研究表明瀏覽而沒有點擊廣告同樣具有巨大的意義,營銷人員更應該關注那些占瀏覽者總數99%的沒有點擊廣告的瀏覽者」。
adknowledge的調查表明,盡管沒有點擊廣告,但是,全部轉化率中的32%是在觀看廣告之後形成的。該調查還發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由點擊廣告形成的轉化率在降低,而觀看網路廣告形成的轉化率卻在上升。點擊廣告的轉化率從30分鍾內的61%下降到30天內的8%,而由觀看廣告的轉化率則由11%上升到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