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發言的責任有哪些

網路發言的責任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1 09:53:16

㈠ 製造網路謠言要承擔什麼責任

一、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方面,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商業信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二、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中之一規定:編造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其他媒體上傳播,或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013年9月兩高公布司法解釋規定: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被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㈡ 對於網路言論有什麼法律

對於網路言論的相干法律有:

1、《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2)網路發言的責任有哪些擴展閱讀:

1、2013年,中國最新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該司法解釋子2013年9月10日起實施。

2、一般來說,中國有關網路誹謗的民事侵權成立,須具備以下兩個要件:

(1)要有損害行為。就是指行為人為通過網路傳播了有損特定人名譽的文字、圖片或語言。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傳播內容必然或可能會對他人名譽造成損害卻希望和放任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名譽受到損害的,為過失。

㈢ 網上發表哪些言論是違法的如何界定是否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網上發表不當的言論會怎樣處罰,要依據情節而定,如果捏造、虛構事實侮辱、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會構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㈣ 在網路平台上發布謠言要承擔什麼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可構成誹謗罪。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路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一)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二)將信息網路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的;

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第三條 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2款規定的「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

(二)引發公共秩序混亂的;

(四)誹謗多人,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損害國家形象,嚴重危害國家利益的;

(六)造成惡劣國際影響的;

第五條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路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路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293條第1款第(4)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㈤ 公民在網路上發言需要遵循什麼責任

不造謠,不信謠。

㈥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在網路上發言應遵守什麼原則

我們國家現在網路十分發達,所以很多人因為很多的原因會選擇在網路上發表一些言論。其中就有一部分人認為網路是法外之地,可以肆意妄言。但是由於近年來我國對網路言論的整治,現在的網路並非法外之地。所以當我們在網路上發表任何言論的同時,都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最後,我還是希望大家在網路上發表任何言論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的准備。我國已經把在網路上散布謠言歸入了我國的法律體系。

㈦ 網路散布謠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對於網路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主要分為三種責任: 一是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二是行政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三是刑事責任,即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㈧ 網路發言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網路發言法律規定,不能有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後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此外,一年內多次實施利用信息網路誹謗他人行為未經處理,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轉發次數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閱讀全文

與網路發言的責任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客網路電話怎麼設置 瀏覽:486
無線網路機頂盒置物架 瀏覽:558
網路不好請稍後再試怎麼回事 瀏覽:459
正在連接網路如何知道密碼 瀏覽:177
長沙月湖一期什麼網路好 瀏覽:416
搭建網路怎麼讓山頂有信號 瀏覽:567
攜號轉網後手機網路卡 瀏覽:691
兩百兆網路測速應該是多少 瀏覽:884
蘋果6共享電腦的網路 瀏覽:402
網路可以設置不能看抖音嗎 瀏覽:531
鄭州電信網路信號好不好 瀏覽:465
平板怎麼上移動網路 瀏覽:69
怎麼看自家的網路信號快慢 瀏覽:700
美軍無線網路新技術最新消息 瀏覽:492
設置新的連接網路沒有無線的選項 瀏覽:918
哪裡可以找到網路里的人 瀏覽:655
計算機網路華為認證會過期嗎 瀏覽:76
無線網路到期密碼會改嗎 瀏覽:160
e家網路連接一到晚上就斷 瀏覽:267
路由器wifi連接上無網路 瀏覽:117

友情鏈接