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G網路信號穩定嗎
國內三大運營商曾於4月8日上午10時聯合舉行了線上發布會,共同發布了《5G消息白皮書》。而近日據央視新聞官微消息稱,三大運營商計劃在年內推出升級版簡訊服務5G消息。
據了解,對個人用戶而言,5G消息將打破傳統簡訊對每條信息的長度限制,內容也將突破文字局限,實現文本、圖片、音視頻、表情、位置、聯系人等信息的有效融合。此外,5G消息還具有在線支付功能,支持在線和離線消息,能提供消息狀態報告和消息歷史管理。不加好友就能發消息、表情,並隨時發起群發、群聊。對企業而言,5G消息將提供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信息交互介面。企業可通過文字、語音、選項卡等富媒體方式向用戶輸出個性化服務與咨詢。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簡稱5G)是具有高速率、低時延和大連接特點的新一代寬頻移動通信技術,是實現人機物互聯的網路基礎設施。
2018年6月,3GPP發布了第一個5G標准(Release-15),支持5G獨立組網,重點滿足增強移動寬頻業務。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標准發布,重點支持低時延高可靠業務,實現對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應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標准將重點實現差異化物聯網應用,實現中高速大連接,計劃於2022年6月發布。5G網路回落4G時,仍是消耗5G套餐內流量,不會另收取4G網路費用,可以放心使用.這樣做5G網路更穩定1、
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G)是無線設備速度的下一個飛躍。這種速度包括移動用戶向設備下載數據的速度,以及他們在發送和接收信息之間經歷的延遲。
5G的目標是提供比目前4G網路快10至100倍的數據傳輸速率。5G用戶下載速度將達到每秒千兆比特(Gb/s),比4G的每秒幾十兆比特(Mb/s)的速度要快得多。
每秒千兆比特的數據傳輸速率,將使今天不可能實現的新應用成為可能,比如,虛擬現實應用程序或自動駕駛汽車等等。
除了要求高數據傳輸速率之外,增強現實或自動駕駛汽車等用戶環境相互作用的新興技術也需要極低的延遲。
因此,5G的目標是實現1毫秒以下的延遲。移動設備將能夠在不到千分之一秒的時間內發送和接收信息,對用戶來說是即時的。
為了實現這些速度,5G的推出需要新的技術和基礎設施。
新的網路
自從第一代行動電話問世以來,無線網路一直在電磁頻譜的相同射頻波段上運行。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網路,並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數據,這些無線電波路線變得越來越擁擠。
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手機運營商需要擴展到更高頻率的毫米波。
毫米波的頻率在30至300千兆赫之間,是目前4G和WiFi網路使用的無線電波的10至100倍。
它們之所以稱作毫米波是因為它們的波長在1到10毫米之間變化,而無線電波的波長在厘米左右。
較高的毫米波頻率可能會在通信高速公路上形成新的車道,但有一個問題:毫米波很容易被樹葉和建築物吸收,所以就需要許多間隔很近的基站,即所謂的小基站。
幸運的是,這些基站比傳統的基站要小得多,所需電力也更少,而且可以安裝在建築物和電線桿上。
基站的小型化也使5G的另一個技術突破成為可能:大規模MIMO(多入多出技術)。
MIMO代表多輸入多輸出,指的是一種通過顯著增加每個基站的天線埠數量來利用毫米波所需的較小天線的配置。
有了大量的天線(每個基站都有數十至數百個天線),就可以同時為許多不同的用戶提供服務,從而提高了數據速率。
毫米波和大規模MIMO是5G將使用的兩項最大的技術,它們將提供給我們更高的數據速率和更低的延遲。
是5 g危險嗎?
盡管5G可能會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但一些消費者對潛在的健康危害表示擔憂。其中許多擔憂是關於5G使用更高能量的毫米波輻射。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肯尼斯·福斯特說:「人們常常混淆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因為這兩個詞都被稱為輻射。」「所有的光都是輻射,因為它只是能量在空間中移動。電離輻射很危險,因為它會破壞化學鍵。」
電離輻射是我們在戶外塗防曬霜的原因,因為來自天空的短波紫外線有足夠的能量將電子從原子中撞出,破壞皮膚細胞和DNA。
另一方面,毫米波是非電離輻射,因為它們的波長較長,沒有足夠的能量直接損傷細胞。
目前,非電離輻射唯一確定的危害是溫度過高,在高輻射水平下,會造成燒傷或其他熱損傷。
但這些輻射通常只發生在高功率射頻發射器附近的職業環境中,有時也會發生在醫療程序出錯的情況下。
許多公眾對採用5G的呼聲都與前幾代蜂窩技術有關。持懷疑態度的人認為,暴露在非電離輻射下可能仍然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從腦腫瘤到慢性頭痛。
多年來,有成千上萬的研究調查了這些問題。
2018年,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發布了一項歷時10年的研究,發現一些證據表明,暴露在2G和3G手機發出的射頻輻射下的雄性大鼠的大腦和腎上腺腫瘤有所增加,但小鼠和雌性大鼠沒有。
不過,這些動物受到的輻射量是人類所允許的最大輻射量的四倍。
福斯特說:許多反對使用射頻波進行選擇性研究的人支持有危害的論點,他們往往忽視實驗方法的質量或結果的不一致性。
盡管福斯特不同意懷疑論者對前幾代手機網路的許多結論,但他同意,我們需要對5G網路的潛在健康影響進行更多研究。
最後
對於5G的支持者來說,許多人認為5G能為社會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未知因素。
他們認為5G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並帶來根本性的新事物,這些類型的應用將會是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現在還不能確定。
3. 您最擔心5G的是什麼呢
Quora上有很多愚蠢的、無知的、陰謀論的問題。當然,總的來說,尤其是在Quora上。我發現我不是一個人!既然我不是那種用寥寥幾句話回答愚蠢問題的人,不如問問我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如何?5G-NR會佔用更多的基站嗎?是的。我不介意嗎?不,我不是在建造它們。
智能手機會進化到需要更多帶寬嗎?有一點,但不多。如今的手機使用的LTE網路比許多人在家裡使用的網路要快,而且對帶寬的使用也較少。但他們終究會得到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可以!
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問題。充足的帶寬意味著每GB的價格下降,更多帶寬的可用性更多的時間上升。有什麼不喜歡的呢?
我擔心關於5G、中國人、大流行、比爾·蓋茨等的怪異陰謀論嗎?不。為什麼?因為這都不是好小說。這簡直是愚蠢至極。如果你想編個故事,那就編個好故事。不,我的貓也不擔心。
陰謀論者被理智的人嘲笑的原因之一是他們的「理論」——沒有一個接近於實際的科學理論——是一堆廢話。它們甚至不是自我一致的。它們像生活中很少的其他事情一樣觸發我的廢話表…好吧…嗯…呃…好吧,也許最近有一個更有意義。
4. 5G輻射危害人體健康
隨著國內5G商用牌照的正式發放,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日前,中國科協信息通信科學傳播專家團隊首席專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新生對5G內涵、應用、輻射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度解讀。
張新生表示,5G技術由空口技術、網路技術和終端技術以及應用技術組成,5G是新一代移動信息技術網路的總稱,是新的「通用技術」。他指出,5G面向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具有超窄帶、超寬頻、海量連接、高可靠、低時延等特點,在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推動下,5G成為全新的、開放融合的智能化網路。
5G應用後,需要換手機嗎?
5G商用牌照發放消息公布後,很多手機用戶提出疑問:「4G手機是否會被淘汰?能否自動升級成5G手機?」張新生提到,5G與4G頻段完全不同,5G頻段為2.6G、3.5G等,這些頻段於3G、4G而言是一個新的頻段;其次,5G的帶寬速率與4G也有所區別;再者,5G技術變化很大,也會帶來很多新的應用,隨著功能越來越多,4G手機可能無法支撐5G業務。「如果要體驗5G的技術和服務,大家應該需要使用5G或今後的多模手機,不然難以享受到5G手機帶來的速度、新應用等。」張新生說。
5G輻射會危害人體健康?
5G輻射會危害人體健康?張新生介紹,影響5G網路速度的原因主要有頻率、頻率效率以及基站覆蓋密度三個方面。例如基站越密集或頻率更高,那麼寬頻速度則更快。5G與3G、4G相比,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對於網上流傳的「5G的電磁波危害人體健康」的傳言,張新生表示,從技術角度看,5G宏基站的發射功率譜密度值為2W/MHz,4G的宏基站為4W/MHz,5G宏基站發射功率譜密度與4G基站基本相當,甚至還要低,而且,5G手機在投用前,都會經過相關部門檢測,確保輻射值在健康和安全的范圍之內,所以,不必過於擔憂輻射問題。
5G是否會取代WIFi?
隨著5G腳步的臨近,人們對於5G的期待也越來越迫切,有一種傳聞說,未來5G將取代WIFi。針對這一說法,張新生認為, 5G網路和WiFi都各有自己的使用場景和對象,網路使用選擇取決於用戶,隨著技術的發展,5G和WIFi會融合發展。
5G未來應用前景
對於我國5G技術未來重點應用發展方向,張新生分析,5G初期將以增強移動寬頻業務為主,5G規模商用後,將逐步拓展到垂直行業領域。他提到,高清視頻、VR/AR、無人機作為通用型eMBB業務,未來可能廣泛應用於各種5G場景,是5G的基礎性應用,也是最早成熟的業務;中低速mMTC業務和部分URLLC業務是現階段以及5G初期的重點業務,4G雖然能夠滿足部分需求,但未來5G可以增強體驗,如智能抄表、可穿戴設備、物流跟蹤、車載信息服務;對於網路通信能力要求較高的部分行業應用場景,需要隨著5G網路逐漸成熟和覆蓋完善進行試驗推廣,如遠程手術、全路況自動駕駛、雲化機器人等,是5G未來的發展趨勢。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鍾艷平[責任編輯: 郭童]
5. 5G 無線家庭寬頻會有哪些影響
早在5G概念出現之前,IEEE就曾經使用寬頻移動化,插足3GPP的適用領域,不過截止目前這仍然是個巨大上的難題,未來5G網路更多的將針對家庭網路設施應用,不過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5G覆蓋率,初期的5G,將會首先推出家庭網路專用終端,例如5GCPE就會代替光纖入戶。
此前根據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的相相關消息,可以看出首推的就是5G家庭寬頻服務,在技術條件限制下,短期內達不到核心網路的雲服務化,再加上天線技術也滿足不了,所以5G剛開始推行時,就算國內一些發達城市覆蓋率很高,在下載速度上也只有1.3-2Gbps,依靠這個速度想打敗目前1G級別的移動寬頻,再加上家庭網路10GGPON已經成熟,想取代路由器和寬頻的位置,還不可能。
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還是使用光纖入戶,而且輻射問題也是大眾最擔心的,此前網上有個消息,成都某小區居民擔心附近的基站對自己造成輻射影響,多次和運營商糾纏,導致最終中國移動、電信、聯通聯名通過取消在該地區建設基站,所有網路設備悉數撤走,導致該小區范圍內沒有網路、信號覆蓋所以5G要想使用小基站進入全國各小區,難度也不小,根深蒂固傳統安全思想也是大問題。
最後的困擾應該就是價格問題了,目前的家庭寬頻價格已經非常低,5G推行初期價格不會低,在各方面設備、技術上都處在摸索階段,價格上就輸了現在的家庭網路一大截,所以未來路由器寬頻還將會是主流。
6. 5G時代的來臨對網路道德提出來哪些挑戰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可以預見的是,在5G發展、積累的過程中,安全情況將尤為重要。
未來5G發展到形成規模後,高速低延遲的5G萬物互聯將為惡意代碼和幕後黑客提供了海量的攻擊機會。稍有不慎滿盤皆輸,個人、集體、國家甚至全世界均無法置身事外。
因此,警惕安全風險帶來致命影響,避免自身在毫無知覺的情況成為網路安全的受害者甚至幫凶,排除5G網路下的安全風險擔憂擁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我們需要應對網路安全行動起來,構建虛擬世界的銅牆鐵壁。
7. 5G網路普級後會對電腦有什麼樣的影響
一、下載傳輸速度明顯加快:相較於光纖網路,5G具有網速更快、網路容量更大、延時更短等特點。具體而言,5G下載速度峰值可達10Gbit/s,是前者的100倍。
二、網路視頻質量提升:5G將實現人際通訊由現實到虛擬現實、聲音和畫面由高清到全息的突破,新聞生產、分發流程將進一步被重塑。譬如,在5G網路中,記者可以通過手勢精確操控無人機起飛、轉向、懸停、降落,無人機拍攝的全息影像可實時回傳。
三、個人電腦安全問題增多:一組國際研究人員發現,5G系統引發了人們對下一代移動通信的「安全擔憂」。在目前的狀態下,5G並不能完全填補所有的安全漏洞,這可能導致大量的網路攻擊和用戶因使用第三方應用而被收費。
四、筆記本電腦的網路更加便捷:隨著流量資費的降低,以及以後運營商可能推出的關於5G網路的大流量包和不限流量的套餐形式,筆記本內置5G網路模塊會越來越多,使用5G上網能夠提高筆記本產品的便攜性。
五、電腦加入eSIM功能:目前隨著驍龍處理器的進軍以及越來越多輕薄本產品開始搭載網路基帶,微軟也宣布Windows 10 RedStone 4版本中將會加入eSIM功能,實現移動網路連接的功能,相信在5G網路正式商用之後,這一類搭載5G基帶實現5G網路上網功能的筆記本產品會越來越多。
8. 現在大家都在使用5G網路,那5G網路關於安全方面,會不會有什麼不安全的地方
5G的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最直接的改變,智能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秒下電影、告別玩游戲卡頓、萬人演唱會也能暢快刷票圈、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汽車、足不出戶在家就醫......中國電信將從網路安全、雲安全、數據安全能力以及嚴格規范的安全管理體系等各個環節入手,致力於打造安全可靠的5G網路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